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有效供给 论技术有效供给

论技术有效供给

  • 期刊名字: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文件大小:539kb
  • 论文作者:万君康,凌丹,邹蔚
  •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 更新时间:2020-10-3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论技术有效供给万君康凌丹邹蔚(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论述了技术有效供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界定了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剖析了影响技术有效供给的因素给出了企业技术有效供给的决策分析模型。关键词技术供给;技术有效供给;自主创新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6)12-0011-04一、问题的提出导性、需求结构的调整性等特点将技术创新的成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转变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目标的满足技术化进程加速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持竞争优势把握世有效需求的过程则是技术的有效供给。而要实现技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竞相调整发展战略,从术有效供给,必须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为保证技术”技术立国”转向知识产权立国”进而更加强了其垄供给提供技术成果。断地位与控制权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另一方面,技术有效供给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力的主要条件。技术有效供给给技术研发输送技术能力的差距。以我国为例,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资源及信息,有 助于推动自主创新。同时技术有效50%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供给的过程,不仅是技术的创造与产生的过程,也是其对外技术依存度约为30%,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创新技术在经济与社会的实际应用过程。它将实现献率在70%左右。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技术供给仰创新成果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从而有助于增强创新赖于人我国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的能力。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作为支付三、技术供给的经济学分析国外专利持有者的专利费。1.经济学意义上的供给自主创新是技术有效供给的源泉而技术有效供从经济学的视角,所 谓供给( Supply )是指厂商出给又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二者互为因果。提售商品或劳务的能力与意愿。具体有如下解释: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保障技术有效供给,促进技术有效(1)供给的实现是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的统一。供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代重要的战略(2)- 种产品的供给量( Quantity Supply ) ,取决举措。于产品价格( Price )相关产品价格( Prices of Related二、技术有效供给与自主创新Goods)预期价格(FuturePrice)生产成本(Costs入-方面,自主创新是技术有效供给的基础及源技术( Technology )以及政府政策( Government Policy )泉。自主创新具有技术成果的独占性、市场需求的引等因素。中国煤化工收稿日期2006- 07-07MHCNMHG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64003113-04 )第一作者简介万君康( 1934-)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2006.12■1 1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供给法则(lawofsupply)是指当其他条件不有者为保持竞争优势是不会供给自身最新的技术成变时供给量与供给价格成正向变动。果的而是转让次新的技术成果。(4)运用供给价格弹性,来比较不同产品的供给(4 )从满足需求的对象看技术供给又可分为自量因价格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程度。供和外供,自 供是指满足系统自身内部的需求,即通2.技术供给过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自行应用。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外供是指通过技术转让满足系统外部的需求。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济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四、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1.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它包括实验技术、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具作为技术的供给方,研发出了技术或出售了技术体表现为知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成果并不等于形成技术的有效供给。在技术供给的过素多层次的技术体系。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程中,有的技术水平很高,但由于不能够形成I业化生下技术也成为一种商品。产而无人问津有的技术可能由于较高的研发成本而根据经济学的供给定义结合技术的特征本文导致其市场交易价格过高使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有认为技术供给是指在-定时期内系统为满足技术的技术由于技术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而未能需求而提供不同形态、功能的技术成果(包括技术服实现使用价值等等都不能形成技术有效供给。务)。