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 薯类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

薯类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

  • 期刊名字:中国酿造
  • 文件大小:655kb
  • 论文作者:蔡柳,曾璐,张婷婷,高艳,田开忠,苏小军
  •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 更新时间:2020-09-3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2011年第3期.中国酿造专论与综述总第228期.薯类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蔡柳,曾璐,张婷婷,高 艳,田开忠,苏小军*(湖南农业大学生物质醇类燃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摘要:对我国红薯、木薯和马铃 薯转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论述了3种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情况及其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进展,比较了3种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参数,对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薯类乙醇发展的未来。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燃料厶醇;红薯;木薯;马铃薯中图分类号: S2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 -5071 (2011)03- 0001-04Review on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tuber cropCAI Liu, ZENG u, ZHANG Tingting, GAO Yan, TIAN Kaizhong, sU Xiaojun*(Hu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Alcohol Fuels from Biomas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 Cu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fuel ethanol (produced by potatoes, sweet potatoes, cassava)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 in thispaper.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planting situation and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tchnology of three materials were elaborated. Economic parameters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with three materials were compared. The suggestions for fuel ethanol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nd thefuture trends of fuel ethanol produced by potato materials were prospected. This paper will be beneft to the developing 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Key words: fuel ethanol; sweet potato; cassava; potato乙醇主要以小麦、甘蔗、薯类、玉米等为原料,经发酵、多元化供应(如淀粉类、糖类纤维质原料等),对于中国燃蒸馏而制成,燃料乙醇是用粮食或植物生产的可加入汽油料乙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迅速壮大具有重大的战中的品质改善剂,属于-种可再生能源。在替代能源战略略意义明。文章综述了红薯.木薯以及马铃薯生物转化燃料的大框架下,燃料乙醇已经成为替代石油的成熟模式!4。生乙醇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薯类乙醇的未来发展。物乙醇汽油消费量约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中国也已1燃料乙醇生产的技术和工艺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乙醇生产以发酵法为主。按生产原料的不同又分为和消费国凹。我国“+-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将可再生能淀粉质原料生产、糖质原料生产、纤维素原料生产及工厂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鼓励清洁、高废液生产等,其中淀粉质原料发酵法是我国生产乙醇的主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实现技术要方法,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原料首先经过粉碎,植物产业化,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燃料消费最将占到全部细胞组织遭到破坏:然后经过高温蒸煮处理,使淀粉糊化、交通燃料的15%左右,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燃液化,形成液化醪;再进行糖化发酵,蒸馏得到成品乙醇,料产业。最后脱水得到无水乙醇[。这种制备乙醇的方法必须经过我国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初期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开高温蒸煮工序,其所消耗的能量占整个生产过程总能耗的辟新的粮食消费渠道来平衡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稳定30%~ 40%问,为节能和降低成本,一些实际生产 良好的发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使酵模式在工艺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如同步糖化发之成为调节粮食市场供求的有效手段。但随着陈化粮的酵、生料发酵、固定化发酵、高浓度发酵等,其中以生料发消耗殆尽、燃料乙醇需求的增长,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原酵优势最为明显,因此成为各国目前研究的重点。料供应开始出现缺口。