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设计 意象与设计

意象与设计

  • 期刊名字:华中建筑
  • 文件大小:613kb
  • 论文作者:李晓峰
  •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
  • 更新时间:2020-10-3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匙筑CMECUIAL FORUIM. 综合论述●意象与设计lmago and Design李晓峰U Xlaofeng中國分类号TU-024文献标网A .嫜编5 10-73-200)02 0013-03摘要从当前日内建筑创作种种表象化特征分析,引出对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进而提出传统意象设计是作为强化地域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设计埋忽和训练手段。关键词传统意象 设计理念地域文化特征團1平遥文化艺术中心Abstract From the charocteristic(设计:焦业玲,鲁展2001 )analysis on the apparentization ofarchitectural design in nowadayChina. ths paper gives a kind ofconsideration about therelotionship between trdition andmodernizotion. And then, it putforward that design with tradtionalimage is an idea and a trainingmetho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which can intensify characteristicsof local cuture.Key Words Tradtional imago ldeaof design Charactertstics of localculturemm风b■值得反省的现象精品孜孜以求的精神.但总体上.令人深思的却总这样些现象①中国有令世界臆目的建设1.程最,但当代中国持续火爆的房地产热实在令海外建筑业圳称建筑精品的项目岁寥无几;②建筑创作趋于表象同眼热不已。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哪怕是最蹩化: 形象游戏形象崇拜替代了具有人文理想的审美脚的建筑师,似乎也不需考虑“活路”问题,可以在精神; ③商业扩张和消费时尚成为时代特征,而建筑最短时间轻而易举完成项项颐只规模的建筑中国煤化工意义滦度:④人们来越作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学院许多设计院所的产值年年刷新,至于设计“作品持征,建筑与城市个性越来自敏授要披上被认炉漂亮”的外衣麻被业士按受.被审YHCNMHG门认可,其本身优劣则无关紧要了。纵览当今中国建在设计单位,和以+利利现象相树应,建筑师的创邮编430074收稿日期2004 03 15筑界,虽然不乏些有责任的业主和建筑师对丁建筑作冲动和精品意识也在淡化。当遍表现为 为了尽快完6建筑第22卷0200 1回怕口口侗我们从游客进案游克路线及程线7进行分析,从社首层平面1: 500心路指导教师李晓峰muwud CEwlEn ur wunu WilLndE学生张形张华立图2古歙博览园(设计: 张飞,杨潞2002)成任务,“设计”已成了一种无心的操作。设计者在感情麻不的状态下为市场需要随心所欲地制造着次品。由于缺少心灵的真实投人,缺少对于环寨境的深度体验,只能以简单的模仿来吸引大众,来掩盖创作的根本性贫乏一-她筑设计正在走向杖剖面8-B1:200媚俗。当前效果图泛滥图片册泛滥欧陆风泛滥、“KPF空架”等所谓时题样式泛滥等等,这些區以极为便利的拼贴与拷贝为手段的所谓设计,将建筑变成一种可以机械复制的产品。这正是建筑创作表象化乃至f媚俗化的真实”与照。有趣的是,这种表象化还被上升到“理论的剂面A1D200高度"。明明是对西方时地生筑形象的生般硬套,却被标榜为“与国际接轨”、“现代化设计":明明設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拙劣模仿,却被标榜为“民族化追求”“中国特色"。在外在形象的重围指导教师:李晓峰wu. uEiien ur wuu illlGE之中,许多建筑事实1:已失了传承文化和表达学生张彤张华立理念的功能,变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华丽碎藻的堆砌,.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不仅降低了人们的欣赏水准,而且进一步损害了建筑师的原创精神,使建筑设计陷入-利恶性循环建筑内涵的贫乏需要形式上的华丽米掩饰,而外在形式的拼凑又带来建筑内涵的进步贫乏形式与内涵两者之间似乎很难重新建立有机的结合。可以说,当代国内建筑设计之所以走向娟俗,既是不健全的建筑市场带来的负面作用,又是建筑师创作力不进而退之必然结果。建街楼及山墙台阶息章走马廊意象2直面传统和现代常常听倒人们对于情趣呀乏的城市款观的嗟叹和抱怨常常看到人们对于缺乏个性特征的“岑识别”街区及建筑的嘛个表情。然而在这些无t中国煤化工可奈何的神情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人们对于能够表现地域特征现实生活史文化的聚居环指导教师: 李晓峰YHCNMHGmufuun6iLEvee境的向往以及在应对全球化同时对于保持中国康生张彤张华立文化特有个性的期盼。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需a3侗寨杜区中心 (设计:张彤,张华立2003 )14 6中建筑第22岩02/2004”乃方数据求也许不完全是来自对于国际式”方盒子”泛滥(天津 等。这些作品完全走出了外在传统形式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天倦.更多的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符号的圈子,更多强调的是营造- 种令人回味的在意象设计操作层面上,主要强调从以下们对精神归属感的需求迅速提升。人文氛围以及对于传统意象的表达。四个方面着手.①选题研究针对历史文化特征如何保持中国建筑文化的特有个性?对于(2)“意象”之理解较为突出的基地环境相关项目,尤其是文化类建筑师来说,恐怕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如何使- 种思维方式的表现-般认为,传统文化 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如老城区、古村落及其临近建筑设计在反映时代性的同时又不切晰对于传的要旨体现于传统哲学理念中,本质 上可以理解地段等,以传统建筑意象设计的思路进行设计统和地域的联系。- -方面人们需要能够反映民为种思维方式。“意象"正是这样-种思维方式研究.②背景调研 要求设计者已具备中外建筑族、生活、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另方面,的表现。建筑作为- 种社会产品、社会现象,有史与理论基本知识.