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述
- 期刊名字:安徽农业科学
- 文件大小:263kb
- 论文作者:王鑫宏
-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 更新时间:2020-11-06
- 下载次数:次
安徽农业科学,Joural of Anhui Agri. Sei. 2010, 38(34) :19418 - 19419赛任编辑徐丽华责任校对况玲琤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述王鑫宏(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 4000摘要介绍了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况,分析了水灾形成的原因,并对当时水灾造成的影响和政府教灾进行了评述。关键词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中图分类号S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 - 611(201)33 - 19418 -02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在生态系统自然变异过程中(含人类多户:扶沟县被淹村庄有896个,死亡者达254 400多人;西华活动诱发)引起的自然变异,当变异达到一-定强度,而导致的县几乎全部被淹,700多村庄的房屋倒塌殆尽,5.33多万hm2社会系统失去平衡,给人类生存社会生产及其他物质、文明农田遭到淹没,有近4万人惨遭淹死,出外逃荒的达20万建设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河南自古就是-一个自然灾害猖獗人”。此次花园口决堤导致广武、郑县、中牟、尉氏、通许、扶的省份,河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蝗灾雹灾、震沟、西华鄢陵洧川、商水、淮阳、沈丘、项城开封、陈留、杞县、灾冷灾、疫灾等,其中尤其以水旱灾害最为猖獗。民国时睢县柘城、鹿邑、太康等县成为长达9年的黄泛区。期,河南,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影响的县数均为天下冠。2水灾原因该研究以水灾为考察内容,探析民国时期河南水灾的灾情.民国时期河南水灾频发,究其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原因与影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是发生水灾无法逆转的客观条件,而社1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况会因素则加剧了水灾的发生及加深了水灾的社会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频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1 自然原因期,河南省累计有681个县遭受水灾的侵袭,位居全国之首。2.1.1 气候条件。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1912年(民国元年)河南部分地区就遭受了水灾,当时南阳、新11021'~116939' E、31023' ~ 36022' N,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野唐河县各属7月初大雨倾盆,襄河陡涨,唐白河下游宣泄不带的过渡地带,气候过渡性明显。由于河南气候过渡性明及,沿河所属尽成泽国,人畜淹毙,田庐漂没。之后历年皆有不显,受季风影响强烈,致使河南全省气候四季分明,即夏季炎同规模的水灾发生,到1949年民国最后-年,- 些县志仍有水热多雨水,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灾记载,如伊川“暴雨,伊水涨,夹河村水深三尺”山。沙”。这种气候特点决定了河南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9在民国38年的历史中,河南省水灾中规模较大的有4月,尤其是7、8月雨水最多,常见暴雨天气。因此河南的水次,分别发生在1921 、1931、1935和1938年。1921 河南遭受灾主要集中在6~9月。大水袭击,据记载:“本年河南水灾奇重。除豫北各县较轻.1.2 地形条件。河南省西部是山区(太行山、 伏牛山、桐外,豫东、豫西、豫南等90余县,皆洪水横流,庐舍当然”2。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 ,东部是平原(黄淮海冲1931年,自交夏令淫雨不霁,水灾遍及省内江、淮、黄海4大积平原) ,地势基本上是西高东低,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形成了流域,河道普遍漫溢,数十县治,--片汪洋,低洼之地,尽成泽山地与平原的对半分野,河道上下游排泄能力不相称,容易国,灾情极为惨重。