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河南省特大旱灾述评](http://www.cnmhg.com/e/data/images/notimg.gif)
![1920年河南省特大旱灾述评](http://www.cnmhg.com/e/data/images/notimg.gif)
1920年河南省特大旱灾述评
- 期刊名字: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文件大小:393kb
- 论文作者:王鑫宏
-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 更新时间:2020-11-06
- 下载次数:次
.第12卷第5期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9月Vol.12 No.5JOURNAL OF HUANCHE S&T UNTVERSTTYSep. 20101920年河南省特大旱灾述评*王鑫宏(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河南郏州450006)摘要:1920年华北发生了一场特大平灾,河南省是此次平灾灾区之一。这场旱灾在河南受灾范围广大、灾情复杂并造咸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场平灾的发生是由特定的自然条件、愚化的生尚环堍、畸形的经济站构和动荡的国内政局等固素典同促成的。灾荒发生后,上至中央政府。下至社会各界及国际力量都对灾区采取了服灾活动。关键词:1920年;河南;平灾;特点;成因;賑灾中圈分类号:K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10)05-0050-04华北五省(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在1875~1879十之一二;是年春,转而风毁虫伤,浙川、内乡、南阳、邓县诸地年间,发生了一场持续四年之久,饿死人口达1000万以上的收成减去十之七八;此后,- -连三月,寸雨未降,旱秋仅收一-特大灾荒,即“丁戊奇荒"。这场灾荒被称之为清朝"二百三十二,晚秋颗粒未获。旱灾之后,该地区又瘟疫突发,因疫而亡余年未见之凄惨、未闻之悲痛”。然而四十年之后,即1920年者为数极多。此时,河南受旱县份中有八县流行霍乱等时疫,在同样的区域之上又一场特大灾荒发生了,这场灾荒虽然没导致当地尸骨遍野、豺狼满道,犹如“禽兽世界”。年底,豫南有“丁戊奇荒”延续时间久,但被后人称之为“丁戊奇荒"之后一带又突降“尺余大雪” ,将无数灾民陷人冰天雪地之中,其中“四十年未有之奇荒”。这次旱灾以直隶、山东与河南灾情最在“ 内乡县,冰天雪地,往往有全家老幼冻死在道路之上;在邓为严重。本文以河南省为考察中心,探析1920年这场特大旱县,冻死的内乡人,一坑埋至数+口"12)1 ,其最象惨不忍睹。灾在河南省的灾情影响及成因,并对各方力量对河南的赈灾二、灾荒影响进行阐述。1920年的这场特大早灾给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灾情概述其不利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919年夏秋之交,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第一,破坏了农业经济。大旱造成的农业歉收和失收,导情。到了1920年,早情更是酷烈异常,尤其河南省为重灾区。致粮价的飞涨。据史料记载,“河南1920年春夏之交,生麦已据<大公报》)1920年10月15日报道,河南省河北道所属二十值 80文,柴草1斤价20文,到了9月份则麦已涨至每斤200四县中,除沁阳、孟县、温县武陵四县外,余二十县皆有灾,而.文,柴草每斤60文13)0 ,而小米也由1919年两元上下涨至四尤以内黄、武安涉县、林县、安阳(即彰德)、临漳、汤阴、淇县元三四毛。 为了度日,稍有资产的农户纷纷卖房、卖田、卖牲等灾情为最重;河洛道所属十九县中,巩偃师、洛阳、宜阳、新口,如“洛阳的牛及骡马因售卖或屠杀分别仅存2/10和安渑池陕、灵宝阌乡等九县秋收丝毫无望,且愈沿黄河愈3/0"/1. 在粮食短缺、粮价奇昂的条件下,各种物价却暴西,灾情更甚;开封道所属三十八县,内沿黄河诸县.及与山东跌,因而不仅不能苟存一-息,反而无端地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接境之考城、兰封、宁陵、商丘(即归德)、虞城、夏邑、汜水、荥可见,饥荒导致的土 地出售、牲畜屠杀,使得本就极为脆弱的阳等八县有灾。另据“河南查赈员张贤清称,河南灾情,豫北农业生产处 于崩溃的边缘。最重,豫西次之,豫东又次之。豫北二十四县内,以汤阴、安第二,破坏了社会秩序。在这场大饥荒中,由于饥饿导致阳、武安、内黄、临漳、济源六县为最”"。后据河南省统计显的同情心 、家属关系,习俗和道德已荡然无存,饥饿主宰了世示,此次河南有五十八县受灾,占全省总县数近54% (当时河界的-切,买卖妇女、儿童在灾区比比皆是。有的地方甚至出南省总共有108县)。现“计岁给价”之怪象,“凡15到20岁的少女,每岁一元,15 岁这场旱灾,豫西各属“年余未雨" ,灾风烈日,赤地无垠,二以下每口三五元,5岁以下不仅找不到买主,而且由于父母无麦仅收三分,秋禾一粒未收;而豫北旱状更加厉害,卫辉、彰德力背负 ,往往被投入井、河之中"14I4。河南安阳一带的方法- 帶,麦秋- -点未收。更需要- -提的是,像南13县则可谓叠更加奇特,买卖妇女、儿童以斤计,大致每斤合制钱100文上被巨灾,水旱螅、风交相并发。