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 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

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

  • 期刊名字:社会科学研究
  • 文件大小:557kb
  • 论文作者:蒋芝芸
  •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
  • 更新时间:2020-09-25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3期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蒋芝芸[摘要]意境作为中国 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有着丰富的审美心理蕴含。艺术意境中审美情感意绪是与心理化了的物景及物境相互交融,共同存在的;意境创造中艺术想象则是与心理物象相伴相随的。意境的创生中依赖审美活动两主体(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一定的心理基础,高妙的艺术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不同的文化人格会创构出不同的艺术意境。而审美接受主体重体道的心理特征,往往使得欣赏者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寻求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的形而上的感悟,因而艺术意境的创生联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关键词]意境范畴;审美心理;静态分析;主体心理[中图分类号] B83-0; 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769 (2002) 03 -0058- 04意境(境界)或曰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个核心范畴,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心理与人格境界。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关于意境研究的文章与论著甚多,对于意境的审美心理虽有不少研究,但远未广泛和深人,本文在此试作- -点探讨,希就教于方家。一、历史的追溯:意境理论形成中的审美心理蕴含作为- -个审荧范畴,意境的正式提出是在中唐时期题名为王昌齡的《诗格》中。但正如周来祥先生所说,“意境不是-个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流动的历史范畴”[1]。意境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的漫长过程。对于意境的渊源,人们往往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哲学中,《周易》中的“立象以尽意”,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都被当作意境理论的最早源头。在这些被认为是源头的论述中,“意” 是重心所在,由此,我们不难见,从- -开始,意境就是关涉心理的一一个理论命题。有人指出,在先秦哲学中“意” 是指人的思想, (2)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以为不如对“意”作更宽泛的理解。虽然思想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但从对美学或古典文论的影响而言,把“意”理解为思想感情更好。这不仅因为在艺术实践中情感是重心,也因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其特点是思想与情感态度相伴随,可以说,先秦哲学中的“意”不仅仅指人的思想,它极有可能是指思想、感情等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沿着“意”进行追寻,魏晋之际王弼关于“言、象、意”的哲学思辨也是关涉意境的重要线索了。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盲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意。象生于意,故可寻象辛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从中国煤化工意忘象”说,王YHCNMHG[作者简介]蒋芝芸,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北恩施445000。弼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展为“得意忘象”, 使言外之意发展为象外之意,此处的“意”除了指语言与形象所表示的思想情意之外,还有一种不能用形象和语言直接表明的意味,即言外、象外之意。这言说不尽的“意", 就与文艺的特征相通,因而王弼的学说为文论家们普遍接受。正如夏之放先生说,“这就为后天的意象论、意境论提供了基础”(3]。到了人们对文学艺术进行自觉探讨的魏晋时期,“意” 便成为文艺审美心理学的重要命题了。陆机《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就在言与意的困感与矛盾中,提出了创作心理的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永恒的问题。钟嵘的《诗品序》中提出了“文已尽而意有余”的看法,为意境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文已尽而意有余”正是意境的美学特征。在刘勰《文心雕龙》中,“意”的内涵进一步得以成为意境论的基础, 在《隐秀》篇中他提出以隐秀表现“文外重旨”的艺术方法,使言意之辨进- -步向“言外之意”的方面深人,也使哲学上的言、意渐渐转向了审美,“其核心是文学审美应该追寻和表现语言的表层符号之外的意蕴”[4)。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从创作与欣贯两方面来论文的,因而他实际上已涉及到审美的两主体,即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审美心理问题。如在《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釗此时,沿自先秦哲学的言意论便实现了向中国文艺美学的“情”、 “辞”论了、“意象”论了。意境范畴可谓已呼之欲出了,此时,又正值佛教兴盛,在佛经翻译中人们用“境”一词来示宗教化的心灵空间。受佛教的“境界”说的影响,人们开始借用佛学中“境”的概念来论文艺问题。如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中“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可见,境在美学上也是作为心理认识的对象概念而使用的。到唐代,诗僧皎然便将佛家禅境与诗境合而为一了。皎然强调诗歌创作须“神会而得”,强调“取境”之须苦恩苦想“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可见,“境”的获得重在心悟。而托名为王昌龄的《诗格》更是进-步,明确提出了意境这-美学概念,他关于诗有三境的看法,还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细致区分了境的三个层次,他说:“诗有三境。