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 期刊名字: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文件大小:265kb
  • 论文作者:陈凡,陈玉林
  •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更新时间:2020-10-2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25卷,第3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5 No.3 .2008年6月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Jun. ,2008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陈凡,陈玉林(东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0004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文章对技术范畴中一些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着眼于把诠释这些关键词意义的“文本”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进行话语分析和文化研究,以展现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与演变过程。这种考察表明,对这些关键词的历史诠释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它们作为经典文本,与自己所处的具体历史语境相互参照而制造互文性、重构文本及其意义的过程。正因此,任一概念都会显示出复杂甚至矛盾的意义。这为我们讨论技术概念展示了一个建构论的历史的视角,以此倡导技术史的“文化转向”。关键词:技术概念;技术史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 5680(2008)03 - 0039 -07前些年,学术界曾就技术概念以及科学与技术一19 世纪以前以“艺术"为中心的的关系展开过热烈讨论,他们往往集中于对技术概技术概念:技术文化的渊源念作哲学规范分析,即分析技术概念应当如何定义,应当涵盖哪些内容等。”但结论莫衷一是,而随后在西方古代技术范畴中就有一-些相对基本的概也没有新的思考路径来推进研究。念:侧重指抽象技能的概念主要是“艺术”(arts)、不过,笔者认为,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和建构论的“手艺"(craft)和“技能"(techne)等;指实体的概念发展都为讨论技术概念提供了历史与建构论的新视则 主要与工匠的作坊、工具和制品相关。到中世纪角。符号学则把社会历史过程理解为“文本”,解构时,“工程"(engineering)这个概念也成为重要概念,了文本和语境的二元论与镜像反映关系。如库恩指这与军事工程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既指设计制造的出的,概念的意义不在于它所指的特定对象,而在于过程,又 指工程实体,且与一种职业(工程师)相.因人而异的用法,这要求我们对技术概念的讨论从关。[” 这些概念为后来技术范畴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实在论转向历史文本解释学。这些都启示我们,要演变奠定了基础。分析技术概念应当如何,就要以技术概念的实际历到16至19世纪中叶之间,技术概念有了新变史演变及历史情境中的行动者对技术概念的“使化。 技术史已表明,这期间重要的技术领域主要涉用”为前提。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概念与语境的及艺术、工程工业和手工业,相应地这些领域中存互文性去透视历史时空中人们对技术的思维方式与在的基本概念如下。艺术领域中与技术范畴紧密相信念即技术文化,这正说明技术史研究的“语言学”关的概念是“机械艺术" ( mechanical arts) 和“实用或称“新文化史”转向。21]3][4)鉴于此,本文以美国艺术"(useful arts) ;工业领域的是“工业”和“工业科技史和近现代技术概念的演变历程为例,对技术艺术”(industrial arts) ;工程领域则有“工程"、“军事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历史符号学分析,以揭工程" ( military engi-neering)、“ 民用工程" ( civil en-示人们通过技术概念建构技术文化的历史过程。gineering)等;而手工业领域有“技能”和“手艺”等;中国煤化工[收稿日期] 2007 -06-11[作者简介]陈凡(1954-),男 ,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MYHCNMHG陈玉林(1974-),男,湖南浏阳人,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史。39当然,“技术" ( technology)也在17世纪初出现了。术知识和技能开始由纯粹的实践与口授变为由艺术这些概念表明,这一历史阶段,科学与技术之间已产家的插图和文字 说明配合传统方式来传播。不过,生某种相互作用,但作用关系并不紧密。