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
- 期刊名字:铁道货运
- 文件大小:259kb
- 论文作者:崔艳萍,李樱灿,张颖
-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 更新时间:2020-11-08
- 下载次数:次
经营管理文章编号: 1004-2024(2014)10- -0034-07中图分类号: U294. 8*8文献标识码: B电创业HUARINGHUAMG!r.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李樱灿,张颖(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在分析我国煤炭省际调运,以及铁路煤炭运输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分析省际煤炭铁路调运的区域性特征及地区差异,研究2009- -2013年铁路省际煤炭调运趋势, 提出加快铁路煤炭运输发展的建议,即统筹利用“三西”地区运输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不同流向煤炭的运能配置,提高铁路堞炭的合同运输比例中国煤化工关键词:煤炭运输;省际调运;空间格局hYHCNMHG10/2014铁道货运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 等经营管理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空间错位,导致运输成为煤2013年我国原煤总供应量约为38.5亿t,其中山炭供需平衡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内陆地西省、 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3省区供应量合计约占区运输能力及经济性等限制,形成了铁水联运和直达到总供应量的2/3, 原煤生产的重心集中在“三西”运输并存的煤炭省间调运方式。铁路作为煤炭运输的地区; 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云南省、主要方式,在“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中发挥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各省区的产量均在1亿t以上。着重要作用。为此,通过分析煤炭省际调运,以及铁2013 年各省区市煤炭供需总量如表I所示。路煤炭运输空间格局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探讨分地从各省区市作为需求方来看,东、中部地区是全区煤炭运量及发展的变化。国原煤主要消费地区,需求量在2亿t以上的有6个省区,包括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1我国煤炭省际调运的基本格局省、江苏省、山东省,其中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3省区不仅是我国原煤供应地,也是消费大1.1 各省煤炭供需分析省:需求量在1亿t以上的有辽宁省、黑龙江省、安表1 2013 年各省区市煤炭供需总量万t调入量省内调拨量调出量供应量北京市3 330.660506.27天津市6 148.54河北省23 742.705 642.572 248.4929 385.287 891 .06山西省7 998.5330 084.0961 216.4138 082.6291 300.50内蒙古自治区817.7344 485.9258 474.9445 303.65102 960.90辽宁省12 830.825 078.45149.4917 909.275 227.94吉林省7 731.961 520.30288.929 252.261 809.22黑龙江省8885.564 720.092 066.0813 605.666 786.17上海市6474.59(6 474.59江苏省21 802.771 255.54410.7823 058.311 666.32浙江省9655.3312.309 667.63安徽省4 148.548 118.893 892.6712 267.4312 011.56福建省3 694.171 191.74 .490.644 885.911 682.38 .江西省1 801.662 234.38298.084 036.042 532.46 .