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经济数据 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经济数据

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经济数据

  • 期刊名字: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892kb
  • 论文作者:孙文清
  •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29卷第5 期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29 No. 52014年10月Jourm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Oct. 2014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经济数据孙文清(河南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的经济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三次产业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向上发展”是第一阶段的特征,第二阶段呈现“U”型发展特征,第三阶段特征则表现为“稳中有降”。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经济已经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但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亟待大力发展。基于此,提出了完善第二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关键词:河南省三次产业;产业结构;聚类分析;国内生产总值D0I: 10.3969/j. isn. 1674 - 5035.2014. 05.007中图分类号: F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5035(2014)05 -0031 -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些不足?笔者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市场经济的转变。河南省区位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一、河南省三次产业分析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经济总量看,近年来,河南省经济(- )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综述总量- -直位居全国第五名。截至2012年底,全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无论是GDP的增量还GDP总值达29 599.31亿圆,比2011年增长9.9%。是 三次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 年,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增加值达3 769.54亿河南省的 CDP为162.92亿圆,其中第- 一、 二、三圆;第二产业增长8.1%,增加值达16672.2亿圆;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4. 86亿圆、69.45亿圆和第三产业增长14. 6%,增加值达9157. 57亿圆。河28.61亿圆,占比分别为39.8%、 42.6%和南省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8%、17.6%; 2012 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总量为65. 1%、29. 1%。“工业化时代”特征突出,产业29 599. 31亿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结构还很不合理,人均生产总值31 499圆,约为广别为3 769.54亿圆、16672.2 亿圆、9 157.57 亿东人均的1/2强,仅为全国人均的0.8倍,对比发圆, 占比12.7%、 56.3%、30.9%。有关数据见达国家,河南省产业结构还处在发展中水平。河南图1。省产业结构呈现怎么样的演进历程?三次产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的贡献表现出怎样的趋势?如今河南省的经济90 T发展与国内发达省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哪7030 十6050收稿日期::2014-09 -02作者简介:孙文清(1972-),男,河南确山人,硕士,副教授,主10要从事工商管理研究.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现中国煤化工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编号:图1 1978 合YHCNMHG产业的构成比2013B082)研究成果.32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9卷图1展现了河南省三次产业从1978年~ 2012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把事物分为不同组别,具有相年期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及其变化情况。从似属性的对象分在同- -组,不同组间的属性差异较整体来看,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均呈明显大。聚类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非系统聚类法和系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2年的统聚类法,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仅对记12. 7%,下降27. 1%,第二、三产业则从1978年录数据进行分析,并需要人为给定分类的数量,后的42.6%和17.6%上升到2012年的56.3% 和者既可以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变量进行30.9%,分别上升了13. 7%和13.3%。分析。系统聚类法的原理是,首先对n个记录数据图1显示,截至2012年,河南省还处在工业 或变量进行精细划分,每个对象分为一类,共分为化时代,产业结构呈现第二、三、- -递减的发展格n 类,然后计算所有对象间的距离,把距离值最近局,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大形似性值)的两类合并为一-类,再计算新的第三产业呈现徘徊趋势,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组 合其他组间的距离,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记录据的地位日趋减弱。或变量合并为一个大类,最后由研究人员结合专业(二)三次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知识进行分析确定记录或变量最终分类的数量。图2即为对河南省1978 年~ 2012年三次产业1.方差分析在对河南省三次产业进行聚类分析之前,需要生产总值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Hierarchical时第-一、二、三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目的是尽量Cluster)后的树状图。删除这三次产业变量中对分类无关的变量,因为无好关变量往往会影响三次产业内在变化特征的分类,司降低聚类分组的效果,严重的会导致错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1三次产业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组误差方均昌圪用值图21978 年~2012年河南省三次产业聚类分析树状图第一产业2800454133756233820.000.图2横轴序号分别表示河南省1978年~ 2012第二产业608 178 6704089660331480.000年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35个经济数据,根第三产业156072 80111 406461 33 110 0. 000据聚类分析原理,这35个数据被分为树状的不同表1表明,第一、二、三次产业三个变量间P类组,纵轴距离表示不同分类间差异的多少,不同值约为0,呈现显著差异,说明三个变量对聚类分类组间的距离越大表示该两类组的差异越明显。