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人头空为甲”辩 《说文解字》“人头空为甲”辩

《说文解字》“人头空为甲”辩

  • 期刊名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孙学峰,王向华
  •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3-2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第31卷第6期2011年11月Philos. &Soc. Sci. Edit.)Vol 31 No 6 Nov. 2011《说文解字》与汉字学研究·《说文解字》“人头空为甲”辩孙学峰!,王向华2(1.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48;2.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西宁810000)摘要:关于汉字“甲”的造意,《说文解字》提供了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从木戴乎甲之象”,第二种解释在版本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人头宜为甲”、“头玄为甲”、“人头空为甲”三种不同的说法,主要分歧在于“空”、“玄”和“空”的不同。从“空”、“玄”和“空”的书写事实和可能存在的讹误情况可以看出,“空”和“玄”均由“空”书写传讹而出。因而,“人头空为甲”是《说文解字》对“甲”造意解释的最合适的校订方式。通过对“人头空”含义的探究,我们发现,“人头空”的意象与“从木戴孚甲之象”是一致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人头空为甲”的正确性。关键词:《说文解字》;甲;人头空为甲;造字意图;书写;讹误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40964(201106010603关于汉字“甲”的造字意图,《说文解字》(以下管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原初,在于文献流传讹误均称《说文》)提供了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从木戴孚后的各抒己见。今天,《大一经》和《说文》原本都已甲之象”,第二种解释却在各种版本的流传过程中失传①,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那么,学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者更应考察并研究“致误之由”,并进一步思考文献是,大徐本认为校订的有关问题。一曰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130之后的许多字书,诸如《汉语大字典》等,都引首先来看大徐本。“”和“宜”之间属于异体用了这一说法,不过大多将“发”直接更换为“宜”关系,没有任何语用的差异,这大概是《汉语大字2]1173典》等将“”改为“宜”的原因。但是,就文献校订二是小徐本,表述为来说,整理者有必要保留版本的原初面目,即使细微《太一经》曰,头玄为甲,甲为人头。13278的差异也不应该有所疏漏。在《说文》中,“宜”字不头玄”之前脱一“人”字,也没有使用“一曰”见于正篆,却在对正篆的说解中出现12次。至于的体例,王筠《说文句读》沿用这一说法,却又改“甲“友”字,除去正篆,只在“人头定为甲”这个争议点为人头”为“甲象人头”;出现过一次,这说明,“”的出现是值得再做考察三是,《集韵》引述《说文》时说:的现象。遗憾的是,大徐本没有就校订做出进一步一曰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5126的说明。从语法分析的角度看,“友”或者“宜”只能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赞成这一说法,但又改作为副词充当“为”的状语,具有应当、应该或者大日”为“《大一经》日”6。概等方面的意思。但是,“家为”或者“宜为”只在此以上三种说法,有的使用了“一曰”的体例,以处使用,可见这个表述不是《说文》的通例;“为标示与“从木戴孚甲之象”的不同;有的没有出现或者“宜为”含有不确定和揣测的语气,也是《说文》“一日”,但并不违背“一日”的事实。有的出现了中绝无仅有的。《大一经》曰”,以标示《说文》的解释来源;有的没再来看小徐本和王筠《说文句读》。在《说文》有出现“《大一经》曰”,并不能否认引文出自同一文中,“头”字出现120次,主要具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献的事实。弄清“一日”和“《大一经》”在文中的用示人或动物的头部,二是物体之一端,后者可以看作途,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三种说法尽前者的意义引申。“玄”字出现42次,除去用作部收稿日期:2011408-20作者简介:孙学峰(1978-),男,山东滨州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书法学、汉字学的研究;王向华(1977-),女,山东滨州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学峰,等:《说文解字》“人头空为甲”辩首名称、正篆、声符以及用作形符等功能,也主要不总是准确无误。“安”、“玄”、“空”语音差别极表达两种意义:一是“幽远”,二是“黑面有赤色”。大,意义也不相通、同,自然不会产生同音假借或者其中,“幽远”是就事物与观察者的距离而言;“黑而同义替换的问题。在不同的版本之间出现三者分歧有赤色”则是由距离“幽远”而观察所得,进而成为相异的情况,最大的可能还是在于汉字字形的传讹。特定颜色的称谓。至于“头”与“玄”组成的短语,则那么,考察这三个字的书写状况,无疑有助于探寻三不好确定其意义。在做出“字形亦取象人头”的判种版本互异的来龙去脉。比如,“空”在楷书中如果断之后,小徐本并没有就何以校订为“玄”做出解比较潦草时写作宜,“”(或者“宜”)在行草书中则释。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在“头玄为甲”这句话中,常作宜、立:中部的纵向笔画如果较短,则可以看做“头玄”是主语,“头”则充当“玄”的定语。正是根“、”画,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被校订为“空”;中部的据《说文》对“玄”的解释,王筠认为“似谓头玄象天纵向笔画如果较长,则可以看做“(”画,就可能被色”,但是如果真的这样理解,“头”就是指代天空,校订为“宜”或者“宣”。这大概是“人头空为甲”和而不再是指人的头部其“天色”的理解也与“头玄“人头友为甲”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空”字还有为甲”的下一句话“甲象人头”毫不相千。