山东省17 908.9712 079.292 233.6229 988.2614 312.91河南省7 572.2611 499.913 207.7119 072.1714 707.62湖北省5 388.751 039.726428.47湖南省2 676.104 475.09211.147 151.194 686.23广东省10 359.15广西壮族自治区4 983.95474.175 458.12海南省278.66重庆市712.242 841.90796.243 554.14.3 638.14四川省3 548.24202.876 755.953410.58贵州省348.4613 052.615 137.0413 401.0618 189.65云南省161.289831.112 046.419992.3911 877.52西藏自治区32.43陕西省1 190.4721 352.3926 587.3822 542.8647 939.77甘肃省3 736.552 451.471 766.666 188.02 .4218.13青海省.185.192 293.05550.802 478.242 843.85宁夏回族自治区143.495 228.473 457.415371.968 685.8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5.4212 159.952 814.24中国煤化工14.19注:需求量=省内调拨量+调入量:供应量=省内调拨量+调出量全国合计178 505.20206 331.11179 054.30MYHCNMHG35.4110/201435铁道货运经营管理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 等徽省、河南省、广东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属于大宗货物,历来是铁路运输的最主要品类,煤炭区7省区。运输占整个铁路货运量的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该1.2 煤炭省际调出、调入量分析比重为62.8%,比2009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我国煤炭供应和消费的地域差异产生了大规2.1 铁路煤炭运输空间交流模、长距离的煤炭调运需求。山西省煤炭调出量始随着我国铁路煤运通道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终保持全国首位。2013年, 山西煤炭省际调出量国民经济发 展对能源旺盛的需求,省际间铁路煤炭达6.12亿t,占全国煤炭调出量的比重为34.2%。交流量规模大幅提高,区域间煤炭运量占铁路煤炭其次,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煤炭调出量分别为总运 量比重不断上升。2009 年,我国省际铁路煤炭5.85亿t、2.66亿t,占全国煤炭调出量的比重分别为运量 9.13亿t,占铁路煤炭运量的68.8%,2013年,32.7%、14.9%。 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地我国省际铁路煤炭运量 11.8亿t,,占铁路煤炭运量的区煤炭调出量占全国煤炭调出量的81.7%,是全国煤70.5%;表明铁路在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中地炭运输需求最旺盛地区。而天津市、上海市、 浙江位和作用 日益突出。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西我国铁路煤炭调运中心向西扩展,煤炭调出集.藏自治区等省区市煤炭调出量近乎为零。中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的铁路调出量2013年,煤炭省际调人量超过亿吨的省份为河达亿吨级以上。 2013年,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辽宁、江苏、山东、广东,这些省份主要布局的煤炭 铁路调出量分别为5.70亿t、2.71亿t,分别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为 2009年的1.36倍、1.59倍, 2个省区的调运量占全基地,这些地带能源需求量大,但是煤炭资源储量路煤炭 调出总量的71.3%,较2009年增加了近6.6个不足,煤炭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相当部分煤炭百分点。 除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外,煤炭铁路调出需要从外省区调人。据统计,2013 年以上5个省份的量较大的省区依次为: 陕西省、河北省、安徽省、宁煤炭调入量占全国调入总量的比重达48.5%。中部地夏回族自治区、 河南省、贵州省、黑龙江省、山东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个省份调人量占全国省、 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10个省区的调总量的7.85%。整个西部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出量均在1 000万t以上,总调出量为2.82亿t。重庆、陕西等12个省区市的煤炭调人量占全国总量2013年铁路调入量在5000万t以上省市为河北的9%。