该地区在上年5月,全境山下,每大洋-元合十四五斤,妇女以80斤计.姑娘以70斤计,洪暴发,泛滥涌溢,白河、沙河唐河等河流沿岸数十里人畜庐可谓骇人听闻。似此情景,在灾区并不少见,社会秩序极度混舍,漂没-空;7月以后,继以大旱,秋禾收成平均不及往年的乱。中国煤化工收稿日期:2010-07 -07作者简介:王鑫宏(1978-),男,河北吴桥人,讲师,历史学项士,主要从事中5,MYHCNMHG河南省社科联2010年魔调研课题{1920年河南省旱灾研究>(SKL -2010-234);黄河科技学院2010年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时期河南省平灾研究>(KYSK201021)。王鑫宏:1920年河南省特大早灾述评51第三,破坏了人口结构。据北洋政府内务府赈务处的材南桐柏、大别山区都是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但到晚清之料估计,这场大范围的干早至少使华北五省三千余万灾民陷时,这些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地方甚至化为乌有,人生存的绝境,仅“河南省有灾民7473835人(在华北五省灾不仅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同时也加大了水旱灾害发生的频区中仅次于直隶九百余万灾民之众),其中极贫人数为度和强度。4307544人,次贫人数为3166291人"(4)40 ,造成河南省人口总(三)畸形的农业经济数急剧减少。就全省而言,“仅1920年河南人民死于饥荒者近代中国饱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殖民者的入侵和多达三十万以上13107 ;就地方而论,仅禹县一地“饿殍遍野,对原料的掠夺,促使中国广大农村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日死不下二百余人141]4,“济源9月中旬即暴死5000余首先是鸦片战争之后罌粟的大量种植。据史料记载,到人1]%。导致河南省人口急剧减少的另-一原因,是豫民大量了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鸦片种植之风日盛,全国各省几.外逃。当时的报纸这样记载:“每天数百群的乞丐流民扶老携乎都有种植,其中以甘肃、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尤甚。据河幼,哭哭啼啼地逃往外省。其凄惨之状,愁苦之声,见者伤心,南各地地方志记载,鹿邑、太康、陕县、南阳汝宁、获嘉等县几闻者酸鼻,盖杜甫苦雨之叹,难尽形容。郑侠流离之图,不能乎全县遍种罌粟。虽1906年清政府和英国达成协议,决定自描写者矣。1bJI河南灾民流徙的方向主要是苏、皖、襄、楚。1908 年起,以十年为期禁绝鸦片进口和国内种植,罂粟田一度当时无论是交通大道,还是城镇都邑,到处都有游动着的饥民有较大幅度的缩减;但1916年以后,又死灰复燃,河南迅速挤群落。尽管无法确切地弄清楚整个河南灾区的流民总量,但了复种最盛的省份之列。从一些统计中还是可见端倪的,如“河南滑县本有人口280930其次是甲午战争后诸如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人,此次灾荒期间逃荒人数达18000 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植。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进- -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还凭借6.41% *i414。当然,重灾村落逃亡人数要比这- -数据高得许多特权,将势力直接深人到中国农村,即利用其所建立起来多,许多地区因此呈现出十室九空,满村萧条的凄凉景象。总的经济侵略体系,采取更直接的剥削方式,以在中国本土投资之,在灾荒之下,死亡和迁徙必然导致河南人口总量急剧减设厂的方式大量建立诸如棉纺织厂、卷烟厂及其他农产品加少,使当地劳动力匮乏,生产无以为继。工工厂,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榨取高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三、灾荒成因下,北方地区的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张。特造成此次北方大旱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别是河南在棉花种植方面,“以安阳、邓县、洛阳、通许、商水、四个方面的因素。盂县为最,收数多至七百余万斤,少亦二三百万斤。商丘、虞(一)特定的自然条件城项城、临漳、武安、灵宝、阌乡、汝阳、新野、罗山等县次之。.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河南省西部是山区,东部是平尉氏洧川兰封鄢陵、西华、汜水、荥泽、睢州、内黄、获嘉等原,西高东低,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形成了山地与平原的对半分县又次之"');“自民八年以来,河南棉产额在各省当中常居第野,加之河道上下游排泄能力不相称,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夏五位,在全国当中最低如民八年占总产额2.04% ,最高如民十季,季风穮海洋温湿气流登陆,使迎风坡山区极易形成多发性一年竟占24.02% ,通常则多占8% -9%"”。