总体而言,美国之所以采用意义更广的“实用艺术”概念,这表技术主要是以个人从经验中获得的技能的形态存明到了18世纪末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发明设计制在,具有个人性和经验性特征,技术本质上是“艺造“ 艺术"的领域已经大大扩展到“机械”之外;那些术”。下面我们来具体考察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在职业领域 “无家可归"的人们都能在这个概念中通常学界考察“技术”的词源时,往往只注意了找到归属感。古希腊词根“tekhne"的历史含义,它指“手工工作、另一类与“艺术”相关的概念是“工业”( indus-手艺、手工技巧、或某种艺术”。本文以为,我们应try)。15世纪时,“工业”常与磨坊(mill)相联,指把与tekhne紧密联系的其他关键词联系起来理解“技能或手艺的应用,装置或设计”,实际上与“机械才能充分把握该范畴。tekhne 与tekton紧密联系,艺术”的含义接近。到17世纪,它则明确指“与生后者指“木匠或建筑工匠,他制作、建造或作木工”。产艺术或制造等实用工作相关的固定职业;系统的由这两个词源演变来的拉丁词textus则指“编织,因工作或劳动",与制糖、印染和纺织等工业联系在一而又有建造之义"。同源的另一个拉丁词tegere则起。相应地这时还出现了“工业车间”(house of in-指“覆盖,置顶棚于某物之上”。[61因此,应该说由这dustry)、“工业学校" ( school or college of industry)和多个词所组成的域才能充分概括古代一些基本的技“工业艺术”( industrial arts) 等。[9]这些与工业技艺术范畴。但是,技术范畴中还有其他领域,那就是的学校教育和学徒教育相关的概念的出现,是与当“艺术”领域,其起源与亚里士多德有关。时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亚里士多德曾把人类知识区分为“发现自然的起,技术教育又有了新发展:即技术教育逐渐由在店知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这成为后人把“科学”,铺中 开展的学徒教育向在学校中实现的知识和技能与“艺术”作为一对对应概念的渊源。后来人们进教育发展,这就是技术史家所指的技术史中发生的一步在“艺术”范畴中把“自由艺术”(liberal or fine“店铺文化”(shop culture) 向“学校文化”( schoolarts)与“机械艺术"区分开,前者指美术、诗艺、修辞culture) 的转变一在这 个社会转型过程中,技术概等,后者指与物质创造相关的技艺,根本区别在于前念同样充当了话语工具。.者指思维技巧,后者指动手能力。[7}“艺术”概念明此外,工程领域也与“艺术”相关。“工程"概念确的技术含义由此而来。随后,从中世纪到19世要比“工程师”(ingeniarus或engyneolvr) 概念出现纪,“机械艺术”-直是西方技术范畴的重要概念。得晚些。 在“工程”概念尚未出现时,“工程师”把某在15世纪中叶,“机械艺术”就比较明确地指发明、些工作称为“军事艺术"(the art military) ,而当军事设计和制造机器或机械装置的技能侧重指与手工艺术逐渐成为-一个专门领域时,一些“工程师”就用等体力相关的技巧而非思维能力。弗●培根在其著“军事工程" ( the military engineering)来与其他“艺作中常常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美国则在这术"领域划清界限。这表明的是,“工程师”比“工个概念的基础上大约于18世纪末普遍采用了一个程”涵盖的领域要宽泛得多。比如说,达●芬奇被意义更广泛的概念即“实用艺术”。称为工程师,但他的工作包括了绘画、建筑、机械设“机械艺术"概念表明它与当时技术的发展状计等,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涉及军事,这涉及军事的部况的纠结。即中世纪以来,-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家分后来才被称为“工程”。到法国大革命后,工程进都出身于艺术行业,他们利用所掌握的手工制造技一步扩展到民用领域,“民用工程"概念才出现。这能绘画和数学能力进行机械发明,而成为这一时期不仅说明“工程”渊源于军事工程,而且说明“工程”技术发明家的形象代表,如达●芬奇。他们的工作与“艺术”有直接历史关联。正因此,直到1930年也成为这一-时期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81这种状况代工程师为他们争取职业地位时还有人把工程解释-直延续到美国电气革命时期。此外,“机械艺术"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概念在中世纪出现时就与当时的技术教育紧密相中国煤化工管义重大。它既继连,它是师傅们和教育家为他们的技能和职业声望承0HCN MHC"等所包含的“艺进行游说的话语工具。同时它反映了中世纪技术教术”百x,阿则又亚小田仅个坝域发展的新方向,即育开始出现了技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即技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日益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当时40英国流行的培根主义观念起了巨大作用,可以说“ 设计制造”能力,是与个人经验相联系的技巧。它“技术”-词的出现正是培根主义的产物。1615年,强调了技术与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直接关联性,这“技术”一词在英国出现,它是指“论述艺术的文章使“艺术”区别于“科学”。