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
- 期刊名字:经济经纬
- 文件大小:502kb
- 论文作者:赵娜
-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 更新时间:2020-11-06
- 下载次数:次
2003年第6期经济经纬ECONOMIC SURVEYNo.6 2003河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赵娜(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商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控制人口是关键问题之一,人口.可持续发展迫在周睫。河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人口数量多、素质低下,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绶慢,老龄化速度加快等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问题。对策是:河南省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人口;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F12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 1096 (2003) 06- 0071 - 04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河南省人口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以上)。问题分析对河南省老年人口发展的预测,2010年,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51万人,2015 年将达到1547万人,人口问题- -直制约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尽管由于河比1990年的752万人增加1倍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南省委、省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从1990 年分别上升到2010年的12.56%、2015 年的15%以上,其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河南人口问题仍然十分突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10年832万人,2015 年968万人,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20年将增加到1219万人,分别比1990年的498万人增1.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加196万人、334万人、 470万人和721万人。1995 年~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2020年25年间,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倍以查,河南省人口增加了4834万人, 增加1.1倍,年均增上,所占比重上升5.1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将给经.加100多万人。2001 年人口增长率为0.71%,人口自然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系列问题, 如老齡化导致劳增长率在上年7.14%0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为6.94%o,而全动年龄人口减少,增加老年抚养比,从而影响储蓄与投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5%o,二者基本持平。但是,资增长;老龄化还使杜会的生产生活节奏缓慢,伴随着从总体上来说,河南省存在着人口总量多,增长速度快老龄人口高龄化,对医院、保健、家庭设施等提出特殊的问题,2001 年总人口数位于全国第-。而且人口增长要求,对社会保障事业形成巨大压力,从而对河南的全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从1982年到1990年8年间,河南人面建设小康产生-定的影响。口增长了14.93%,平均增长17.55%, 比全国平均高出表1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2.48和2.7个百分点。年份0- 14岁%|65岁及以上%老少比%年龄中位数(岁)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9335.705.1314.423.79河南人口年龄结构演变的途径,巳由建国初期的年1964 39.784.2610.720.75轻化趋势发展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老龄化趋势(具体1982 34.905.2215.022.25数据见表1), 2001 年这种趋势更明显了。2001 年同199519901 29.295,8319.924.331995; 28.6623.227.20年比较,老龄化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短短六年时间,25 Q426.829.02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46个百分点, 60岁及以_200025.897.10 .27.上人口已由9.87%上升到10.18%,已经达到老年型标贵料来源:五次人口普查以及河南省姚计年签2002。收稿日期: 2003-08-25作者简介:赵蠕(1972-). 女,河南辉县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煤化工YHCNMH G.圜1历次人口普查河南省总人口京、津、沪相比差距特别大。2001 年每100人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2595人,比全国的349人少近千10000人,受过高中和中专教育少10000多人,即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比全国少近2000人。在全国30个省、市自5000巨万囚治区中仅略高于江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从18个省辖市看,除郑州、洛阳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他16个省辖市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水平;大专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00人以下的有许1953 1964 1982 1990 2000昌、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6市。人口素质3.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缓慢,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低下,对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速度缓慢,明显量和效益,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和结构调整落后于全国水平。(具体数据见表2)同全国相比,全国都会产生严重的制约。2001年的情况是,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占.5.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呈GDP95933 亿元的比重为15.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逐年增长趋势,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51.1%,第三产所占比重为33.7%。第一产业比重河南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居住在高出全国6.6个百分点,面从业人员比重高出全国15个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3.17%,城镇化水平列全国倒百分点,二、三产业以占全部从业人员36%的比例创造数第二位。乡村人口数量为7111万人,其比重高达了接近80%的CDP,而64%的从业人员创造的GDP仅占76.8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80739 万人的比重22%。2000年和200年,农村劳动力不减反增,从业人8.8%,比总人口的比重高1.5个百分点。五次人口普查员比重反而较1995年分别上升2个、1个百分点,第一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水平,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高,相当于全国80年代中期的水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见图2)特别是1990年~2001年平。2001 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仅略低于云曲线较为陡峭,说明步伐有所加快,全国每年约上升1南(73.6)、西藏(71.8)、贵州(66.4), 居全国第四位,个百分点,河南则上升0.8个百分点,2001 年,河南省于排名第一的北京(11.2) 相差51.8个百分点,差距非城镇化水平相当于全国的64.9%,同全国水平的相对差常大。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标志,而河南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明显扩大,从1953年时相差5省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仅略高于云南(7.4), 居个百分点,2001 年已扩大到近13个百分点。全省18个全国倒数第二位,不仅全省低于全国水平,而且18个省省辖市,除郑州外,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开封、漯辖市均低于全国水平。这反映出河南省人口压力的深重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的城镇化水平不足和产业结构的低度发展。20%。表2河南省人口产业精构变化与全国的比较(单位:%)圈2河南省城镇化状况与全国比较年份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30河南国河南全国河南国t121.431952| 89.8 83.5 4.4| 7.4 s.9.1101957 86.2 81.2 6.1| 9.0| 7.7 9.8。1958 56.1 58.2| 18.7 26.2 25.3 15.21953 104 t172 1900 2000 2001961 81.2| 77.2 s.1.2 13.511.61978 80.6 70.7 10.s3 17.6 8.9 | 11.7从表3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人o比重和人口数是逐1990 69.3| 60.0 16.4| 21.4 14.3| 18.6年增加的,同时。乡村人口比重虽然每年都在不断下1995 | 62.4 52.9 | 20.23.0降,但是乡村人口总数也在不断增加,由193年的4067.9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721万人,增长了77.5%。20000 | 64.0 50.0 | 17.5 | 22.5 18.5 「27.5这说明河南省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乡村人口2001[ 63.0 I s0.0 18.1 2.3 18.9 27.7也在不断增加,这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从人口流动状况来看,流动的方向多为经济发达地4.人口素质低,开发难度大区,主要以大城市为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河南人口同题比较严重,不仅表现在数量多,也表人口非农化的加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会逐渐增多,就现在整体索质整。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同全国的差距比较业城市化的趋向命来命明品。这一掐热对城乡经济发明显,铜有的受过教育人口比重低于全国水平,未受过展、文化、中国煤化工是,由于教育的文育,半文盲人口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面且与多年来城市TYHCNMHG的人口容量,导致失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一们的生产自救和发展能力。第三,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系列社会问题,使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动作用和业,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比。