此外,陕县、光的暴雨中心,- -旦大雨连降数日,就会引起山洪暴发雨水顺山、洛阳灵宝等地的地方志也显示,植棉成为当时该地农村山坡穿过很短的丘陵过渡地带,直泻平原,造成位于平原区的之最重要之副业。在烟叶种植方面,烟草在明末清初传人河各河中下游水量猛涨,加之下游排水不畅,水或冲决河堤或漫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口比例上升,种植面积开始扩大,主溢而出,就造成严重水灾。洪水过后,雨水稀少,境内大面积要产烟区集中在邓州、许昌襄城- -带。由于河南出口烟草质的丘陵垄岗区和黄土台地丘陵区,多为荒山秃岭,植被很少,量好,因此在市场上能“售得善价”,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种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地势高亢,缺少蓄水保水条件,往往呈现植烟 草的农民逐年增多,河南遂成为与山东、安徽齐名的三大出大面积的千旱'1)。在气候方面,由于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区,产烟区。到了近代,河南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是以大量受西部欧亚大陆与东部太平洋海陆温差的作用,形成了典型侵占耕地和排挤谷物生产为代价的,其结果势必导致粮食作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河物生产的进-步姜缩,从而加重了粮食匱乏的危机态势,最终南省的雨量集中于7.89三个月份,这三个月份极易发生水也就削弱了北方农村抗御灾荒的能力。灾,而其他月份则易发生旱灾。因此,总体来说,河南省自然(四)动荡的国內政局灾害多以水旱灾害为主,其中尤其以旱灾最为严重。灾荒发生时,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之中,四分五裂的政局(二)恶化的生态环境及加诸平民百姓的有增无减的差役负担是这次灾荒孕育、进清朝初期以来,中国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人均耕地发、蔓延乃至加剧的最大的“人祸”。在中国,北方各省作为南面积不断减少。1922 年印行的《北京国际统-救灾总会报告北军阀交战的主要 战区之- - ,历来备受摧残;而灾荒发生后,书》上称:1920年的河南大旱灾发生前后,有些地方人地比例当旱中国煤化工洋集团内部却为了争竟达到1:1.39的比率。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矛权夺二网联合奉系军阀,与执盾,在当时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下,为了减轻人口增长导致的掌中MHC N M H G模的直皖战争,战区生存压力,人们只能通过无节制地毁林开荒以维持生计。河恰在受灾的京畿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使灾区人民天灾之外南自古本是森林较多之地,豫北太行山区豫西伏牛山区及豫又罹人祸。在河南西部19县,西北军(时与皖军联盟)蹂躏于52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前,各军(直、奉军)复防堵于后,此往彼来,将近两月。由于两国各处关税附加税为抵押,向四国银行借款四百万元(利息八军对峙,合境土匪乘机崛起,大肆焚掠。正如豫西旅京教济会厘 ,实收三百八十四万元)。3下旬,该项借款由监督委员会在(豫西灾情报告书》中所云:“人民不死于荒,即死于匪;不死开会协定后,分配给“直隶6%、京兆18%、山东13.05%、河于匪,亦死于兵差也”,“天灾与战祸,双管齐下,使当地人民雪南22%、山西10%陕西13.05%、准备4% "10)xo。上加霜(1415*在直皖战争中 ,河南总计有23县或因各军“往由上可知,北洋政府前后共向河南提供救灾款项一百三来不绝" ,"支应浩繁”,“无论贫富均被搜刮”;或“奉军留驻境十余万元,应该说北洋政府的赈灾总额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内,每日勤令地方供给伙食”;或因“溃军窜人境内,大肆骚字,但对于河南区域辽阔的灾区和七百余万的广大灾民来说,扰" ,致使“人民所受痛苦甚于旱灾百倍"[回)。这些款项毕竟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由于政局混乱,各地官到了民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混乱不安,为应付军费开员 贪污腐败,大笔的赈款款项并未如数投入救灾之中,政府的支,各届政府的财政年年是巨大的赤字。北洋政府在可资参赈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考的五年中,仅1914年盈40万元(旧币,下同) ,1913年、1916(二)华洋义赈年、1919年.1925年平均每年亏23. 8%。为弥补巨大的财政华北五省旱灾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纷纷设立各种义赈团赤字,各届政府在经济上对人民进行疯狂的掠夺,任意横征,体,投入空前的贩灾活动之中,在- -定程度 上弥补了官府实际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更为残酷更为奇怪的是,在当时灾救灾能力的不足。 