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概论
- 期刊名字:艺术百家
- 文件大小:244kb
- 论文作者:王文杰
-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 更新时间:2020-10-22
- 下载次数:次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总第119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2-0111-07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概论王文杰(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竹工艺”专门史的史料整理与分析要立足于“竹工艺”本体,在“竹工艺”这条主线统辖之下,进行系统的竹工艺史料汇聚与研究,力求为处理妤竹工艺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应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作为专门工艺知识的历史文献考古研究,这里分为七个部分概述,针对竹工艺门类进行系统的史料收集整理,旨在系统而丰满地还原竹工艺的历史面貌,全貌性地展示竹工艺的历史情境,进行工艺文化的再现,以期对我国传统竹工艺的未来发展产生接续性影响。关键词:中国艺术;工艺美术;竹艺;手工艺;史料;历史观;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如果有人问我对哪一类古籍最感兴趣,我会毫不艺就有了可结伴研究的必要—历时性的史料在共迟疑地回答对有关工艺技法的古籍最感兴趣。如果时性的竹工艺意义上得到了统一。史学家吴晗有人问我哪一类古藉最难得,我还会毫不迟疑地回答(1909-1969)先生指出:“现存的史书是旧史家根据有关工艺技法的古藉最难得。旧观点写出来的,今天需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运用新王世襄的观点写出人民所需要的历史。”对于物质文化的中国传统竹工艺史料选取的历史观历史探讨亦当如此,现存于世的古城墙、殖民建筑、宫廷艺术品……无一例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精对于中国传统竹工艺史料研究,历来较为零散,神文明的物化形态,这种现实的形态无论曾经为哪个概竹材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材料,乃易得之物,黄庭阶级、阶层服务,它都是缘于劳动者自身的智慧的,正《对青竹赋》就有:“……吴楚无竹工,非无竹工,妇如美学家克罗齐所言:“一个看来像只是恶的事实,能织缉之器,儿能鸡鹜之笼也”。究其工艺文化,个看来像完全是颓废的时代,只能是一个‘非历史概源于草根文化之故,不为显学。其所制器物,既有的’事实,这就是说,它还没有用历史的精神去处理平民百姓熟视无睹的日用家什,也有上升至文人骚客没有经过思想贯注。”比如欧洲中世纪所谓的“黑暗青睐之文玩。对于前者,主要是竹编工艺,其工艺、艺时代”,而这黑暗时代不但有它的极光辉的方面,而人及制品寻常可见,历来对其进行集中描述似乎并无没有那个时代就决不会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至大必要;对于后者,主要是竹刻工艺,史料所见不惜笔整个的近代文化。通常“这进展总是相反者的同墨渲染的个案便俯拾皆是。时至今日,竹材作为生在低一层为恶,在高一层便合于善,所以它总是由善产、生活资料已渐渐淡出,其审美功能已经大大超越到更善的进化。历史的职责就在解释某人物和某事了其实用功能,对竹编而言,它的艺术身份已经可与变在这进化中尽了什么功能,不在褒贬。”所以作为竹刻比肩。从这个角度讲,竹编、竹刻一起作为竹工历史上劳动者造物过程中的手工技艺、艺谚艺诀、器中国煤化工CNMHG·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作者简介:王文杰(1972-),男,汉,河北螽县人,东南大学文学(艺术学)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工业设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史论,艺术学。王文杰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概论HUNDRED SCHOOLS IN ARTS物遗存、人物传记、生存状态等也是更加值得我们关联活需嘉庆12年(1807年)。民国注的,这些内容的史料缺失,就不能还原出一个丰满时期,收藏鉴赏家褚德彝真实的工艺状态来(1871-1942,字松窗,号礼中国传统竹工艺史作为种专门史,是组成中国堂)通过集藏,觉得《竹人录》传统工艺史、中国文化史等通史的实在部分。