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探讨蝶总第123期doi:10. 3969/j. isn.1005 - 2798.2010.01. 010再论“煤的形成质疑”王成学(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山西长治046204)编者按:2003年本刊发表了王成学同志的《煤的形成质疑》,对现代汉语词典和常规教科书上讲的煤的形成机理提出了质疑。文章发表后,许多读者纷纷来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煤确实不是由木头形成的,但是如何形成的却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作者由此写《再论煤的形成质疑》。本刊现予刊发,欢迎广大读者展开探讨。关键词:煤的形成;形成机理;质疑中图分类号:P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 2798(2010)01 - 0028-02笔者是煤矿工作者,长年在井下与煤打交道,非形成如此大面积的平滑地面然后再堆积39m厚的常熟知我们矿区的煤层赋存状态,附近矿区虽有不木头是难以想象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近7 m同,但变化不大。通过观察,可以认定煤不是由木头厚的煤层中分布着5层夹矸,从上到下的顺序是:变成的。世界真奇妙,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难25 cm煤,5 cm夹矸, 20 cm煤,14 cm夹矸,3.7 m以想象的自然景观和工程,如高峻的山峦,幽深的峡煤,5 cm夹矸,43 cm煤,13 cm夹矸,80 cm煤,3 cm谷,长长的大河,鬼斧神工般的溶洞,有些溶洞景观夹矸,最下面是73 cm煤,再下面则是底板。这些夹奇妙无比,让人难以想像,叹为观止。但这些自然工矸中,厚的14 cm,薄的只有3 cm,这些夹矸不是局程都符合自然规律和科学道理,都是可以用科学来部存在而是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普遍解释的。而煤的形成则不然,按照教科书上讲,煤是存在,夹矸厚度均匀,光滑如镜,怎能设想在形成近由木头变成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它连起码的几个普7 m厚的煤层时分别在其中夹人如此厚度均匀、光通问题都解释不通,一个连起码问题都解释不通的滑如镜的5层夹矸呢?虽然最薄的夹矸仅有3 cm,理论当然是不成立的,下面分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却没有一根木头将其穿透,这能让人相信吗?而被这5层夹矸隔开的6层煤炭在当时是怎么在自然界1赋存问题存在的?如果是在空气里,树木早已腐烂,如果在水以潞安矿区为例。现开采的煤田属沁水煤田,中,那么多木头怎么不被水漂起来而甘愿被薄薄的这里的煤层厚度约30 m,分若千层,主要有3".9"及一层矸石压住而等待形成煤炭呢?15"。目前主要开采3*煤层,3*煤层的平均厚度为上面提到特厚煤层的形成难以想象,而极薄煤6.5 m,上下变化不大。按照科学计算,每6 m厚的层的形成更让人不可理解。一般把不可开采的极薄实木才能形成1 m厚的煤炭,而6.5 m厚的煤需要煤层称为煤线,有的煤线仅有几厘米厚,而且面积极39m厚的实木形成,哪来这么多的木头。最近有报大。如果是- -个1 cm厚的煤线难道是由6 cm厚的道说,新疆发现有50 m.150 m、甚至750 m的特厚木头形成的吗?既然古代树木极其繁茂高大粗壮,煤层,按照6 m实木形成1 m煤的理论,那得需要形成1 cm厚煤炭的树木竟只有6 cm呢?煤的厚度750mx6m=4500m厚的实木才能形成,大家认为相差悬殊,薄者如线,厚者数百米,而其埋藏深度也可能吗? 2009年8月4日中央新闻台报道,内蒙新相差极大,浅者仅数米,而深者几达2000 m,如果是开露天矿的煤层厚度也达到320 m,难道它是由由树木变成,他们是如何被埋人如此深的地下呢,虽1920m厚的实木形成的吗?另外,煤层的顶底板平然煤层倾角变化很大,那是因为煤层形成时基本都光如镜,而且绝对没有树木根部插入底板和树木顶是水平的,只是后来地壳发生折曲,如造山运动时部部插人顶板形成的煤炭,难道在堆积形成煤的木头分隆起部分下降才浩成现在煤层倾角的多样性,有前,先将底板压平再将木头运来?要知道,沁水煤田的近中国煤化工几近90° ,但很少南北长300 km,东西宽100 km,面积达3万多km2,见到YHCNMHG在下面而形成顶收稿日期:2009-08 07作者简介:王成学( 1937 -),男,河北灵寿人,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煤炭企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282010年1用王成学:再论“煤的形成质疑”第19卷第1期底板倒翻的现象,更何况将其翻在近2000 m的地下树木确实变成了煤,这也足以证明煤是木头变成的。呢。