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鲁南化肥厂项目进展

2012-03-04 10:26:24 来源: 编辑:人评论

A-A+

   2007年7月,总投资14.83亿元的兖矿鲁南化肥厂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的尿素装置自6月初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以来,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目前装置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装置在气化、净化、合成等过程中,成功地应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标志着我国煤化工发展又跨越了一大步。
    在整个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中,气化环节采用的是该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该技术由兖矿鲁化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气成分、碳转化率、比煤耗、比氧耗等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技术,实现了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煤化工气化技术的空白。
    净化装置采用该厂自主研发的NHD脱硫脱碳技术,其特点是吸收CO2、H2S、CO等有害气体能力强,溶剂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净化流程短,操作稳定方便,净化度高,能耗低。在合成装置中,该厂采用较为先进的低压低温合成技术,将合成气压缩机、氨压缩机等大型机组直接采用蒸汽透平驱动,大大降低了能耗。根据初步计算,吨合成氨能耗为1350千克标煤,比该厂目前的合成氨能耗降低165千克标准煤,与以煤为原料的大型氮肥装置能耗相当。
    据介绍,近年来鲁化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在煤气化技术上的垄断,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化工企业的工业化生产。该厂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研发”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72小时考核和课题验收,使兖矿集团成为同时拥有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气化技术的企业。
    目前,该厂承担的“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研发”项目正在进行水冷壁技术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实现国产气化装置的长周期、高效率运转,拓宽对煤种的适应性,为国家实施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战略和发展现代煤化工、能源化工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撑。

   2010年12月28日,兖矿鲁南化肥厂10万吨/年醋酐项目通过山东省安监局组织的审查专家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于2010年7月26日产出合格产品。项目采用变压吸附提纯一氧化碳技术、醋酸甲酯羰基合成醋酐工艺,是目前醋酐生产最典型的节能生产工艺

   截至8月5日,兖矿鲁南化肥厂D#气化炉拱顶耐火砖累计运行10800小时,远超国内同类装置耐火砖使用周期8000余小时的记录。   D#气化炉装置自2008年7月1日成功投料以来,不断取得技术性突破,这标志着鲁化自主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技术的巩固和突破,在水煤浆气化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再创新佳绩。

 

延伸阅读: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