观察 ┃ 从三大盛会看能源转型新风貌
观察 ┃ 从三大盛会看能源转型新风貌
EIBRGC
观察能源行业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及培育;聚焦能源产业的品牌研究、品牌集群建设、品牌人物、品牌企业、品牌项目工程和技术产品。同时承担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官方信息发布职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砥砺行。8月底至9月初一周内,能源界的盛会密集上演——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2022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暨首届能源创新博览会分别在四川省德阳市、山西省太原市和北京举行。
Energy event
时间上的密集可能是偶然相遇,但三大能源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有很多共通之处和逻辑上的渐次深入。
首先,无论是聚焦能源装备制造、树立能源革命典范,还是倡导能源创新与品牌建设,这三大会议均旨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交流先进理念、展示最新成果、探讨前沿话题、加强务实合作,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三大会议会展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数以千计的国内外能源行业代表,召开了众多细分领域的分论坛。三大会议深入探讨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和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的国际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将如何找到自身更新的定位、作用、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离不开能源,且人类社会越发达,就越依赖于能源。而如今,能源行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情况下,对能源类型的选择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可用的能源类型。比如说,今年夏季北半球的高温、干旱天气就让水电出力能力远不如以往,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甚至因为缺水,一些核电站的水冷功能也不能实现,导致核电站的出力能力也受到限制。
未来,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多不确定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而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费以及森林和土地的利用变化是导致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背后的“元凶”。干旱、缺电、山火等灾害的悲剧在以后的夏天还可能会更加严重地上演。而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冬天。因为可以预测到的能源供应不足,几个月之后的冬天,北半球的一些国家将如何满足民众的冬季用能需求还是未知数。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幅超过26%,能源消费中的煤炭占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可再生能源规模上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一片坦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迈向碳中和,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说。
立足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目前,全球能源发展出现“新情况不断,旧问题难解”现状。有些人在彷徨、犹豫,甚至有些重新依仗煤电的言论和选择已经出现。如何破解能源安全危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们的常规思维是“破旧立新”。
然而,在能源领域,相对“旧”的化石能源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它们将以什么比例继续存在于能源结构中,又需要配备什么样的新设施来抵消其原有的高碳排。而相对“新”的可再生能源仍不能“挑大梁”,还需要储能、电网改造等多条“拐棍”辅助着向前。
虽然很难,但的确是时候加速能源转型升级了。说壮士断腕也好,说华丽转身也罢,再美的夕阳都会被升起的月亮取代。转变首先来自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和革新。那么,如何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破旧立新是能源行业需要深入探讨且常说常新的话题。所以,思想碰撞的光芒在一场场能源会议上闪耀。
思想可以指引行动,但真正能够摧枯拉朽、向最难的事挥下手术刀的一定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将传统化石能源拉下“王座”的力量,技术创新是将可再生能源推上“绿色宝座”的核心。 所以,三大能源会议会展都给技术创新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舞台。
此次四川德阳市举办的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以“新能源·新智造·新时代”为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办会理念,搭建了我国与全球共话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世界级平台,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关联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举办地来说,一场世界级的能源大会,更是塑造地方形象的良机。比如,四川省德阳市原本就拥有国机重装、东方锅炉、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风电等以东方电气为首的一批头部企业,以及6000多家中小配套企业。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成功举办正如浩荡东风,吹动这座拥有三星堆历史遗迹古城的骐骥一跃。德阳市抢占新能源的赛道,“清装”上阵,正在从2021年清洁能源装备产值570亿元向2025年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前行!此会之后,一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都更明确:在中国,在四川,德阳,这座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中。
同样的逻辑也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清晰可见。山西是我国煤炭生产第一大省,煤电输出大省,如今也在能源革命的道路上扬鞭奋蹄、著鞭在先。昔日的煤矿开采沉陷区上架起了太阳能光伏电站;煤化工的生产线延长,甲醇、乙醇等液体燃料被大量制造出来;电解水制氢的工厂让“水变燃料”的神话成为现实……