这足以说明在煤层形成之后在上面又逐渐形成实则不然,凡是煤中存在的上述情况岩石中都存在,了新的岩石层,煤层仅是地表形成时其中的--层而既有木化石,也有动植物化石,甚至更多。你决不可已。能说见过木头变成了石头就以为石头是木头变成的。其实,木头插在煤中就变成煤,插在岩石中就变2储量问题成岩石,而且同样的木头插在不同的岩石中就可以教科书上讲,煤是由木头形成的,石油是动物遗变成不同的岩石,全国各地的硅化木千奇百怪,各式体形成的,似乎都是因为它们可燃。而可燃的东西各样就足以证明。有的晶莹剔透如玉,大多粗糙如大多由碳、氢、氧组成,而动植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泥岩片石,所以说,在特定情况下木头可以变成哪种氧,所以就推断可燃的煤及石油都是由动植物形成。东西,就认定哪种东西,- -定是木头变成的是多么不而地球.上发现的可燃物很多,如天然气、可燃冰、油可信。母页岩等,难道它们也是由动植物形成的吗?据说,那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总感到,它与可燃冰的储量是煤及石油储量的2倍还多,难道它其他岩石形成机理一样。在宇宙大爆炸后,宇宙物们也是由动植物形成的吗?按照物质不灭定律,植质急速向四周扩散,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万有引力的物是靠吸收空气中的含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作用,物质逐步聚拢,就形成了各个星球,其中也包碳经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动物则是靠吃植物而生活,括地球。地球由多种物质构成,其中也包括形成煤本质来源仍然是空气中的碳。现在空气的成分是的物质,于是与形成其它岩层一样形成了煤层。如79%的氮和20.8%的氧,其它成分极少,根本满足果说煤可燃就与木头连在一-起,那金、银、铜、铁、锡不了形成煤炭和石油的需要,更不要说天然气.可燃又要跟什么连在- -起?大量的岩层又与什么挂靠?冰了。于是就认定,当年空气的成分主要是由可以因此,煤层与岩层形成机理一-样,只是形成煤的物质形成植物的气体组成,只是经过大量的吸收其中的可燃而已。外国人曾说我们中国人“燃黑石以代含碳气体后,才变成现在的成分而稳定下来。要知薪”,把它当成黑色石头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不去道,现在的空气每平方米上的重量才仅仅10 t,过去追寻各式各样的石头(岩层)是怎么形成的,而单单就算多一些能多到那里,怎么能让其中的碳形成如咬住煤炭不放呢?当然,笔者的说法可能并不成熟,此多的煤炭呢?更不敢说正确,仅想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探求煤层的真正成因。这样笔者认为是对科学持更负3煤的形成探讨责的态度。煤是客观存在的,既然由木头形成解释不通,就-定有其形成的方式。有人说,煤中有大量的古代[责任编辑:王玉梅] .植物化石就是证明。还有人说,他见过插在煤中的(上接第24页)- -条龙作业方式,研究巷道设计、施业,2009(7) :96 -98.工、监测、支护新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以求[2]东兆星.井巷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巷道支护获得安全、经济和合理的效果。2006 :239 -240.[3] 桂荣,刘永软岩隧道适时三维数值分析[J].建井参考文献:技术,2008(5):25 -27.[1] 王旭红,康立勋.杨双锁.大同矿区“三硬"煤层巷道煤责任编辑:王玉梅]壁整体推出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J1.中国矿中国煤化工MHCNMHG29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9-18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9-18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9-18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9-18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9-18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9-18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9-18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9-18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9-18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