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价格与经济性以及物流运输方面分析国内丙烷和丙烷脱氢(PDH)项目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2012-04-15 12:37:07 来源: 编辑:中国煤化工网人评论

A-A+

丙烷和丁烷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LPG主要来自于油田伴生气、湿天然气(包括页岩气)和石油炼制副产。我国生产的LPG约有95%以上来自炼油加工企业,只有少量产自油气田。我国石油炼制副产的LPG硫含量较高,所含丙烷是否可用于PDH的原料尚存争论。PDH技术专利商和设计院一般建议使用高纯度低硫进口丙烷,而部分PDH项目投资者有意向尝试使用国产丙烷(增加提纯装置)。
由于丙烷脱氢技术已经成熟,中国丙烷脱氢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稳定而相对低廉的丙烷资源。需要面对三方面问题,供应、价格和物流运输。
1. 供应
近年来,中东地区LPG供应连续增长,是全球LPG供应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进口丙烷主要来自伊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目前国内拟在建的丙烷脱氢项目总产能在600万吨/年左右,将形成超过650万吨/年的新增丙烷需求。
中国丙烷进口量近几年在200万吨/年附近波动,可以预计等中国的丙烷脱氢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度丙烷进口量将超过850万吨/年,对LPG的国际贸易体系将产生一些影响。而丙烯单体的进口量从2006年的32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76万吨,也说明了华东地区化工行业对丙烯单体的旺盛需求,证实了建设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的必要性。
考虑到目前中国LPG年度消费量在2500万吨左右,快速发展的进口天然气煤制天然气将对LPG的燃料应用产生较多替代,从而使进口和国产LPG可以更多用于化工生产用途。而且国内页岩气的开发已经启动,如果能够实现足够规模的湿页岩气产能,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丙烷供应。
2. 价格与经济性
LPG作为油气副产品之一,其国际市场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很大相关性。近几年的海关数据表明,进口丙烷与进口丙烯价格均与国际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价格走势整体趋同。
从2006到2011年,我国进口丙烷和丙烯的平均价差达到512美元/吨。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加工费用(除原料成本之外的完全成本)约为1500元/吨,因此可以认为进口丙烷脱氢制丙烯,相比直接进口丙烯具有成本优势。
以目前的汇率计算,进口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所得税前毛利约为1700元/吨。以典型的6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计算,项目投资约为20亿元,两年多即可收回成本。
3. 物流运输
国际LPG采购对采购主体即一级经销商的进入门槛较高,国内LPG经销商需要从一级经销商处采购。国际LPG贸易一般以大型冷冻船运输,装载量通常为4万吨以上,所以进口LPG通常必须拥有交通便捷、可以停泊大型LPG冷冻船的专用装卸深水码头、大型低温冷冻罐等设施。
国内进口LPG的各主要贸易商、储运商大都多年参与国际LPG采购,积累了长期的国际采购经验和国际交易优良信用记录,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码头、岸线、仓储等资源优势使原料物流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我国拟在建的PDH项目和国内LPG贸易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