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中国元素”
- 期刊名字:艺术设计研究
- 文件大小:832kb
- 论文作者:周博
-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次
ARTDESIGN艺术设计研究RESEARCH201301/春超越“中国元素”周博摘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西方人使用“中国元素”、崇尚“中国风”,本质上都是“东方主义”使然,目的在于表达他们对自身文化的时代关注。从东方主义出发,许多作品尽管在设计上有所创造,但方法仍旧是西方的。毛泽东时代对哏民族风格”的提倡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却比“中国元素”这样的提法高明。本文认为,中囯未来的文化创新有赖于超越“中国元素”这个思维水平,创作者要形成系统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法,同时,必须建立现代的文化产业和建康的创新机制。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整合、创新系统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化元素的拼盘。关键词:中国元素;中国风;民族化;系统方法;创新记得2007年的时候,近百家网络媒力与影响力而言,这其中的一部分当然“德国元素”、“日本元素”。不过,就美体曾经共同发起过一个“寻找中国100个是事实,然而,又有多少画面内容只是在术和设计的领域,据笔者所知,人们谈元素”的网络调查活动。结果长城、春节、选择性地呈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呢?的更多的是风格(syle)、品味( taste)龙分列前三甲,汉字、黄河、长江、儒家笔者不能肯定在美国、德法或日本,之类的概念,而不是元素( element)个思想、天安门、唐诗、故宫依次进入前人们是不是也津津乐道于其“美国元素”、中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元素”只是10名,五星红旗、兵马俑、孔子、中医中药北京、京剧、熊猫、风凰、毛泽东、指南针分列第11-20名。之后这几年,众多“中国元素”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并屡建奇功,它们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能使各国人民都欢天喜地地徜徉其中、流连忘返。显然,“中国元素”已经成了今天中国人构建民族认同和显示文化自豪感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老百姓“喜闻乐见”,文艺家也乐于表现,因为在文艺作品中,像炒菜一样放些“中国元素”调味实在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主流媒体和观众不仅乐见中国人的文艺作品使用“中国元素”,也喜闻外国人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中国元素”。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使中国人觉得亲切、安全,觉得自己的文明得到了外人的尊重,这些元素在诸多重要场合(如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辉煌中国煤化工呈现甚至被看作是中国大国崛起和民族CNMHGS复兴的重要象征。诚然,以今日中国的实图1:意大利画家乔万尼,贝利尼(Cmli)的油画《众神的盛宴)(15.画中有三件精致的枝青花大菱盘02方数据理论前沿超越“中国元素邱忠鸣/主持个单纯的局部,没有对整体的指涉关经过设计师的重新设计,成为一件新的中化”的问题,它们只是在通过构造一系系,实在是没什么可谈论的。不过,西方西方家具的一部分,譬如福建的屏风到列的“东方赝品”解释、论说西方文化自人谈“中国元素”却是历史悠久、合情合了那边可能被拆解为书柜的装饰板。而身的时代关注和趣味倾向。那些艺术和理,因为他们从启蒙时代,甚至从文艺中国的一个青花瓷碗,到了欧洲往往被设计上的创造,不过是一种西方人对一个复兴的时代就开始用“中国元素”了。我他们的设计师或金银匠们加上一个精雕古老东方文明的异域想象、一个特定时记得威尼斯画派的乔凡尼.贝利尼有一张细刻的金属框架,变成一种与他们的文期的东方主义诠释而已,其本质从来就《诸神的盛宴》(1529),画奥林匹亚山上化有联系的新器具。这种现象,经由19是西方本位的,至今也没怎么大变过。众神宴饮,里面有三件精致的餐具就是世纪浪漫主义里的东方异域情调,延续问题是,即使是这种“东方学”,还缠枝青花大瓷盘。不过,中国文化真正到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是产生了一种系统性的创造力,并对我们全面对西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还得算18中,甚至到今天依然如此近现代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譬如,世纪的“中国风”。当时,以巴黎为中心从别人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响,总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学界一般倾西方世界的工艺造作,举凡建筑、园林、是会有些成就感的。但是,在我们辨析向于把吕彦直、梁思成那一代人所做的家具、器物、绘画、雕刻无不牵连其中。出这种影响之后,发现的欣喜很快就会但是,从他们的设计来看,比如英中式被新的疑问所取代,他们为什么不是完的园林、波茨坦无忧宫的中国凉亭、戈整的、系统的接受我们的文化,却总要壁兰厂织的中国风挂毯之类,怎么看虽做一番改头换面、偷梁换柱的营生呢?