图2显示,河南省1978年~2012年三次产业共分为5析都具有明显作用。个类组,其中,前26个数据(1978 年~2003年)2.聚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得到了强劲发展,分为一-类,第27~32个数据(2004 年~2009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实现了由以农分为两类,第33 ~35个数据(2010 年~2012年)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的转变。为对河南省三次产业分为两类。的发展演进和产业结构特征进一一步分析, 有必要首图2是根据系统聚类方法的相似性统计原理对先对河南省1978年~ 2012年三次产业的经济发展河南省三次产业” 中国煤化工些不同类进行阶段划分。组该如何进行修MHCN M H G述河南省聚类分析是- -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原理是经济发展历程,反映三次严业结构的演进特征,需第5期孙文清: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及其特征分析一基于河南省 1978年~ 2012年经济数据33要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图321. 7%,直至1999年的4.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是1978年~ 2012年河南省GDP增长率汇总图。河南省经济增速的低谷,2003年GDP在全国的排35 T河南省历年GDP增长率名甚至一度从一直保持的第五位退到第六位,这与刘东红相关研究成果相一致。2005 年~2012年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河南经济增幅在这20十段时期呈现“稳中有降”特征,平均每年下降I5↓1. 73%,尽管GDP在全国的名次- -直位居第五位,AMf但GDP在全国GDP占比逐步从2008年以前的6%以上降至2009年以来的6%以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上述分析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河南省三次产业的图31978 年~ 2012年河南省GDP增长情况发展轨迹。GDP是三次产业的总体体现,具有一定图3反映了河南省1978年~2012年的经济发的整体性和时滞性,结合图2有关河南省三次产业展过程。从整体发展历程看,河南省经济经历了三树状图分类,可以把河南省三次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 年~ 1995年是第一个阶段。这一阶个阶段: 1978 年~1993年为第一阶段,1994 年~段是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逐步进人大发展时2003年为第二阶段,2004 年~2012年为第三阶期,“向上发展”是这个阶段的总体特征,1995 年段。河南省三次产业三阶段划分在时点上与河南省河南省GDP增长率达到34.7%,横向看,河南省GDP 三个发展阶段稍有不同,但二者发展趋势总体GDP在全国的名次从1980年的第七位升至1995年保持- -致。的第五位,这与刘荣利相关研究成果相- - 致。1996(三)结论分析年~2004年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表2是基于本研究三阶段划分下的河南省三次这个阶段,河南省经济呈现“U”型发展特征,经产业贡献率经济数据的统计表,通过表2可以对河济增长率从1995年的34.7%急剧下降到1996年的南省三次产业的演进特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表2河南省 1978年~ 2012年三次产业三个发展阶段的统计信息(单位:亿圆)三次产业产值三次产业贡献率最小值最大值 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第一产业64. 9410. 5204. 8109.562. 4% .61.5% 14. 4%33. 9%第一阶段第二产业69. 5764.2.246..192.36. 9%117.2% 49. 6%32.1%第三产业28. 6485. 5166. 0140.2 22. 4%49.9%35.9%9.3%546.7 1 288.41 033.1 230.8 2. 50% 19. 1% 14. 6% 5. 4% .第二阶段1058.93310.12079.5664.248. 8% .70. 7% 56. 6%6.5%611.32358.91406.8537.221.6%36. 3% 28. 7%4.5%1 649.3 3 769.5 2627.0 764.6 -5.0% 17. 5% 6. 1% 5. 6%第三阶段4 182.1 1 6672.2 10 144.4 4372.2 58. 4%74.6%65.7%4.3%2722.49157.65410.52184.424_ 1%28.22. 5%中国煤化工1978年~ 2012年河南省三次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第三MYHCNMH G別是第- -阶段34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9卷三次产业产值的12.8倍、41.2 倍和32.6倍, GDP方面结合世界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发展历程知道,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也从第七位跃居并保持在第河南省二次产业还处在粗放发展阶段,劳动力在该五位产业中所占比例最大。这就要求在今后一定时期,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第-产业对GDP总量河南省工业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既要加强的贡献率呈现递减趋势,平均贡献率从第一阶段的生产制造环节管理,更要健全与之配套的客户服务14. 4%下降到第三阶段的6.2%,第一产业贡献率管理;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研发创新,注入先的波动幅度明显趋于平稳,其标准差从第- -阶段的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生产33. 9减小到第三阶段的5.6。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效率。第一产业在河南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劳动力等资源(三)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亟待大力投入在下降,另- -方面说明新科技在第-产业中的推进应用大大减少了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河南省十多年来(2003 年除外) GDP 排名一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保持稳定。总体来说,河直位居第五,但GDP总量占全国GDP之比由2008南省的经济已经走出农业时代。第二产业对GDP年以前的6%以上减小至其后的6%以下。经济发总量的贡献率呈现增长态势,平均贡献率从第- -阶展面临瓶颈,重要的原因是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直段的49. 6%升至第三阶段的65.7%,第二产业在徘徊在30%左右,发展后劲不足。如2012年河南河南省现代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贡省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9. 1%,低于全国第三产献率波动明显平稳,说明河南经济已经进人工业化业对GDP的贡献率16.5个百分点,远低于世界发时代。第三产业长期止步不前,对GDP的贡献率达国家、甚至低于美国1947年第三产业贡献率水-直徘徊在30%左右,远低于十年来全国第三产平。发展第三产业首先需要把大量劳动力从第- - 、业对GDP40%的贡献率。二产业中解放出来,拓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范三、结论与启示畴,建立公平合理的三次产业社会薪酬机制,引人笔者基于河南省1978年~2012年三次产业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大企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投GDP经济数据对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的演进历程进资,推动河南经济早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参考文献:(一)河南省三次产业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1]何一民。