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碧科MTO项目技术选择看中国烯烃原料的多元化

2012-08-01 10:56:07 来源:张金阳博客 编辑:张金阳人评论

A-A+

据报道,2012年7月28日,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江苏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签订“甲醇烯烃”(MTO)一体化项目协议。

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将分两期进行,建设周期为5年。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生产180万吨/年天然气甲醇制68万吨/年烯烃,并通过联合投入和招商手段,投入30到45亿元用于下游配套项目的开发。二期投入建设内容与一期相当。

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与BP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主要致力于清洁能源技术的集成和商业化。、上海碧科MTO项目的签约标志着烯烃原料多元化又有了新的进展。

目前世界98%乙烯来源于蒸汽裂解。乙烯裂解原料以轻质原料为主。石脑油是最主要的乙烯裂解原料,占世界乙烯生产的比重为50%;乙烷是第二大类裂解原料,占世界乙烯生产的28%;此外主要以液化石油气、凝析油和中间馏分油为原料。

随着美国油气资源开发,乙烯裂解原料进一步轻质化。目前乙烷、丙烷、丁烷原料约占83.4%,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92.5%。

而我国乙烯生产仍蒸汽裂解为主,裂解原料结构偏重,以石脑油为主,轻柴油、加氢尾油仍占较大比例。丙烯生产除乙烯蒸汽裂解联产以外,还有较大部分来源于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从丙烯生产工艺的变化趋势来看,乙烯裂解联产丙烯及炼油装置生产丙烯仍是主要工艺,但采用煤制丙烯、丙烷脱氢、乙烯和丁烯易位转化生产丙烯等的产能所占比例将增加。

对于烯烃原料多元化,未来的的路径主要包括:

1、乙烯蒸汽裂解

传统的乙烯生产方案,目前涵盖了国内98%以上的乙烯生产路线。

2、煤制烯烃(MTO/MTP)

我国已有3套煤制烯烃装置建成投产,包括神华包头、神华宁煤和大唐多伦(此外还有中石化中原分公司一套实验装置)。

3、重油制烯烃

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CPP技术,沈阳蜡化投产第一套重油制烯烃装置。

4、轻烃催化制烯烃

可分为烯烃转化(OCT)技术、低碳烯烃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主要有OCT、OCP、ACO、Superflex等技术,国内已有多地进行相关项目的工作。

5、丙烷脱氢制丙烯(PDH)

国外已有多套在运行,国内多地进行前期工作。

但后面3种技术目前尚无大型工业化装置,所以在未来几年真正通解改变中国烯烃原料结构的只有煤制烯烃(MTO/MTP)技术。

上海碧科MTO项目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全新的思路,通过天然气合成甲醇,再由甲醇生成烯烃,而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加快,未来世界天然气的价格也许会有所下降,这无疑为天然气-甲醇-烯烃这条产业链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煤化工网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仅为信息传递需要,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