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
- 期刊名字:湖北农业科学
- 文件大小:486kb
- 论文作者:付标,吴艳,潘涛,胡晓,王涛
-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 更新时间:2020-11-06
- 下载次数:次
第50卷第7期湖北农业科学Vol. 50 No.72011年4月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Apr. ,2011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付标1,吴艳,潘涛',胡晓|,王涛(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16;2.河南省 地质博物馆,郑州450016)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我国一方面要保证传统产粮区的稳产,另一方面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以保证全国粮食的供给。以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提出和建设必要性分析为基础,提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探讨了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并根据农业分区成果,指出了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应重点建设的工程。关键词;耕地保护;糠食核心区;河南省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 -8114(2011)07- -1502-04Stud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Hena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1. Henan Scientific Academ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Zhengzhou 450016,China;2. Henan Goological Museum,Zhengzhou 450016,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decreasing of our farmland and the increasing of our population,weshould not only keep a stable grain production, but also build national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based the national landutilization plan to guarantee the nation's grain supp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na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the majortasks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were proposed. The new mechanism of farmland protection forguaranteeing grain production was discussed. Ma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were proposed based the achievement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Key words: farmland protectio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 Henan province近年来,河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伴重要 粮食主产区的优势,编制完成了《国家粮食战.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建提升,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数量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具体设想:在现有720万hm2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极端气象条件等对粮食生产耕地中,用500万hm2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复的约束条件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耕地保种指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00万hm2。到护政策,稳步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确保河2020年,确保粮食产量达到650亿kg。粮食生产核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已成为河南省国土心区的布局是全省范围,分布在除豫西山区以外的资源管理的重大战略问题。所有地区,覆盖全省93个县(市、区)。作为我国第-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着眼于维1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提出护国家粮食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和解决中原地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基于对我国农业资源现“三农"问题,积极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极大地调状、粮食产销格局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动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1.2]。际粮食市场动态等诸多因素分析,提出关于抓紧实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规2.中国煤化工要求划。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充分发挥河南省作为全国发展、社会长治久MYHCNMHG收稿日期:2010-08-18作者简介:付标(1979-),男 ,河南永城人,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经济和国土规划研究,(电话)13526598869(电子信箱)ubiafubiao@ohu.co第7期付标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1503安的基础。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由一般化抓粮食生产区,经过长期的建设,全省农业的基础条件得到产向重点抓粮食核心区和优势区转变,把保护耕了很大改善。2006 -2009年连续4年粮食产量超过地、培肥地力、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作为保护和提高500亿kg。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发展连片种植,不断提用,使河南省用占全国1.74%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占高核心区内基本农田的粮食产出、农业基础设施的全国7.47%的人口;用占全国6.49%的耕地,生产了抗灾减灾、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商品粮的保障供占全国9.47%的粮食。除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用粮外,给、优质专用粮食的市场竞争.粮食加工转化的增河南省常年粮食及制成品的调出量都在150亿kg值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最终实现核心以上,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区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河南省农因此,加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加快河南业的综合竞争力327]。省粮食核心区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3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2是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必须把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粮食生产与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结合起来,加村经济为中心,,将发展生产摆在首位。首要任务是强对耕地的保护,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综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按照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设规划,2020年河南省的粮食产量要由目前的500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亿kg提高到650亿kg。围绕这一-粮食生产目标,规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划期内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如下。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3.1 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要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人手,通过严格供地政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核心区建策,制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细化市场准人条件等设,必将促进这些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对的极大改善,对于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于建设项目选址需占用耕地的,应形成占用不同等给保障能力,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级耕地的选择方案,如果必须占用高等级耕地的,具有重要作用。须经严格的论证和审批。粮食核心区建设用地审批2.3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报件中也应增加占用和补充耕地的等级和产能状建设粮食核心区,- -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况等内容。提高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逐步减少单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粮食生产向优势区域位投资和单位产出占用耕地量。集中,实现粮食生产规模效益;邇过加强粮食核心3.2 严格控制其他原因造成的耕地流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严格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禁止擅自实施退在粮食核心区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耕还林;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含量,提高单产水平和种粮效益;在保证粮食安全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转变;加强耕地抗的前提下,粮食核心区能够凭借粮食生产优势,大灾能力建设,加大灾毁耕地修复和补充力度,将灾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从而提高粮食毁耕地数量降到最低。生产比较效益,将粮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3.3 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势,进一步提高区内农民收入,实现粮食增产和农加强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审查,严禁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实现增产和增收相互促进的良城镇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定单独选址条件性循环。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因选址特殊,无法避让基另一方面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全省农业本农田的,在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前,必须对选址结构调整将起到根本的保障作用,为省内其他地区等进行论证和听的非粮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对提高全省证。中国煤化工面道、绿化隔离带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防YHCNMHG整为名在基本农.2.4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田内进行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是农业综合生产能生产经营活动;禁止临时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种活动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建设粮食核心区,核心是保护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1504北农业科学2011年3.4加大耕地补充力 度目、编制规划、进行审批时,必须符合严格保护耕地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开展和基本农田的要求;纪检监察公安、财政、税务、金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融、电力等部门应配合土地执法,预防或制止违法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违规占用、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形成政府主导、各的耕作层,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前提下,用于新开部门互相配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补充耕地质量实行按等级4.2建立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折算,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平衡,最终实现产妥善处理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能不降低的目标。