劳动保障及其辐射功能衰退或丧失,进而影响城市和整个地区的可持他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优惠措续发展。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是河南杜会经济发展的施,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客观。而人口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题,因此选择一条既能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长远看,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人又能以较小代价加快城市化步伐,使城市经济、社会、口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河南要振兴,经济要发展、社环境的发展与人口增长保持协调关系的城市化道路,是会要进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改善教学条河南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件,抓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全任务。民文化索质进一步提高。表3河南省城乡人口分布变动情况(1953 ~ 2001)单位:万人,%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多年来,社会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明显低于城市,直年城镇乡村接威胁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由于用份人口敷 占全省人口数比重人口数占全省人口数比重于农村教育的资金匮乏,农村9年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1953 310.67.094067.992.91展受到严峻挑战。大幅度增加政府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20000 年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年1964 551.710.9689.04480.9 .均经费较上年度均明显减少。其中普通高校减少了1982 | 1172.56269.884.2530%,这与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是不协调的。只有大幅1990| 1302.925.077250.574.93度增加经费投人,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0 2144.723.177111.176.83(二)发挥老年人作用,妥善解决老年人口问题2001 | 2334.0 |24.437221.075.57从预测情况看,未来s0年河南省老年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老年人口比重也- -直上升,老年人口向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要及早考虑老年人口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河南省人口向题。1.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杜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根据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人口问题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地是制约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之- -。未来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做法有加快社区几十年,在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河南省人口老年服务建设、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和健全老将由低增长逐步过渡到零增长,人口总量达到峰值后开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始缓慢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因此,控制人口数物质和精神生活箭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业, 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手段。发展老龄产业,- -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1.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务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首先,建立完备的调控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3.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部门制定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教育、财税等制度和改革措施,要统筹考虑,相互协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应是本世纪老齡工作重要内容。调,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管理,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第二,建立和完1.发展乡镇企业是农业剩氽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各级政府及涉农等部门要采道,即离土不离乡型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取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帮助计划生育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目前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已超过1/4,今后仍然社会经济地位。各级政府及扶贫开发部门应有计划、有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婚道之--促进 乡镇企业重点地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予以优先扶持,提高他发展,主中国煤化工国家对乡镇YHCNMHG.73●企业的扶持,-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在资金、和改善生产组织形式人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物质方面给与必要的扶持。化、社会化程度,逐步打破管理的界限和束缚,促进农2.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和发达地区流动,村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即离土又离乡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受各种人为制约,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直接进人城镇就业的比重太小。参考文献:因此,应促进和帮助农村劳动力公平参与城镇就业竞[1]陈淮.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DB].国研网,2003,争,取消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各种歧视性限制,如户(1).口身份限制,工作岗位限制,工作待遇限制,以及子女[2]王梦奎.发展经济是全西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人托就学限制等。促进农民地城之间的就业竞争和流[DB].国研网,2002,(11).动,通过组织劳动输出、提供职业和就业信息、培训就[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技能等方式,使那些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入发达沿海地区。上的报告[R].3.大力推进农村深层次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4]李嘉岩 .亟待重视的话题:人口可持续发展[].时事即不离土不离乡型,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来实现的剩余报告2000,(12).劳动力转移。这种转移方式对我省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5]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起点、目标和前景多数的大省来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攢施有:一[DB].泉州农村信息网,003,(3).是通过农业部门内部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多样化指[6]李培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关键问题[N].人数,从以种植业为主向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多种民日报,2003- 05.经营方式转变;二是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业劳动力投入;[7]周光召.中国中部区21世纪持续发展[M].武汉:湖三是充分利用现有农业劳动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的维北科学技术出版社,000.护和重建,改造中低产田,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进一步[8]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烷计年鉴2002[2].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四是要从改革农业生产方式The Population Contr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 - off SocietyZHAO Na( School of Business,Zhengzhou University ,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d: The pulation control is a key factor to maintain the fast and stable eoonomic developrment, and also has strategic significance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 - off socicy. But the mot Bevere problems now in population are low quality and large number, while moreand more people enter into the 昭of reliremnent. The author atempts to give sone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sustinable development inpopultin.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a well - off society; popul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編辑;史五德)中国煤化工●74●MYHCNMHG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6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6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6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6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6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6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6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6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6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