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不同背景面孔识别缺陷研究 精神分裂症不同背景面孔识别缺陷研究

精神分裂症不同背景面孔识别缺陷研究

  • 期刊名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刘光雄,杨来启,赵瑾,陈玖,吴兴曲,马文涛,邓自和,张彦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6-1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识别缺陷的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利用无特征成人面孔作为刺激材料,考察被试对不同背景下新旧面孔的识别能力,分析其判断反应时间、识别率及误判率.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测评.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面孔类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116)=4.27,P<0.05),提示被试依从性良好.精神分裂症组A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B类面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对照组B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组(t=3.29,P<0.01);精神分裂症组B类面孔反应时较A类面孔延长(t=2.33,P<0.05).分辨力与PANSS中阳性量表分呈负相关(r=-0.391,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面孔识别缺陷,变更面孔背景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终生的社会困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