省、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湖北省、江苏省,经比较各省区市的煤炭调拨数据,长江三角洲、其中仅有河北省的调入量达亿吨以上,调入量为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3.24亿t, 位居全国首位。2009- 2013年, 我国铁路省)、黑吉辽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煤炭调入空间集中度不断提高, 北京市、天津市、中两湖- -江地区(湖南省、 湖北省、江西省)为净调河北 省铁路煤炭调入量由2009年的1.6亿t增加到人区域,河南省、安徽省调人量与调出量的数量级大2013 年的4.03亿t,占全国铁路煤炭调人量的比重致相当,只有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为净调由 37.9%增加到44.0%,增加了6.1个百分点。仅河出省区。北省铁路煤炭调入量增加了2.17亿t,占全国煤炭调人增量的43.9%。山东省、辽宁省的煤炭调人增量达2铁路煤炭运输空间格局5000万t。京津、冀、鲁、辽环渤海地区成为铁路煤炭调人聚集地。铁路在我国煤炭运输中发挥着骨干作用。长期以我国铁路煤岩空问调示的首体故局是:以晋、蒙来,铁路煤炭产运系数保持在0.5~0.6。2013年, 全为轴心, 分中国煤化工区、东北地区辐MHCNMH G国铁路煤炭运量23.22亿t,是2003 年的2.3倍。煤炭射。 2013 年,山凹生尔洋典之间形成全国最强的铁10/2014铁道货运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等经营管理路煤炭交流量,占铁路省际调运总量的近1/3,不仅场供需的重要纽带。 2013 年,国家铁路承担省际煤对满足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同炭 调运量占全国省际煤炭调运量的68.9%。由于我国时形成了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出海大通经济社会 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煤炭生产消费空间错道,对保障华东、华南煤炭需求及煤炭外贸进出口至位, 铁路在省际煤炭调运中发挥的功能作用具有明显关重要。其次,山西至山东的煤炭交流量7592万t,的地区差异。至河南、湖北的交流量均在2 000 万t以上。内(1)蒙晋陕豫煤炭主产区。目前,内蒙古自治蒙至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煤炭交流量在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是相邻的煤炭主要产4000万~1亿t。区,煤炭省际调运规模大,2013年,该地区煤炭省2.2 煤炭调拨量和铁路运比较.际调出量占4省区总供应量的58.2%,其中采用铁选择2013年煤炭供应量在1亿t以上的省份,分路调出的又占省际煤炭调出量的61.6%。在4省区析煤炭调拨量和铁路运量的关系,如表2所示。其中中, 山西、河南省为传统产煤基地。山西省是全国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省际调出量占最大、最稳定的煤炭生产、调出中心,晋煤外运通总供应量的60%以上,从这3个省省际铁路运量占省道建设一 直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重点,2009- -2013年际调出量的比例看,只有山西省为93.03%, 内蒙古期间煤炭供应量、 调出量和铁路省际运量呈现逐年自治区和陕西省分别为46.40%和20.60%。另外6个上涨态势。 河南省的总供应量从2009- -2013 年出现省区中,河南、山东、安徽省的省际铁路运量较高,了20%的下降,导致省际调出量下降40%以上,相应比例达到80.92%、88.81% 和96.02%。对于煤炭供应地铁路省际运量由2009年的4 708万t下降到2013年量达1亿t的9个省区,内蒙、陕西、贵州、新疆、的2 596万t,降幅为45%。同时河南省为我国的煤炭云南省还有提高铁路煤炭运输市场份额的空间。消费大省,调入量从2009年至2013年逐年递增,并且已超过调出量,目前已成为净调入省。近年来,内3省 际煤炭铁路调运区域分析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煤炭生产增长迅猛,成为新兴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内蒙古自治区2009- -2013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煤炭生产和消费分布等要素铁路煤炭调出量占省际调出量的比重不到50%,蒙西决定了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格局,铁路是衔接煤炭市地区国家 铁路所占比重更低,陕西省该比例长期以来表22013年不同省区煤炭调拨量和铁路运量比较铁路运量铁路省内运量铁路省际运量煤炭铁路占供应量铁路省内占省内调拨量铁路省际占调出量运量/万t比例1%比例/%内蒙古自治区34 17033.197 04015.8327 13046.40山西省59 67465.362 7229.0556 95293.03陕西省7 17114.961695;7.945 47620.60贵州省3 38718.621 2619.88 .2 12639.