“山西是个好地方,杏花村的酒,漫山遍野的煤!”这句昔日金口玉言的赞誉也时过境迁了。如今,山西仍是一个好地方,杏花村的酒依旧香醇,山西却不再一煤独大,不再“靠煤吃煤”。象征着暴富与挥霍的山西“煤老板”少了,一度深陷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山西能源圈也在重塑政治生态,培养风清气正的能源氛围。这些实际成效保障了能源革命改革试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在经历了制度上的“刮骨疗毒”“祛瘀生新”之后,山西能源行业让世人看到了这座千年古都,煤炭大省在灵魂刺痛之后迸发出来的“新绿”——绿色金融、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节能减碳、5G+能源、储能等领域的技术、体制创新都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展会上得到展现,我国在能源革命、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
当我们不再把“掘地千尺”而得到的能源视为必须的依傍,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如太阳一样“长寿”的风电、光伏,当我们用“绿电”制“绿氢”,让能源的生产和消耗都更加低碳,这个世界能源的底色会更绿,气候变化的脚步会更慢,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会更和谐……
2022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暨首届能源创新博览会与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同期同址举行,会议的主办方是我国老牌能源智库机构——中国能源研究会。 正如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互为条件,彼此支撑。 当前,时代之变革深刻而宏阔,国际时局汹涌而复杂。 应对困难的最好武器是发展,迎接挑战的最佳选择是创新。
如果说创新技术模式、攻克产业难点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功,那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品牌,就是能源企业拿到市场话语权的必修课。 能源企业既要有能源转型弄潮儿的担当,也要有善于塑造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本领。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品牌经济时代,相对于我国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我国能源行业的品牌建设也时不我待。能源品牌要跃升到更加综合、更加国际化的平台上展示自己。
而服贸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高水平国际一流展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今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的环境服务展上,专门设置了气候变化与双碳经济展区。 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首届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融入环境服务板块以“双碳”能源专区呈现,展出了能源行业转型创新的成就与新风貌,充分体现了能源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作用。 也正逐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能源领域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接轨合作平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的能源革命并非朝夕之间就可以成就的。能源安全与能源创新“两手”都要抓,且世事多艰,一些国内国际的大环境也并非顺风顺水。比如,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期间,四川正经历这迎峰度夏的错峰用电——工业停产给民用电让路;比如,在今年前7个月,山西仍然是全国媒体生产第一大省;再比如服贸会期间,北京的新冠疫情出现反弹,线下参会、参展的国际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我们要坚信,即便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已经是光明的,而且节能减碳、建设绿色可持续未来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就在现在,你可以少用一度电、多乘坐公共交通……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8月底9月初的三大能源会议已经清晰地表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放进取的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共享能源革命新机遇,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构建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大能源会议展示了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能力,还传递了中国愿与全世界共赴绿色能源转型的“橄榄枝”。
关于《能源产业聚焦》
《能源产业聚焦》是在编辑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联合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环球网能源频道共同编印的行业内部交流资料。
以“引领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定位, 全年 12 期,每期将推出一位封面人物。其余核心栏目有“政策与研究、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金融、品牌与发展、地方视角、国际视野、热点关注、聚焦央企、典型案例”等。主要深度聚焦我国能源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动态,挖掘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密切关注产业发展中的转型创新亮点。同时,将依托行业权威媒体的影响力,广泛传播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中各链条上的新思路、新观点、新业态和新技术,进一步引领我国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大 16 开,全彩。印刷后将赠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与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地方政府、能源央企;以及从事能源的管理者、决策者、投资者、研究者等阅读。
为您推荐
2022能源发展与品牌年会暨首届能博会圆满落幕!
德阳重装之都,迸发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澎湃生机丨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系列报道①
汇川技术:以数字技术推动能源管理可持续落地
微信公众号 | 能源品牌观察
投稿邮箱 |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