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社旗县为例 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社旗县为例

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社旗县为例

  • 期刊名字:农业科技管理
  • 文件大小:512kb
  • 论文作者:乔鹏程
  •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33卷第5期农业科技管理vol.33 ,No.52014年10 月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 2014文章编号: 1001-86112014)05- 0060 -04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社旗县为例乔鹏程1.2(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00002.河南 省农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河南省农区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地区。文章论述了“四化”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联系,剖析了社旗县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及成效,提出了辩证看待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促进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 on a "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Taking Sheqi County as an ExampleQiao Pengcheng"(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 uhan, 430000; 2.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Agricultural area of Henan Province is the key and main area in Central Plain Economic Zone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them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Practice and effect of promoting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four changes in Sheqi County was analyzed.Measures for promoting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ural modernization" iagricultural area of Henan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looking at the development mode dialecticall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ing good pla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aying stre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positively acceptingindustrial echelon shift, etc.Key Words: Agricultural area of Henan provinc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cagricultural modermization"; Development; Empirical study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1“四化”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联系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1.1“四化”的内涵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1)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粮食生产和现代化农业基地,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凹,即体,河南省大部分县市属于传统农区,农业增长缓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小生产,就业结构从农业为慢,工业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困难。如何在确保不以主向非农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新型工业化坚持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四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同步”发展是河南省农区面临的难题。文章剖析了河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南省社旗县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做法和经验,以期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为促进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2)城销中国煤化工k化发展,非农产THCNMHG收稿日期:2014- -06-18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 1424004100858 )作者简介:乔鹏程(1962-),男,研究员,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农业产业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第5期.乔鹏程: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61●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的协调统- 1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3)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是伴随工要标志。城镇化在带来人们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业化进程而发生的现象,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转变的同时,引起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导,工业化发展为推进变。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城镇化进程提供产业支持和财力支持,是城镇化发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展的基础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镇的集化,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人的城镇化。聚效应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城镇化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实现现代农业后的--种状态”。4)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是农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被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雄厚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资金、 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城镇化发展加快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机械业现代化既是一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手段。化、专业化生产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城市非农产业4)信息化。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与软件支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人口、土地等重要支撑,农增长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着农民市民化进程,农业技术进息化代表了一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步水平速度制约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水平1。高度共享,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得2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问。河南省农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1.2 “四化”相互间的辩证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前平原及浅山丘陵区、南阳盆地三大区域,共计8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个县市,是以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紧密联系、互为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人口以农民条件的。工业化是主导,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动为主。在这些传统农区县市,农业增加值通常占到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为“四化同步”发展奠定基.地区GDP的20%以上。作为传统以粮为主的农业石;信息化是引领,为“四化同步”发展注人活力;城县,社旗县在“四化同步”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镇化是载体,承载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2.1 社旗县概况社旗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总人展空间,为“四化同步”发展搭建平台并拓展空间"。口7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是一个传统的1)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同工业化以粮为主的农业县。近年来,社旗县以“四化同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信息化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发展为目标,以推动城乡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力,为工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全面实施“创业工程”,强力推进农业立县、工提高工业经济效率,而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坚实基础,业强县、信息兴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建设快信息化自身的发展也有赖于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3 年,全县国民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既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生产总值111.6亿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比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27.2 : 46.5: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9 207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工业化是农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73元。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发展的2.2社旗县“四化同步”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基础和落脚点。工业化发展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的同时,为农业专业化分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化。为示范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科技兴农,供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为工业化提供充建设了县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园区成立农业科足劳动力的同时,还为工业化提供基本的原材料及技综合服务|YH中国煤化工校、科研院所结成资本原始积累。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利益共同体cNMHG使园区成为连接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的纽带与桥梁。园区形成了多样化原材料,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优质粮食、绿色蔬菜、优质杂果、优质牧草、生态农业.62.农业科技管理第33卷等五大基地和育苗展示、果蔬保鲜、畜牧改良、生态化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粮食加工等农产品加农业、信息培训等五大中心,引进美国辣椒等国内外工业;山区丘陵地带农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及新品种26个,获得有机蔬菜认证20余个,推广膜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暗灌等新技术14 项。