它的完仅仅收录嘉定一地的竹人,不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新因于陈,陈纳于新,新者渐足以反映竹刻艺术的全貌,于大,陈者亦不死,历史叙述这生展演变,必运用思想是收集、整理编撰了《竹人续而思想必起于现时生活兴趣,“死历史可以再活,过录》,把嘉定以外的87位竹人去史可以再变成现在的,如果生活的进展需要它们。纳入书中,年代也延至民国。例如罗马人和希腊人躺在坟墓里,一直到文艺复兴时《竹人录》、《竹人续录》所载代欧洲人的心灵新成熟,才把他们唤醒。”所以专门竹艺工匠传略较为集中,而史史—如朱光潜(1897-1986)先生所言—是每书中更有许多鲜活的史料,个史家根据现时生活兴趣,对过去史实加以批判和整理所产生的一件作品,与生活不生关联、思想的光辉所照耀不到的全是一些空洞的叙述和死证据。嘉定竹器为他处所所以这里,我们甄别“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无,他处虽有巧工莫能尽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3其传也。而始其事者为二、中国传统竹工艺史料分类撷英前明朱鹤。鹤号松邻,子缨号小松,孙稚征号三中国传统竹工艺史料分类可以分为文字史料与松。三人皆读书识字、操非文字史料。履完洁,而以雕刻为游戏文字史料一般包括:史书、档案文书类、思想或学术者也。今妇人之簪有所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谓朱松邻者,即以创始之述史料、其他(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非文字史人名之耳。([清]王应奎料一般包括:图像类、实物类、风俗类等等。当然这两类《柳南续笔》卷二·清借史料为一种纵向的划分,目的是为了描述的方使,有些月山房汇钞本)史料—比如工匠习俗—是同时涉及古代文字史料施天章,字焕文。以和现代田野考察非文字史料两方面内容的。历来研究竹刻名巧,若神助,亦善竹艺的专着竹编相对较少,多集中于竹刻,如:画,雍正间织造以所刻进《竹人录》,[清]金元钰撰,清嘉庆12年,1807命?奉如意馆。乾隆初年官鸿胪寺序班,被酒获《西厘刻竹》,金西压刻,上海昌艺社印刷,1913谴,养马翁山。后忠勇公年(图1)。傅恒请于上得回籍,天章《可读庐刻竹拓本》,金东溪,金西压著,上海大生有异禀洪声,修髯性东书局,1924年。癖,能月余不食但饮清《竹人续录,竹尊宦竹刻脞语》,褚德彝撰,1930图1金西厘所刻扇骨水。人无贵贱,皆尔汝图像取自《西厘刻竹》金坊之。织造图拉新至,破衣《刻竹琐谈》,周无方撰,铅印本,1930年。刻,1913年昌艺社印刷往谒,阁者骇。拉闻之《治印管见录·刻竹琐言》,黄高年撰,1935年。延入上座,留数日不辞而《爵雪庐自玩竹刻》,李锡卿辑,影印本,1941年。去。年七十三卒。([清]王昶《(嘉庆)直《刻竹小言》*,金西压著,王世襄整理,油印本隶太仓州志》卷四十一·人物·清嘉庆七1948年。年刻本)“工巧材美”是我国古代工艺的匠作原则,下面南京所制竹器以濮仲谦为第一,其所雕我们围绕着这一主线将传统竹工艺有关史料进行琢必以竹器根错节盘结怪异者方肯动手,时种具有生活气息的、生态性的汇聚,以展现这种承载中国煤化工有以班珠尔为着华夏人文精神的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月有姜竹之称(一)竹艺工匠传略史料CNMHG.容貌类,清明清两代竹刻艺术的兴盛,催生了金元钰的《竹钞本人录》,他对嘉定72位竹人做了评传,成书时间为清竹与漆与铜与窑,贱工也。……嘉兴之11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总HUNDRED SCHOOLS腊竹,王二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莓箓竹,浸水中,用草穰洗去苔钱,则紫晕斓斑可爱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而其人此真斑竹也。韩愈曰“刹笞吊斑林,角泰饵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清]张岱《陶沈冢”是也。([宋]魏泰撰《临汉隐居诗庵梦忆》卷五·诸工·清粤雅堂丛书本)活》·钦定四库全书)图2)《隐居诗话》云:“剥苔吊斑林,角泰饵昔人治一业攻一器,足以传世行远而不沉塚。’竹有黑点谓之斑竹,非也。湘中斑朽,……濮谦治竹,又嘉兴王二漆竹,竹苏州竹方生时,每点上有苔钱封之,甚固。土人姜华雨莓菉竹,……张王贤火笔竹器皆名闻斫竹浸水中,用草壤洗去苔钱,则紫荤斓斑朝野,信今传后无疑也。[清]阮葵生《茶余可爱,此真斑竹也。”苕溪渔隐曰:“斑竹惟客话》卷二十·清光绪十四年本清湘有之,鲜紫倒晕如血色,天生如此,即未尝每点上有苔钱封之。余往来清湘屡矣,尝亲采此斑竹以为拄杖,但向阳一面斑点多极难得通转斑点者。若广右籐、梧之间,别是套倒姜華有一种斑竹,极大而斑色紫黑,不甚佳,间有可分苔藓封之,非尽有也。”