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低碳烯烃(MTO/MTP)技术进展 甲醇制低碳烯烃(MTO/MTP)技术进展

甲醇制低碳烯烃(MTO/MTP)技术进展

  • 期刊名字:中国化工贸易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李伟,梁艳文,赵其文
  • 作者单位: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更新时间:2020-03-1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6卷第18期中国化工贸 易2014 年6月下旬刊C hina C mheical T rade技术应用甲醇制低碳烯烃( MTO/MTP)技术进展李伟梁艳文赵其文(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256)摘要:用甲醇替代石油资源生产乙烯和丙烯是减少对石油依存度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对各工艺技术及其新进展进行了阐述。甲醇生产乙烯和丙烯工艺工业化的难点是MTO催化剂的开发和MTO反应器的放大,建立MTO/MTP的联合装置是未来利用煤或天然气生产低碳烯烃的一个方向。关键词:低碳烯烃;甲醇; 二甲醚;工艺低碳烯烃(主要指乙烯和丙烯)是现代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基本有机三、Lurgi MTP 工艺化工原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现代化工的发展,对低碳烯烃的需求德国鲁奇(Lurgi)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开发成功MTP 技术的公司,也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制备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采用石脑油裂解工艺即“石世界.上建成第一套以甲 醇为原料生产丙烯(100Kt/a)工业装置的公司。油路线”。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十分有限,且石油价格波动很大。因而乙烯原料逐渐转向煤或天然气制甲醇,再由甲醇制乙烯、丙烯预测结果出发,致力于甲醇制丙烯的技术开发,20世纪90年代,Lurgi(MTO、MTP), 是较好的选择。公司,成功开发了甲醇制丙烯(MTP)技术,采用由南方化学公司提供的沸石煤或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由制合成气、合成气制取甲醇、甲分子筛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两个反应器串联。在第一一个反应器中,甲醇制烯烃三项技术组成。研究、开发非石油资源合成低碳烯烃的技术路线,醇转化成二甲醚:在第二个反应器中,未反应的甲醇蒸汽与二甲醚转化为不但是-种趋势,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达丙烯。Lurgi 公司的MTO技术特点是:丙烯收率较高:专用沸石催化剂,一、UOP/HYDRO MTO工艺低结焦,在反应温度下可不连续再生,降低再生循环次数;固定床反应器甲醇制烯烃(Methanol to 0iefins, 简称MTO) 技术源于甲醇制汽油磨损率较低。(MTG)。1985年,美孚公司在新西兰的MTG生产厂就已经投产。在MTG的四、ExxonMobil MTO 工艺开发过程中,发现C2~C4烯烃是MTG过程的中间产物。控制反应条件(如MTO工业放大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MTO 反应器的高效化。温度等)和调整催化剂的组成,能使反应停留在生产乙烯等低碳烯烃的阶UOP/HYDRO MTO工艺及大连化物所的DNTO 工艺都采用的是床层式流化床段。显然,催化剂的研究则是MTO技术的核心。国际上-些著名的石化公反应器。2004 年,ExxonMobil 建成了一套60 t/d 的MTO试验装置,该司,如ExxonMobil公司、BASF公司、UOP公司和Norsk Hydro公司对MTO装置是-套全流程的MTO系统,包括深冷分离系统和聚烯烃系统,其规模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1995 年,UOP 与Norsk Hydro公司合作建成-套甲是UOP/HYDRO MTO 中试装置的80倍,与UOP/HYDRO MTO 中试装置- -样采醇加工能力0.75 t/d 的示范装置,连续运转90 d,甲醇转化率接近100用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催化剂采用SAP0-34分子筛,产品乙烯和丙烯%,乙烯和丙烯的碳基质量收率达到80 %。该工艺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和再碳基选择性达到80%,乙烯与丙烯比例约为1;同时,配套设置了烯烃转生器,其核心部分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及氧化物回收系统。循环化成汽油和馏分油MOCD (Mobil 0lefin toGasol ine/distillates)工艺,流化床反应器采用湍动流化床,再生器采用鼓泡流化床。反应热通过产生可将MTO产品中的聚合级低碳烯烃转化为汽油和馏分油。据文献报道,通的蒸汽带出并回收,失活的催化剂被送到流化床再生器中烧炭再生,然后过MTO与MOGD工艺的集成,60 t/d甲醇进料规模的试验装置每天可生产返回流化床反应器继续使用。在整个产物气流混合物分离之前,通过一一个约24 t的富含烯烃汽油,NOX 排放量仅为石脑油裂解工艺的49%,C02 排物经气液分离塔进一步脱水、 碱洗塔脱C0、再经干燥后进入产品回收工五、结论段。产品回收工段包含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炔饱和塔、乙烯分离塔、MTO和MTP技术是替代能源(天然气和煤等)制备乙烯和丙烯I艺路线丙烯分离塔、脱丙烷塔和脱丁烷塔。中的关键技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甲醇制备低碳烯烃技术已经向工业二、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化物所的DMTO工艺化迈进,但MTO工艺放大还存在不少难点: (1)MTO 催化剂的开发。重点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煤(或天然开发出选择性高、耐磨损、热稳定好、适用于流化床的MITO 催化剂,尤气)经由合成气、二甲醚(或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1988 ~ 1993其是催化剂价格要便宜,跑损量要小,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2)MTO 反年期间完成300t/a中试试验,首先进行了ZSM-5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制烯烃的工艺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94 年又开展了SAP0-34湍动床、快速床和提升管等,由于甲醇分子量小,要实现600 Kt/a的烯催化剂和流化床反应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发成功了微球SAPO分子筛型催烃规模,密相床和提升管的甲醇处理量规模有限,湍动床、快速床是合适化剂D0123和新-~代D0300催化剂,并在上海青浦化工厂建立试验装置进的选择。(3)MTO产品中微量组分的分离和回收。未反应或生成的含氧化行中试,原料二甲醚处理量为60~ 100kg/d,反应温度530~550 C条件合物等的存在不但会影响低碳烯烃的纯度,而且还会降低工艺的经济性,下,取得了二甲醚转化率98 %以上,C2~C4 烯烃选择性约90 %,乙烯+因此要考虑将这些微量氧化物脱除和回收。丙烯选择性大于80 %的成果。参考文献尽管DME制低碳烯烃有许多优点,但现有DME装置规模远远小于所需[1]程惠明.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的新技术及其进展[J].广东化工,2010,37(4):要求,因此甲醇仍将作为制低碳烯烃的原料。2004 年8月,中科院大连27-28.化物所与陕西省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2]彭琳.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进展[J].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2008, 38(4):合作建设万吨级甲醇制低碳烯烃中试项目(DMTO工艺),只建设甲醇制烯1-6.烃反应单元、水气急冷分离及废水汽提单元。2006 年4月,工业化试验[3]任诚.非石油路线制取低碳烯烃的生产技术及产业前景[J].精细化工中间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共运行1150h。DMTO中试装置反应器采用密相流化体,2007, 37(5): 6-9.床,反应温度为460~520 C,反应压力0~0. 1 MPa,乙烯收率为40%~[4]李仲来.甲醇制低碳烯烃(MTO)技术综述[J].氨肥技术,2007, 28(2): 1-7.50 %,丙烯收率为30 %~37 %,甲醇转化率大于99 %。www. chinachemicaltrade. comChina Chemical Trade |中国化工贸易171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