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 期刊名字:前沿
  • 文件大小:715kb
  • 论文作者:周新辉,李健
  •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3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2013年第22期前沿No.222013总第348期Forward PositionSum No 348“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周新辉李健(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梦”的美好憧憬化为现实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关键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3)22-0004-0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人民推翻了几千年来压迫广大人民群众的“三座大山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然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仍为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讲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话,重点阐述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他指出:“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于邓小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相互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什么是联系,互为补充,既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做出了把党和国梦的根本保证。因此,正确把握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对于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历史决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制度自信,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正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渐找到的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正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13-4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开始于毛泽东。以毛泽东同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中国道路具有无比优越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特色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CSH5)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煤化工[作者简介]周新辉(1961),男,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马克思主YHCNMHG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通讯作者;李健(1987—),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又基本原理专业呗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思主义中国化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能够调艰巨。如何攻坚克难、破除障碍,同样离不开改革创新精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人民神。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表明,我们党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正确的。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正是在这条道路的正确引领下,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得以明显改善,已从温饱不足基本达未来。”214到总体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获得新进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人们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特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仅说明过去的艰难和辉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煌,也昭示着未来的光明前景。来的力量。“中国梦”不光是国家民族的梦,更是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梦,如何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梦实现的群众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地指出:“屮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不断为人民造福。”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社会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魂。(24中国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永远是我们克敌制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胜、推进事业的力量源泉。只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表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汇聚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把广现为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的历史责任意识以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才能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不及灿烂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到了近代,当中华民族遭受断推向前进,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外族入侵,备受西方列强侵犯的时候,爱国主义精神则成习近平总书记援引战国《尚书·周官》中的一句话,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救亡图存、众志成城的一面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表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帜。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结束了旧中国四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历史,中华民族又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重新挺起了脊梁,赢得了自身自由和世界的尊重。在新的勤劳动和艰苦努力。”2同时,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的共历史时期,我们依然需要呼唤新的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同理想信念,中国力量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领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共同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必须把全体中国人的力量汇聚成一个整体。只要每一个中为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这就是以改革创新为国人都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都成为中国梦的追逐者核心的时代精神。虽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当然,在追梦的道路上,我尤其是封建社会末期,我们也曾闭关锁国,并为此造成了们党更应该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随时中华民族的巨大苦难。而如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产党的领导下,精神上得到极大解放,并在中国精神中注民生之忧,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的上学、就业、入了改革创新这一最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质,爆发出了无与求医、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要充分激发伦比的强大正能量,成为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巨大精神每个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力量,使每个人都享有出彩的机动力。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最终为实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族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的复兴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就是基[参考文献]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所以,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有[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我国[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团结起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向[3]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着圆梦一起冲刺,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当前中国改革进国际关系学气日M断科)[N]·人民日中国煤化工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新一轮改革需要解决的矛盾和繁重报,2013-0CNMHG

论文截图
上一条:解析中国梦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