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秋季PM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 珠江三角洲秋季PM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

珠江三角洲秋季PM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

  • 期刊名字:中国环境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刘宁,王雪松,胡泳涛,郑君瑜,钟流举,胡敏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更新时间:2022-04-2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2009年11月下半月的大气PM10污染状况进行模拟,重点针对23~29日期间的严重PM10污染事件,采用过程分析技术,探讨各种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PM10浓度演变的作用规律.对代表性站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污染期间近地面PM10浓度升高的大气过程主要是源排放(例如麓湖、开平)和大气传输(万顷沙、金果湾),重要的PM10去除途径包括大气传输(麓湖、开平)、干沉降(万顷沙)和气溶胶过程(金果湾).空间分布上,PM10源排放强度较高的珠三角中部地区,同时也是向外输出PM10的主要区域和干沉降去除的高值地区.在近地面,气溶胶过程在珠三角中部主要起消耗PM10的作用,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多发生在珠三角西部和南部;气溶胶过程对高空PM10主要表现为生成作用,尤其珠三角中部地区的生成速率相对更高.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