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烯烃加氢生产乙烯料的工艺研究
- 期刊名字:石化技术与应用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田鹏程,屈锦华,戴立顺,高晓冬
-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
- 更新时间:2020-03-23
- 下载次数:次
第22卷第5期石化技术与应用Vol.22 No.52004年9月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ep.2004研究与开发(334~336)C,烯烃加氢生产乙烯料的工艺研究田鹏程,屈锦华,戴立顺,高晓冬(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3)摘要:将2种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组合装填,进行了C。馏分加氢生产乙烯裂解原料的实验,确定了适宜的C,烯烃加氢饱和工艺条件,并进行了1500 h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氢分压为3.2 MPa、反应温度为(基准+30)9C ,氢/油体积比为200,体积空速为(基准x2.0) h"' 的反应条件下,C,烯烃的加氢饱和率达到95%~100%,加氢C.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0%,是蒸汽裂解制乙烯的优质原料。关键词:碳四烯烃;加氢;蒸汽裂解;乙烯原料中圈分类号:TQ221.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 - 0045<(2004)05 -0334 -03据专家预计,我国乙烯消费量在2005年将达裹1实验用原料组成体积分数%到10 Mt,2010年将达到13 Mt1-2)。 目前,石脑V(异丁烷)/ V(异丁烷)/异丁烷丁烯V(丁烯)=2:1 V(丁烯)=3:1油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乙烯裂解原料。随着石C0.710.070.510.55脑油资源日渐短缺,寻找新的乙烯裂解原料,对正T烷3.235.513.99.3.80乙烯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异丁烧94. 8930. 2673. 3578.73我国许多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炼厂气资源1-丁烯48.6516. 2612.21异丁烯0. 122. 670.970.76丰富,C,馏分过剩,但典型的催化裂化装置的C,顺丁烯0.04.081.381.05馏分中C,烯烃体积分数高达50% ~ 60%3],同反丁烯D.108.122.772.101,3-丁二烯0.000.640.16时还含有少量的二烯烃以及硫、砷等杂质,如直Cs及以上组分0.840.000. 560.63接将C,馏分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则烯总计100烃在裂解炉中会发生聚合、环化、缩合和结焦反丁烯合计0.3264.1521. 6016.28应,因此必须将烯烃除去。采用低压加氢饱和烯烃并脱除其杂质,是使C。馏分成为优质乙烯裂1.2实验装置及 催化剂解料的主要方法。实验在250 mL加氢装置上进行,异丁烷和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针对使丁烯分别经计量泵至反应器入口与新氢混合进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进行C,馏分加氢存在的硫、人反应器床层,反应后进人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砷导致催化剂中毒的问题,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分离,液相产物经降压后用钢瓶取样分析。以国内某炼厂的C,馏分为原料,进行了系统的工由于炼厂C,馏分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艺条件和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考察。1,3-丁二烯,而二烯烃在高温下极易发生聚合,因此,对于C,加氢通常先采用低温及低加氢活性1实验部分的催化剂对二烯烃进行加氢,然后再进入活性较高1.1 原料的加氢催化剂床层进行烯烃饱和反应。本实验采实验原料为取自某炼厂的C,馏分(简称丁烯),并以异丁烷(取自某炼厂烷基化装置)代替实际工业装置用的稀释油,所用丁烯、异丁烷及收稿日期:2004 -04 -19;修回日期:2004 -06-07作者简介:田鹏程(1962- ),男,北京人,工程师,现从事石油混合原料的组成见表1。炼制中试研究工作。第5期田鹏程等. C,烯烃加氢生产乙烯料的工艺研究●335●用一种硫化型的选择性加氢脱双烯催化剂和一种空速、氢/油比等工艺条件对丁烯加氢的影响,其中硫化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组合装填的方式。反应温度为(基准+30)C ,体积空速为(1 ~2) x基准h~' ,氢/油体积比为200 ~700,异丁烷与丁烯2结果与讨论的体积比(简称稀释比)为2~3。此外,还考察了2.1 工艺条件考察氢分压为4.8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丁烯的加氢效在氢分压3.2 MPa下,考察了反应温度、体积果。各实验的工艺条件和产品组成见表2。表2丁烯加氢实验工艺条件和产品组成项目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 4实验5实验6实验7实验8实验9 实验 -3B工艺参数氢分压/MPa3.24.8反应温度/C基准-30基准基准基准基准+10基准+10 基准+15基准+30 基准-5烯烃进料空速/h-'基准x1.5 基准基准基准x1.5 基准x1.5基准x1.5基准x1.5基准x2.0基准氢/油体积比D0: 1700:1350:150:1350: I200: I稀释比2:13:13:产品组成φ/%C,-C,0.430.520.590.540.550. 700.670.49正丁烷16.37 20.43 18.90 19. 7824.48 19. 0826.1120.2520.2120.08异丁烷71.72 78.40 78. 9978.8574.3779. 6172. 7077.5378.4678. 171-丁烯0.980.000.09 .0.020.070.04异丁烯0.730.00 0.14.000.130.10顺丁烯3.050.240.050.00;0., 000.200.00 .反丁烯;6.110.460.00.0. 380. 000.251.3-丁二烯0.00 0.00C,及以上组分0.600.650.60.0.610.72.640.750.74 .总计00100丁烯合计*φ/%32.59 0.00 3.68 0. 763.132.08烯烃饱和率”/%49.2094.2698.8299.9795. 1399. 9796.76”:指将产品中丁烯的体积分数还原为纯丁烯进料时产品中丁烯的体积分数:* * :相对纯丁烯进料的烯烃饱和率:由表2可见,采用稀释比为3:1的混合进料,温升较小,反应温度较易控制。在实验2的条件下,烯烃饱和率高达100%,丁烯2.2催化剂稳定性考察体积分数降至0;当将氢/油体积比由700降低至为了考察所用催化剂组合加氢处理丁烯原350时(实验3),烯烃饱和率降低至94.26%,烯料的稳定性,在完成上述工艺条件实验(催化剂烃体积分数升高到3.68%,这说明氬/油比对烯已运转320 h)的基础上,在氢分压3.2 MPa,基准烃加氢有影响。在氢/油体积比为350的条件温度,体积空速(基准x2.0) h-'的条件下,以丁下,提高氢分压至4.8 MPa(实验4),使反应在超烯为原料(性质见表1)进行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临界条件下进行,可使烯烃饱和率由94.26%提实验结果见图1和图2。由图1可见,催化剂床高至98. 82%,产品的丁烯体积分数由3.68 %降.层平均温度一直高于要求值(基准温度),这是由至0.76%,可见,提高氢分压可使烯烃饱和率增于C。烯烃加氢作和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故催化加。在氢分压3.2 MPa,反应温度为(基准-5) C剂的反应活性始终很高。至(基准+30) C,氢/油体积比为200~350的条件下,烯烃进料体积空速由基准提高到.基准+20-(基准x1.5) h"'和(基准x2.0) h"',对反应基准+10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各条件下的烯烃饱和率都大于95%。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分压为3.2 MPa时,运转时间/h稀释比为3与稀释比为2的进料相比,前者反应.圈1.魏定性实睑反应温度的变化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3-23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3-23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3-23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3-23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3-23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3-23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3-23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3-23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3-23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