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 期刊名字:河南大学学报
- 文件大小:191kb
- 论文作者:陈德广,张清安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平顶山师范学校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次
第32卷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 No.22002年6月Joumal of Henan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Jun.2002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设计陈德广1张清安2(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平顶山师范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在对河南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旅游二重性的要求构建了河南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包括自然、人文两大生态旅游产品序列和二十项生态旅游项目.关键词: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河南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4978 2002 )02-0080-04The Ecotourism Product Designing in Henan ProvinceCHEN De- guang',ZHANG Qing an2(1.College of Enmironment &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Normal School,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Abstract: Based on a serial researches on the ecotourism resoure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dual characters of ecotourism, the system of ecotourism products i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the natural ecotourism products,the human ecotourism products and 20 ecotourism projects.Key words: tourism; ecotourism; ecotourism product; henan生态旅游(ecotourism)-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美国著名旅游学家豪金斯(Hawkins)编著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1]一书但并没有对生态旅游做出一个严格的限定.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和提出,许多国外学者和国际机构纷纷开展了生态旅游的研究.1987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对加勒比海地区5个国家的10个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情况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于1990年出版了《生态旅游:希望和陷阱》2]-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系统最有影响的生态旅游研究项目[3].从此之后生态旅游就成了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学者和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上我国学者提交了有关生态旅游的论文45],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1995年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第一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掀起了生态旅游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日益增多[6-10]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走向全面、深入和系统.作者在分析河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地脉和文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问题.1河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地脉和文脉基础1.1 地脉基础在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同时受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多种地脉因子的影响.河南省地处我国东西南北的过渡地带地貌、热量、水分、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在径向和纬向上的渐变性使河南兼备东西南北各方的自然生态特色.在地质历史时期经过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变动,各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齐全.又经过各种外营力作用的塑造形成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类型复杂多样、径纬分异中国煤化工河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大势.纬度和海陆位置及其地貌状况又使气候呈现MYHCN MH G特点.冬季盛行偏北收稿日期:2002-03-06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2000170004 )和河南大学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xk01028 )作者简万:陈猿据( 1968- )男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陈德广等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设计8风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而湿润;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雨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受地貌和气候状况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夏丰冬枯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形成自己的水文特点.因此从各种地脉因子的综合影响来看各地的地质基础和地貌特征不同决定着不同的热量和水分组合状况形成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生物群落,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生态结构.为开发丰富多样、地域特色分明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1.2 文脉基础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一中华 民族的母亲河横贯东西气候温暖适宜土壤肥沃极有利于人类活动.据考证远古时代距今50~ 20万年)人类祖先已在河南繁衍生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掘揭开了新石器时代的面纱.进入奴隶社会后河南是夏商奴隶制王朝的统治中心尤其是商王盘庚迁都于安阳长达273年豫北地区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封建社会以后秦始皇统- -天下定都咸阳秦王朝将天下分为36郡,有8郡位于河南.之后汉朝的东汉三国时期的魏,西晋等王朝曾定都洛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朝统一建都洛阳 尤其是唐朝洛阳继续为都唐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到北宋时期,开封被定为国都北宋王朝持续167年使河南再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从南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期间,虽有过阶段性的繁荣和发展,但总体趋势走向衰落.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良好的历史基础久居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域"1 12]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为开发人文生态旅游产品奠定了资源基础.2河南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鉴于河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地脉与文脉基础根据生态旅游的二重性要求7J013]在对河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和河南生态旅游发展条件的定量分析等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下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2.1自 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森林生态游.