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性思想的价值内涵及时代赋义 孟子心性思想的价值内涵及时代赋义

孟子心性思想的价值内涵及时代赋义

  • 期刊名字:内蒙古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曹继华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11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的哲学观蕴含着孟子对心性问题的思考,其与庄子“斋心达性”以及释氏“识心见性”同中存异.心和性实际上均指向善,既强调善的可能前提,即“尽”与“知”,又强调善的达成方式,即“存”与“养”.“尽心知性”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强调路径,关注“善的先在性”“本能性”;“存心养性”是修养论问题,强调方法,关注“善的可能性”“教化性”.宋儒直承孟子这个心性理论,认为“尽心知性”为“上达”,“存心养性”为“下学”,肯定二者在概念内涵方面的符契之处,同时强调二者在概念外延以及心性进路方面的差别与分殊.孟子心性思想有别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对当下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