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2512.195654.651 26044.78河南省4 90933.38231320.11 .2 59680.92山东省4 02528.122 04116.901 98488.81安徽省935977.92562169.2中国煤化工.02云南省6685.623763.:MYHCNM H G.27_10/2014铁道货运37.经营管理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等不足20%。这2个省区铁路在煤炭省际调运中的作用(5)中部湘鄂赣皖地区。中部湖南、湖北、江远不及山西省、河南省,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成为地区西、 安徽地区也是煤炭净调人量较大的地区,这些地煤炭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区2013年的煤炭调入量占全国省际总调人量的8%,(2)京津冀鲁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但是这4个省铁路煤炭调人量占全路煤炭总调入量的省、山东省位于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大,煤11%, 说明铁路运输对于这4个省的煤炭调拨起到了炭消费居全国前列,同时是“三西”煤炭外运的出海重要 作用。湖北煤炭资源贫乏,煤炭调人量大,其紧通道,铁路煤炭运输不仅承担该地区各省区的调运任邻的河南、 陕西、安徽为主要产煤省,因此通过铁路务,还肩负着大量煤炭铁海中转运输,是全国煤炭调调人山西、 河南、陕西、安徽的煤炭量最大。安徽是人最密集的地区。2013年,该地区煤炭调人总量占煤炭生产大省, 近年来煤炭调人量逐年增加,2013全国总调人量的28.2%。津冀鲁沿海地区分布着全国年 成为煤炭净调入省。“两湖一江”地区尽管煤炭调6大煤炭中转港口,集聚了近90%的煤炭下水量,港人量不大, 但是由于铁路运力限制,长期以来煤炭调口煤炭集疏运任务繁重。尤其是山东省近几年煤炭需人难度大, 电力供给紧张。求量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江苏的煤炭调入省。(6)西南川渝桂滇黔地区。近年来西南地区由(3)东部沿海沪苏浙地区。东部沿海的上海 我国煤炭净调出地区转变为煤炭净调入地区,云南、市、江苏省、浙江省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贵州2省 是煤炭净调出省,四川、重庆、广西是西南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能源需地区煤炭净调人 省区市,云南、贵州煤炭以供应西求旺盛,但是由于资源匮乏,煤炭消费主要依靠大规南 部地区各省间交流为主。铁路在西南地区的煤炭模异地调人。其中,-部分煤炭来源于安徽、山东等调运能 力逐步增强,近5年通过铁路调入西南地区的邻近产煤省区,大量煤炭消费主要来源于晋陕豫等煤煤炭逐年递增, 2013 年比2009年增加28%。炭主产区。2013年, 上海、 江苏、浙江3省市铁路煤(7)西北新甘青宁地区。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炭调人量占该地区省际调人量的15.51%,明显低于尔自治区、 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产京津冀鲁地区平均水平。其中,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量较大, 以本省消费为主,甘肃是该地区煤炭调人量经济区的龙头,能源的供应保障至关重要,但是铁路最大的省份, 主要调人宁夏和新疆的煤炭。其中,宁煤炭直达量的比重不到1%。浙江省、江苏省铁路煤夏至 甘肃的煤炭有90%通过铁路调人,新疆至甘肃炭直达比例分别约为7%和23%,比2009年分别下降的煤炭只有 34%通过铁路调入,铁路在疆煤外运中了11 和7个百分点。的作用不显著,仍然有提高的空间。(4)南部沿海粤闽琼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地处(8)东北黑吉辽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率先发展的地区,能源需求基地, 煤炭资源较为丰富,铁路网络密集,铁路在该旺盛与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加大,导致该区域成为煤地区煤炭 调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是东北地区炭净调入大区。2013年, 南部沿海地区铁路煤炭调入的煤炭生产 大省,也是该地区煤炭净调出的惟一-省量占省际调人量的比例为3.6%。