- 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堂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奴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对于诗歌来说,物境、情境、意境都是审美心理的产物,但他的第三境的心灵化程度显然要高于前两者。《诗格》还论述了意境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的某些特点。《诗格》云:“诗恩有二:搜求于象,心人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日取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曰感思。”谈的就是诗思产生的三种途径与过程。“取思”即以主观精神积极地搜求客观物象,以期达到“心人于境神会于物”的境界。“生思”触及到意境创造过程中的灵感产生问题,“感思" 则讲的是一种受前人作品的启发而产生的诗思。[5]到刘禹锡,境更倾向于主体化、心灵化了。在他的《董氏武陵集记》中说:“诗者,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对意境范畴的基本界定。在古代文艺美学中,象本就不是一个纯客 观的范畴,而应该说是指意之象,刘氏论境,提出境生于外,就在形而上的层面更加强调了境的心理特征。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又明确提出“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在意境理论中第-次明确提到“思(意)”与境的统一;此外,他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见解也都强调了意境市美的重在心理空间。严羽的“兴趣说”也抓住意境的创造和感受的心理特点,把佛学对于意境的影响逃一步具体化。他以禅喻诗,认为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主体的心理能力的表现,它十分倾向于艺术直觉。此后,王夫之的情景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也都十分注重审美心理的层面。到了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那里,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是十分强调意境创造中的主体心理特征。可以说,历代的意境理论内含的对害羊八理的世决们对意境进行审美心理学探讨的主要依据。中国煤化工二、意境的审美心理结构MYHCNMHG不能离开象又生于象外的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本是-一个复杂的审美系统,从意境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它吸取了多方面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包含广泛的市美心理学命题。其中的情与景、物与我、意与象都不是孤立的,意境中的诸因素共同作用才形成意境这种超越诸因素及其总和之外的一种美学特征。意境在知觉上具有整体性特征,因而它与现代美学中的心理场极为相近。意境,正如格式塔心理学家所说的“格式塔质"。但为了方便起见,下面我们仅从情意(情意在这里主要指艺术情感、意绪、思想等心理因素)、神思(主要指艺术想象活动)两个最显著的层面来对意境的心理结构略作分析。意境在情意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情录交融”、“意 与境浑”,即审美情感意绪是与心理化了的物景与物境相互交融,共同存在的。古代文论中十分强调情景(物)关系,而认为情录的交融是艺术的最佳状态。陆机在《文赋》中就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十分强调情以物迁,即情与物(最)之间的和谐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还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都是要求情景交融,合二为一的。尽管陆机并不是专门论述意境的问题,但正如有学者所说,“他们在谈 论艺术构思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都很注重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契合交融,这显然已为后世意境论提供了哲学依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基础"(6)。此后的王夫之在《少 堂永日绪论内篇》里,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情中景、最中情。”在王夫之君来,不能作最语,又何能作情语,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文论诗论衡业文艺作品的一-个基本标准。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指出:“昔人词,有景语与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还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实际上就是主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说。王国维的这一思想直接 源头是王夫之的论诗的情景观,如考虑到中国古代文论的阐发性(即很少有横空出世的全新理论,一般都是在阐述前人思想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及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主导地位,王国维的这--观点可以看作中国古代意境理论在情景关系上的明确表达。此外,还有更宽泛的表述,即意与境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话语,“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稿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 -,不足以言文学。”他这里的意与境浑和情景交融实质上的同- -的,都是它们当作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意境在情意上的特点与标准而言的。中国古代意境理论中常用神思来表述意境在艺术想象方面的特点。神思- -词最早见于东晋玄言诗人孙绰的《游王台山赋序》中的“驰神运思",之后,南朝宋时大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序说》:“万趣融其神思",但对神思进行深人全面阐述的是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有《神思》篇专论艺术的想象特点。文中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其.思理之致乎?”又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把神思作为一种身在此心在彼以及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赵仲邑的《文心雕龙译注》中说:“神思就是精神的活动,根据本篇所说,它包括想象也包括思索"I)。从本文论题而言,则应该更明确地说是抬精神活动的特点而不是其成果。意境在神思上的特点则可以概括为神与物游、思与境偕。