此外,在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中,原1.1 2种发酵工艺技术比较料成本占燃料厶醇生产成本的70%~80%凹,其直接关系到传统乙醇发酵工艺: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廉价、充足的原料供应是保障中国原料(淀粉质原料)- +粉碎~ +调浆- +液化- +糖化- +接种发醇-→蒸馏-→乙醇燃料乙醇生产的首要条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挤压膨化乙醇发酵工艺: .发展燃料厶醇产业首要的原则就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原料(淀粉质原料)→粉碎~→挤I膨化-→粉碎→调浆-+糖化、发酵◆争地,不破坏环境”。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多元化是中国燃料蒸馏→乙醇乙醇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探索生产燃料乙醇非粮原料的中国煤化工哩方法的不同,挤压膨YHCNMHG收稿日期: 20-11-3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区域专项(2007BAD41B00)作者简介;蔡柳(1982-),女湖南桑植人,硕上研究生,上要从事生物质能源方向研究工作:苏小军*。副研究员通讯作者。2011 No.3●2●Serial No.228China BrewingForum and Summary化后的物料与原来的相比,发酵更为充分,但在液化糖化以红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较早受到了中国有关能工序中必须经过高温蒸煮,能耗大。相比这2种工艺,采用源企业的关注。2006年, 中粮集团完成了河北衡水以红薯边糖化边发酵即原料不经预先糖化,直接进入发酵,不仅和甜高粱为原料生产20x10t燃料乙醇生产装置的前期准免去了糖化工序,而且消减了水解产物对糖化酶的反馈抑备工作,并计划在山东滨州建设以红薯为原料,年产10x104制,提高乙醇产率并缩短发酵周期";生料发酵是指原料燃料乙醇生产装置的项目。红薯的乙醇转化率较高,每不经蒸煮直接进行糖化、发酵,可以说是同步糖化发酵方2.8t- -3t薯千可生产1t忆醇,8.5t左右鲜薯可生产1t亿醉。方法的进- -步 提升,其具有降低能耗、提高乙醇产率、简化操毅等呵以红薯千为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生产燃料作工序、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乙醇,得到乙醇浓度为8.3%vol;罗希呵采用高浓度蒸煮工1.2生产阶段不同工艺的能耗比较艺对红薯转化燃料乙醇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活性物质,将参照参考文献[11]和燃料乙醇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发酵乙醇浓度提高为15.1%vol。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是我国搜集乙醇生产流程消耗的蒸气、电力及化学物资消耗数开发能源作物的战略需要,因此,我国红薯产业的发展前据,并追根溯源确定生产这些蒸气、电力和化学物资所消景十分美好。耗的能最;对流程7个阶段的能耗进行加和的燃料生产阶3木薯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段各部分能量消耗比较见附图。3.1木薯的生物学特性16000木薯也称树薯、木番薯。木薯块根的化学成分除水外,14000 I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他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果胶质等)至10001000含量都比较少。木薯素有“淀粉之王”的美誉,块根含30%兰8000的淀粉,木薯千淀粉含量为70%左右。在谷物类和块根类6000作物中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作物叨。提400003.2木薯的种植现状2000oL燕煮静阳蒸馏脱水皮醪分醒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温带一年生 薯属灌木,原料预处理液化发酵处理原产于南美洲。木薯较易种植,病虫害较少,是高产薯类作附图燃料生产阶段各部分能量消耗物。在我国,木薯广泛栽培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福建、台Attached figur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very stage in ethanol湾等省区,产量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据测算,conversion process我国木薯产量每年约000x10t,且每年以约30%的比例增由附图可以看出,在蒸馏段消耗的能量最大,约为生长咽。由于木薯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耐瘠、投入少产出大、产能耗的43%;而废醪处理原料预处理、酵母发酵消耗最少,容易增产增收、富含淀粉、不与粮争地等特性,随着经济的分别为1%、2%、2%;蒸煮液化段和脱水段的能量消耗量增长和能源缺口的不断加大,木薯作为- -种非粮作物日益位居生产能耗的第二、第三位,分别为31%和21%。因此,凸显出其开发利用价值。燃料生产阶段的节能重点依次为蒸馏段、蒸煮液化段和3.3木薯转化燃料乙醇研究现状木薯加工性能好、易粉碎、蒸煮时间短、糊化温度低,脱水段。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具很大发展潜力的燃料乙醇生产2红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再生资源。木薯原料经过除杂、粉碎、液化和糖化,可进一2.1红薯的生物学特性红薯又名甘薯、红苕、白薯,属旋花科植物,原产南美步发酵成为乙醇。目前,乙醇已成为汽油中的添加燃料,对洲热带地区,新鲜块根的淀粉含量可达20%,且氮源丰富,乙醇的需求越来越多。与巴西发展甘蔗乙醇,美国发展玉适合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购。米乙醇相比,在我国发展木薯乙醇,既开发了绿色能源通2.2红薯的种植现状道,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木薯燃料乙醇发展虽然我国红薯种植面积广泛,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均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加工技术基本成熟,发展潜力巨有种植,总产量约为4.5x104,占世界总产量的80%,居世大。广西轻工科学研究院的“固定化酵母”已推广利用,发界首位凹。我国南方盛产红薯,其具有良好的抗旱性、耐瘠酵效率比传统工艺效率提高20%- -30%。广西平果凯特生物性,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在荒山、荒坡都可以种植,不仅化工中国煤化工用了低温蒸煮糖化和差不存在“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压HC N M H G耗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土地资源,有效缓解部分地区农业供水紧张的矛盾,提高平,为大规模王产燃科厶爵吴疋J基础啊。