目前,海南省铁路直份, 主要调往吉林、辽宁2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作达煤炭调入量近乎为零。广东省通过铁路直达主要调为 东北地区煤炭的主要供给区域,黑龙江、吉林、辽人的是湖南省、贵州省的煤炭,福建省通过铁路直达宁 约60%以上的煤炭从蒙东调人,调运量的绝大部调人江西省、河南省、安徽省的煤炭,广东、福建2个分 都由铁路承担。省铁路煤炭调人量占省际调入量的比重分别为3.8%.3.0%,而且比2009年分别下降了3.8和2.5个百分点。4铁路省际煤岢调运惶况分析铁路在南部沿海地区的煤炭直达调入比例远低于全国中国煤化工平均水平。(1) 全国MHCN MH G年逐渐放缓,国小二口r3810/2014铁道货运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 等经营管理家铁路煤炭运量出现下滑。2009- 2013年, 全国煤省看,河北、辽宁、江苏、山东、广东5省调人的煤炭炭总需求量的增速呈现由快转慢的过程,尽管国内生量占全国 总调人量的比例连续保持在47% ~ 50%之间,产的煤炭的调拨量在2013年出现了微弱的下滑,但而从铁路看, 煤炭直达调人量比例逐年下降,铁路直是由于进口煤的补充使煤炭总需求量仍然呈现增长态达运输 调入量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势。从国家铁路煤炭运量看,出省运量占全部运量的(4)煤炭调拨的区域特征趋于明显。从山西、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2012年以前,铁路煤炭陕西、内蒙3个主要调出省区来看,山西调出的煤炭运量逐年递增; 2012- -2013年, 铁路煤炭运量同比通达范围广,主要调往京津冀、长江三角洲、两湖一下降2%,背离了全国煤炭总需求的缓慢增长:国家江、 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邻近的山东、河南省。内蒙的铁路在煤炭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也出现下降,由2010煤炭分为蒙西和蒙东2个区域,蒙东煤炭主要供黑龙年的48.3%降到43.6%,降低4.7个百分点。江、吉林、辽宁3省,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蒙西地区(2)河南、安徽、甘肃由煤炭净调出省变成净煤炭 主要供山东省、京津冀地区,以及从港口下海供调入省。河南和安徽为产煤和消费大省,煤炭资源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沿海省市。陕西煤炭主要调量相对丰富,但是开采深度大,煤炭自然灾害多。往邻近的河北、 山东、河南,以及江苏、浙江和珠江2010年,河南省由净调出省变成净调入省,而且5年三角 洲地区。从各省的铁路调人情况看,东北、西来调出量逐年减少,调入量逐步增加,2012年 、北、 西南区域内的用煤需求基本上通过本区域省份间2013年,净调人量分别为5 600万t、4 100 万t。的调拨满足,东部、南部2个区域的煤炭需求-部分2009- 2013 年,安徽省省内煤炭调拨量逐年增加,由邻近产煤省份供给,另一部分由“三西”地区的下全国煤炭调人量随之增长,2013年略大于调出量,水煤保障。由净调出省变成净调人省。甘肃省5年来调出量基本稳定,调人量不断增加,2011 年起成为净调入省。5加快铁路煤炭运输发展的建议在3个省中,河南、甘肃的铁路省际煤炭调拨量变化趋势与煤炭行业的省际调人、调出方向基本- -致, 而铁路是煤炭调运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然而由于铁安徽与之不同。河南省铁路调出量逐年递减,调入量路综 合运输能力、运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近5年来,逐年递增,2012年年调入量超过调出量1200万t。铁路 在煤炭运输中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下降。考虑到今甘肃省铁路调人量增长较快,2011 年超过调出量。后特高压电网建设、电源点西移、坑口电厂建设、新安徽省铁路调人量也在不断增长,但远远小于调出能源发电等因素影响,国家铁路煤炭运输将受到更大量,从运输流向上来看仍然属于铁路煤炭调出省。的冲击。建议我国铁路在煤炭运输发展上采取以下除以上3省外,内蒙、山西、陕西、贵州、新疆、云策略。南、宁夏、黑龙江、重庆、青海等省区市为净调出(1)统筹利用“三西”地区运输能力。晋陕蒙省,其他为净调人省。在净调出省中,云南、黑龙在地域上毗邻, 煤炭储量大,而且我国内蒙西部、陕江、重庆3个省市的铁路调入量大于调出量,为铁路西北部优质煤炭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潜力大,成为新的煤炭调入省,与煤炭行业的省际调拨方向相反。兴的煤炭生产基地。“三西”地区作为主要的煤炭输(3)煤炭调出地区集中化,铁路直达调入比例出地, 加强煤运通道建设,增加路网密度、提高路网逐步下降。