这说有点中国的味道,却又绝对不是中国个疑问,靠脆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人做出来的东西。比如,英中式的园林,解释不了的,还是得求助于西方人的“东的确是受到了一些中国南方私家园林的方主义”(或“东方学”)根据这种视角,图2:18世纪著名英国家具设计师托马斯齐彭代尔( Thomas影响,比如不讲究对称和排场的“移步其实即使是在18世纪中叶“中国风”鼎 Chippendale)设计的中国风椅子.结合了西方的结构和中国换景”、“人画”之类的概念。但是,它盛的时候,西方人也从来就没想过“全盘的装饰可谓西体中用”,出绰士与家具设计指南1762的“移步换景”与我们在中国园林中看到的景致却大不样,他们的“如画”也不是我们的荆浩、范宽、元四家之类的人物,而是普桑、洛兰,两种雅致,虽有些联系,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家具,18世纪的商人们把中国的家具运到欧洲,好一点的还保留现状,加个座、托之类的变成他们的室内空间可以接受的东西;更多中国煤化工的则按照“和谐”的CNMHG观念,被加以拆解,图3: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 Francois Boucher)的油画(中国皇帝上朝)(1742).典型的东方主义异域想象025ART艺术设计研究DESIGNRESEARCH201301/春民族风格的建筑设计尝试作为中国现代不如深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本土建筑师,新的形式要搬来现代的、国际的革命文建筑的一个重要起点。吕彦直、梁思成、但他们可以雇佣中国的设计师为其效力,艺,最后使国际的形式变成民族的形式。杨廷宝等人都有留美的经历,他们都是最后再用他们的设计思维把大家的想法后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从美国的大学里学会了一套设计建筑和整合起来。其艺术和设计效果,平心而话其实是肯定了前者。1949年以后,文研究建筑的方法,回来再用这套方法,论,大屋顶子底下的新意和创造力,中艺界的各个领域都在搞民族形式的探索。重新整合中国的设计元素,最后构建出外建筑师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20、固有的国粹要被改造,比如中国画、京剧新时代的作品来。但是,一个引人深思30年代,美国人还把中式建筑风格带到而所有外来的艺术则要民族化。甚至油的事实是,在此之前,加拿大建筑师何了美国,设计建造了第五大道剧院、格画的基本功画素描都得搞民族化。靳尚西设计了北京协和医学堂,美国建筑师劳曼中国剧院等一些更具异国情调的作谊的回忆录里就谈到,50年代初,他不墨菲则设计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使用品。美国建筑师在中国和美国建造的这知道该怎么理解“素描”的民族化,于了“中国元素”的重要公共建筑。固然,些具有大量“中国元素”的建筑,似乎是就去问老师戴泽,戴老师回答说,看这些建筑师在对中国传统的了解深度上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关于中国建筑看荷尔拜因。画画的人,看到这里都会笑。的深厚学养,也能设计和建造出一些有(因为荷尔拜因的素描重线条不重块面塑模有样的、具有中国风味的建筑设计来。造,这一点大概被当时的画家认为与中国在其他设计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比人物画传统相通。)到了50年代中后期如,丹麦设计大师汉斯魏格纳对中国的中苏交恶也再次激发了中共高层走中国自明式家具情有独钟,他研究中国的硬木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毛泽东椅子,又结合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的也明确号召,艺术表现“要有民族形式和传统,设计了一些简洁、舒适并适合批民族风格”,“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量化生产的新椅子。这些椅子在投入市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场后获得了成功,其设计和品位获得了高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种号召,一方面图4:罗伯特C·雷默( Robert C. Reamer)和古斯塔夫·度赞誉,成了久负盛名的经典。魏格纳对是要重振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李杰斯特罗姆 Gustav Liljestrom设计的第五大道剧院内中国的家具设计文化到底有多深的了解,是政治形势在文化政策上的一种曲折反部装饰,美国西雅图,1926年。我看也谈不上。但是他用一个现代设计映。师的思维,成功地将明式家具里包含的虽然毛泽东时代对民族风格的提倡精英士大夫文化价值转化成了现代人热由于强调参考对象,无论是民族的、民爱自然、朴素平等的平民文化价值,因此间的,首先要阶级正确,所以大家可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这些例子来看,我借鉴和参考的素材并不宽泛,但是的确们的文化的确提供了“中国元素”,但却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比如,没能产生新的创意。音乐领域出了陈钢、何占豪的《梁祝》,以前中国文艺界追求的民族主义并油画领域出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建不是“中国元素”,而是“民族形式”、“中筑领域以杨廷宝设计的北京火车站为代鄉故国气派”之类的提法。关于民族风格,表的首都十大建筑,舞蹈领域出了戴爱40年代的左翼文艺家内部有一场争论,莲改编的《荷花舞》,动画片领域出了万李泽厚曾对此作过研究。在这场论争中,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等等。