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的命门 中国法治的命门

中国法治的命门

  • 期刊名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 文件大小:223kb
  • 论文作者:代振华
  •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24卷第1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Vol, 24 No, I2008年2月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Feb.2008中国法治的命门代振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或管理的基本方式,必须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相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抓住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牛鼻子,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命门关键词:法治;中国化;理舍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44(2008)01-0113-042006—2007年,中国政法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如果说党的十五大作出“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决策,九事,一件对中国政法界、民主政治产生深远积极影响的事,这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本方略正式写入宪法结束了“人治”与“法治”之争的话,那治理念的提出和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抓住了中国法治建设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则标志的牛鼻子,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命门!着“法制”与“法治”之争的终结,必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定位“重口供轻证据”、“重配合轻制约”、“重(司法)秘密轻(司理念是指基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或生活、工作条件法)公开”、“重办案轻服务”、“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等就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构造与实践模式,反映出追求的过程要求是有力的证明。由于没有法治理念的指导,我们甚至会被自和目标要求的理论概括。可见理念不仅是一种理论和观念己的“法制”捆住自己的手脚!央视“今日说法”报道的“尴式的精神构造,更是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实践模式或方法。尬的楼梯”,因“诉讼时效”二楼的业主不得不通过临时的理念的兴起和广泛地使用,反映了社会注重理论、观念和实“人字梯”上下楼;“新闻调”查披露的“广东公务员信用卡”,践的结合,重视精神构建形式,体现了人们努力的价值倾向违法的行贿行为被合法的信用卡所取代。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一种新型的理论作用于实践在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的新方式。书记提出了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国际上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五普法中也写进通行的法治理念的表述不一样,(西方一般表述为“主权在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民、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司法独立”)特别是对把2007年2月,中央政法委又出台了《关于深化社会主义“党的领导”也作为法治理念表示不解。也有一些同志表示,法治理念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政法领导机关和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句话除了“公平正义”之外,其他根干部中组织好专题学习,对新任政法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本不像一种理念的表述。甚至还有人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训,对近年走上政法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要把的五句话非中非西、非古非今,是典型的四不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入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把好政法队伍要正确理解、认同并实践这些理念,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的“人口”,确保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意见还强调,各地各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定位或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部门要通过知识竟赛、考试、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集中教育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讲:“我国仍处于的考试考核力度。对单位考评不合格者,要进行补课;对个并将中国煤化工国情没有变,人民日人考试不合格者,要离岗培训。益增TH产之间的矛盾这CNMHG收稿日期:2007-12-06作者简介:代振华(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2月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m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说是抓了“形式法治”,即有一定的法律制度,表面上似乎也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解,才大胆地提出了“不争论”(姓资在依法而治,却只治下不治上,治事不治权,治民不治官,是姓社)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正如林炎志同志所说:“邓小“半截子法制”而已。因为现代意义的法治是法的统治,从平理论中总是出现‘二’字,其原因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政府到政党、从国家主席到一般官吏都要置于法的统治之阶段有发展社会主义、学习资本主义的双线运行,有社会主下,而且所依之法是民主的法,是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与自义和资本主义的二元混合交叉。”21(N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制约政府权力和官吏的法,这才叫“实质法治”,其理念正是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引下,撤开姓资姓社不争论,与中心目标本是旨在解决权与法、官与民的关系,变专制政心一意搞建设,才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综治为民主政治。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讲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还有一点必须搞清楚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各级政府及其官员自身摆进法治客体的首要位置,而不是超展,而是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然地游离于法治客体之外,自己不先依法治“国”(治权、治会的。那么按照上述理论来推论的话,我国所处的阶段中还官),而只是看着或者指挥着地方热热闹闹搞依法治省、依法应该包含着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些因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治市……;而地方政府也只是看着或指挥着下面依法治县、才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封建残依法治乡…余思想在我国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以德治国的问题。笔者以为如果“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我们不够格。只有生把“国”字解读成政治概念,那以德治国绝非社会主义初级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到那时才能阶段的目标,而是未来更高层次的追求。其实,在社会主义说我们真的搞了社会主义了。”131(3初级阶段以德治国的“国”字应该解读成地域概念。政治概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法治模式,各种各样的法治理念,念不能推演,地域概念可以推演。但掉轨的是我们却很少听各种各样的法治文化,各种各样的建设策略。衡量一种法治到“以德治省、以德治市、以德治县、以德治乡”的推演!