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再利用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再利用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再利用

  • 期刊名字: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文件大小:295kb
  • 论文作者:陈海森
  • 作者单位:广东森海环保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更新时间:2020-07-0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再利用陈海森广东森海环保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500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如果不对这些污水采取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会对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制约经济发展。因此,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现状,必须要进行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关键词:污水处理;现状;利用;中图分类号: U664. 9+2文献标识码: A1.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现状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 - -是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我国水资源的短缺不是局部的,而是普遍的。华北、西北等一些地区水资源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而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骤增长,水资源不足、水质不良的状况日益突出更应引起重视。例如浙江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但是,在干旱的年份,同样会发生用水紧张的状况,原因是水源上游水库蓄水量不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矛盾突出,有的地区为了保证居民用水,对工业用水限量供应,或者采取经济手段对工业用水超过限量的部分数倍收取水费,以此迫使企业挖掘潜力,合理用水,节省用水,提高水的复用率,污水处理再利用以减少生产用水的取水量。由此可见,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是切实可行的,它能够大幅度提高用水的效率,从而减少工业用水取水量,在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具有普遍性的。2.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原理2. 1生物接触氧化机理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运行初期,少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由于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底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逐渐成熟。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经过- -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产物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大块脱落。在生物膜已中国煤化芏膜又重新发展起来。YHCNMHG2. 2中水回用(1)中水回用:指将生活废水集中起来,经过污水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坐便器冲洗等方面,从而达到污水资源化的目的。(2)中水回用要求:为满足水质安全可靠和合理利用,中水回用满足三个要求:满足卫生要求;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3.污水处理关键工艺控制3.1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污水由支管汇集到总管后,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以及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入调节池,提升至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设有高性能新型半软性填料,通过鼓风机曝气充氧,在兼氧菌及好氧生物菌等的作用下,通过对微生物的吸附、降解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再辅助以沉淀、过滤、消毒,进一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3.2关键工序控制措施3. 2. 1生物膜代谢控制(1)生物膜代谢中存在的问题污水经前端物化处理后废水中SS含量低,生物膜固着载体少,生物膜比重小,极易造成脱膜,挂膜不稳定的情况。污泥是活性菌体组合,培养时间过长易造成死亡或上浮。(2)活性污泥培养控制初次采用清水培养,周期长。根据调试期间(7周)对生物膜生长监控的数据,分别对缺氧池、好氧池进行分析:到第7周生物膜基本形成,开始有较为明显的净化效果。池内填充了大量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膜载体填料,填料上下两端多数用网格状支架固定,生物膜在池内呈立体结构,对保持稳定的处理能力有利。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为缩短培养时间,直接从正在运行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引进成熟的活性污泥,将初期细菌的培养时间缩短到15d时间。污泥控制如果是冲击负荷冲击造成的,可适当调整负荷;如是溶氧低,可加强曝气;如是泥龄过长,可增加排泥次数,降低泥龄;如是营养缺乏,就应增加营养物。3. 2.2二氧化氯制备配药控制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杀灭细菌能力强,对细胞壁有较好” 中国煤化工水中的铁、锰有着不错的去处效果,比氯气的消毒高效,采用二氧MYHC NMH G。(1)二氧化氯制备存在的问题二氧化氯制备的原料采用氯酸钠和工业盐酸(浓度30%左右)。盐酸在反应中既提供反应需要的酸当量,本身又是还原剂。在确定反应工艺条件时应考虑加大酸量,酸当量浓度高对提高NaCl03转化率有利,但加酸量大,还原剂比例过高将降低Cl02得率。二氧化氯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使用稀盐酸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物气体。NaCl0+HC1 (稀)→NaCl+Cl2↑ +2C102↑+2H20使用浓盐酸反应,生成物只有氯气放出,而无二氧化氯。NaCl0+6HCl (浓)→NaCl+3Cl2 ↑+3H20显然,盐酸浓度在某一中间范围中,上述两种反应均有发生,若要提高消毒的效果,提高二氧化氯的含量,既要保持盐酸的当量,又要控制盐酸的还原性。(2)Cl0,制备NaCl0、酸当量浓度与还原剂比例控制NaCl0,和盐酸的溶液理论体积比3.67:3.45。实验时采用余氯仪测管网末梢余氯含量可以间接反应C10,得率。分析试验结果: NaC103溶液 与盐酸比例在1: 1.2^ 1.5最为合适。在此条件下可得余氯含量最大,由此到可以得出C10,转化率最高,且在室温条件下NaC1不会结晶堵塞管。4.中水利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污水水质检测,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出水水质呈浅黄色,无味,无浮油,准予排放,同时满足《城市污水再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 -2202)水质标准限值,可作为中水在利用。5.效能评价5. 1节能统计表1序号项目节约数量单位折合标准煤 (Kg/t)| 合计 (kg)备注|1水200|吨0. 0857kg/t17. 14节省水2|电50|度0. 123kg/度6. 15水泵节能|3柴油108. 33Kg1. 457kg/kg157. 84节省柴油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项目节能66吨标准煤/d。5. 2经济效益中国煤化工MHCNMH G项目总投资145.75万元,根据能耗市场价格测算,每年可节省费用约121万元。社会和经济投资回报期N=1.2年;单位节能量投资额为22, 046.6元/t标准煤。5.3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二级处理率仅18%,经常存在偷排污废水,企业铤而走险,一旦查出,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随着项目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中水量相当可观,应首先考虑中水回用于绿地浇灌,水系、河湖水量补给。6.结束语中水利用,即污水资源化。首先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中水利用比开发其它水资源经济上有优势。利用水制水成本低,节省水资源和远距离运输费;第三,回用于生活、绿化等带来客观的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和废水在利用是低碳经济,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在当前日益重视环境污染防治背景下,含污水处理站的废水在利用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参考文献[1]刘群晶,杨菲,刘金芳.城市水资源化途径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刘韬.中国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 (5)中国煤化工YHCNMH G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