([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十八·韩吏部下钦定四库全书)抗與案斑竹,世传二妃将沈湘水,望苍梧而泣夢避漆意焉與興工則銅洪也五天與漆嘉T何名漆臘雨之每篆洒泪染竹成斑。([元]刘美之撰《续竹谱》,载于[元]陶宗仅撰《说郛》卷一百五·钦定四库全书)晕竹出湘全间,岭南安南皆有之。竿类苦竹,节长大小不等,初竹青上生白笞花,渐渐着竹上成斑,及洗去笞靥,紫褐斑层层物家張竹间错,殊可人意,笋不入食品。若他斑竹止不起銅王一沁痕无桑晕也。全州西瑶洞中及郁林山以而銅之中出者,竹色正白,斑花尤分明,最为上品。貸其添萬石桂海虞衡志谓之斑竹,云桂林属县皆有之人入州竹收關所记略同。(图3)特且吳蕉赤钱竹、真珠竹、雨点竹、云竹、清白竹、龟纹竹,右已上六种皆晕竹之类,彼人但以斑花之似者,辄取以名耳。([元]李衔撰图2清粤雅堂丛书本《陶庵梦忆》书影《竹谱》卷七·异色品·钦定四库全书)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工匠姓名、事迹、甚至包括泪竹生全湘九嶷山中……亦名湘妃竹。T匠的脾气秉性,这些都会唤起今人对历史上竹工艺([元]李衎撰《竹谱》卷八·神异品·钦定匠人这一群体印象的重构。对其中提及的T艺材料四库全书)如“莓菉竹”等,或具体的工艺作法,就需要进一步通蓐绿竹荔浦出,抽笋解箨时便生莓笞过对相关所涉及的史料进行考据周遭于花纹之上,迨既老采取,用泥沙涤去(二)竹工艺材料特征及分布史料而花纹乃见故名。(《广西通志》卷三十一竹工艺材料在我国甚是丰富,下面仅以斑竹类为·钦定四库全书)例1938年春,白文贵著《焦窗话扇》一书,其中第斑竹,本出于全之清湘,桂林属县皆有六部分为“扇骨”,涉及到众多竹艺匠人及其艺术表之初生时,但点点淡青,靥如苔痕。久则现形式,但鲜有就竹工艺材料进行阐述的文字。时隔青退而紫斑渐明,中有迭鞏。江浙间斑竹,一年中国煤化工先生在《立言画直一沁痕而无晕也。([宋]周去非撰《岭外刊》十六种扇骨,并言代答》卷八·花亦门·竹·钦定四库全书)其不YHCNMHG艺材料之丰富。现竹有黑点,谓之斑竹,非也。湘中斑竹将其中涉及“梅鹿竹”和“湘妃竹”等斑竹的文字摘录方生时,每点上有苔钱封之甚固。土人斫竹如下:王文杰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概论114HUNDRED SCHOOLS IN ARTS斑通常高或平于竹地。通读上述文献,可知“湘妃竹”作为湖南特产的种斑竹,属刚竹的异变,出于君山和九嶷山。“湘妃竹”一年之内发两次笋,头次在四、五月间,二次在九月后。当其头次发笋脱去笋衣后,通体油光并无斑点,到九月时,才开始渐渐长出宛如泪痕的圈圈紫色云纹斑。从生物学角度看,“湘妃竹”的泪痕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与其生长的土壤、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是君山特殊地理环境的生物现象。宋代苕溪渔隐胡仔“往来清湘屡矣,尝亲采此斑竹以为拄杖,但向阳一面斑点多,极难得通转斑点者”。这和近代金受申先生的观点“湘妃竹在一切竹质中又算上品如能两面相同,没什么大差别,则为上上之品不谋而合而“梅鹿竹”、“眉禄竹”作为斑竹之另一种是“莓菉(绿)竹”的民间叫法,史书中尚未发现此称。“梅鹿竹”取其花纹酷似梅花鹿得名,“眉禄竹”又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种“讨口彩”的叫法。而从前述文献中可以判断,由于古汉字部首“艹”与“M"混用较为普遍莓菉竹”的“莓菜”二子被换上了“”头部首,而图3晕竹图像取自[元]李衎撰《竹谱》“莓”本身就是“苔藓、莓苔”之意。“莓菉竹”的花纹卷七·异色品·钦定四库全书形成便和这些附着其上的寄生苔藓有关,其花纹不如湘妃竹”由于真菌腐蚀所得花纹来的鲜艳、精巧。折扇的扇骨,虽有湘妃,风眼,梅鹿种种在两者区别上,苕溪渔隐胡仔的判断是正确的。的不同,但仍以竹质为上品。一湘妃竹,产眼竹”花纹长圆,梅鹿竹花纹正圆,是其区别,当然于湖南,以某庙旁所生为最佳,虽然湘夫人“莓菉竹”也不是全部正圆的,也有椭圆的。“湘妃泪痕之说出于“楚辞九歌”的附会,但湘水竹”则是斑点,可以不是圆形的。文献还表明“莓菉之旁产湘妃竹,是没有疑惑的。湘妃竹在竹”的产地在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安南(今切竹质中又算上品,以黄腊色地子,并且地越南),产地范围较广,也不如湘妃竹来的稀有和珍子干净,花纹层次多且清晰,两根大边两面贵相似为优,如能两面相同,没什么大差别,则除“湘妃竹”、“莓菜竹”可用于制作扇骨、萧、笛为上上之品,虽不能说无价之宝,但也有外,还有些关于其它用途的竹工艺材料的记载定的价格,可以算为古玩的。二凤眼竹和三梅鹿竹形颇相近,只以风眼花纹长圆,梅鹿弓竹如藤,其节郄曲生,多卧土。立则竹花纹正圆,是其区别,以两面花纹排列均依木,长几百寻,状若相续,质虽含文,须膏匀,不聚在一处,地子上无黑点的为佳。