刘振等网对木薯农业资源的利用率9。干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进行了研究,其乙醇浓度为2.3红薯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11.30%vol;梁于朝等凹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 .2011年第3期中国酿造专论与综述总第228期通过正交试验,酒精度为16.61%vol,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由表1可以看出,每生产1t燃料乙醇,所需小麦的原料相比,提高了22.76%。.成本最高,其次为玉米;与前两者相比,木薯和甘薯的则较4马铃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4.1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5.2单位面积燃料乙醇产量的比较鲜马铃薯含水量为68%~ 85%,淀粉含量为9%-20%,粗根据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反应过蛋白为0.70%-3.67%,灰分为0.50%~1.87%。马铃薯淀粉颗程可以推算出, 1t淀粉理论上可产无水乙醇0.5679t.从表2粒大小为15μm~l00μm,平均约65pum,在常见淀粉粒中最可以看出,木薯、甘薯和马铃薯单位面积乙醇产量较高,玉大,容易糊化。糊化温度为59C-649C,直链淀粉含量为25%产。米其次,小麦最低。目前有研究表明,用于工业型的马铃薯淀粉含量为30%左表2不同原料单位面积燃料乙醇产量比较右啊。因此,马铃薯可作为生产乙醇的理想原料。Table 2. Yield of fuel ethanol from diferent materals4.2马铃薯的种植现状作物产量(公顷) 淀粉含最%吨质料产单位血积乙萨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8000万亩,乙醇量/生量(/公顷)8~1065~750.36~0.422.88-4.20产量超过8000x10t.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小麦6-960~700.34~0.392.04~-3.51是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啊。但北方地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25~ 4522~280.12-0.153.00-6.75影响,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而南方地区生产马铃薯有着巨甘薯18-260.10-0.14 .2.50- 6.30马铃薯240.133.25~5.85大的发展潜力:一是利用山丘荒地,二是利用冬闲田。可利用的冬闲田约3亿亩,仅湖南省就有4000万亩冬闲田,通5.3生产燃料乙醇的综合比较过发展冬种马铃薯,改变了过去纯水稻的单一生产结构,不同类型原料乙醇产量稳定性相对较好,权重系数定以在南方推广5000万亩计算,每年马铃薯产量可增加1x10t为60%,分值界定为60- 100分.木薯的乙醇产量最高,定为以上,可以生产燃料乙醇000x10以上。100分,小麦的最低,定为60分,其余按比例取值。由于原料4.3马铃薯转化燃料乙醇研究现状张继福凹采用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浆分别进行乙醇价格影响因素多,敏感性强,变动性较大,因此原料成本的权重系数定为40%,分值界同样为60~ -100分。 木薯最低,定发酵试验,最高乙醇浓度达到12.11%vol;高艳等啊对马铃为100分,小麦的最高,定为60分,其余按比例取值.乙醇产薯浓醪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量和乙醇原料成本均按表1和表2中平均值计算。验优化,其最终乙醇浓度为14.9%vol.以上研究均采用传综合比较结果按所得分值大小依次为木薯100分、马统高温蒸煮工艺,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淀粉质原料中,马铃薯95分、甘薯94分.玉米77分、小麦60分(表3)。铃薯是最难进行生料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国内尚未发现有成功的研究报道。国外,仅ABOUZIED M M等凹采用黑喪3不同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综合比较曲霉和酵母菌共培养的方式,以马铃薯为原料,在较低底Table 3.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diferent materials for fuel物浓度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乙醇转化率,但没有进一步ethanol production的研究结果发表。苏小军等网采用辐照技术对马铃薯进行作物单位面积厶醇产量单位乙醇原料成本(分值>揣公顷分值权重值元九分值权重值预处理,进而以其为原料生产乙醇,研究表明,马铃薯经木薯4.87 100 602899 10040100400kGy辐照处理后用于乙醇发酵完全可行,经优化后的乙马铃薯4.55 94562931 999:醇浓度最高达到12.4%vol。甘4.40 9255297198775不同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经济参数比较小麦2.77363954 605.1 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成本比较6我国燃料乙醇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喪1 不同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成本比较6.1 问题Table 1. Materials cost for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with diferentmaterials6.1.1原料优势品种的单一与技术上的局限性作物淀粉含量%吨乙醉需原料单价/(元哟吨乙醇需薯类原料种植粗放且品种单- -, 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等原料/t原料总价/元中国煤化工铃薯都具有耐早、耐贫玉米65~-752.34-2.701300~-14003042-3780现象2.51-2.931400~15003514-4395瘠C N MH G的生产原料具有- -定优CH木薯22-286.28~8.002198~3600势。我国有大量荒山、荒地等边际性土地可以开发种植此甘募18~266.77-9.78300-4002031-3912类作物,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土地利用的合理评价和科学规7.33350-4502565-3298划,没能有效利用资源呵。2011 No.3●4●Serial No.228China BrewingForum and Summary政府和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生物资源,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燃料酒精将给薯类产在技术创新的决策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技术研发进.