进-一步说, 设计制造意味或专题论文;关于实用艺术或工业艺术的科学研着个性与经验,即设计制造过程与结果都体现着设究。”而据1706年的一个文献认为,“技术即关于艺计者的独特构思与不可明言的经验。设计制造者可术的描述,特指机械艺术”。这个概念明确强调了以依据同一个技术原理而设计出结构和效能完全不机械艺术、实用艺术、工业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同的技术物,也可以在不了解基本原理的情况下纯它或表示关于实用艺术的科学知识或表示用科学方粹凭经验来设计技术物。这就意味着“设计”是技法去研究实用艺术。这一观念来源于培根的思想即术概念的核心内涵。正因为这样,直到20世纪中期“利用自然哲学来改进机械艺术”,这种观念经过18技术科学已经充分发展了的时候,在一部分工程师世纪启蒙哲学家和综合工艺学校的哺育,已经在欧看来,技术中的技术原理仍只是辅助部分,而设计制洲和美国流行起来。它的一个通常的表述就是“把造能力才是核心。由此可见,把技术称作“艺术”奠.科学应用到艺术中去”和“促进实用知识的增长”。定了人们关于技术概念理解的根本方面。其次,把这种流行观念常常使当时的人们将某项发明解释为技术称为“艺术”表明,即使从中世纪起对技术的描某种科学知识的应用。比如瓦特的分离冷凝式蒸汽述开始出现了文字插图和数学说明,但是当时的技机的发明,就被他的好友罗宾逊(JohnRobinson)说术经验不仅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而且这种“意成是对布莱克( Joseph Black )潜热理论的应用。但会"经验也不便于交流一这种“ 意会知识"似乎至瓦特本,人则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他的发明并不是布今仍在困扰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从根本上限制着莱克的一-般科学原理的直按应用的结果。[10]瓦特的技术的累积式发展;而一旦技术获得了客观化知识反驳表明的是他对自己的工作的归属的立场;但罗的形态,它就形成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结构机制。宾逊的说法之所以在当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主要“技术"和“实用科学”概念的出现就预示着技术发是它正迎合了当时“技术"所包含的科学与实用艺展机制的上述转变。16 世纪出现的“技术”概念一术(技术)关系的流行观念。这一时期流行的培根方面直接承续了“机械艺术”、“工业艺术”等所隐含主义以及伴随出现的“技术”概念奠定了把技术理的“艺术"特征要素,但另一方面也开辟了新的发展解为科学应用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技术观念即方向,即技术的个人性经验性正在逐渐为技术的客人们对技术的理解又是如何影响了技术的发展方观知识化倾向所代替,“技术”开始被称为“科学”。向的。这正是下文将讨论的问题。当时还有一个明确强调科学与技术之间联系的二以“应用科学"为中心的概念,“实用科学" ( practical science)。到19世纪上技术概念:“应用科学"文化半叶,科学家们把自己的-部分工作称为“理论科学”、“抽象科学”或“深奥科学" ,而把与机械艺术相到19世纪下半叶,科学和技术都在职业化,从关的工作称为“实用科学"。这一传统是由“科学的而在社会学意义上显示出人员、组织和职业的分离人"(后来称为“科学家")所培育起来的。“"这表趋势;但同时科学技术本身的相互作用则更紧密复明,在培根主义实用观念影响下,从事实用艺术和从杂。在这种背景下,技术进一步“科学化" ,表现为:事科学的人都在促进技术从“艺术”形态向“科学"-方面科学知识更广泛深入应用到技术实践中,促形态的转变。进了技术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专业化的工程师们至此我们粗略分析了古代和近代技术范畴的若应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技术问题,从而建立起独立的干基本概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为手工业、艺术、工技术科学体系。第一方面体现的是将科学应用于艺业、工程和科学等领域建立了一种社会历史联系。术的培根主义思想仍然流行,这促成了一种把技术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理解,为什么现在日常用语中看作是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的技术文化观念。第二的“技术”往往包括上述诸领域。方面中国煤化工程的深人,工程师技术从古代发展到近代,总体而言,它以“艺们的龙行观念的局限。术"形态为主,仍处在“技能”阶段。把技术称为“艺工程YH. CNM HG业领域,并试图术”,这有多重历史意义。首先,它表明技术是一种利用对“应用科学”这个概念的解释来宣传新的技4术观念,从而促进技术专业化并提高他们的职业地念所体现的复杂的技术观念既是这一历 史阶段产生位:即工程师们认为他们已培育了“应用科学”的独的上述技术变化的反映,也是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立领域,而不是在“应用”科学。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思想力量。历史背景中,人们用“应用科学"这个概念指称技那些试图促进“纯科学"的发展并提高“纯科学术,并从不同立场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家”职业地位的科学家和支持者一般都站在“纯科含义。