2009- 2013年, 山西、陕西、内蒙3省衔接, 统筹利用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郑州铁路局区煤炭省际调拨量占全国煤炭省际总调拨量的比例的运输能力, 有利于从煤炭调出地源头统筹规划,整由74%上升到82%,采用铁路向省外的调拨量占铁路总体设计, 做好产,运销整体战略策划。中国煤化工。出省调拨量的比例由68%.上升到76%,调出省出现了(2)根司流向煤炭的运明显的向山西、山西、内蒙3省区集中的趋势。从调入能配置。 从煤死日小响心日,对MHCNMHG于产量及消费量10/2014t 39铁道货运.经营管理铁路省际煤炭调运分析的思考崔艳萍 等较大的省份,由于煤炭市场化改革、煤种调拨等因素影响,煤炭的调入和调出往往同时存在。铁路在运能6结束语配置上不能简单根据调入省、调出省做简单区分,应结合各区域的煤种分布、开采程度、调入来源、车流经分析比较煤炭行业的调拨量数据与国家铁路省去向等特征,从货源人手,使计划、空车、流向等与间调拨数据后,国家铁路煤炭运输面临着市场份额下市场匹配。降、受下水煤海进江冲击、平均运距缩短等严峻形.(3)提高铁路煤炭的合同运输比例。目前,国势, 在煤炭运输市场中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供货合家铁路应对煤炭运输市场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步发展同,以保证全国电力供应安全和能源市场的相对稳煤炭和零散白货市场,将煤炭运输做大、白货市场做定,供需对接的煤炭合同量约有19亿t,而国家铁路强,实现不同货运市场细分下的均衡发展。2013年的煤炭运量约为17亿t。如果铁路在产运需衔接环节中将运力保障列人煤炭上下游用户签订的合同收稿日期: 2014-10-09条款,则能够以年度计划的形式提前固定一部分运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力,提前统筹运力资源,增加铁路运输的计划性和可责任编辑:金颖(2012X012- -B)掌控性。南宁铁路局零散货物运量猛增进人10月份,南宁铁路局不断优化八桂货物法、 装卸计件奖励办法等,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快运列车开行方案,主动出击承揽货源,货物快运制, 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各价格监测点随1i量实现大幅增长。 2014年10月1日至19日,南宁时掌握市场情况及价格变化, 建立适应市场、紧贴铁路局日均运送零散货物359t,是9月份日均运量市场的价格动态管理机制。的5倍。另外,南宁铁路局各货运中心与1 ~ 2家较稳南宁铁路局组织专兼职营销人员和客户代表定的社 会物流企业开展联营合作,通过组建自有车!队伍,深入管内物流园区(基地)、生产企业、物队, 构建货物快运接取送达网络,提升配送服务能|流企业走访调查,加强货运营销和货源组织,争揽力,打通服务货主“最后- -公里”。第-手货源。南宁铁路局出台货物快运工作考核办(摘自《人民铁道》报) I郑州铁路局“十防”保证货车安全针对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货车下部刚性配件易郑州铁路局以站段为单位完善调车机、车辆i发生裂损的情况,郑州铁路局从配件检修、车辆技防 溜安全措施,重点检查防溜器具管理办法落实、检和应急处置等方面人手,确保货车运行安全。高坡作业地段脱轨器技术状态、防溜备品配备等内郑州铁路局加强车辆人库检修,重点检查摇容, 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车辆溜逸。此外,郑州铁路|枕、侧架等关键部件,及时发现、整修内部的细小局针对阴雨天 气较多的情况,加强对既有、新增水裂纹或损伤,确保出库状态良好。郑州铁路局抽调害 地段和室外设备箱盒的动态检查,发现问题立即i|技术人员结合货车 “十防”控制重点,细化技检作抢修, 保证中国煤化工业重点,加大非正常天气干部现场盯控力度。YHCNMHG民铁道》报) ;4010/2014铁道货运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11-08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11-08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11-08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11-08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11-08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11-08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11-08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11-08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11-08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