农业.工业.信息:中国城市历史的三个分期阶段[J].学术月刊,2009,(10).1978年~1993年为第- -阶段,“向上发展”是[2]申晓英,王雅丽.后工业时代城市的理性增长[J].经济导刊,2011,(2).这个阶段的总体特征。1994 年~2003年为第二阶[3] 儒尔夫.威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王煦逸译。上段,该阶段呈现“U”型发展特征。2004 年~2012年为第三阶段,河南经济在该阶段呈现“稳中有海:_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张文彤. SPSS11 统计分析教材[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降”的特征。社,2002.(二)河南省经济已经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s]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化时代,二次产业“一枝独秀”的2011,(10).局面亟需改变[6]刘东红.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趋势变化与波动分析[J].经.济导刊,2011,(29).截至2012年年底,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为5.8%,接近全国5.7%的平均水平;第二[7]赵嘉,唐家龙.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5. 1%,高于全国贡献率16.4及其对中国的中国煤化工营理,2012,(1).个百分点,并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 .方面说TYHCNMHG、1转第41页)明河南省经济已经从农业时代进人工业时代,另一第5期马腾:洛阳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41参考文献:[3]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1]钱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有效性研究2005,(2).[J].企业经济,2012,(2).[4]王雅炯.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源流评述:1981年~2011年[2] 朱庆伟.中小企业融资博弈问题的经济学研究[J].特区[J].武汉金融,2012,(4).经济,2010,(8).Research on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LuoyangMA Teng( Accounting Department,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Henan Luoyang 471023, China)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 presen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Luoyanghave popularly had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the cost of their financing is high and they excessively depend onbank loans, etc.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chiefly the asymmetry information exchanges between banks andenterprises, low credit level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high interest rates and additional cost of thebank loans and lack of direct financing conditions on the part of SME.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curent policiesissued by Luoyang government with the status of the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nation ’s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ingcharacteristics, proposes to establish training platform for the enterprises, make full use of Henan provincial finan-cing docking information network, set up an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 for financial market information, make fulluse of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of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 and perfect the approaches of credit risk compensation offinancing management of the small, micro and medium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other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interest rate of loans(责任编辑陈素玲)(上接第34页)Analysis of Evolutions of Three Industries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1978 ~ 2012's Economic Data of Henan Province .SUN Wen-q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1191,China)Abstract : Based on the 1978 ~ 2012's economic data of Henan Province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PSS17. 0 statis-tical software,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nce analysis and clusters of the evolutions of three industriesof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industries in Henan province can be dividedinto three stages: The“upgrading development”is the feature of the first stage; a“U”- type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s the second stage and the third stage is featured by“steady increasing and a litle declining”. In generalview, the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from agricultural era, 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industry is lack of stamina and tertiary industry is urgently in need of full scope develop-ment. With regard to th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industr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Key words: the three industries of Henan province ; industrial structure;中国煤化Imestic productYHCNMHG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