学理想"的立场上来使用“应用科学"概念。所谓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人们赋予了“应“纯科学理想”是指19世纪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用科学”多种语义:第一,指科学理论对实用艺术的提倡“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其实质是促进科学专应用,也即“应用科学”是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应业化并提高“纯科学家"的社会地位。这种理想的用;第二,指科学方法对实用艺术的应用,即“应用”支持者们为了突出“纯科学"的价值,往往强调“应科学方法对实用艺术进行原创研究;第三,指对工程用科学”的第一种含义,以此表明科学在从知识到的研究和教学的一一个相对自主的知识体系;第四,指物质财富的发展序列中的优先于技术的地位。比如对工程的研究和实践的相对自主的知识体系。后三这种观念的最杰出代表者亨利●罗兰( Henry Row-种含义常紧密相连,强调“应用科学”的独立性。[12]land)说:“有必要知道的每-条电学规律都已经知“应用科学"的丰富含义与这段历史时期技术领域.道了;唯一的一个智力问题是具备把它们发展为理的发展状况和人们对该领域发展的反应,特别是人想电机的能力,并且,当我们说理论与实践不协调们如何利用技术概念来扩散与塑造新的技术文化的时,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把这个理论用到过程形成复杂的“互文性”关系。实践中去,以得到结果。”13])罗兰在此利用“应用科19世纪末,美国科学技术正在专业化。美国在学”概念把“纯科学"解释为技术革新的充分必要条实验科学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定量分析实验方件,即纯科学是技术的唯-且可靠的源泉,从而突出法和数学描述方法。同时,由于欧洲“纯科学”发展了“纯科学”的价值。的影响,美国科学家们的职业自觉意识也越来越强,另一些试图借助“学者”声望来提高“实用艺从而要求发展“纯科学”。他们逐渐把自己的研究.术”职业地位的工程师们也象罗兰那样使用“应用转向理论科学,放弃了水力学、力学、电力工程、电力科学”一词。19世纪末,技术仍被视为实用艺术和通讯等与“实用艺术”接近的课题;并改革学术机构技能而非理性客观知识。为促进“艺术”向“科学”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美国电气工业的转变并提高社会声望,他们直接利用了“科学"作革命的兴起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革命为一种客观知识和学者职业的传统声望以及培根主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也使工程师既得的职业地位义思想传统,把工程解释为科学理论的应用,以表明与社会声望受到更加激烈的职业竞争的挑战,因此工程实践是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之上的。工程师们促进技术专业化的意识也逐渐增强。由于但是那些在工程领域中从事研究.教学或实践受到了更好的科学训练,掌握了数学和实验方法及.并呼吁工程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科学家与基本的科学原理,他们就接过了这些实用问题的研工程师则反对‘“纯科学”支持者塑造的技术话语,而究。他们运用规范的实验科学方法对实践领域进行给“应用科学”赋予后三种含义。他们认为,“应用研究,建立了许多工程分支学科,如机械、土木、电.科学”是他们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研机.通讯、化学等工程学科。这种转变使得技术开始究、因而被称为“应用科学”的独立领域(如电机、电实现从“工匠传统”向“学者传统”的转变,由在田力通讯和化学等工程领域) ,而不是由“纯科学家”野、矿井、工场等地通过学徒训练与实践所掌握的所开创而由后者的应用实践产生的附属于“纯科“艺术”转变成以在不断增加的工程院校中的科学学"的领域。有的人甚至更坚决地表示,“应用科的精神气质为基础的“学校文化”,由“经验”转变成学”已经发展得和“纯科学"一样完善,其教学工作“工程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知识。在科学家和工程已为这个职业培养了专业接班人(这正是我们所说师促进上述转变的过程中,他们在统一共同体的信的工中国煤化工罗伯特●瑟斯顿念并扩散这些信念以塑造新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过( RobCNMH(二文化的积极提倡程中,都充分利用了“应用科学”这个技术范畴的关者。他龙文币义别仪个月州康示小大学的机械工程键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应用科学”概教授,美国机械工程协会第一任会长,同时也是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机械科学分会的副会长。1884囊括在“ 应用科学”概念中。这种统称为以后把“技年他在向科学促进会作汇报时指出,“应用科学研术”当作“应用科学”的同义词奠定了基础,从而“技究,正如纯科学1)任一-分支, 已经变得和已设立的现术”一词也在1930年代重新流行起来并获得更丰代大学课程的一-部分一样了。”[4) 总之,通过塑造和富的意义。