河南森林覆盖率虽然不高,但在西部及西南部山区有广泛的分布尽管大多数属次生林,但其中也有一些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河南众多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以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为开展森林生态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鲁山石人山风景区、嵩县白云山风景区、济源五龙口风景区、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嵩山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和南召丹霞山森林公园、林州市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等.(2野生动物观赏游.以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依托可开展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观赏游.如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豫北新乡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和卢氏、西峡、栾川嵩县等大鲵自然保护区孟津黄河滩、三门峡库区、南湾湖等地的珍稀鸟类观赏等.(3)花卉欣赏游.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花卉或是人工栽培的花卉在自然景观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生态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催花、花期延长及反季节开花等技术在花卉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在生态技术控制下-年四季均可开花,使花卉的观赏性大为增强,--些市地每年定期举办的花会和一些地区花卉的规模栽培大大拓宽了河南生态旅游的发展渠道.如洛阳的牡丹花、开封的菊花、石人山的杜鹃花、鄢陵县的腊梅花等都可开辟花卉欣赏游.(4)自然生态科考修学游.生态旅游应重视生态教育这一功能的发挥.河南生态环境的过渡性特征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群落在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豫南山区如伏牛山区、桐柏山区可开展生物、农业、林业、环境等领域的科学考察、实习和夏令营等生态旅游项目.(5运动健身生态游.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保健、康乐疗养和运动锻炼的需要,可以选择-些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开展以上旅游项目.如开封一-郑州-中国煤化工]峡、小浪底水域的黄河漂流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的滑翔、乘热气球跳伞等空中运MHCNMHG河段的垂钓或水上运动项目-些山势条件好的地区可以举办攀岩运动项目.(6)山水名胜风景游.名山胜水、奇观异景自古以来就倍受旅游者的青睐,生态旅游者也不例外.以山水风光为依托开展休闲、度假、疗养旅游项目可以松驰日益紧张的神经还给人们--个轻松愉快的自我.如中岳嵩山名胜教景游16]鸡公山、石人山的避暑休闲游,云台山查岈山风光游南湾湖、薄山湖湖光山色游82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2卷第2期等.(7)田园风光游.田园风光是一种蕴藏极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国内外有不少开发田园风光或曰乡村旅游而获成功的先例.游人在果园中采摘和品尝熟透的果实分享丰收的喜悦或者走在暮色初至的田间小埂上看到炊烟袅袅升起而构成一幅幅如画的风景或者在湖中荡漾的小舟上漂来炖鱼的清香....这种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情趣油然而生,这对久居城市荒漠”的人们,会增添-种非同寻常、耐人寻味的经历和感受.(8黄河沿岸跨世纪植树游.树木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植树造林、美化自然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活动领域.黄河这条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其上游地区的森林在历史上几经砍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泥沙於积使之在郑州以下河段变成举世罕见的地上悬河.这种景观的形成曾经使人们负出过巨大的代价,也给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美化自然改善生态在黄河沿岸有更加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纪念意义.( 9 )环境灾变生态教育游.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灾变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生态教训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素材.如果说恐龙灭绝黄河改道是历史上发生的生态灾难,那么黄河断流、物种减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灾变还在发生.南阳恐龙蛋化石群、黄泛区、黄河故道以及黄河沿线都可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科考生态教育等形式的生态旅游.(10城市公园生态游.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生态环境较好的少有地区,虽然其面积不大但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尤其是在生态工程技术的支持下模拟和再现异地生态系统获取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又处在生态旅游需求市场之中使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居重要地位17].2.2人文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中华祖先人文生态游.据考证,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列祖列宗都曾活动在河南至今还可找到他们的遗迹.这些为河南开发人文始祖生态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禹州的夏禹遗迹、新郑的轩辕故里、灵宝的黄帝陵、淮阳的太昊陵、濮阳的颛顼遗迹等.(2黄河人文风情生态游.黄河哺育了中华文化,沿着历史的足迹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人文风情画卷.如:三门峡的黄河古栈道、虢国墓地车马坑、天井窑洞洛阳豫西窑洞、古墓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巩义宋陵、民俗文化村郑州黄河游览区、开封夜市等.(3 )殷商文化生态游.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 35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387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小屯村)经历了8代12王,历时273年都以此为都城,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故称殷都[ 12].先后出土了我国最早使用的文字一“ 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鼎”等上万件文物.1987年建立了殷墟博物苑部分再现了中华第一古都”的壮观景象宏扬了中华文化.1999 年9月在安阳举行的甲骨文发现百年庆典”把殷商文化生态游推向高潮.(4)河洛文化生态游.《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言辞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标志.它与洛阳密切相关洛阳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自夏代开始先后有15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1650年之久历经150个帝王11].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开展河洛文化生态游打下基础.( 5 )宋文化生态游,自战国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至开封开创了开封成为都城的先河,长达137年.以后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建都开封38年.北宋建都东京九帝共138年金末迁都汴梁19年,以上共计七朝372年故称七朝古都" [!北宋时期在隋唐汴州和五代东都的基础上多次修筑东京城使开封发展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现在遗存的北宋皇宫一龙亭以及后来的宋都御街和清明上河园等仿宋工程部分再现了当时宋代都城的繁荣景象为开展宋文化生态旅游提供条件.( 6 )历史名人文化生态游.