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高效采煤方法研究
- 期刊名字: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文件大小:354kb
- 论文作者:林德赐
- 作者单位:天湖山能源公司铅坑煤矿
- 更新时间:2020-09-18
- 下载次数:次
第33卷第12期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4月Vol.33 No.12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Apr.2014煤矿安全高效采煤方法研究林德赐(天湖山能源公司铅坑煤矿,福建泉州362617)摘要:文章主要从煤矿的 井巷开采和巷道开采入手,通过对两种开采工程的安全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同时对煤矿的地面采掘进了分析,总结了采矿安全高效采煤方法,希望能为我国的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有所帮助。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高效采煤中图分类号: T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8937 (2014) 12-0161-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个领域对能但是单道起坡会由于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打点挂钩以及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能源基本就是以煤炭人工助推,这样会给这些这打点挂钩的煤矿工人带来极大为主,所以煤矿的开采在我国也是非常普遍和重要的。由的生命危险,也比较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解决措施:煤矿采于煤矿的开采是在地下进行,使得开采工程充满了不确定取的中部车场施工中,采取双道起坡的方式,尽量的避免性,容易发生煤矿的安全事故。由近年来的煤矿安全事故工人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煤矿开采的生产不规范的工程施工是如车场设计在弯曲巷道中。在对煤矿采区的车场设计今我国的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也即是中,如今的煤矿采区的设计部门基本只考虑了煤矿采区的说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有大部分完全是人为的是由于在上山方位以及煤矿的运输大巷方位,这使得煤矿采区的下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采矿工程施工的不合理不规范导致的。部车场基本处于弯道处,这造成的后果就是煤矿采区的电因此,探讨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从而在探机车司机由于路面的限制,无法正常的看到信号的变化,讨分析其解决的措施进而付诸于实施,达到尽量的避免煤容易出现信息交流的错误,从而导致煤矿运输安全事故的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这对于煤矿的安全生发生。解决措施:对煤矿采区的下部车场在设计时要尽量产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考虑使用直线布置的方式,从而提高煤矿采区的工作环境的安全系数,1煤矿井巷开采区的高效安全 采煤1.2巷道开采的安全 因素1.1井巷开采区的安全因素对于采矿工程施工中的开拓巷道施工过程存在的不对于煤矿来说,高效的安全采煤应该建立在技术的基安全技术因素主要就是存在下部车场双轨间的安全间隙础之上,在下面就采区弯道井巷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曲率过小和巷道的高度过低这两种,”下面对这来两种因素进行半径,中部车场的起坡方式以及车场设计在弯曲巷道等等分析:技术因素进行分析:下部车场双轨间的安全间隙过小。这主要指的是煤矿弯道井巷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曲率半径。就目前我国采区的车场双轨间的安全距离太小,在我国的有些煤矿采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如果采用的7t自粘式电机车运输的运区采用是13m,甚至是1.2m。使得在煤矿的运输任务比较巷,那么其巷道曲率的半径一般是采用12~15 m;如果采用多的时候容易发生的挤伤煤矿采区工人的安全事故。解决的是其他类型的运输方式的运巷,那么其弯道的曲率半径措施:在设计下部车场双轨间的安全间隙要充分的采取的基本是以9m为主。不过,当巷道的曲率半径采用的是9m各种运输车辆的通过安全间隙,最好是采用1.4m的安全时,在特殊情况下实际采用曲率半径是6 m,这就造成了巷间隙。道曲率大使得在采矿工程施工中耙矸机的钢丝绳磨损严巷道的高度过低。这主要指的是煤矿采区在进行巷道重,容易出现钢丝绳断裂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如此,由于曲作业是,巷道的高度过低,基本都是采用的1.1m的高度,率半径过小,巷道在进行爆破是产生的矸石不能完全的耙这使得巷道架线高度不够,导致触电的安全事故发生。解到底,致使巷道内的坡度大,容易造成运输的安全事故产决措施:在对巷道的高速设计中要考虑具体的施工环境,生。解决措施:在采矿工程的弯道井巷施工中,应该是巷道其高度不得低于标准的1.2 m。曲率半径- -般在12~15 m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矿区2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 采煤分析的安全生产。中部车场起坡方式。在煤矿的采取中部的车场设计2.1采煤工作面安全因素中,巷道的起坡方式主要是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其中在采煤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单道起坡中,煤矿采取的中部车场拔口的工程量小,能够表现在切眼的开口以及分斜坡的开口,倾斜煤层的主斜坡节省材料;要是采用的双道起坡,煤矿采区的中部车场拔坡度过小这两个方面,下面就从这方面进行分析:口工程量大,成本高。这使得近年来我国的煤矿采区基本切眼的开口以及分斜坡的开口。这主要指的是切眼开是采用的单道起坡的设计,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口不是朝煤层的正倾斜i中国煤化工]的设作者简介:林德赐,研究方向;煤矿开采。计长度不够;分斜坡的开YHCNMHG垂直。162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4月这些会使得煤矿采区的切眼的三角带煤柱容易出现跨帮工程的第一要务,一切的施工都应该在安全的基础下进的现象。解决措施:在对采矿工程的施工设计时,应该要确行。因此就煤矿的开采企业来说就必须应该充分的认识做保切眼的开口朝矿区煤层正倾斜方向以及具有足够的长好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把采矿工程施工的度;确保分斜坡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煤层的主斜坡方向。