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薯类的加工开发为其产业化度缓慢。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薯类的综合利用又将会进一步提高6.1.2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完善薯类的附加值。可以预计,随着国家加大对薯类产业投入,政府支持是燃料乙醇市场发展的动力。2001年以来,薯类良种化生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三薯加工综国家组织了燃料乙醇的试点生产和销售,建立了包括燃料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我国薯类燃料乙醇产业必将逐步走向乙醇的技术标准生产基地、销售渠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发展壮大,前景广阔。.惠等在内的政策体系,积累了生产和推广燃料乙醇的初步经验凹。但是,为避免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对燃参考文献: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采取了严格的管制,除定点生产的4[]张场健,向威达,周涛, 等我岡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I.家企业,其他企业均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也难以进入汽油的中国能源,2009(31);31-42.[2] YOKOYAMA s, OGiI T, NALAMPOON A, et al. Biomass cnerey poten-销售渠道,这在- -定程度 上制约了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tial in Thailand [I]. Biomass Bioenerg, 2000, 18(5): 405 410.6.2策略[3]苏小军,熊兴耀,谭兴和,等.燃料厶醇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农6.2.1合理布局、加强优势品种的开发业大学学报,207,33(4):4840 485.2006年以来,我国将红薯木薯等作为生产燃料乙醇[4] JANSSON C, WESTERBERGH A, ZHANG J M, et al. Cassava, a poten-的主要原料,但土地的利用并未达到效用最大化。建议政tial biofuel crop in (he) Peopl's Republic of China[J]. Appl Energ,府可依据南北地域特点,选择可重点发展的原料作物发展2009, 86(1): 95-99.规模种植,北方重点发展马铃薯种植,南方重点发展木薯、{$]蒋剑春.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最[0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22(2): 76-80.红薯及冬闲田马铃薯种植.同时,对薯类品种进行改良,加[6]黄诗铿.我国燃料乙醇原料应走多元化道路[].中国科技论坛, 200强优势品种的开发。(6):52-55. .根据木薯、红薯、马铃薯生长环境特点,充分利用边际[7]宋安东,裴广庆,王风芹,等.中国燃料乙醇生产用原料的多元化探索性土地。建议有关部门就我国边际性土地情况进行普查,[I.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303.对于可以利用的边际性土地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8]黄治玲.燃料C醇产业全球发展状况[]化工管理, 2003(2):34-35.建立有规模的生产基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免税:补[9] 杜风光,冯文生.燃料厶醇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现代化工,2006(1):69.贴等财政政策,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保障原料的供应。[10]肖冬光,许葵,李瑞青. 酒精浓屦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酿酒科6.2.2加大投入,实现技术进步技,2004(6):40-42.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投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改善[1]董丹丹赵黛青,廖瞿萍,等.生物基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能耗分析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体制,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机制,创与节能技术综述[].化工进展,2007, 26(1): 1596-1602.造引进人才的氛围,采取适当的薪酬刺激等措施,减少人[12]傅学政,朱薇. 管犬球我国红薯生产燃料厶醇的综合效益分析I].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6011):183-186.6才流失,激励人才回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13] 杜连起,张红新.试论我国甘薯加工产业化[].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162):61-62.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周期,政府不但要保证持续的投入,[14]王彦波,众文. 红薯加工与利用前景好[].农村新技术, 2009(3);而且要与创新主体间增强信息流通,避免信息不对称现33-34象,要敢于对创新主体投入,且要避免盲目的投入。[15]方毅, 印培民,黄莜萍.红薯干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燃料乙醉的研究[.江西科学.2008,5(15):25-27.6.2.3统一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制定关于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标准、生产流程[16]罗希. 高浓度发醇制备红幕燃料乙醇的研究[].酿酒科技, 2008(7):8-10.与工艺设计方面的国家标准,完善行业标准体系,防止在[17] 王文泉,叶剑秋,李开绵.我国木薯酒精生产现状及其产业发展关键燃料乙醇行业升温时期,不合规定的企业涌入生产行列,技术一广西、海南木薯考察报告[].热带农业科学, 2006, 26 (4):造成生产秩序混乱。在建立国家标准后,要合理分配审批44-49.权限,使标准公正、有序、有效地执行,在适度竞争的基础[18]董丹丹.赵黛青.廖翠萍,等.木馨燃料乙醇生产的技术提开及全生上,合理安排产业布局,防止形成扰乱市场的局面。中国煤化工7(35): 160-164.