河南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些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有的出生在河南,有的活动在河南,有的安葬在河南.如战国时期的文化名人:老中国煤化工子等;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张衡、张仲景、范蠡、诸葛亮关羽等;唐代诗人MHCNMHG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一行、韩愈、玄奘、褚遂良、吴道子等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和诗人:岳飞包拯、杨家将、程颢、程颐、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12].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人物的遗迹为开展名人文化生态游奠定了基础.( 7 )唐诗宋词文化生态游.辉煌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的石刻碑碣是研究唐宋文化和书画艺术的玩室从中可以映射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三门峡的函谷关碑林、洛阳的千唐志斋博馆和陈德广等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设计8.拟山园碑刻、郑州黄河游览区碑林、登封少林寺碑林、开封翰园碑林等.( 8 )中华佛文化生态游.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很早,但洛阳白马寺弟子公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白马寺在东汉时期已初具规模,又随我国佛教的鼎盛,在北魏、隋、唐经历了黄金时代.创建于北魏时期的少林寺,又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即禅宗祖庭" .始建于唐朝的开封相国寺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寺活动中心之一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度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12].中原地区的这三大名寺,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兴衰史,可开辟为佛文化生态旅游地.(9 )文物科考生态游.河南是我国文物古迹最多的省份之一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多万件约占全国的1/815]. 文物是历史人文生态的见证和反映,又是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的文物资源充分说明了河南省人文生态资源的丰富性是开展人文生态旅游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对历史人文生态的再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古陵墓文化生态旅游.历代帝王驾崩和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死前或死后都要按照一定的传统兴建规模不等的陵墓.河南保存的许多古陵墓风格迥异规模不等如淮阳太昊陵、安阳殷墟、三门峡虢国墓地、洛阳的古墓葬群、巩义的宋陵、新乡的明代潞简王墓.这些墓葬及出土的文物对研究河南社会历史的变迁及人文环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3结束语伴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由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新型旅游产品的转化生态旅游作为--种新兴、时尚的旅游形式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旅游以生态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知识为内涵强调旅游活动的责任感.作为一种品位高雅的旅游形式在开发时要求作好环境影响评价和开发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架起-座桥梁,促进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经营时要求对旅游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生态管理使得旅游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限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不受破坏真正实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这种高级旅游形式的出现,不仅迎合了回归自然的需要,而且使得传统旅游活动产生质的升华.通过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学到了许多生态知识培养了生态保护意识而且有助于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生态文明阶段.参考文献:[ 1]Claude Lucette Moulin : Plan for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Involving Participation of Local Population and Associations , Tourism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sues[ C] ed. by D. Hawkins , George W ashington University , Washington ,D. C. , 1980.[ 2 ] Elizabeth Boo : Ecotourism : The Potentials and pifalls[ C] WWF- US , 1990.[3]唐顺铁,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基础研究D ].中科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博土论文, 1998.6:1~2.[4]卞有生金冬霞.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A]见《绿满东亚X 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496 ~ 501 .[5]刘治平.开展生态旅游增强保护区活力[ A]见《绿满东亚X 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507 ~ 509.[6]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 1996,16( 1):106~ 112.[7]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一可持续旅游的基础[ J].地理学研究进展,1997 ,164):~ 10.[8]刘家明.生态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 J].应用生态学报,1998 ,X 3):327~331.[9]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81~ 85.[ 10]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1 ,( 1 ):51 ~ 55.[ 11]孟令俊.河洛文化纵横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5~ 10.[ 12 ]陈锡畴主编.河南旅游地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8 :47~53..[13]王衍用吴必虎等.专家谈生态旅游.中国科学报,1998-08-25.中国煤化工[ 14]李艳萍.华夏名都开封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8 :20~ 40.MHCNMHG[ 15 ]王庆生等.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 1996 , l6( 3):102~ 107.[ 16]翟秋敏郭志永.嵩山旅游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02):74~ 78.[17]常捷杨洪全.城市生态旅游及其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讯[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1(3):89 ~ 93..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3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3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3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3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3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3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3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3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3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