据统计,河南全省有82个县受灾,造成水早灾害。夏季时分,东部山区极易形成暴雨中心,大3666.67 hm2耕地被淹,有13万多人、33万牲畜死亡”川。雨连降数日,必然引起山洪泛滥,雨洪顺山坡穿过很短的丘1935 年,黄河水决口,河南沿河各县,均受大水袭击;其中滑陵过渡地带,直泻平原造成位于平原区的各河中下游水量县受灾最为严重,据记载该县“灾区面积五千余方里,灾民三猛涨,加之下游排水不畅,水或冲决河堤或漫溢而出,就造成十万,淹没牲畜- -万五千头,计值七十五万元;淹没房屋四十严重水灾。五万余间,约值一千三百余万元,财产损失总计约三千余万.1.3 河流分布。河南境内河流众多.这也是造成河南水元死亡人数约万人(2)”。1938年发生在豫东平原的特大水灾迭发的重要自然原因。河南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淮河、洪灾,完全是国民党政府-手人为造成的,时值日军调集大批汝河沙颖河、卫河、伊洛河、唐白河等,这些河流从豫西豫兵力向陇海路西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电令在中牟以北的黄南等地势较高的山川奔流而来,进人豫东等平原之后,基本河堤岸选3个点掘开堤防,让河水在中牟、郑州间向东南泛上都成为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主要靠堤防宜泄洪水。夏季时滥,以阻日寇西犯。随之国民党将花园口堤坝掘开,并射炮60分,山区暴雨强度大,导致这些河流经过多条支流汇集之后~70发,使决口扩宽,致使黄河水自花园口穿堤而出。此时正形成洪峰,如果下游平原之地提防过于脆弱,泄水能量有限,是黄河汛期,黄水自中牟县城至白沙之间向东南泛滥,水势所必然导致洪水泛滥而出,形成水灾。尤其是黄河,作为世人至,庐舍荡然。尤以鄢陵、扶沟、西华、尉氏、太康、淮阳等县损公认的中国煤化工河南人民遭受巨大灾失惨重。鄢陵县的广大农村,房屋-半倒塌,人口死绝了1450难。H河、沱河,豫北地区的徒骇河CN M H .Sh面比较平缓,排水能作者筒介王鑫宏(1978- ),男,河北吴桥人,硕士,从事中国近现代社力低,也极易发生水灾。2.2 杜会原因收稿日期2010-09-102.2.1物质匮乏。 近代以来.在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腐38卷34期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迷19419朽政府的横征暴敛以及封建地主的巧取豪夺之下,河南劳苦岸数+顷稻田,"立刻变为不毛沙滩"(1。此外,豫东40县大众虽辛勤劳动却8益贫困。近代殖民主义者侵略之下,河由于水旱灾害,导致盐碱地多达33.3余万hm' ,使农作物产南农产品种植的种类以及农业商品销售的价格被国际资本量极其低下。主义所控制.这是河南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腐朽3.1.2水灾导致社会矛盾突出。 由于水灾致使大面积的农的反动政府横征暴敛也导致河南农民疲于奔命,北洋政府时作物颗粒无收、农民财产荡然无存,再加上政府救灾措施不期,田赋逐年增加,数目惊人:“1913年北洋政府的田赋征收力,极易加剧社会矛盾。由饥荒引发的抢劫演化为反抗官府总额为8 240万元,到1916年即增加到9755万元,约占每年的斗争,如1931年河南遭受大水之后,在河南边境地区常发国家财政收入的22%左右, 1928年的田賦征收额较1912年现“穷光蛋会”,实行抗税行为,就是极为典型的- -个例子。增加了39.3%”()。1920年民国政府河南当局已预征田赋此外民国时期河南山区匪患不断,学者普遍认为这和河南迭到民国24年(1935年) ,整整提前征收了15年的田赋。此外发的水灾等灾害有直接关系。农民也受到基层地主的巧取豪夺,民国时期河南地主收取佃3.2政府救灾面对纷 至沓来的灾害,民国中央政府开始农的地租往往在收成的半数左右,致使农民难以维持- -家温有所重视。1923 年北洋政府通过立法组建了赈务处,统- -管饱。正是在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河南农民日益贫理全国赈务事宜。1928 年国民政府成立了新的赈务处,主管困,进而缺乏对抗天灾的物质条件,一遇天灾,只能束手各灾赈救济慈善事宜。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民国待毙。政府,采取的赈济措施主要有急赈(包括赈谷赈款和施粥32.2.2 战争不断。民国时期中国战乱不断,大小战争有近种方式,是灾荒中最急切的救济方式)、调粟(包括移民就食、百次之多。处于中原腹地的河南往往成为各种政治力最争移民垦荒和平粜3个方面)和工赈(就是以工代赈,是民国时夺的重要区域。诸如北洋政府时期的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和期盛行的赈济方式)。但由于当时政局混乱,国力衰弱.