可见,这向林冰(赵纪彬)强调民间文艺是正宗,套提倡“民族风格”探索的理论混合着要想创造出新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必须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对于激发当时图5:许钦文的短篇小说集《故乡》,北新书局1926年印行把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民间形式相结中国煤化工有效的。但到了80鲁迅荐将胸元庆的画作为瓶,可以表现主义风格对此,胡风坚决反对他坚持五四村CNMHG艺界继续坚持这套于中国元素的结合和鲁迅的拿来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话语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却大不如前02方数据理论前沿超越“中国元素邱忠鸣/主持了。比如,80、90年代的北京,据说也为世界的,就得把里面的药效研究提取,大家都是大屋顶学派。诸如此类,不分别评选了十大建筑,若论“民族形式”,变成胶囊或药片,变成糖衣炮弹。所以,而足。偌大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艺术家与50年代的建筑就没法比了。85新潮之坚持了鲁迅传统的胡风关于民族形式的学者竟然各领域就搞一个“学派”?不是后,文艺界对毛泽东时代的这套“民族风论说,即使到现在,还是值得文艺创作说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吗?格”的话语显然失去了以往的热情,但者琢磨琢磨的。为什么只搞一个学派呢?如今,又要搞是在重新融入国际潮流的过程中,文艺过于强调中国元素对我们的文艺选“中国元素”了,中国本来元素还是挺多家们又需要寻找民族身份和认同,需要择还有消极的影响。比如,中国人自己的,结果呢,每天来来去去的还是中国红、一番说辞,于是“中国元素”从某种意义提的“中国元素”往往吉祥喜庆、趋利避茶叶、丝绸、青花瓷……上讲成了替补。然而,从提倡中国的“民害,具有排他性,发展下去会远离真实。所以,笔者认为,中国未来的文化族风格”到推广“中国元素”,以笔者而一说“中国元素”就是孔子、京剧、四大创新有赖于超越“中国元素”这个思维水言实在是看不出什么进步。当年“民族风发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凡是古代的、平。这种超越应该是在两个层面上达成格”的提法虽然片面,但怎么讲也是中、能进小学课本的,四平八稳、不疼不痒的,的:其一,更多的创作者要形成个人的外两条线相交,加上艺术家的秉赋,算是那就是“中国元素”;那些当代的、真实的、系统性的方法,而且他们应该是多样化辫子股”;而“中国元素”则变成了一个反文化的、亚文化的、青年人的就没人提。民族主义文化杂货铺的招牌,只是在扑农民工上了妆,耍龙灯、舞狮子是“中国闪一些大家所熟知的所谓“亮点”。元素”;卸了妆,筛沙子、挤火车就不是“中当然,文化民族主义有时候的确很国元素”了。我们要问,真实的社会生活眠月幕文伟大,尤其是在民族危难之际,但有的在“中国元素”的喧嚣中有没有位置呢时候却显得无知。在笔者看来强推中再者老提”中国元素”很有可能损害号到創国元素”便是其中一种。直到今天,有我们对多样化的“中国元素”的全面理些人还是时常念叨那句“越是民族的就解。这也是中国人思想深处里面的“同越是世界的”,还找来鲁迅先生垫背。有性”的一种反应老一代人就有这个特点人遍寻鲁迅文集也没找到这句话的出处,那时候要讲究民族主义,中国人民站起他只是在给陈烟桥的一封信里说:“有地来了,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各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个领域都要搞“民族风格”、“中国学派”。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结果搞来搞去,各个领域大同小异,其活动有利。”的确,要想别人承认你,自实也就一个学派。譬如,壁画的民族风格,图6:钱君匋设计的《文艺月报》创刊号封面(上海:文艺月然要有些特色,但是也得有一个能和别大家都是装饰派;再如建筑的民族风格,报社编辑发行,95年,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版画式风格特征人对话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有的文艺学科一定要研究20世纪的现代主义,研究国际风格的原因。没有这个基础,“越是民族的,世界就越难理解”,除非是把你当成民俗艺术,或者当成人类学、民族志的考察对象。鲁迅当年对此肯定是知晓的,我们看鲁迅所推崇的陶元庆,所欣赏的钱君匋,所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尽管他们都或多或少借鉴了民族形式,但无一例外都是以现中国煤化工代的、国际的艺术语言为基础。好比说CNMHG中药里的大药丸是中国特色,但你要成图7:加拿大建筑师何西( Henry H. Hussey)设计的北京协和医学堂(现北京协和医院),l96-198027ART艺术设计研究DESIGNRESEARCH201301/春的、去中心化的。毛泽东时代虽然从与西的许多领域还是有些“产业”的。它们多零碎的文化符号。在这里,中国令人敬畏,方主流文艺思潮的接触看基本是闭目塞是在民国的时候打了底子,接受了新中国在于她的文化和实力上的巨大与庞杂,却听的,但那个时候反倒是有方法的,这的“改造”之后,开始服务于新社会,要不是一种系统性的优势。而在西方人使用个方法就是毛泽东最基本的方法论,把不然50、60年代的一些经典作品也产生“中国元素”的背后,却是一个强大的创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不了。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产业界是“以意产业、一整套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元践相结合的方法。