此乃缛。二种竹地,不若湘妃竹娇艳,而觉暗淡,产于弓竹出东垂诸山中,长数十丈,每节辄福建,广西等地。曲既长且软,不能自立,若遇木乃倚,质有文章,然要须膏涂火灼然后出之,篾卧竹上出朱念慈先生1999在其所编的《中国扇面珍赏》也。([晋或刘宋]戴凯之撰《竹谱》·钦定中也谈到了“梅鹿竹”与“湘妃竹”的区别四库全书箪竹,叶珠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南人梅鹿竹又叫“梅箓”,民间又称“眉禄”,取嫩竹,细破挺漫之,织而为布取“眉寿福禄”之意,同为斑竹的一种,斑纹似繁花盛放,疏密自然相映成趣,它与湘妃中国煤化工子,错甲利胜竹最大的区别在于梅鹿竹的斑点与竹地结CNMHG陶宗仪撰《合部模糊不清晰,交织在一起,其竹地有的郛》卷一百五·钦定四库全书)发青灰色,上有兽皮斑状的斑痕,梅鹿竹的方竹出西蜀杭州西湖飞来峰。山下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总第119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有之(《格古要论》),可为杖(《康熙志》)都水司注差主事三年专管造光禄寺,每产天目(《天目山志》),西湖圣因寺榄胜斋岁上供及太常寺坛庙之器,诸如九陵及婚丧方竹极盛,庚申之乱寺毁,竹亦无存(新典礼,并各衙门一应器物或题造或咨造者,纂)。([民国]李榕《(民国)杭州府志》卷各按例斟酌造办,有造作公署所属为营缮所七十九·1922年本)注选所丞一员,匠作十八种,曰:木作、竹作文武竹,苦竹,心实性坚,又名云竹,余桶作、蒸笼作、卷胎作、油作、漆作、戗金作、杭文山出者可为笔管,武山出者可为箭干贴金作、染作、索作、缭作、铜作、锡作、铁作故亦谓文武竹(《余杭县志》)彩画作、裁缝作、祭器作。([明]何士晋《工新妇竹武林山阴,竹圆劲而韧,为篾可部厂库须知》·卷十一·器皿厂·匠作十织细器。([民国]李榕《(民国)杭州府志》八种·明万历林如楚刻本)卷七十九·1922年本)竹作制度中有:造笆、隔截编道、竹栅护殿檐雀眼网、地面棋文簟、障日弱等簟、竹(三)竹工艺器物、作法、匠作制度史料芮索等的详细作法。以竹芮索作法为例: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造绾系鹰架竹芮索之制,每竹一条竹径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二寸五分至一寸,劈作一十一片,每片揭作“竹”字符号。中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片,作五股辫之,每股用篾四条或三条。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若純青造,用青白篾各二条,合青篾在外;如笙等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约400青白篾造,成广一寸五分,厚四分,每条长二500字。其中除一部分为各种竹类名称外,绝大多数百尺,临时量度所用长短截之。([宋]李诫和竹类制品、器物有关。有关研究表明,汉代有竹器《营造法式》卷十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活物品60余种,晋代有100多种,唐宋时近200种,到明清时期达250余种。器物名称丰富,然鉴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将另撰文阐述,这里仅将包括器(四)竹艺工匠习俗、生存状况史料物在内的作法、匠作制度等相关的一些史料列出:近现代有很多学者撰文描写竹刻艺人及其作品风格,所有这些研究往往都有一个潜在的目的:为文兖州厥贡漆丝厥饉织文(贡者下献其玩鉴赏与收藏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从款识到刀土所有于上也,兖地宜漆宜桑,故贡漆丝也。法——鲜有直面艺人所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篚,竹器筐属也,古者币帛之属,则盛之以筐环境的状况。然而工匠、艺人的个人以及群体的生存筵而贡焉。经曰:筮厥玄黄是也,织文者织状况是工艺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列出而有文锦绮之属也,以非一色,故以织文总些,望可管窥一斑。之。林氏曰:有贡又有謹者,所贡之物入于饉也。)([清]江永《礼书纲目》卷六十五黄庭坚对青竹赋:吴楚无竹工,非无竹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工,妇能之,儿能鸡騖之笼也。(张玉书《佩时有竹工至自吴兴,因造炉式编文韵府》·御定佩文韵府·卷六十三之九竹,为之高不盈尺,圆上方下,类道家干冲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壶,规制精密并图画以传,后壁毀于火,竹炉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生辰忌日欲及诗卷移贮惠山寺弥陀殿为竹炉山房。