从先秦哲学论著中的观物取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想象力是在对外物的拟诸其形容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艺术实践活动给予人们更多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艺术创造与思维想象力又互相促进,使双方都得以更加速地发展。如果说庄子的“心斋坐忘"、“乘 物以游心”、“身与物化"还不能仅从美学角度来看的话,那陆机的《文赋》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表述则完全可以说是对审美想象力的绝妙形容,高度发达的审美想象力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从以形写神的艺术创作原则出发,结合绘画创作的具体经验,要求艺术创作能“迁想妙得",对创作过程中生活体验和艺术想象问题作出了理论概括和总结,而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更是明确地对艺术想象的特征表述。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虽不是从心理角度论述的,但“境生于象外”的界定本身就包含有无限的想象意味在其中。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要求意境的构成因素情感、中国煤化工:则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对意境的心理特征的又-种概括,它与神与物术想象与心理物象相伴随的特征的概括。王国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1.YHCNMH G准,客观上也要求有体悟无穷之意的审美想象能力。●60●三、意境生成时的主体心理特点意境作为一个审美心理学命题,是关涉审美创作与欣赏两主体的。境生于象外的若本界定,巳客观地规定了意境生成心理特点,它要求通过创作主体对具体物象的描绘以作用于欣贫主体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一个意中之境,-个审美的艺术空间。那么,意境的创造,就是由艺术家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创作主体要充分考思和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欣赏主体则要用他们自已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悄、审美理想等去补充和再造艺术家所塑造的艺术意象。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字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8]而要达到此境界,首先要求作为审美的两主体具备必要的精神心理基础。道家诗学要求审美主体“心斋”、“坐忘”、“凝神”、 “玄览",以一种虚静的心理状态进人审美创造。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要求创作主体情动,即动情,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便是主体的审美情感被外物所引发,才能构筑艺术作品;而欣赏主体也要披文以入情,即具备欣赏的心理条件,用审美情感心态来观照艺术作品。两者五然有所不同,但都道出了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主体需要具备某种心理基础。创作卡体不但要具备-定的审 美创作的触发心态,而且在其创作中还有着不同的创作心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菇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们普遍认为王国维的这三种境界,恰巧对应r创作构思中由寻觅期待到苦思冥想再到豁然悟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在意境创生过程中,创作主体的人格内涵也是-一个重娶方面。高妙的艺术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不同的文化人格会创构出不同的艺术意境。如陶渊明的恬淡清新的艺术境界,有赖于他那以老庄哲学为主导的人格内涵。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艺术意境的源头是道家哲学,因而.艺术意境的最高境界往往是天地之心。人们在艺术中追求以文心来映照天地的诗心,体现的是追水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精神。自六朝以后,中国艺术的理想境界是禅境,是无我之境,也都体现出创作主体超旷空灵的人格境界。因为禅也是中国人消化吸收佛教大乘义后体认自己心灵的产物。再从欣赏主体的心理过程看意境的审美心理特征。接受美学认为创作过程的最终实现要依赖欣赏者的接受,因此,意境的生发过程中,欣赏主体的心理状态及特点也是意境的重要心理层面。巳经有论者指出,以往的意境论研究往往只注意创作论,忽略甚至无视中国意境注重感受、体验、欣赏、品味的基本方式,忽略了中国意境总是生成于鉴赏者对本文的体味,生成于中国式的东方感悟方式的接受行为之中的基本事实,在他看来:“ 中国意境不仅是创作论,更是接受论”19。中国 艺术的接受者的心理特征当然是有着个体的差异的,但在意境的感悟中,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心理结构:那就是重体道。这种由天人合一的哲 学精神浸润出来的美学总识,往往使得欣赏者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寻求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的形上感悟,即体道。意境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审关心理学范畴,它所揭示的艺术审美中的心理特征,是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高度概括,它联系眷中华民族心理的深层,有着+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特别是审美中重体道的超越性特点,把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同-起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建构。[参考文献][1]周来样.论中国古典美学[M]. 齐鲁书社, 1987.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版), 1996, (4).226.[7]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M]. 1985. 247.[2] [3]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8]宗白华、艺境[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93. 170, 171.158, 173.[4]吴功正,六朝美学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9]佥元蒲.文学解释学[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08.1997.439.[5] [6]益二冬.意境与禅玄一- 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中国煤化工MYHCNMHG\wIm:赵建伟)61●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