该模式、法治理念、法治文化、策略方式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推演的不推演,不该推演的却大肆推演,其中奥妙值得我们的,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适应的还是不适应的,判断一个深思。国家法治文明程度是高还是低,不是主观臆断,不是看它是(二)民本主义可否发扬否与某种国际惯例接轨,是否具有所谓的现代品格,是否符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有“民为邦本”的民本观念。儒合某种法理、某种模式,而要立足初级阶段,依靠适合中国国家认为“天生民而立君”,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情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轻。”它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施仁政、慎刑罚,薄赋敛。民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一种“古+思想客观上对于人民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即使在大力推进民今”、“中+西”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法治主政治,构建法治社会的今天,还有不少人把民本主义当成理念!当然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理念决不是“民主性精华”而欲发扬光大固步自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其实,民本决非民主,陈独秀先生在“五四”时期就有改善,我们一定会创新我们的法治理念!段极为精辟的论断:“夫西洋之民主主义( 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 by People)而非为民( forPeople)三、杜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几个特色问题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定位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一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段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理念,所以它本身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人就是一个特色体系,这里仅对现实中歧异较大的几个问题进民为主体由民主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3m行分析。民本与民主,虽一字之差,但涵义相去甚远。首先,民本(一)依法治国可否推演思想不必论证统治者的权力来源问题或者说权力的产生方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式问题,而这恰恰是民主所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虽然民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明确提出本思想也提到百姓在某些时候可以替天行道,但这并不是“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种理性的、民主的程序的权力产生方式,因而懦家的民本思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m此后,依法治国,建想,在历史上只有减轻暴君污吏毒素的作用,只能为人类的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逐渐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成为我国社和平吉祥描画出一个宽慰的远景,但并不曾真正解决暴君污会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与之相适应各地为了表明自己与吏的问题,更不能逃出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悲剧。其次,民中央要求相一致,纷纷对依法治国进行推演,这样就有了依本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甚至依法于中国煤化工从被统治者的地位治家来思CNMHGE而下“发”“施从现实情况看依法治国如果没有把重心放在以法治“济”的性质,人民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这与现权、治官上就只会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多也只能代民主法治由下向上去推,由基层市民社会去争形成了明显第24卷第1期代振华:中国法治的命门115的对照它必然要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即法治本质上总之,民本思想彰显的是“为民作主”,而民主思想的真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记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谛则是“由民作主”。今天我们的公民应当具有《国际歌》的解为什么现代法治会与资本主义同步;为什么社会主义要向觉悟:从来就没有什么教世主;而不能沉浸在《东方红》的幻资本主义学习!同时也只有记住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想中:大救星情结!所以,民本主义可以回顾借鉴,但绝对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同志提出不能发扬光大!与之相应的是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的“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精辟见地!四个二级层面的理念:职权法定、权责相应、权力受控(监那么为什么公平正义现在又提得这么响呢?实事求是督)、违法必讼(法律的追究)。地说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近30年,三)公平正义是否普适我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6%,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杜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奇迹!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四对外贸易额经济总量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全球第三,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财政收人2003年,突破2万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亿;2004年,25万亿;2005年突破3万亿;2006年,达到近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4万亿!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实力讲“初次分配和再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展。可以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目标和重平。(m和“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m要任务,是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正如胡锦涛在十(四)大局小局可否转换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法治的基本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m)功能的表现。法治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方式,就是通过保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障、促进国家和社会的事务活动表现出治理功能的,而对于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国家和社会在某个时期或阶段基本的、重要的、紧急的事务公平正义,则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给予重点保障和促进,就是一种服务大局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从理论上讲,我国的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现实中,人们谈到公平正义首先会想到秩序,因为中国传民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统的法文化侧重于法治的形式要件,强调法治的工具合理性,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法律的有效实施;而古代西方的法治理念则侧重于法治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实质要件,强调法治的价值合理性,即法律的公平正义性。其家。这正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次人们谈到公平正义也会想到效率,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根据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而凝炼出来的,是从立段的中国,二者经常发生冲突。