同样,这些概念所体现的复杂的技术观扩散这样-一种技术文化,工程研究者们逐渐实现了念既是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技术变化的反映,也是技术的上述复杂历史变化,即技术职业化进程。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思想力量。本文着重论述但是,总体而言,虽然这一时期有少数工程师在后者。提倡“应用科学"(即工程科学)的独立地位,但是,随着一战中工业研究的兴起,“工业研究"概念由于培根主义已深人人心,由于19世纪末欧洲掀起逐渐流行。作为历史概念使用的“工业研究"是指的提倡“纯科学”的运动的影响,也由于工程研究的工业研究者试图利用“研究"一词的传统声望来为薄弱和工程研究群体的弱小等等原因,人们把技术工业研究辩护时所使用的措辞。“研究”的关键意看成“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的观念在社会上占据义在于它意味着对“事物的自然属性”进行探索以了统治地位。正因为这样,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解获得客观理性知识,它包含着与“科学”相似的认识释模型就逐渐成为“技术”概念的-一个基本含义。论暗示。因此,“工业研究"的含义是特指工业实验在塑造和利用“应用科学”概念的多重历史含室中的科学家们对工业中的自然物或人造物的自然义的过程中,起本质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及其二性质所作的科学探索与应用研究。工业研究者们即者关系本身的复杂历史变化;但是,科学技术群体的试图利用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理性内涵来塑造新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及社会利益的竞争与变化却从的技术观念,从而为他们的职业争取地位。许多工根本上决定了历史个体在具体历史场合中选择利用业研究人员都采取了抹煞“工业研究"与“纯科学”该概念的哪种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正如上文所之间界限的做法。在许多公开演讲中,工业研究者揭示的,“应用科学"概念所塑造的技术观念是影响都坚持说,“工业研究”和“纯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明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它深刻影响了确的区分,这两者在研究题材和研究方法上都是--美国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对技术的理解。样的,它们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动机。比如美国电报虽然作为“应用科学”形态的技术正在逐渐发电话公司研究部主任、公司首席工程师约翰●卡蒂展,但是作为“艺术”形态的技术传统仍未消失,这(John Carry)在就任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会长的就反映在这些概念仍然流行这- -事实上。一方面,人职演说中说,-个电气工程师和一个化学家可能会们在整个19世纪仍习惯使用“实用艺术”这些概以同样的方式来研究灯泡。但是,工程师可能正在念,另-方面,人们仍保留着“技术"概念的原初含做“工业研究" ,而化学家则因为研究灯泡操作的物义,并且,有些人也把“应用科学”解释为“科学与艺理原理,所以做的是“纯科学”研究。“5]有的人甚至术的结合体”。这主要是因为工匠传统的工程师群说区分动机也是困难的。通过这种方式,工业研究体仍是主要技术群体。者们试图为“工业研究"争取到与“纯科学”相当的三以“ 工程研究"为核心的技术学术地位和职业地位,并为在工业中开展“纯研究"创造环境。这深刻影响了美国工业对工业中基础研概念体系:工程科学文化究的支持政策。-战给美国技术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是,科学工程师们也利用了“研究"的声望来为他们的技术专业化进程扩展到工业领域,即一批科学家和职业辩护,并同样采取了抹煞界限的策略。随着越工程师进入工业领域,导致工业研究的兴起和工程来越多受过科学训练的工程师进人到工程领域,他研究的初步发展。这使得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关系和们创造了“工程研究"概念来为他们的职业声望辩技术知识结构都变得更复杂,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护。1917 年,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研究和教育家中,科学技术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和地位也在发生复阿瑟●肯内利( Arthur Kennelly) 在- -次演讲中把杂的变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技术范畴中出现了中于某种特殊工业更多新概念,包括“工业研究"、“工程研究”,以及后的I用科:IH中国煤化工术知识或促进应来的“基础科学(研究)”、“工程基本原理”、“工程CNMH G“通常,在为工程科学"等。这些与工业和工程相关的研究仍被人们的未来运用铺平道路和勘察道路时,这第二种类型43的工程研究并不能明显地与所谓的纯科学探索区分(V. Bush)准备他的《科学一无尽 的前沿》主报告开。”