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路条” 煤化工迎来又一轮发展高峰?

2013-05-14 20:20:42 来源:中国煤化工网整理 编辑:中国煤化工网人评论

A-A+

我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内蒙古大唐国际克旗煤制天然气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完成大负荷试验,二期工程也将于近期完工。目前投产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通过天然气管线向北京输送清洁能源。图为在该项目上试车成功的世界首台4兆帕气化炉

自去年9月以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将放开的消息一直在业界流传,但“靴子”始终没有落地。今年3月以来,有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即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开展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消息传来,立即引发业内的一片沸沸扬扬。来自媒体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国家发改委开始对煤化工项目松绑”、“煤化工审批将出现新的转机”等等。那么,发改委此举是不是预示着国家对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的审批即将开闸?国家在宏观层面是如何考量,是否已经从“从严控制”转向“鼓励发展”?

1.jpg

十项目相继获“路条”

今年3月份以来,已有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包括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制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

其中,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中电投集团霍城的60亿立方米/年项目;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新疆伊犁的40亿立方米/年项目;国电集团兴安盟的40亿立方米/年项目;中海油集团山西大同的40亿立方米/年项目;内蒙古新蒙能源公司的40亿立方米/年项目。

4个煤制烯烃项目为:中石化集团在贵州织金投资的60万吨/年项目;中石化与河南煤业集团合作在河南投资的60万吨/年项目;中煤集团在陕西榆林投资的60万吨/年煤制烯烃二期项目;甘肃华鸿汇金公司在平凉投资的60万吨/年项目。4个项目中,前两个采用的是中石化集团的自有技术,后两个采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技术

1个煤制油项目为:潞安集团150万吨/年油品项目。

2.jpg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无机化工处处长李志坚告诉记者,《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涉及15个项目,这10个获得“路条”的示范项目都是《规划》中的项目。尽管目前《规划》尚未正式发布,但获得“路条”的示范项目都正按照国家的要求稳步推进。

“2010年以来,经过长期调研和沟通,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有关企业现已基本统一认识,‘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要开展更高水平的技术示范。”李志坚说。

记者发现,10个项目中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获批复较多,共有9个。“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富煤少气的现实情况,去年国内天然气缺口达300亿立方米,未来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此外,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烯烃产品,而煤制烯烃的技术也已经成熟,经济性不错,上这几个项目只会补充缺口,不会导致产能过剩。”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唐宏青分析说:“这些项目多在西部,其中有两个项目都在新疆,应该与我国加强西部开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已经国产化了,神华集团的煤制烯烃项目正在等待验证。所以,这类项目获得‘路条’是必然的,国家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创新项目是鼓励的,对有污染的项目则会加以控制。”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郭荆璞告诉记者。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新型煤化工项目已经积压了很久,这些项目集中获得“路条”或许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不好以及煤炭市场行情不好有关。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去年至今,公司重点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包括新增两台两千立方米乙烯球罐和两台三千立方米丙烯球罐作为中间产品缓冲装置。技改后,装置停车次数减少,甲醇制烯烃(MTO)和甲醇合成两大装置操作平稳、运行时间大幅提高。图为公司MTO装置。

是否核准仍存变数

从国家发改委对中电投集团伊犁项目的批复,即《关于同意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中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上述10个项目拿到的是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件,这些项目还要经过大量的研究、论证等前期工作后,才能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前期工作还需要1~2年的时间。

李志坚表示,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企业获得“路条”并不是获批,而只是获批的前提。所谓的获批,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核准。截至目前,真正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示范项目只有一个(“十一五”示范项目结转到“十二五”),即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是《规划》的上限,但这并不代表国家发改委最后一定会批复这15个项目,最后真正能获得批复实施的也许是10个,也许是7~8个,其中有的是以园区的形式,几个企业合作一个项目,比如鄂尔多斯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不以产能建设为目标,而重在开发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因此,不要求一定建成多少产能。也许有的企业在做前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达不到国家提出的示范要求,或项目经济效益不是很好、不具备建设条件、资金筹集出现问题等,主动放弃也是可能的。”李志坚告诉记者。

“现在这10个项目还只是给了‘路条’,将来国家发改委是否批复核准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有了‘路条’后,只有把前期的工作做好,最后才有可能获得正式核准。我认为,即使有了‘路条’,国家发改委还会有所限制,也会有很多的变数。这么大规模的煤化工项目全世界都没有先例,要摸索前行,因此国家发改委先批的是‘路条’。”郭荆璞强调。