无奈之种草书形式主;“玄”字则写作玄,有时甚至改变下,这种说法只好将“头玄”之前的“人”字省掉。看笔顺将第一画的“、"和第三画的撤折连在一起写来,王筠对他的理解也不敢肯定,所以加上一个“似谓”,又在评介“人头空为甲”时也并无十足把握地作玄:当“空”字最后的两个“、"写得比较潦草时判为“似误”后人可能校订为“玄”;当“玄”倒数第二画撤折与相对来说,《集韵》和段注本对“甲”理解更有说、”断开时,则可能校订为“空”。这大概是“空服力。作为一部韵书,《集韵》引用了许多《说文》的和“玄”产生分野的根由。但是,在“宣”(或“宜”)内容,为我们研究解读《说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玄”之间则有另外一番不同的状况。“家”(或最主要的是,段玉裁在采纳这一说法的同时,进一步“宜”)有时写作②下部与“玄”字形体相近却往往提出“履空”、“胫空”的旁证:省略上部的“、”;也或写作立立,上部与“玄”形体鞔:履空也。10相近,下部却与“玄”有极大的差异缚:篪貉中,女子无绔,以帛为胫空,用絮补核也就是说,由“空”出发,可能讹误为“玄”和名曰缚衣,状如檐褕。123友”(或“宜”);由“玄”出发,则不会出现同时讹误按照段氏的理解将“空”看作“腔”的古字,则为“空”和“”(或“宜”);由“”(或“宜”)出发,人头空为甲”语意通顺,“履空”、“胫空”等也可以也不会同时讹误为“玄”和“空”。从这三字的书写作为内证支持“头空”或者“人头空”的成立,与“甲事实和可能存在的讹误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将《说象人头”更是相合的。文》对“甲”的解释校订为“人头空为甲”是合适的。推究众说之分歧,主要在于“友”、“玄”、“空”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同意段玉裁所说“人头空三个字的不同。那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宣”、谓髑髅”6的观点。髑髅是就死人而言,于生者则“玄”、“空”之间的关系,以便分析出现三种说法的叫做头颅骨。由于头颅骨构成了人头的外部主体轮原因。廓,所以,我们习惯上甚至称髑髅为“死人头”。从作为分析字形、解说字义探究汉字形义同一原这个意义上说,“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就显得前则的字典,《说文》系统整理了小篆体系的汉字,并后矛盾了。在这句话中,“为”相当于“是”,“象”则且保留了古籀等珍贵的古文字形体。但它成书于意味着“不是”,髑髅不存在像不像人头的问题,从今文字已经盛行的东汉中晚期,所以,《说文》中的根本上说,髑髅就是人头或者人头的一部分。当然正篆、古文、重文以古文字风格写出,对古文字的说我们也可以假定“象”有可能如小徐本那样校订作解则应该以楷书行书乃至个别草书符号等今文字“为”,但这同样解释不通:如果将髑髅看做人头,那风格写成。必须承认,在抄录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么,“人头空为甲”之后的“甲为人头”就变为一句废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书写都表现为印刷体,也不是所话;如果将髑髅看做人头的一部分,那么,就将部分有的文字形态都如想象的标准、规范。由于字体、书和整体混为一谈。因而,“人头空”必须不是“人体以及个人书写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文字在书写头”,却又必须是像“人头”的物品。时总是出现许多意外的情况,而在识读和校订时也段玉裁认为,“空”和“腔”是古今字。在段氏所第31卷第6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举的内证中,“鞔”即鞋帮或者鞋子,是人工制成的注释:包裹“履”的“腔”,这与《说文》“履空”的解释是相①在《说文解字注》、《说文句读》等中,都提到不知《大合的;缚即古代妇女所穿的小衣类似于今天的套经》为何书,可见《大一经》的失传已经不是今天的事情裤,是人工制作的包裹“胫”的“腔”,与“胫空”的解至于《说文解字》,目前所见最早的唐写本残卷,其中并没有释也是相合的。那么,“人头空”也应该是包裹头部甲”部。的“腔”,即《说文》所谓“兜”、“胄”或者“冒”等,在②在《说文解字》中,“牵”、“畜”等多与牲畜有关,大抵今天则叫做头盔或者帽子。正如朱骏声《说文通训是牵引牲畜的器具之形,与“玄”单独使用时的含义无关。③在段注中,尚有“額空“,但“額空”不见《说文解字》,定声》所说:“甲,铠也,象戴甲于首之形。”73d于不知段氏所说“额空”的来历。头盔或者帽子是根据人头的形状制成的,在战争中④在皇象《千字文》等传世书迹中,“畜”字上部的“玄”人们甚至常常以空的头盔或者帽子作为掩饰°,而就是这种写法。敌人看到之后也往往会认为有人头的存在,所以,⑤段玉裁认为“鞔”是鞋帮,但在古籍中,也有“鞔”为鞋《大一经》又说“甲象人头子的用例。比如,高诱注《吕氏春秋》:“鞔,履也对汉字造字意图的解释必须建立在汉字形体的⑥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近代。在很多表现战争题材的基础上。尽管《说文》对“甲”的造意提供了两种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兵土以头盔或者帽子作为伪装吸引敌方面看来截然不同的解释,但由于这两种解释都是基注意力的镜头于“甲”的字形,它们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的联系。之象”是指孚甲,也即草木萌芽时包裹参考文献:种子的外皮。从今天棉花、大豆等植物的萌芽过稗[11许慎.说文解字(大徐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可以看出,在植物初生时,孚甲会包裹着枝叶率先破(2]李格非汉语大字典[K],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土而出,然后伴随着枝叶增大而逐渐脱落。由枝叶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支撑的孚甲与戴在人头上的头盔或者帽子之间在意[3]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象上是一致的,都具有保护头部或顶部的功能,完全[4]王筠说文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98可以作为两种造字意图的解释。弄清“人头空”的[5]丁度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5准确含义,也就进一步证明了校订为“人头空为甲”[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的正确性。[7]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98(责任编辑:韩伟)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