[16]许多工程师和工程教育家都利用这种措辞时,他就用“基础科学”或“基础研究"指称大学、学来为工程职业争取声望。工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院和研究所开展的与商业领域无关的科学与工程研抹煞工业研究、工程研究与纯科学之间界限的做法究;而用“应用科学"或“应用研究"指称工业和政府虽然为他们的职业争取到了- -定的声望,也为表明开展的商业和国防实用研究。布什报告用“基础科工业研究和工程研究是独立于纯科学的知识领域和.学”和“应用科学”概念重新诠释了罗兰用“纯科学"职业领域提供了观念基础,但是,由于他们采取的抹和“应用科学”所表达的技术就是科学应用的观念,煞与“纯科学"之间界限的策略,这就促使人们认从而象是一个历史总结,报告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为,工业和工程中的发明创新是“应用”科学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9)结果。.不过,工业与工程研究者们利用“基础科学(研-战后,技术领域在知识和社会组织上分层的究)"概念在工业与工程内部所作的层次划分也表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纯科学'的“纯”字往往会明,技术领域内部已有了明显的知识层次和职业层暗示其他研究都是“有水份的"等贬义,因此,在20次,技术本身已有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的区分,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研究者和工程师们开始用这足以说明技术已不是附属于科学的知识与职业领“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等概念来代替“纯科学”,域。因此,还有一些工程研究者甚至在1920年代就并使“基础”这个修饰词有了更广泛的用途,即他们开始用“工程科学"概念来强调工程研究的独立地借助“基础"这个词在工业研究和工程领域内部区位。但这个概念的真正流行则要到1950年代工程分了“基础”与“应用”的工作,从而使“基础科学"研究得到充分发展以后,而且这时“技术科学”概念的含义扩展为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纯科学" ,还指也为人们所熟悉了。总之一战以来工业与工程研究工业和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既延续了把技术当作科学应用的流行观念也比如当时任国家科学院院长、国家研究委员会为把技术当作独立领域的观念提供了基础。这为委员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研究部主任的朱厄特“技术”概念在美国的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础。(FrankJewett)曾在一次演讲中非常明确地对工业直到1930年代,“技术”这个概念才在美国流研究作了层次划分,他说,“一旦(基础科学研究)开行起来。直接原因是1930年代技术性失业引发的辟出了一条道路,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 - 系列发展争论,但思想根源还是“技术"概念的初始含义渊源阶段,首先是其他一些发明家的发明阶段,然后是比以及后来人们长期培育的将科学应用于实用艺术的发明家知道更多的科学却很少创造新知识的工程师培根主义思想。技术的初始含义就传递了将科学知们的发展阶段,最后是主要由密切合作的实际研究识和科学方法应用于实用艺术的思想。这种观念促者和工程师负责的发展阶段。”"这总体上反映了成了19世纪末“应用科学”概念的产生及其丰富含整个技术领域的分层现象。随后,第一个获得诺贝义。因此,到了20世纪初技术由“艺术”向“应用科尔奖的工业研究科学家朗缪尔( Irving Langmuir) 也学"形态的发展相当成熟时,人们就把“技术”当作借助“基础研究"与“工程研究”这两个概念对工业“应用科学”的同义词来使用。后来,当工业研究和研究作了区分。他认为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业研究可工程研究等领域发展起来,并且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分为两类,在应用实验室中开展的研究是“基础研用“工业研究”、“工程研究”、“基础科学(研究)”究" ,而在工程实验室中开展的是“工程研究" ,后者“工程基本原理”等来强化了“应用科学"是科学应被他看作是“基础研究"的应用.。1工程师们也采用的观念后,“技术”就能进一步把工业与工程中的用了同样的策略。承袭肯内利把工程研究区分为两应用研究涵盖在内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通常称为类的做法, -战后,更多工程师赞同把工程领域区分工程定义的“技术”概念。这表明“技术"概念,就其为工程“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产生过程而言,它本身就意味着是“应用科学" ,包通过上述划分,“基础科学(研究)"等概念就不含着应用科学就是“应用”科学的基本思想,即技术仅可以用来指代“纯科学”,而且可以用来指工业与不断中国煤化工工程的“基础研究" ,相较“纯科学"而言,“基础科学(研究)”概念涵盖的领域就更广泛了,相应地“应用YHCNMHG科学”的涵义也就有了微妙变化。