设斋僧尼道士,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水竹([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八十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七·四部丛刊续编录旧钞本)僧人、罗立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水作料,问之花匠实曰嬋开之花;木匠烤木曰焊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宋]孟元料;竹匠烘竹曰焊竹;皮匠熏皮曰焊洊;音皆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修整杂货及斋僧若覃。广韵煒在二十二覃也。匠人以请道》·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焯而书作弹,实则止是焯也。([清]俞周有举,南陵人,家贫。年五十四,无正燮《癸巳类稿》卷十四·清道光日益斋刻子。尝自馆归,拾得金教十两。访知郭姓竹本)H中国煤化工还之,后生元竹器方蛀以雄黄巴豆烧烟熏之永不蛀基《(光绪)重凡竹器蛀,以莴苣煮汤沃之;…竹器旧用CNMHG清光绪四年酱水洗。([清]张岱《夜航船》卷十九·物刻本)理部·清钞本)胡大中,太和篾工。佣力所得悉以供王文杰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概论116HUNDRED SCHOOLS IN ARTS亲,有兄四人贫不能事。父母丧葬悉独任东阳竹编口诀:挑一压一、挑二压二、挑之,并给诸侄困乏。([清]何绍基《(光绪)三压三、挑一压二、挑一压三、挑一压四。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四十五·《太和县志》·清光绪四年刻本)(六)文学作品所见的竹工艺史料潘周岱,安徽泾县人。为竹工,与父同文学作品中称道竹子气节及竹雕艺术作品的诗歌佣必躬其劳,而遗父易且逸者。父创足负以若天际繁星不胜枚举,这里仅举竹编一例,极为罕见。往返,老废,周岱独应佣。得酒肉时蔬,怀归煒以进家,食必父母食乃食,岁饥,奉父母百工之制乃用便,不独器利始称善丰,次以食弟,躬与妻子饱糠核。父母疾,左工之不攻岂为功,师授未许旁观擅。右侍养无须臾去,侧母家山下泉洌,母病,笃吾乡竹工曰蔡某,四世其业人多羡。夜半思得泉以饮,周岱挈瓶往行四十余里年几八十不支杖,白首重逢愈强健。向晨以泉至居。丧,旦暮悲号。先后庐墓揭来吾家进其艺,众工缩手甘居殿。年,丧既,终夕必诣墓,燕香燃灯如是,终其长竿巨干坚比石,迎刃解节如切軻。身。妻吴亦孝无违命。(赵尔巽《清史稿》千丝万条从矫揉,經绕何如针引线列传二百八十四·1928年清史馆本)出奇暗中劈竹薄,剖析数层时自街。只今有子复有孙,守技不贪心不变。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在世道太平之时,竹艺匠人自言平生不过取,贾直于人从此愿的经济状况尚可,近代以来,战乱不止,国力贫弱,以蔡乎蔡乎田父俦,尔独行高诚少见。浙东定海为例:老顰子的蔑匠每天手拿蔑刀剖蔑,做作诗赠尔表其事,敢拟韩公承福传竹椅、编箩筐,剖的毛竹堆成山,而自己还穷得“叮([明]钱子正《三华集》卷六·清文渊铛”响,因而谚语说:“毛竹节节通,一年两头空”、“毛阁四库全书本·《赠竹工》)竹两头通,到老一场空”,“今世做蔑匠,讨不起老婆养不起娘。”每天蹲在地上、弓着腰编篾簟的簟匠更(七)民间竹工艺整理以及图像史料是被人看不上眼,只有无爹无娘的抓儿才会去做这又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诸工》有这样的感苦又累的行当。竹与漆与铜与窑,贱工也。……嘉兴之腈竹,王(五)竹工艺的艺谚艺诀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莓绿竹,……皆以竹与漆与铜众所周知,艺谚艺诀是历代艺人工艺作法的结与窑名家起家,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则晶,主要靠口传心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重在田野考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讲的就是“物”本无贵察,这里就不再赘述。贱之分,只要用工精妙,身价自然不菲。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和马王堆汉墓文物中,就发现有编织[种竹第五十一]谚云:东家种竹西家工艺十分精巧的竹笥(盛物用)与竹席。长沙博物馆治地。