[19] 朱苟西农业科学2008, 39(4);7展望470]YHCNMHG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压力,各国都在寻[20]刘振, 王金鹏.张立峰。等.木薯干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找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乙醇替代石油作为燃料具有环过程工程学报,20503035355.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红薯、木薯及马铃薯作为可再生的[21] 梁于朝,朱德明,李开绵.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D.安徽2011年第3期中国酿造专论与综述总第228期●5.红曲抑菌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赵树欣,张建玲(教育部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举例说 明红曲在中国的应用,介绍红曲霉抑荫物质的研究进展,对已经发现的几种抑菌物质:红曲色素,莫纳斯叮.安卡内酯、几丁质酶和糖肽类物质等的抑蘭作用作了综述。对红曲抑蘭物质实现工业化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红曲作为食品防腐剂方面提供帮助。关键词:红曲;红曲霉;抑菌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 -5071(2011)03-0005 -04Antibiotic components in hongquZHAO Shuxin, ZHANG Jianling(Key Laboratory ofIndustrial Microbiology, Minist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Abstract: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biotics in Hongqu was reviewed. Several components, such as Monascus pigments, monascidin, ankalactone,chitinase and glycolpeptides were intoduc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Hongqu were ilustrat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ubstances produced by Hongqu was prospected. The aim was to provide basis for Hongqu used as food preservatives.Key worda: hongqu; Monascus, antibiotic红曲是红曲霉在蒸熟的稻米上生长发酵而形成的红了造红曲的方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不仅详细记载色米粒。由于颜色鲜红宛如朱砂,亦称丹曲。红曲是我国了制造丹曲的方法,而且配有插图来说明制曲过程,从中古代先人的伟大发明。明代李时珍引《丹溪补遗》中的记可以知道宋应星掌握了红曲制造技术的精髓。载时说“以白米饭受湿热蒸变而为红,即成真色,久亦不《天工开物》中首次明确提到红曲预防食物腐败的作渝,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从雪白的稻米变成紫红色的用:“凡丹曲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红米,在没有微生物知识的古代确实给人以神奇、奥秘的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感觉,所以有人说红曲是中国古代先人巧夺天工的发明。暑之中,经历旬月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制造红曲的详细记载见于元朝"。元代吴瑞撰《日用虽然古代有上述论述,但是近、现代相关红曲抑制食本草记载:“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物腐败的理论与实践资料记载却很少。当代食品工业的伤损"。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红曲:味甘平,无毒,健发展,虽然营养健康是研究的热点,但是防止食物腐败、延脾益气,温中,腌鱼肉内用”。忽思慧是蒙古族营养学家,长食物保存期仍然是食品工业化的基础。随着国家对食曾任宫中饮膳太医,管理宫中的饮膳烹调,对各种食物和品安全的重视和大众对自然健康食品的青睐,使用安全的补益药品都有研究。元佚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食品防腐剂将成为必然。有造红曲法,其中详细记载了红曲的制造过程。红曲作为唯-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色素,其研究与应到了明朝,制红曲的史料大大增加。李时珍(本草纲用已经比较深入和广泛。而红曲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目》记载:“红曲本草不载,法出近世,亦奇术也”。并记载了研究还很不够,文中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综述。制造流程,其后还介绍药用价值。明吴氏<墨娥小录》记载迄今为止,据报道红曲中已经发现的有抑菌作用的物收稿日期: 2010-03-30作者简介:赵树欣,女教授,主要从事白清、黄清酿造的研究工作。农业科学, 2008, 36 (21):9242- 9243.食品科技, 2010, 2(16):33-36.[22]孙传伯,李水刚,李云,等. 云南省马铃薯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研[27] ABOUZIED M M, REDDY C A. Direct fermentation of potato starch to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310-315.etharol by cocultures of Asperilus niger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se[23]李清明,谭兴和,熊兴耀,等利用马铃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中国煤化1工155159析[I].酿消科技, 2007(11)25-27.[28]料发酵制备厶酵的研究[农[24]苏槟楠,徐宏英,王慕华,等.马铃薯清发牌酒精蘭种删选及产酒性YHCNMHG能的研究(J],中国酿造, 2010(1);50-52.(29]刘铁男.燃料厶醇与中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25]张继福.马铃薯讷精发酵的研究([].青海科技, 1992);1314.[30]钱伯章.生物燃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预渊[J].新材料产业,2006[26]高艳, 谭兴和,周红鵬,等马铃薯酒精浓醪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小.(3): 47-51.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