但是,作为一股自发的社会力量,义贩会出荒连年,人民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因灾无粮而大量现之始就带 着纷乱无序的缺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救灾效饿死的情况下,当局官吏竞制定田賦预征措施,一次预征几年果。 于是,各义赈团体于1920年10月6日在京组成了统-的的田赋。1920 年,正值华北五省大早灾之年,河南人民生活惨赈务领导机关一北京国际统- 救灾总会 ,作为此次民间义淡,已到了难以生计的地步,然“民国政府河南当局于本年4赈之 办赈总机关。同时,总会将受灾之华北五省划分为若干月就预征田赋到民国24年,整整提前征收了15年的田区,每一区由一团体主责教济,以求普及而免重复,如河南华赋”9。同时,战事不断导致当地人民除征粮之外,杂差不断,洋 义赈会就负责河南义赈的具体活动。义赈团体采取的贩灾如“洛阳偃师等县征粮之外,杂差等项每两银子竟派至十余方式是急賑,主要内容包括开办粥厂,施放赈粮、赈衣,设立收串或十七八串,民间被搜刮- -空14158。.容所,施舍医药等;另外,还有工赚,如河南华洋义赈会组织灾综上所述,此次河南出现大旱,特定的自然条件是早灾出民修建了当时河南最早、最长的新济公路(新乡至济源) ,以求现的客观原因,具有不可逆转性;但恶化的生态环境.畸形的更多的救灾资金助推救灾活动。据统计,此次早灾义赈团体经济结构和动荡的国内政局却使得天灾影响进-一步扩大,正在河南共救助 了灾民两百余万元。此外,华洋义赈团体还负所谓人祸加重了天灾。责国际教灾义款的发放。例如,美国赈助我国北省灾民之款四、各方赈灾最多,总额为320余万美金,灾害发生后,总会先后收到多个在这场灾荒中,政府官赈虽然出现了一些新景象,但赈灾国家和民间团体的救济款、物,其中折合我国币约640余万效果仍旧不佳。民间义賑和洋赈合流,近代赈灾模式初步形元,其中分配给河南华洋 义赈会996510元。成。灾荒发生后,除了有组织的中外华洋义赈之外,社会各界(一)政府官赈人士都参与进来。就全国性而言,国内演艺圈人士、佛教人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共掌北京政权,着手考虑救灾问士、中国在外国的留学生、海外华侨外国传教士等都采取不题。1920年8月21至26日,大总统徐世昌下令拨给山东、陕同的赈灾行为。 例如,1920年9月22.23日,著名艺人梅兰芳西河南.直肃各两万元,以资救济.其中下令发给河南赈款两先生为赈灾义演两场,筹得捐款- -万元,梅先生又另行义捐一万元,由河南省长遵员核实散放。1920 年9月中旬,徐世昌再千元,并自行负担了演出的一切费用。就河南地方而言,各界次为贩灾颁布了一系列命令,要求内务部财政部会同各省领人士也积极参 与赈灾。例如,当时的报纸报导陇海铁路总局导迅速筹集款项,赶办急服。此外,北洋政府督伤地主官绅,职员.见灾民来郑无地安置,深感不忍,除自发筹集棉衣棉被办理平粜,并保证所需米面杂粮,经过各地关卡,-律准免税之外 ,还制作多个木箱悬挂局中各处,由员工自由捐助,每天厘。开箱一次,推选专人收存该款,聚到若f元兑换成铜圆,散发北洋政府除了沿袭晚清政府的救灾措施外,还设置了渐给灾民。 此次参与河南赈灾的外国人以加拿大传教士最为突趋完备的救灾体系。首先,北京政府于1920 年10月16日设出。如豫北加拿大教会组织除积极参与发放教济粮款、以工代立了服务处,作为各省灾赈最高领导机关;其次,为赈济灾民,赈等救灾活动外 ,还兴办了托儿所、孤儿院等,将许多因灾而北洋政府于当年12月1日发行了一笔内债(称为赈灾公债),丧失父母亲属的儿童收养起来;许多传教士还多次举办赈灾总额共计四百万元,分别摊派给各省,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中央报告会 ,鼓动加拿大公众为中国灾民捐款。据史料显示,“此政府为救灾目的发行的第一笔公债。 “赈灾公债实际发行的次赈灾加?万人民分发了价值中国煤化工200万债票,京兆15万、直隶60万河南45万、山东28万、80 万山西28万、陕西28万甘肃8万、热河4万、京师贫民救灾会5应Y片CN M H G中央政府,下至民间万10)01921年1月19日,财政部代表政府与汇丰、花旗、汇团体乃至国际力量都 为赈灾作出了很大努力,虽然这些努力理,正金四家外国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称为赈灾借款。以中的效果极其有限, 但综观全局.这种政府领导下的,各方力量王鑫宏:1920年河南省特大早灾述评参与的组织有序的赈灾模式对中国以后的赈灾活动毕竟是积[参考文献]累了经验,开创了新型的救灾机制,算是这场灾荒留给后世的-大补偿。[1]陈凌1920年华北五省平突与赈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五、当前启示大学,2006.通过对1920年河南旱灾的灾情特点、灾荒成因与各界赈[2]刘仰东.灾荒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灾的整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和结论,如通过灾荒成[3]王志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的突荒[].许昌师专学报(社会因的分析,我们当前应注重科学发展的观念,也就是注重生态[4]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科学施)1988(4).