将耕地增产潜力大的区域作为土过加大对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农田水利建设等相关地整理的重点区域,并根据限制性因素的不同,明投资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确各区域的土地整理方向。对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和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等级、产能状况进行调查与4.3建立财政扶持 与投入机制评价,确保通过实施重大工程实现增地增优质耕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与基地、增能增绿色产能增粮增商品粮,达到耕地质量本农田保护、建设及耕地补充情况挂钩,部分新增总体稳步提高的目标。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用于奖励基本农田保3.5优化基本农田布局护、建设和耕地补充成效显著的地区,奖励资金要按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专项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实际,在保证基本农田及耕地整理复垦开发等工作。对粮食核心区农业基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优化基本农田础设施建设实行倾斜的投人政策,逐步建立起粮食布局。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时,应以农用地分等定生产投入与产出挂钩机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级和产能核算成果为基础,将高等别高产能,集中件。不断创新投入机制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连片的耕地优先划分为基本农田,低等别低产能的原则,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分通过多种渠道从事耕地逐步调出基本农田,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农田等农业建设,以投人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别和产能有所提高。将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相对较高。积极探索“以奖代补、以奖代投、先建后补"等多高高等别高产能的基本农田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的种民办公助形式,鼓励广大农民自愿投资投劳进行区域,划分为基本农田集中区,形成重点粮食核心农业建设。区,实施重点保护与建设8]。对个别地方因经济发展5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重点工程建设迅速、后备资源不足而不能实现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的,在补充耕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5.1 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省域范围内的异地占补平衡。在黄淮流域、南阳盆地、黄河故道及黄泛沙区3.6加大基本农田质 t监测及建设力度等15个省辖市81个县(市、区)实施467万hm2土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及时地整治工程,其中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工程333万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hm', 土地整理工程134万hm2。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继续大力推进基本农田综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完善田间给水排水配套工程,合整治工作,通过农田水利建设、面源污染防治、测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强农田除涝能力;完善田土配方施肥等手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间道路,实现主千道晴雨通车,适应大型农业机械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作业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建设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产能力。体系,提高综合防护功能,改善农业生产小气候。积4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保护新机制极实施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主要包括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区域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工探讨程、黄河故道区沙荒地综合整治重点工程、高速公4.1建立耕地和基本农 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路沿线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工程、黄河河南段滩区综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奖惩措施相合开中国煤化工设区农田整治工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要求地方各级人程等!Y片CNMHG程,补充耕地4.04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建5.2农 田水利设施骨干建设工程设、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环保等部门在确定项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第7期付标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1505原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集雨节水改造工程,适到95%以上,项目区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度扩大引黄灌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机率显著下降,水土流失得生产抗旱能力;治理黄淮海平原南部低洼易涝地区到有效遏制9]。及骨干河道,提高粮食核心区中低产田防洪排涝标参考文献:准,增强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在黄淮海平原上游[1]刘莉芳.河南粮食核心区农业基础建设融资机制创新研究[]农业经济,2010(4):6-8.山区新建河口村、出山店、前坪水库,控制粮食核心[2]罹治邦.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开封西瓜产业的思考[].北方园区上游山区洪水,保障下游粮食生产防洪安全。通艺,2010(5):202-204.过工程建设,在粮食核心区形成具有较高标准的现[3] 郭造强.李霄汉,鲍宁智,等.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总体代水利工程体系,明显提升抗灾减灾能力和水资源思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 ,30(1);17-20.调控能力,切实增强对粮食稳定增长的保障作用。[4]蔡世忠,孔琳.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农民收人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9):209- -11.5.3生态林 业建设工程在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要求和规刘安排的5]谈琐.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一 基于河南省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9):3940.前提下,稳步推进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6]陈松,房稳静,陈天锡.基于粮食核心区的安全生产及气象防区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灾臧灾保障服务工作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14):能。完善提高农田林网147.64万hm',更新农田林6510- 6511.网156.48 万hm?,新建林网及林粮间作102.58 万[7]解宗方,张伟,刘学勋,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科技支撑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4):4-6.hm?,在黄河故道和黄泛沙区完成治沙造林5.27万[8] 王国强.产能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真正内涵[J].土地科学动态,hm?;在宜林沙荒地全部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沙化耕2010,8(2):32-34.地.上营造小网格林网或进行林粮间作;在长江淮河9] 刘双.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农业科流域宜林荒山荒地,规划造林31.12万hm'。项目完学,2010,14(1);102-104,112.成后,要求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达(责任编辑昌炎新)两系杂交稻新两优223新两优223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695.5 kg,比对照I优838增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7.2%。品种来源:新华SxYR223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②秧龄控制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在35d以内,适龄移裁,每公顷栽插约27万穴,每公顷基本均134.4d,比对照I优838短1.1d。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苗达到105万-135万苗。③适量增施氨肥,注意氮磷钾配色浓绿,熟期转色好,叶鞘无色.每公顷有效穗数238.5万穗,合施用.以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幼穗分化6~7期时每公顷株高129.9cm,穗长25.7 cm,每穗总粒数176.5 粒,结实率施4S~75 kg尿素做粒肥。移栽后浅水促早发,中期够苗适度81.1%,千粒重29.5go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2级,穗瘟损失晒田,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以后干湿交替,收获前1周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断水。④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整精米率45.9%.长宽比2.9,垩白粒率39%,垩白度4.6%,胶虫害。稠度74 mm,直链淀粉含量16.1%。适宜范围: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城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 -般。 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902.5kg.比对照I优838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城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增产4.9%(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单产9357.0kg,比对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季中稻种照]优838增产8.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直。9130.0 kg.比对照I优838增产6.78% ,增产点比率96.7%。中国煤化工MYHCNMHG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6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6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6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6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6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6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6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6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6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