(竹性爱向西南)([南北朝]贾思勰所藏的清代竹豆、竹盒等也可见竹编工艺在当时的精《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卷第五·四部丛刊景美程度与发达状况。这对民间竹器具来讲也是这样,明钞本)只不过历史上这一类物品多为日常所用,并无精雕细[异色品·紫竹]谚云:一年青二年紫琢的必要罢了,所以粗陋,所以得不到古籍文献资料年不斫四年死。[元]李《竹谱》卷的青睐。另外,在自给自足的农业衬会,由于竹编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技艺为劳动者广泛掌握就更没有记录的必要了。[伐竹谚]留三去四……公孙不相见母对竹刻来说,民间竹器具工艺的研究虽然没有留下古子不相离。[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四十二籍文字,但近现代以来,对民生的关注,也引发越来越·清威丰刻本)多的学者涉足,而且从工艺方面讲,也较为深入。如王隐秋编《藤竹工》(1933),朱允松、赵立民《藤竹工当代流传的谚语有:工作法》(1938),魏同仁编著《藤竹工》(1946),马育麟《竹木工艺》(1948),张长杰《藤竹工》(1980),四乱挖一根笋,影响一群竹;不养今年笋川省日用杂品编写组《竹席编织》(1982),胡长龙、程哪有来年竹美兰中国煤化工范道正等编著《竹竹怕秋冬旱,出笋少一半;清明挖笋,谷工技8)……等等,不胜雨长竹;枚举N式样表述上较为详存三、去四、不留七;公孙不相见,母子尽,但普遍上都还没有就地域文化对当地器物进行研不相离究。还有一些研究机构也将研究中心转向民间,如:117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总第119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就收藏了许多形式学方法为基础,运用文献检索手段,历时性与共时性美妙民间竹编作品(图4、图5),这些物化着珍贯竹研究相结合。注意处理好史料考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编手工技艺的作品是脆弱的,一日器物灰飞烟灭,那研究相结合,史、论相结合,且防止史论与L艺实践脱精湛的技艺就会水远的错过。节。王世襄先生在为何豪亮《漆艺髹饰学》所作的序对于中国竹工艺史料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卓(1989)中讲到:“如果有人问我对哪一类古籍最感兴著的,本研究的思路为:按照我国传统“竹艺”自身的趣,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对有关工艺技法的古籍最感制作规律来筛选历史文献材料,使这一将要逝去的故兴趣。如果有人问我哪一类古籍最难得,我还会毫不园行业的手工技艺在今人的视野中丰满起来,这样可迟疑地回答有关工艺技法的占籍最难得。……由于以将以往零杂的史料在竹工艺这一统辖之下进行系封建社会能著书立说的士大夫,大都缺乏工艺技法知统的分类研究;这项研究以传统“竹艺”为主线,从识,……真正熟悉艺技法的人自然是工匠,限于文而避免以往仅仅将竹刻与竹编等分开,进行零散的研化水平,著书立说乂困难。何况即使写成书,也未必究模式。这些史料的系统地汇聚将有益于传统工艺能传下来”。所以要深入开展个案研究和实证性研的还原与继承,将对我国现代¨造物艺术”的发展水究,采取史料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处理好重要史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主张以分类料与一般史料的关系;重视走访民间T匠等,搜集佐证材料及考占发掘遗存以佐证文献记载。竹工艺”专门史的史料整理与分析要立足于竹工艺”本体,在”竹工艺”这条主线统辖之下,进行系统的竹工艺史料汇聚与研究。力求为处理好竹工艺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应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作为专门工艺知识的历史文献考占研究,针对竹工艺门类进行系统的史料收集整理,旨在系统而丰满地还原竹L艺的历史面貌,全貌性地展示竹T艺的历史情境,进行工艺文化的再现,以期对我国传统竹工艺的未来发展产生接续性影响。下转第166页)(責任编輯:帅慧芳)①同理:“无博,燕无,秦无声,胡无号车。粤之无轉也,非无搏也,夫人丙能为缚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居也,夫人而能力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图4竹编·花瓶高瓶高27cm,矮瓶高2lcm,非无号车也,夫人而能力弓车也。”