环境的保护、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引导等,[5]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突害专著编辑委员会.河南水旱灾害[M].郑通过对各界赈灾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政府主导、各界广泛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20.参与的救灾机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这些启示中,最为重[6]苑书义.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要的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强有力的杜会中心对于-一个国家社405.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正所谓人祸加重了天灾,而只有先进[7]贾贵浩. 河南近代农作物种植蛄构的调整与商品化发展[].南的社会制度和强有力社会中心一国家政权的存 在,才能最都学坛,2005(5) :35-39.大限度地控制天灾和避免人祸对天灾的激化作用。1920 年河[8]李文海,等.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蝙[ M].长沙:湖南板育出版社,南早灾的成因和造成的恶劣影晌,以及赈灾过程之中出现的.1993:12.种种问题,都暴露出当时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9]秋 凤民国时期河南自然灾害原因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负面作用: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报(社会科学版) ,007(3):284 -289.贫穷、动荡;正是当时腐朽的北洋政府不能承担起以人民根本[10]王 假1920年至1921 年北洋政府赈灾借债研兖[J].历史教利益为根本的历史使命.这场灾荒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如此[11]宋家珩.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M].北京:东方出版社,995 :52.学,2003( 10).恶劣的影响。Reviewing the Extraordinary Drought in Henan Province , the 1920thWANG Xin-hongAbstract:In the 1920th there happened an extraordinary drought in North China,Henan province was one ofthe places of the drought area. The badly stricken area in Henan province was quite large and the disaster conditionwas complex and caused very bad effct. This drought was co caused by the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 ; wors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abnormal economical structure and the disturbe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Afer the dis-aster happened , the central goverment , various social fiel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ll adopted corre-sponding relieving actions.Key words:Henan province ;drought ;feature ;cause ;relieving disaster[责任编辑陶谦]中国煤化工MYHCNMHG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6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6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6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6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6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6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6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6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6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