到1943年布什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术概念4的历史演变表明,技术的表现形态和所包含域的大[2]Peter Kroes ,Anthonie Mejers ed. The Empirical Tum in the小,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同时,人们对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M ]. Elsevier Science Ltd. ,2000.技术的认识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在[3]John M. Staudenmaier,s. J. Technology' s Soellers[ M].技术概念、人们的认识观念、技术和社会本身的发展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1985. 83 -20.之间,并不能作出清晰的“文本”与“语境”的区[4][12][13][14][15][ I8] Ronald Kine. Construing" Tech-nology" as" Applied Science"[J]. lsis, 1995 ,86:194 -221.分。20)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指出,我们讨论技术[5]杨盛标,许康.工程范畴演变考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念的定义时,就不能忽略技术概念以及与它们相2002(1).关的各要素的历史性。我们既要关注技术各历史阶[6] Enic Partridge. Onigins, a Shor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段的多样的形态及其特征与历史变化,而且还要深Modem English[ M]. London Melboume and Henley ,1966.人考察人们对技术形态及其变化的看法以及技术领[7]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S]. At词条.第7-11域中职业的变化等社会因素对技术概念的认识论建释义.构。更进一步说,正如本文所着重指出的,我们还应[8]布鲁诺.雅科米.技术史[M].蔓君译.北京:北京大学该着重研究人们如何利用技术概念来扩散与塑造新出版社,2000. 180.的技术文化,从而使技术概念及其反映的观念成为[9]0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S]. Industy词条.第3促成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思想力-5释义.[ 10]Arthur L. Donovan. Toward a Social History of Technology量。这正是本文所理解的“技术史文化转向”的内Ideas:Jooph Black, James Watt, and the Separate Con-涵,即一-方面,技术文化中的话语体系是对技术发展denser[ A]. From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实在性的反映,但另- -方面更重要的是,历史行动者gy ,Edited by George Buglarello and Dean B. Doner, Chi-通过建构文本和话语来塑造技术文化,塑造技术变cago:Uni. of linis Press,1973.35 -46.化进程和社会结构。如本文所示,科学家和工程师[11]陈红兵,于丹,陈玉林.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之观念的.所利用的技术概念这种话语体系既反映了历史上技历史溯源一-以美国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术状况与社会权力结构,但更重要的是在塑造技术学版) ,2006(4).组织中的权力结构。同时这也就告诉我们,探讨科[16]J. J. Carty. The Relation of Pure Science to Industrial Re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能只局限于科学技术本身,还search[J]. Science ,1916 ,44:511 -518.[17]F. B. Jewett. Problem of the Engineer[ J]. Science, 1932,要关注历史上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系的看法和认75 :251 -256.识立场措辞目的等等。[19]万尼瓦尔●布什等.科学一没有止境的前沿[M]. 张[参考文献]炜等译.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编,1985.34,41.[20]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1]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250 - 251.证法研究,2001(4);张华夏,张志林.关于技术和技术哲(责任编辑殷杰)学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中国煤化工MYHCNMHG45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