参见张道…《考工记注≯湘西地区制作,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藏第一章第二节,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②2吴《灯下集》,三联书店,1900年版,第130页③朱光潜《克罗齐誓学述评)第六章《历史学》,正中当局,1948年版。参见《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鲎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375页④后出版收录于全西压、王世襄著《竹刻艺术》,人民美大出版社,1980年版⑤自文费(清末民国,生卑年未详),字彬甫,北京人,军事学教投,称蕉窗宜雨馆,对扇子有研究,收藏蜒丰6全觉中(1906-1968)原名金文佩,又作全文霈,字泽生,北京间又艺家,民俗学家。⑦朱念想(1911-2006)江苏如东据镇人,研究量,上海市又套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组鉴定员。著作《中国梟面珍》,上海科出板,1999年8原字力”“”头“惠”底曰,疑为““字。成困该竹纹理与”为中国煤化工图5竹编·筷筒矮筒高14cm,高筒高2lcm,CNMHG湘西地区制作,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藏口甲速论电影生态建设与大众接受166面、多层次来考量社会最具本体意义的贡献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电影又拥有作为人的生命的电影生态的保护与培育,应以实现以下的目标为生产与价值的提升而具有的价值。观众的积极参与原则:有助于文化生产力的增长,有助于文化软实力和观影,实际就是对于电影的生产,是与电影的专业的提升,有助于满足人民大众文化与娱乐的需求,有制作者共同生产着电影。观众的生产,一方面是以大助于人民大众文化艺术审美能力与层次的提升。正量的观影活动为电影事业积累资金,对于电影事业乃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电影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前景至社会经济做出贡献;同时,由于观影,大众形成自身广阔且辉煌。(责任编辑:帅慧芳)生命力的积聚与提升,对于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以及人的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机会与可能,作为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的素质的生产,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生产,也正是对于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ilm and its Audience AcceptanceTIAN Chuan -liu,2(1. School of Humanities, Nanying Institute of Arts, Nanjing, Jiangsu 210013)2. School of Art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Jinan, Shandong 250014)Abstract: Film ecology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in contemporary film research. Film ecology with a rich connotationis not dissociated with audience s acceptance.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and are dynamic power for each other. Theconstruction of film ecology relie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audience s acceptance system. To ensure theharmonious and organic operation of film ecology, we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consumption, film and other culture, market and audience,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human productionKey Words: Film Ecology Culture Ecology Audience Acceptance; Organic and Coordination; Cultural Construc(上接第117页)《集韵》《齣会》《正韵》毗面切音卞。