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
- 期刊名字:中国科技纵横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马召朋
- 作者单位: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电仪公司
- 更新时间:2020-03-24
- 下载次数:次
科学技术火电厂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马召朋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电仪公司安徽合肥23008摘要】分析火电厂机组循环水泵存在的问題,提岀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的控制系统冷却水循环的自控方案。该方案对循环水泵冷却水的压力进行调节。大幅度降低循环水泵的电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关键词】火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引言TD2100循环水泵是火力发电设备中的重要辅机之一,其功耗占主机容的4%左右。循环水泵提供电厂凝汽器、冷油器以及发电机等设备所需的冷却水,满足汽轮机冷却循环倍率的要求.为维持凝汽器真空而提供最大限的冷却效果。如果循环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水水量不足或因故障而中断供水,则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就不能正常运行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研究改革循环水泵的的节能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系统改造总体介绍循环水泵的变频调速供水系统设计成闭环控制系统,其结构如图3变频控制系统接线图图1所示。将给定水压作为恒定参考值输入PD控制器,通过水当选择变频控制方式时,开关K1/K2在下侧合闸位,开关压给定值与经变送器传递的水压反馈值比较而产生的误差来控制3/K4在合闸位时,按钮QA1通过控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变频器为异步电动机提供电源,通过改变变频来控制电机工作在变频状态下。同时,图3中KA的另一常开触点器的输出频率来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可以方便地调节水泵的转KA闭合。变频器的运行由按钮OA2接通变频器的输入端RN控制。速.通过冷却水流量的改变来调节管道中的水压安装在冷水循环泵总出水管上的远程压力变送器PT把水压信号转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做为反馈值送入变频器的CCT输入口却塔一→异步电动机→水泵一管道与vC|输入口的压力给定值进行比较压力变送3、软件部分P变频器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PD运算、泵变频调速及反馈通过压力变送器的反馈值来改变变频器输出频率,完成水泵出口水图1供水控制系统框图压的闭环控制,变频调速控制流程图如图4所示。2、具体改造措施某火电厂水泵房现有2台容量均为500KW循环水泵向厂内提供外冷却水。由于循环水泵只要投入,就会全速运行,造成了系统泵出口压力D控制各种参数不稳定,可调性差.并由此产生的能源浪费.影响了电机制量输出给变频器水泵、管网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系统维护费用,制约了整个冷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改变变频器由于变频器价格高,系统改造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两台循环泵的方案,选用艾默生TD2100供水专用变频器。用变频器首先变频改变电机转速控制一台冷却水循环泵电机(D1/D2)启动与运行,在电机运行至最高频率(即最大转速)时,若系统压力还是达不到预设压力值,可选图4变频器调速流程图择两台电机(D1,D2)同时工作电机工频/变频控制方式的实现通过转换开关K1、K3,K2、K44、结束语的组合完成.如图2所示。当选择工频控制方式时,开关K1K2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主要表现在循环水泵的高效运行和流在上侧合闸位.开关K3/K4在分闸位变频器切除,电机工作在工量的有效调节等几方面。采用变频系统对循环水控制设备进行自动频控制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按下开关QA3/0A4可接通继电化改造后.提高了系统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器KM1/KM2.其常开触点KM1/KM2闭合,从而控制电机D1/2和安全性:特别是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循环水泵.在变频调速技术的的工频启动参与下,通过优化控制得到合适的调速比,保证循环水压力和流量满足冷却效果要求,节约能源。从循环水系统自动化改造完成投入运行的情况来看.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经过多次试验.通过自动优化变频控制系统可改变原来机组循环泵系统能源浪费大自动化程度低的状况参考文献1于雷吴国轶变频调速装置在发电厂辅机电动机的应用应用能源技术2006姚华,游永坤变频调速水泵节能经济性与应用途径的探讨]华北电力技术,2006[3]金传伟毛宗源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电图2控制电路接线图子技术应用,2000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3-24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3-24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3-24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3-24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3-24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3-24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3-24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3-24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3-24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