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在平时的采矿工程的施工急倾斜煤层的主斜坡坡度过小。主要指的是沿煤层的伪中牢固树立工程的施工是必须要以安全为主线;注重采矿斜方向施工的主斜坡的角度不够,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是18°,工程的施 工安全的技术的创新,同时要借鉴先进的采矿设这使得煤矿工人为了利益容易进入煤矿的采空区进行作业,备;总结采矿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引以为戒;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措施:在对急倾斜煤层的主斜坡另外,在采矿工程施工中严格的依照设计规范和相关的手坡度设计是,尽量保持>23 °,确保工人采下的煤可以在自身册进行施工。只有做到这些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采矿工程重力的作用下自溜。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采矿工程施工能够稳步的进2.2 掘进 工作面安全因素行,从而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煤矿采区的掘进工作面施工中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运巷拔口位置的选择,这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是运巷拔口位置应该以正、反拔口构成,错开两边的开口位置以及要是使开口巷道中的错开距离必须在8m以[1]赵迪.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D].科技风,上;改造眼的反眼坡度偏大或拐弯过多,这主要就是手经2011,(5).济的驱使,在采矿施工没有考虑到安全的因素,随意的改[2]姜崇亮采矿安全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华商,2007.23).造采区的眼的坡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解决措施很简B3]黄启林采矿工程施工中几个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I.能源单,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改造眼的反眼坡度,与环境,2010.(4).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3结语总而言之,对于采矿工程施工,安全应该是整个施工(上接第160页)促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浇注温度始终处于较对其进行覆盖,当混凝土产生凝结之后即可运用补充水分低状态。的方式。有效控制蓄水深度,使其超过85 mm。若温度差达3.2 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工艺到20 C以上时,应对热水实施注入,将其温差控制在10 C①对浇筑温度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拌和物中采用碎冰左右即可。的形式作为部分拌和用水进行添加,限制现场新拌混凝土③当设计过程中不存在其他要求时,应在混凝土硬化的温度在6 C左右即可。为了使混凝土的均匀性得到保障,过程中对实测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与以下内容相在搅拌完成之前,应确保混凝土内的碎冰处于完全融化的符:其一,与混凝土表面外55mm位置的温度相比,混凝土状态。表面温度与其应有<25 C的温差存在;其二,当保温层去②冷却水管的预埋施工。通过循环水的应用,实现混除之后,与大气温度相比,混凝土表面与其应存在<22 C凝土温度降低的作用。运用人工导热的方式进行施工,通的温差。过薄壁钢管系统将循环水实施泵人,最为适宜的则是运用④混凝:土养护的周期。除了与上述要求满足之外,混井水进行操作。凝土养护时间的计算应从混凝土浇筑开始,普通硅酸盐水③表面隔热,特别是对于寒冷季节,必须将表面的热泥的养护时间应超过14 d,其它水泥则应<21 d,在夏季则量损失减慢,所以,最常使用的这还是绝热材。需对养护时间进行适当延长。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若采用了不合理的配合比则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4结语较大影响。当据有较大混凝土坍落度时,混凝土成型后会综上所述,作为-项具有- -定复杂性的技术,钢筋混有较大孔隙率出现,混凝士表面容易形成麻面问题。当具凝土技术是通过分析模板、钢筋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以及有较小坍落度时,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会有较大难度存在,混凝土施工的应用,只有结合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施混凝土泵送的难度较大。同时,不准确的水灰比及较差的工,才能实现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有效开展,实现建筑工程和易性也会导致离析问题产生,或构件下部存在集中沉石的合理化应用。或上部有较厚砂浆层问题出现。因此,应合理选用混凝土级配及配合比。3.4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①无论在任何季节,都应运用铺设保温层的方式对混[1]浦聿修,王庆霖,姚继涛.钢筋混凝士构件可靠性的综合评定凝土侧钢木模板进行施工。在砖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据宁能科学所10074前,应先通过回填操作的方法进行处理。[2]蔡斌.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中国煤化工林大②混凝土蓄水养护施工。在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薄膜学2011.YHCNMHG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9-18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9-18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9-18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9-18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9-18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9-18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9-18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9-18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9-18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