顺也,利也,宣也。便⑩竹林的间伐应在晚秋或冬季,间伐的原则是“存三”(三度竹)宜( bian yi)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就是四、五年生的立竹;“去四”(四度竹)就是砍六、七年生的立竹;“不留七”(七度竹)就是十年以上的老竹不留。所谓“公参考文献: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1]朱光潜.克罗齐哲学述评[M].南京:正中书局,1948①“挑一压一法”用于编织四方块花、五梅花、星花、阴条花、镶砖[2]吴晗灯下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0.花、工字花、铁链花。“挑二压二法”用于编织人字花、直花横([3]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辞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花、梅花、正字花、水波花、虎纹花。“挑三压三法”用于编织立版社,2001体花、五梅花、云头花、铜钱花、莲子花、兰花、八卦花、铜壳花山栀花、双喜花、福禄寿喜满堂字花、三六四角花。“挑一压二[4]金受申谈扇[J],立言画刊,1939-6-17法”用于编织阴条花、八戒花、罗纹花、双环花、弄堂囗字花、梅[5]金西压,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花、链条花、三丝纹花、彩云花。⑩便化。便:《说文》从更。从人,人有不便更之。《广韵》婢面切Conspectus of Historical Data upon Bamboo CraftsWANG Wen-jie( School of Ar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7)Abstract: To establish the specialized history of " bamboo crafts", we should make a systematic collection and studyupon historical data relevant to bamboo crafts. This may settle a base for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ts histo-ry, status quo, and future application. As a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a research upon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intro-duc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As regards to data collection, thhistorical looking, integrally display its historical panorama, andKey Words: Chinese Art; Industrial Arts; Bamboo Crafts; HaneYHEstates that it could help in revive its中国煤化工CNMHOcal View: Cultural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0-22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0-22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0-22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0-22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0-22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0-22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0-22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0-22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0-22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