对基地所处地域环境特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在当代-直被呼吁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因。建筑设计中更深层次 征、传统文化背景能够作较深人的调研,从而掌要提供相对稳定而明确的意识形态。因而,建筑的文化内涵, 如历史意识、哲学理念.价值观等握 可作为意象设计要素的大量背景资料。③意师必须对当下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混乱的文化标种种意识形态,同物质条件共同作用,深刻地影 象探讨 必须在调研基础上充分探寻相关的意准做出反应。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在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象元素 ,并将其转换为建筑元素。④意象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继过程中 ,意象思维对于相关概念要素的整合,在要求在环境布局 建筑空间和形象处理等方面承在当代依然是值得研究的领域。当代建筑思潮H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的设计中选择适 当的意象元素进行符合设计逻然而,在材料技术、文化都产生了巨大重要性。传统意象设计,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中 辑的表达。变化的今天,所谓“地地道道”的仿古建筑(特意象的把握,在建筑设计中引人和表现传统文化实践表明,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时代、不殊要求除外)和具有传统“风貌”的东西已经不理念从而找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 种对话同风格和主题的建筑意象的提炼, 设计者将强化为大多数人们所欢迎。虽然仿古也曾经是种继式一种建筑理念 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可以成为具承传统的方法,但人们已意识到其泛滥的危害性学艺术理论-直关注有关意象研究。我有内涵和个性的建筑设计的创作源泉。此外,设并产生了厌倦感。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就始用“意象”-词“独计者在积累 系列设计操作手法的同时,-般均解决的办怯之一:设计者通过深人研究传统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20可以较为理性地陈述自己的意象设计过程。我们建筑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世纪西方意象主义诗歌流派称为曾将中国的古典 相信,通过意象设计,对于当今建筑界普遍存在一不仅能够突破目前各种时髦形象的重围, 而诗词曾被意象运用的理想样板。人们公认在东方 的缺乏 深度体验和真实投人的形象游戏之“作且能够创造出富有原创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新形文化圈和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得 品”, 设计者的鉴别力和强烈的批评意识肯定得象。传统意象设计就是这样一种有益的尝试。就是意象思维。到增强。意象思维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①整合性3传统意象设计作为-种思维活动,意象思维实际上是过去有关参考文献(1 )关照传统的设计3个层次感受或知觉上的经验在大脑中的重现.回忆和重半个多世纪来,对于在现代设计中表现传组。这种感受和经验可以是一次性的获取,也可 1起饱, 李晓峰。突破“形象”之图- -对现代设计统建筑文化的追求与尝试,国内建筑界不乏孜孜以是多次经验的叠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中抽象思维的思考,新建筑,2002 (2 )65-66以求的设计者。总体上看,这些尝试可以归纳为间接的。因此呈现多维整合的特征。②个性化2 本晓体 建筑设计与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雷试,建3个层次。意象形成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体悟,我们可以通筑学报,2003(12)①形式模仿层次。20世纪中期以来,- -些过学习和研究强化这种体悟意象设计就是促成建筑师在对传统建筑作较深人研究的基础上,于这种感受和经验重现和重组,并通过作品呈现出新建筑设计中尝试运用地道的古典形式。代表中来.因而意象的获得过程呈 现出明显的主观色国建筑形式特征的大屋顶在这些设计中得到彩,由此而来的建筑设计将带 有突出的个性特广泛运用。“形似”成为这类建筑的主要特征。虽征。③地域性 由于意象就其"功能"来说有明然这些作品中不乏形似的上品。如鉴真纪念堂显的“指涉"作用,可以对应于“头脑中的某个(扬州).民族文化宫(北京)、阙里宾创曲阜)范围",因而作品亦具有“ 文化”或“地域”特征。等,但大量的从模仿着手的表现与传统建筑关联这正是当代建筑设计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的设计由于设计者功力不够而流于肤线,以至于4意象设计过程与操作泛滥极致而出现生搬硬套的“小亭子古都风貌”北京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的建筑设计实践中,②符号运用层次。20世纪80年代,受后现并非所有的设计作品均有承载传统文化的要求。代思潮影响,-时间"符号”的拼贴成为建筑界 但在高校的建筑设计教学中, “意象设计’却可以流行的设计手法。从传统建筑中提炼出具有特征成为是一 个很有意义的教学方式 因此我们于数的形式符号运用于现代设计中的确曾出现不少让年前便在教学研究中设立 了意象设计专题研究方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香山饭店北京).武大向,并自1997年起对高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传统人文馆武汉).福建省图书馆(福州等。但更意象专题设计”课程,以“民俗博物馆”、“文化多的设计由于“符号”的滥觞或手法的蹩脚而显中心” 、“建筑艺术博览园”、“社区中心”等为题得不伦不类,甚至令人生厌的程度。进行概念化的意象设计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设计③意象设计层次。其特点是以意象思维多成果看 .这种思路是行之有效的中国煤化工角度理解和体现传统精神,强调将传统意象作为这种院主要是针对目的盼种理念.甚至作为一种手法运用于设计。在这 化延续性的现状而进行的。我们希YHCNM HG样一种理念指导下.上世纪末出现一批优秀作思路明确的设计过程实践. 使得传统意象成为建品。如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冯骥才艺术中心筑师的 种潜意识,并能成为其设计思想形成的建筑第22卷02/200 15

论文截图
上一条:设计的关爱
下一条:HYDROPLUS的设计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