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好“中国故事”
- 期刊名字:传媒
- 文件大小:790kb
- 论文作者:郝亚琳
- 作者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
- 更新时间:2020-06-30
- 下载次数:次
理论探素Theoretical Exploration讲好“中国故事”文/郝亚琳摘要:面对国际與论“西强东弱”的形势,面对国际上不时出现的抹黑中国的各种言论,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必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因为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见解。关键词:国际传播中国故事新闻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自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公家的国际传播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传播的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国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进而直接影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从孔子学院在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这个国家的认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海外遍地开花,到国家形象片亮相纽知。对于本国的公众来说,认知自己国际舆论秩序中“西强东约时代广场,在对外传播的各种努力的国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但对于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还很明显中,有的好评如潮,有的也不尽如人外国公众而言,能够亲自在其他国家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存有强烈的意意。为什么要讲述“中国故事”?什长期生活的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即便识形态方面的成见,但他们又牢牢掌握么是“中国故事”?怎样讲好“中国是这极少数也不能说对别国的历史文着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这就加剧了这故事”?越来越多的人注意思考讲好化、风俗传统等有非常透彻的了解。种国际舆论偏见,从而导致部分西方国中国故事”的问题。所以各种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就成为大家民众对中国的不解乃至误读。多数国外公众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主要信息来源,也就是说,他们心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良好的国家1.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我们中的某国国家形象,与他们所了解到形象。笔者这里所说的讲述“中国讲“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的信息内容密切相关。故事”,其实就是国际传播的一种手是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关于国家2.国家形象的好坏与国家利益段。我们要用好这种手段,有效地开形象的定义,国内学者见仁见智,提息息相关。国家形象好,有利于国家展对外传播。出许多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国家形象不好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国家的外部公必然有损于国家利益。美国哥伦比亚中国故事”要回应世界关切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当今,全世界(中国以外)学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 Robert Jervis)认为,一个理想的国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国家的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家形象通常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学开沿河语遇积中小学增设汉语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增长还有用。一个糟糕的形象会中国煤化工这种“汉语热体实力的体现。尽管各种表述不尽相很大损失,而这一损失,是任何CNMHG世界都渴望认识同,但对于国家形象的定义主要包含的实力都无法弥补的。可见,一个国中国,了解中国。我们讲述“中国故70万方數A3/2012理论探索Theoretical Exploration事”正是为了回应世界关切。是因为影片《郭明义》上映后,在国人性化,注意以人见事,以小见大,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和在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海外孔子以细节打动人心。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目学院及相关机构纷纷建议孔子学院总2010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光投向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短部将弘扬新时代道德风尚的影片改编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其间,笔者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不仅解决了人民为看电影学汉语的影视听教材,让汉作为新华社记者,到山东代表团议的温饱问题,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语学习者在看电影过程中学习汉语、案组去探访,正碰上一位女代表来经济体。面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国际金了解中国。有的专家就指出,郭明义领议案、建议和意见专用纸,笔者就融危机,中国不仅能够独善其身,还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甘于清贫、和她聊了几句。从提交议案聊到平时以其平稳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平凡中透出伟大的道德风范,这种有履职,越聊越深入,后来笔者就以她的稳定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什情节、有故事的生动教材容易让外国和另外几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经么让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发展成就?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宏扬的优秀品历为基础,采写了《“为了更好的履中国的高速发展还能持续多久?中国质。可见,“讲故事”是最能打动人职”一走近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发展道路有没有借鉴意义?这些对心的一种方式。这篇文章获得了第21届中国人大新闻中国发展模式的探究,正是“中国故但是,在对外传播介绍中国的实奖报纸、通讯社作品消息一等奖。事”需要去解答的践中,很多新闻报道存在一个突出的个个基层人大代表鲜活的履职事例和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使很多问题就是忽视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朴实的履职感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国家产生了疑虑甚至猜忌,中国是否“宣传味儿”较重,难以为海外受众的印象。同样的例子在新华社近几年会随着崛起而称霸?中国是否会挑战所接受,报道效果不理想。如果改进很多重大题材报道中也并不鲜见: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伴随着这些方法和手段,多通过以事实说话、利比亚撤侨中,反复带领工友脱离险疑虑和猜忌,“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以小见大等跨文化传播的技巧,去感境,自己却坚守到最后一批的“80度甚嚣尘上。这些针对中国的或有染、影响海外受众,就能产生“润物后”翻译高晓林;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偏见、或毫无根据、或恶意抹黑的议细无声”的效果地震,在灾区一线处处都能看到的唐论无疑是“中国故事”需要去解释和新华社近些年在对外报道方面山市玉田县的13位普通农民……虽然澄清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无论是日常报道,只是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小人物,读此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热还是近几年的许多重大报道,都尽量者却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异彩纷呈的民俗突出人、突出故事性,注意以国际通中,感受到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看风情、风光秀丽的大好河山……这些行的语言和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正是我都是吸引无数外国人关注中国、热爱去讲述“中国故事”。以2011年中国们讲述“中国故事”的目的所在。他中国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故事”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例,新华杜播发们自己也成为一个个“中国故事”最需要去“广而告之”的。了大量的相关报道。虽然这个话题有好的讲述者。很强的政治性,但通过鲜活而生动的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讲故事”的手法,这些新闻报道充参考文献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曾谈到东西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方文化上的差异,认为东西方人在思从带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到领导。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译.北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人重综中国人民奔小康的发展历程京:新华出版社,1984.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2]刘小燕.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四、“大故事”更需要“小枧角”外传播新闻大学,2011)尽,描写唯恐不周”。这番话或许会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3]张彩霞.论对外汉语教育传给我们一些启示。勃兴,特别是媒介市场与信息消费观播的战略思维.杜会科学家,据了解,以电影《郭明义》为念的兴起,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2010(12)基础改编制作的多媒体汉语视听教材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YH中国煤化工《中国好人)将进入海外孔子学院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媒体越来CNMHG位新华通讯社堂。之所以要改编这么一部教材,就重视新闻的“可读性”,重视新闻的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传媒:MEDA3/201271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6-30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6-30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6-30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6-30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6-30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6-30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6-30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6-30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6-30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