如果问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出发制定和部署的一性的。这样一个原本十分简单的问题,一旦渗入传统法治我国法的本质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水乳交融的。为大理念的积淀,具体到现实生活之中,就立刻复杂起来。据说专局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富强、家学者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时,对该法追求的经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法治环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两大目标均无异议,但是当讨论到“一且这境,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体现,是法的核心功能所在两大目标发生矛盾怎么办”时,则出现了重大的分歧。强调经是法治的伟大历史使命。济效率者认为:“无论何时何地经济的基础地位是不容改变其实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由一个中心连接起来的网的”。强调社会正义者认为:“假如社会没有了公正、公平和正状结构,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大局和“小局”在一定条件下义,那么经济再发达,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全国的大局是由地方和各行业的“小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这一争议,使笔者不禁想起人类局”构成的,而地方和各行业的“小局”在各个地方和行业又祖先孜孜追求的两大梦想:一是求生存、求富足;二是求平构成了大局。服务大局,自然包括服务地方和各行业的大等、求和谐。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讲的人们对物质文明局。所以要准确把握各个“小局”与大局的内在联系,并善和精神文明的追求吗?!对此我党早就作出了“两手抓,两手于通过服务“小局”来实现大局的目标。因为,如果离开“小都要硬”的战略决策那么今天的人们怎么又会在这个问题局”服务大局就失去了抓手,就会成为一句不着边际的空话上发生迷茫和彷徨呢?总之,服务大局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注重灵活性,不能确,人们亘古至今追求的两大梦想都是美好的,倘着生搬硬套,更不能搞一刀切。谈“小局”优于大局,如果言在能在坚实的地面上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那确实是再理想不关注社会少数人边缘人的生活意在改善民生,我们表示理过的人生境界了。然而,现实是客观的,也是残酷的,它常常解和中国煤化工方保护主义张目,我迫使我们作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这种选择是艰难的,因为们则它不是在是与非之间选择,而是在是与是之间抉择!CNMHG每当这时,我们都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句话当中党的领导是争议最大法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的。蹊跷的是国内的争议甚至大于国际的非议。党在宪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2月和法律的规范下活动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那么为什个国家的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或者说,执政是一个政党通么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强调党的领导呢?笔者以为过合法的途径在国家权力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国家权力将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强调党的领导恰恰是党自我加压的自己的治国主张贯彻于国家的政务管理过程中的活动。一种表现!因为党的领导不等于党的执政。党的执政概念包括如下要点:党的执政的直接主体是党党的领导是指在以自己提出、实际上体现着中国人民共组织的代表们;党的执政是党的代表们执掌和控制国家权力利益的价值观念、路线、政策吸引党外人民群众、甚至其他机构、行使国家权力处理国家事务的活动和行为;党的执政党派及其成员的支持和追随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的是党的代表们以国家代表的名义、通过法律的形式,贯彻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事务中从事引导、组织、带领人民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活动;党的执政的根本目的和责群众和其他追随者为实现党所提出的价值观念、路线、政策任是谋求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共同奋斗的活动可见,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的主体途径、手段、效力、对党的领导概念包括如下要点:党的领导的主体是中国共象均不同,党的领导主要依靠自己的先进性来吸引人民自党产党这一组织实体;党的领导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外的人民自愿追随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把党的领导写进杜会群众、其他党派及其成员;党的领导,就其动态而言,是一种主义法治理念中,实际上是党对自身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活动”,是党对人民群众、其他党派及其成员加以引导、组要求。国人因为不清楚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的区别,认为领织、率先示范的带领性活动;党的领导就其静态而言,是一导就是执政执政也就是领导,所以才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种关系状态,是党同人民群众(以及其他追随者)之间的一中的“党的领导”质疑颇多,国际上虽然也有微词,但因为了种特定的关系状态党组织通过自己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解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的区别,反映并不强烈。化等领域的事务中发挥着引导、组织、率先示范的活动,使自己相对于人民群众和其他追随者而言处于领先、率先、先行参考文献的地位;党的领导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党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率[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领人民奋斗。京:人民出版社,2007对党的领导概念认识和理解的关键点在于:党的领导并[2]林炎志笑迎挑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不简单地是一种既定的“地位”。党的领导首先是一种活[3]李忠杰邓小平理论全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动,其次是一种关系,最后才是体现在这种关系中的一种地社,1998位状态。如果简单地把党的领导看作是一种既定的地位,就[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会简单地将这种领导看作一种强制性权力,就会为强制人民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M].北京:中共中央党群众服从的做法埋下观念的种子校出版社,1997党的执政是指一个政党通过合法途径进人国家的权力[5]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机构,并以该政党的代表为主掌握国家权力机构,从事对整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The Life Gate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DAI Zhen-huaHenan Polities and Law Administration College, 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As the basic mode of social govemance or society management in the modem world, the rule of law must be suitable forthe historic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idea of rule of law,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logic ba-sis are primary stage socialism. And we must understand running the country in law, serv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he leadership ofthe party on this basis.Key words: The Rule of Law; Idea;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赉任编辑:刘明)中国煤化工CNMHG

论文截图
下一条:6 sigma在中国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