毛泽东时代虽然结束市场换技术”,结果“自主创新”一耽误素”本身是好的,但是他们应该在一个了,但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在就是30年;文艺界的那些“产业”同样结构性的框架中被提取、改造并整合成今天,毛泽东的办法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如此,在欧美、日本强势的文化产业冲一个新的东西。而把“中国元素”当成中域都有所体现。比如当代艺术,似乎可击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迅速地就被国文化产业的救世主,某种意义上讲恰以这样理解:现实主义是把现实主义的冲击掉了。显然,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恰是创造力低迷的一种表现。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我们就没有能力整合那些分散的“中国中国当代的创意文化,作为一种后政治波普是把波普艺术的普遍原理和中元素”,只能看着《功夫熊猫》着急。《功发的文化形态,从山寨模仿到自主创新,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艳俗艺术则夫熊猫》可以说是近年来梦工厂“中国的确要经历阵痛。强推“中国元素”,不是把后现代艺术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世元素”的集大成之作。我们看每一个环能说没有用处,但它只能是一个暂时的的世俗文化相结合。凡此种种,由是观节都是那么的亲切,可是把它们集合在策略——不够聪明、不够强大也不可持之,毛泽东之后,我们在系统性的方法起,肯定不是中国人能拍出来的电影。续。若把推广“中国元素”当成全球化论和思维方式上其实鲜有创新。很明显,记得前一段时间要放映熊猫Ⅱ的时候,背景下最重要的文化策略,我们就会很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要远远比点、线的思艺术家赵半狄号召大家抵制美国好莱坞容易陷入到一种表面化的虚假繁荣和盲维方式重要,要对系统性的东西有认识,大片的入侵,一些学者和业界人物也出目自大的危险之中。要知道,在一个经济而不只是看到一个点,在方法、观念上来支持。赵半狄抵制的办法也很有意思,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整合、创创新,不能仅仅计较于具体的材料和元写博客、登广告,他的观点是他的行为,新系统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化元素的拼盘。素。我们过去强调“中国元素”,那是因他的行为表达的是他的意见,很漂亮的今天的中国艺术和设计要想在全球的文为我们对西方人近现代的文艺思考没有完成了一套标准的行为艺术家的表演动化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就必须超越系统性的认识,所以要先了解、学习,在作。要说赵半狄的武艺,根子还在西方,“中国元素”的思考水平,在思维和方法这个过程中加些“中国元素”。但学了30用行为艺术的模式来攻击好莱坞大片的上进行“系统性的创新”。而切实保护知年,今后的重点则要转到系统性的学习模式,果然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识产权,支持多元的、个体的(或个别群和创造中去。重要的不是“中国元素”,但是这种抵制,只是造成一时的文化噱体的)、系统化的创造意识,不用简单的而是运用和改造“中国元素”,甚至是“世头,把两个不搭界的东西用“熊猫”联系想当然的意识形态判断阻碍观念和方法界各国元素”的能力,以及能够不断产到了一起。结果是,熊猫Ⅱ来了,顺带的创新,则是一个期冀文化昌明的国家出这种能力的土壤和氛围。显然超越“中着让一直以熊猫为符号的赵半狄又火了一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元素”,需要从观念到手法的系统性创把;而赵半狄的这一套拳脚,非但对熊新,而不是破鼓断弦、老调重弹。这一猫Ⅱ的票房没什么影响,倒是成了其免点很难,却是今后的艺术家、学者必须费广告。显然,用类似摆地摊、赚吆喝去做的。或许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的的办法对付步调严正的千军万马,肯定一句名言值得我们重温:“我必须创造一不是长久之计。种体系,否则就会沦为别人的奴隶”。笔者认为,文艺里面“中国元素”的其二,就是必须有一种现代的文化提法与现今中国“世界工厂”的身份十分产业和健康的创新机制,这也是“系统”,登对。“世界工厂”供给世界的是局部既关乎文化产业也关乎思维创造。毛泽零件、或者整个生产营销环节中的H中国煤化工CNMHG学院讲师博士东时代,尤其是文革前的17年,文艺界“中国元素”供给世界的也是一些局部的02方数据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0-06-12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0-06-12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0-06-12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0-06-12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0-06-12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0-06-12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0-06-12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0-06-12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0-06-12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