3.2 发挥科技带动作用 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2)打造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工业化。为推动生产力”,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全县现代工业发展,社旗县建设食品加工、纺织服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装、新兴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一是依托粮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蔬菜、畜禽等资源优势和雨润集团、赊店酒业等龙头社旗县通过实施科技兴农,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企业,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白酒饮料、乳制品.园区,成立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与省市大专院加工、蔬菜加工等五大产业。二是利用社旗县产业校、科研院所结成利益共同体,走产学研一体化道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南沿海服装产业路,推动了社旗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引进现转移,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代管理理念,加快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循产业。三是围绕森霸光电等龙头企业,加快光电产环经济,推动了现代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业集聚发展。2013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3.3制订好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对--国产业的发.家,工业增加值46亿元,利税10.4 亿元。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各行业、部门、 地区产3)狠抓城镇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社旗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各县市在制县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加快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以订发展规划时,一是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区位条件打造现代宜居城镇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心城区;以和资源禀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做好科学论证,既“四个一”工程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小集镇建设;鼓要避免各县市产业发展规划各自为政、同质竞争,又励工业向县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园区集中,要防止产业布局过于分散,难以发挥产业的集聚效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重点乡镇转移,全力推应;二是要强化项目支撑,统筹考虑重点产业规划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完成城市供水、产业集聚局,力求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区供热等19项县城规划,乡镇总规修编等65项规3.4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社旗县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划,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打造产业4)实施信息化工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建设;通过实施政府上网工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程、金农工程.强企工程等信息化工程,推动工业化、镇化的发展,社旗县实施了全民信息化工程:实施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河南省农区府上网工程,建立了社旗县门户网站、乡镇网站及各各县市要立足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项部门网站;启动金农工程,建立农民信息服务站、村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例如,在农业电子阅览室等,使农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农业种植、养现代化方面,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实施现代殖、市场等相关信息;实施信息强企工程,引导骨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等。企业将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资采购、3.5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市场营销等环节有机结合,如森霸光电有限公司网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之一,河南省农区各县市必上交易额占公司外贸额的80%以上。须抓住时机,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后发3推动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议优势,积极主动地与东部、西部进行合作,承接海外3.1 辩证看待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和东南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当然,河南省农区各县市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河南省在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时,必须坚持两个农区各县市自然地理条件、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原则,一是坚持生态环保,二是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社会发展状况差异比较大。因此,各县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采取4参考文中国煤化工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靠近大中城市的农区要[1] 田建民.TYHCNMHG-- -区域发展视角紧紧围绕城市居民的需求,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休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调节政策[I.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闲观光等农业产业;平原农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31(2):187-190第5期乔鹏程: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63.[2]陈志峰,刘荣章,郑百龙,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9175_ _0.shtml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农业[7] 王成吉,王娟,王菁.促进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现代化研究,2012,33(2):155-160业现代化同步发展[J].理论建设, 2013(4):60-6413]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安:西北大[8]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学,2003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4]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32(4):385-38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5]柳纯录系统集成项管理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小.农业科技管理, 2012,31(3):13-16,23学出版社,2009[10]胡鞍钢.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一“四化”同步破解[6] 丁兆庆“四化同步”发展关键是城镇化[EB/0L].(2014- -07-“四元结构"[EB/0IL].(2013-02 - 06)[2014-04- 2:/tp://ww.w21)2014-07-21.tp://www.news.ifeng.com/a/20140721/4123theory.people.com.cn/n/2013/0206/c1 12851-20451941.html(上接第19页)推荐申报和评审答辩各环节的指导和服[4]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EB/OL].务,不断提高成果申报水平、获奖等级和成功率。(2013-01- 20)[2014-05- 20]http :/www.caas.net.cn/kjcxgczl/通过院所上下的不懈努力,推动产出一批具有较index.shtml高学术认可度、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5]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中国农科院召开2012年工作会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和产业支议研究提出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目标[EB/0L].(2012-01-10)[2013- 05- 20].http :wwcs.cncaasnew/ysxw撑能力,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定 能够实现“世界一流农/dwzw/59595.shtml业科研院所”的建设目标,更好地完成依靠科技创新6]信乃诠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问题[D.农业科技驱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重任。管理,2011,30(4):1-4I7] 孙虎,刘德畅,马政,等.关于农业科研单位激励机制4参考文献的思考I].农业科技管理, 2013,32(1):47-491]王小虎,陆建中.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8]信乃诠.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奖励科技成果现状分析、基[I]农业科技管理, 2013,32(1):5-8本经验及应对建议[].农业科技管理, 2005 ,24(3):1-52]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M].北[9]张伟滨,李朗.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科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学与管理, 2010(2):46-493]信乃诠.从国家成果奖励看农业科技的综合实加小农业[10] 徐顽强.科技奖励制度重在激励自主创新体系[J]中国科技管理,2005(1):4-8科技奖励, 2010(7):63-64(上接第33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将技qtbmgz/200706/120070615_ 835819.htm术成果转化到国际市场的道路,充分利用“两种资4] 翁伯琦,张伟利,蔡素星, 等.深化闽台交流合作 推动农源,两个市场”拓展国际合作发展空间",在用技术援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管理, 2013(5):12-15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5] 涂玉琴.扩大对外科技合作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管理,2014(2):30-32同时,也为我国外交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6]陈燕娟,邓岩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业科技合作研究[].世5参考文献 .界农业, 2010(3):65-68I7] 陈前恒, 张黎华,王金晶.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1] 李豫新,朱新鑫.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9(2):9-12业合作前景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10(9):42-488] 徐卫,郭顺堂,孙利辉,等.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EB/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科技管理, 2013(4):47-500L].(201 1-04-212014-052/tp://ww.gov.cn/zwgk/201 19]倪洪兴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农业产业安全]-04/21/content_ 1850553.htm中国农村经济.2011(5):57-60[3] 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 ~ 2020年)[EB/0L.10]李红军,中国煤化工国际科技合作特点(2007-06-15)[2014-05-20:tp://www.moa.gov .cn/zwllm/zcfg/及建议[J]YHCN MH G-25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