这些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原大战等,无不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留下血赈灾措施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如1931年以江淮流域为中泪的印记。频繁的战争不仅摧残农业劳动力,战火还会导致心、几乎波及全国的大灾荒中,国民政府赈济河南灾民的赈庄稼收成减少以及烧毁森林破坏生态环境。诸如此等,在战款为成年人-律各给2元,幼童半之。同时中央政府拨给河火下的河南省可谓满目疮痍,完全丧失了和天灾抗争的力南的赈粮数量总数仅101万kg,权且将灾民的数量确定为量。更有甚者,1938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面对侵华日军强300万,则每个灾民所得救济粮不到0.35 kg。政府也采取了大攻势之下,不惜炸毁花园口堤坝,导致黄河出现历史上第7办理粥厂 赈济灾民的措施,但仅在滑县设3个粥厂,郑州设1次改道,造成豫东长达9年的黄河水患。个招待所,开封设2个招待所,共计3个粥厂3个招待所。2.2.3政治腐败。 民国时期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当局,此外国 民政府成立救济水灾委员会,制定了具体的工赈计无不充斥着贪污腐败、蒙混渎职、视民生为无物的现象。他划,工赈以土工为限,施工以修复f堤为主,浚河泄水为辅。们会的只是如何对平民百姓橫征暴敛,而关系到民生大计之工赈的灾民数目约为23 000余人。很明显这些赈灾措施惠事如水利设施则被完全抛在脑后,无人问津。正是在这种状及的灾民是灾民总量的极少一部分,其赈灾效果是极其有况下,到了1934年河南省豫东地区原有的101条河、渠沟有限的。严重淤塞的有94条之多,这种瘫痪的水利条件势必造成大4 结语雨时洪水的泛滥。民国时期河南省的水灾.造成恶劣的影响,从一个侧面3水灾影响与政府救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现实。民国时期国贫民弱、政治腐败、战3.1水灾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省的水灾,造成了大量农田祸不断、生态恶化导致灾害频发。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被淹,灾民死亡或被迫流离失所,社会财富被摧毁,这些都是都是勇于内战而漠于民生的反动政府,面对天灾,无法正视显而易见的事实,除此之外,还造成了以下一些影响。自身的无能而全部推脱为天灾非人力所能捍御,这无疑是一3.1.1水灾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水灾不仅造成大量土个莫大的讽刺。地日益瘠薄,地力不断下降,甚至失去生命力,还使河床抬参考文献高,湖塘淤浅,渠道湮废,反过来进一一步加剧了 水灾的强度和[1]李耀曾.例1I县志[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91:73.频度,导致生态系统更加恶化。如1935年的黄河决堤,使黄[2]李风华。民国时期河南水灾及其发生原因探究[].平原大学学报20006(5):30-32.淮流域大量平原形成广袤的淤荒地带,据当时调查.仅河南[3] 河南省水利宁水早灾害专著编辑委员会.河南水旱灾害[M].郑州:黄省的淤沙面积即为1 317 km? ,占泛区总面积(5821 km2 )的河水利出版1999:17,45 -47.[4] 丁素云中国近代经济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9.23. 66%[51。1943 年沙颍河洪水,河南鲁山县大汤镇沿河两[5]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 M].北京:中华书局20.0..中国煤化工MYHCNMHG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6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6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6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6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6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6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6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6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6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