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涝夹击下的中国
- 期刊名字:中国减灾
- 文件大小:330kb
- 论文作者:徐田丽
- 作者单位:《中国减灾》编辑部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次
专题旱下的中国●本刊记者徐田丽刚脱旱灾之窘,又临水灾之困。早涝并袭,在中国已非首度上演…2011年,我国从北向南连续发生了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3次严重干早过程,旱情过程之长、范围之广、时间之久、程度之重历史少有。昔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超万库裸露湖底长满绿草,形成了壮观的“大草原”。而就在抗旱呼声响成一片之际,防汛警报骤然拉响。当年6月,南方地区风云突变,20天内先后遭受4轮强降水过程袭击,大旱大涝2012年4日,选阳力源市秦河乡觉员部在边街村转格局快速转变。湘鄂赣浙等省早涝急转,苏皖等地南涝北旱,钱塘江发生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2012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国家防总全水火两重祸根何在体会议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最近十年来,我国水旱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几乎年年局地有大灾。旱涝急转、旱涝并袭与地理、气候条件的作用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水旱灾害造成的生命财关,但也有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因素,多重因素的叠加又产损失和综合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淹不起、旱不加剧了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也对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得。防汛抗旱救灾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了多方面的警示、地理因素旱魃洪魔竞相肆虐我国近年来频受早涝灾害袭扰,与基本国情水情密不可分。2012年5月3日,回良玉在国家防总全体会议上当前我国正值主汛期,长江上游连降暴雨,上游强调,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干流和部分支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三峡水库迎来建情之一,旱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库以来最大洪峰,也是长江上游198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以灾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湖南为例。实际上洪水。第8号台风“韦森特”给广东、广西等地带来大此地早涝频繁古已有之。湖南地形是个“箢箕形”,三范围强降雨,西北、东北地区也多次发生局地强降雨过面高一面低,中间是丘陵平原。而湖南的降雨往往很集程,京津冀地区遭受近61年来最强特大暴雨袭击,全国中。一般年份,4-6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防汛形势严峻上。5-7月的暴雨天数占全年暴雨天数的60%-80%。湘而就在数月之前,部分地区还经受着干旱的煎熬。资、沉、澧四大水系,全省5340余条大小河流的水,日去年入冬至今年3月,云南、四川南部连续第三年遭受严夜奔腾,挤向洞庭,挤不出的,积水成灾。先天的地形重冬春连早:36月初,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基因”,加之集区发生春旱:5月中旬以来,黄淮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在意料之中。II中国煤化x也就雨……“7·21”北京暴雨令人唏嘘,然而从1999年起北二、气候因素CNMHG京已经连续十余年干早,多次从河北等地外调水源。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大部分地区早16《中国减灾》20128.上总第186期涝决定于夏季或夏半年的降水。夏季降水变率较大,因建设的防汛调度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早在洪水此早涝频繁。经受干旱后的大地,土壤含水分低,强降到来前,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就已精确预测流量,并根雨过程后,更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旱涝据三峡水库所剩库容和下游防洪形势,慎重决策,科学急转现象。调度下泄流量,最大程度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威胁。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正二、开源节流,有备无患呈现出发生频率增加、影响加重的趋势。从事全球变化2011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并批复了研究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认《全国抗旱规划》,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出台关于抗旱减为,2012年可能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会给世界带来反常灾工作的全面规划。此外,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抗早服务的早涝灾害,印尼和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早,赤道东太组织的支持力度,补助17个省(区、市)1200支县级抗平洋沿海地区发生严重洪涝。我国今年旱涝急转的可能旱服务队购置抗旱设备。2011年新增了2亿元中央抗旱性很大。物资储备,实现了国家抗早物资储备零的突破,并新增三、人为因素了1亿元中央防汛物资储备,大大增强了防汛抗旱的综实际上,“旱”与“涝”对维护生态平衡都是正常合能力。和必需的,将其称“灾”是站在人类立场的评判。水环为应对干早和水资源短缺的挑战,部分城市创新举境自身本有很强的自我容纳和调节能力,却因为人类的措,“开源”、“节流”。如北京对上游水源地进行“退影响而严重削弱。大城市周边人类的活动,已经彻底改稻还旱”,将耗水量大、化肥污染程度高的水稻换成耐早变了水循环的面貌。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如今天灾往作物,调整农业结构,建立节水农业,在保障上游水资源往更是人祸。的同时保证农民不减产。同时,增加再生水的利用。北京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市目前在农田灌溉、园林绿化、水景观、工业等项目上都弱,雨水汇入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已使用再生水,2015年有望达到10亿立方米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三、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期干早缺水的程度。植被的退化也将加剧土壤受到雨水灾害发生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以侵蚀的程度,从而增加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洪灾,也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强化人员转移和安置避险会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工作,最大程度减轻人员伤亡。2011年,湖南、云南、江西、四川等省利用刚建成从容应对科学发展的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90多万人。在台风防御中,各地分层次、按区域组织渔船回面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港避风、海上养殖人员上岸和危险区域群众转移,有效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避免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头做出重要指示,并深入一线检査指导防汛抗早工作。四、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日月轮替,江河奔流,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力以赴防灾抗灾减灾。与水的关系调整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科学调度,力挽狂瀾兴水利、除水害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事。一些2012年7月24日20时,长江第4次洪峰留下了一个历水利专家认为,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在整个流域史性的数字:71200立方米每秒,即在这次洪峰中三峡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上游来水在达到最高峰时,每秒钟有71200立方米的洪源问题的对策。如流域内植被、泥地等保护和修复,对水进入了三峡库区。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仍按43000立方于缓解洪涝、中国煤化工水污染问题将米每秒左右控泄,削减洪峰流量28100立方米每秒,削发挥一定作用CNMHG及治水的方方峰率40%,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面面。顺应自然环境演化规律,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的三峡工程经受住了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国家多年自然状态,是旱涝夹击对我们提出的警示总第186期20128.上《中国减灾)17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6-12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6-12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6-12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6-12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6-12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6-12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6-12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6-12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6-12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