获“路条”不等于获批,有了“路条”只是说明这些项目可以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了。“尽管我们推测有些项目是要获批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估计今年上半年都批不下来。两会后各部门换届,新的领导班子对新型煤化工项目可能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光是政策,还包括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等,都要认真思考。”唐宏青表示。

“具体能批准多少项目,还要看每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得如何。应该是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上项目不是简单的重复,要有序发展、科学规划,新型煤化工的定位只是对能源的补充,因为这些项目的投资都很大,所以要从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角度考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副主任王秀江解释说。

据记者粗略估计,这10个煤化工示范项目的投资约2000亿元。其中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按每个投资为200亿元计,共达1000亿元;4个煤制烯烃项目,按每个项目投资额200亿元计算,4个项目总投资将达800亿元;1个煤制油项目的投资预计为300亿元。

“这么大的投资,‘十二五’都干不完,肯定要延续到‘十三五’。”唐宏青坦言。

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6.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研发煤制油示范项目的战略意义远超经济效益。目前,国内上马或在建的煤制油项目主要包括神华、伊泰及潞安三大集团。图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

示范为主推广需谨慎

不少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即使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份以后给过去积累的一些煤化工示范项目开了“路条”,但这并不能说明国家对新型煤化工项目集中开闸。对煤化工项目,国家依然采取的是谨慎的态度,并没有从“从严控制”转向“大力发展”。

“至于此次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如此集中,主要是因为《规划》已完成,各方意见较为统一,国家开始稳步推进示范工作的结果。”李志坚表示。

“从总体上讲,国家还没有做出最后决策。国家对煤化工的发展还是有控制的,不会轻易放手。所以。有人自己想象或道听途说,根据国家发改委此轮的做法,就提出‘政策松动’、‘政策将助推新型煤化工起航’、‘国家对新型煤化工项目将集中开闸’等说法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误解。”唐宏青告诫说。

李志坚也强调,梳理国内煤化工产业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煤化工的发展一直是严格控制的,政策是延续的,只鼓励新技术的开发,从未提过要大规模产业化建设。国家对新型煤化工的认识曾经存在不同的意见,通过大量调研工作,现在形成的统一认识还是新型煤化工尚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仍处于技术示范阶段,要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开展更高水平的技术示范。

据了解,2008年9月以后,政府暂停除神华以外的其他煤制油项目,随后在2009年5月,国务院明确表示仅限于发展既有的五类示范项目,政府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强。2009年9月,国务院明确强调3年内不批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随后的3年里国家对煤化工一直保持从严管控。

此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化工,许多煤炭企业上马的项目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国家紧急叫停了这些项目。

“虽然3年期限已到,但新型煤化工还没有到放开的时候,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对于煤化工的管控仍处在从严的阶段。放了是要出问题的,肯定是弊多利少。比如,大规模上马项目后,到底要消耗多少水量、能源消耗有多大、产能是否过剩、排放的二氧化碳怎么处理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考虑,并做出必要的评估。”唐宏青表示。

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他并不十分看好这些项目。除了项目存在的环保市场问题外,他还担心有些企业搞新型煤化工的出发点可能是单纯的圈占资源。

“我认为,发展新型煤化工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尤其是与煤炭产能比较大的地区始终想把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做深、做到极致有关。”林伯强表示,这些省份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单一销售煤炭获得的利润比较低,只有深加工价值才会提上去,但这可能是误解。深加工提升价值的前提是所销售的产品要有市场。在我看来,目前国家对新型煤化工的管控依然还是从严,从整体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也只会报多批少。

尽管对此次国家发改委发放“路条”一事表示乐观,但郭荆璞仍然强调,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的煤制天然气涉及的投资很大,可研报告要做的时间也很长,项目间的区别也不小,国家采取谨慎态度是对的。比如,煤生产出的天然气不能储存,对此要经过单独论证,因此,项目的审批不能急于开闸。他相信,未来政府对新型煤化工的审批仍将持谨慎态度。

 

煤气化技术一直是制约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桎梏,长期使用国外专利技术,国内企业需支付巨额费用。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在大型煤气化技术上的垄断,实现了同类技术中,能耗最低,安全性能最好。图为公司董事长丁辉率队到安阳盈德气体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服务。

3.jpg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