本文认为技术有效供给是以经济、社会、科技发技术供给与一般商品(或服务)供给有共性但又展的特定需求为目标,以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运具有技术特性所决定的个性主要表现为:作平台,以制度创新安排为最佳外部环境,以高附加(1)技术供给同样是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的统值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产出,以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技一。即技术供给方为满足技术需求方对技术的要求,术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不但有进行技术供给的意愿而且还要有供给技术的途径的技术成果的供给。能力,否则就不能形成实际的技术供给,也无法实现2.技术有效供给的贡献技术需求方的特定需求。而技术供给的意愿与能力均技术有效供给的贡献具体表现在技术成果转化有别于一般商品供应其供给意愿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或效益方面,包括经济贡献、社利于形成技术竞争优势,其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与会贡献和环境贡献。R&D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环境。(1)经济贡献。主要表现在技术有效供给对经济(2)技术生产的单-性、创造性和风险性导致影的推动作用方面,包括劳动生产率、企业竞争力、资源响技术供给实现的因素除了技术的转让价格(受技术利用率的提升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转让次数、转让方式、支付方式等影响)之外,还与所(2)社会贡献。主要表现为决策的科学性与管理供给技术自身的特殊性、技术供给方所提供的技术与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改善、科学技术知识的更管理等方面支持,以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新与增加,以及相关制度的改进与完善等。等有关。(3环广中国煤化供给技术来减轻(3 )根据技术供给中的新技术含量,可以将技术和防治社会YHCNMHGI环境造成的污染供给分为率先创新的技术供给、二次创新的技术供给和破坏提升公共安全提高防灾减灾的水平等。和扩散转让的技术供给。多数情况下技术发明的拥3.技术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2006.12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1)技术方向的选择品市场博弈的均衡做出预期。因此为求出技术有效技术方向选择的正确与否会影响技术供给有效供给的投入,可以先确定在给定成本水平下的产品市性的实现。方向选择错误,即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场均衡再确定R&D投入水平。和财力提供了技术但由于所提供的技术与发展方向(1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均衡分析的相悖,最终会遭到市场的淘汰。1980 年GTE和因两企业之间的关系为斯坦博格模型故企业1NEC两个公司具有相同的业务都集中于通信、计算(称为领导企业)首先选择产量q1,企业2(称为跟随机和集成电路。然而由于两公司在技术选择上的取向企业)观测到q1后选择自己的产量q2,这是一完美信不同导致8年之后两公司的销售额出现了明显的差息动态博弈。距(见表1)NEC选择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未来假设新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P(Q )=a-bQ ,竞争优势的核心并把R&D的努力集中于半导体技两家企业技术有效供给的结果为每增加一单位新产术而GTE由于未找到正确的技术方向而导致R&D品产量的边际成本分别为c1和c2,且c=c c2=( 1+ε )投入的分散。c显然a>c(i=1,2)则企业的利润为:表1GTE和NEC两公司技术选择不同的结果π=q!P(Q)-c;q;=qi [a-b (q1+92 )-cq;=(a-c;);-公司销售额(亿美元)增长率(%)|年均增长率 (%)bqq;-bq?(1 )1980年「T 1988年GTE100164. 6_64.6 .6.43可以使用逆推归纳法求解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练NEC218. 9476. 0524.47纳什均衡。给定q1的情况下企业2的最优产量选择(2)社会需求的导向应当满足:技术有效供给是以企业、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为Maxπ=( a-c2 )2-bqnqz-bq2(2)前提的。脱离需求闭门造车式的研究与开发,必将造求得企业2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成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错位进而无法实现技术的(3)有效供给,无法实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无法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技术供给应重视市场导向把企业1预测到企业2的这-决策思路在决定产握市场的技术需求并瞄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水平进量时就将其代入自己的利润函数中则企业1的利润函数变为:行R&D,才能确保实现技术的有效供给。(3资源的配置与环境π=(a-c| ),-bq1q2-bq2=a-2c.+°2q-号q? (4)2b 91- 2技术有效供给的实现,需要多种要素的支持、互企业1和2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补和综合。如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高级科研a- -c+80.人才研发资金的组织、配置、协调还包括社会、经济(5)2的相关制度与环境等因素。a-c-38c(6)五、企业技术有效供给的决策分析对企业而言技术有效供给的成功意味着进入一总产量为Q*=3a- 3c-3εc(7)46个新的市场,即先成功实现技术有效供给者先进入新中国煤化工市场而后成功则后进入新市场。价格YHCNMHG(8)当各企业在第-阶段选择其R&D水平时就非合作地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并对第二阶段进行的产两企业各自的利润π=(a-c+Ec尸-和π=82006.12■13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a-c-3ec尸则技术有效供给获得的净利润为:(9)16bπ=V-C=" x(1)*-C(T)( 15)企业1与2的利润之差Oπ=1 [a-c )+10c要实现净利润最大化必须满足一阶条件:(a-c )x-7c2x](10)07=0(16). ( 3a- -3c-εc尸消费者剩余μ°=32b(11;即u(1)"=a( T)(17)社会净福利(即消费者剩余和两家企业利润之)T总技术有效供给成本函数的特性决定了(17)式.和)为O'=35 [15(a-c)-10c(a-c )e+23c2e] (12)~32b的右边总是随时间的减少而增加即技术有效供给完(2技术有效供给的时间、成本与收益分析成时间T越短,收益越大;技术有效供给收益越大,根据上述产品市场博弈的均衡结果企业要在考企业就越愿意承担更多的技术有效供给成本来缩短虑技术有效供给收益(即利润)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优其完成时间。的R&D投入水平。参考文献谢勒尔的研究认为,在质量Q给定的情况下技[1] Jan Fagerberg:Why Growth Rates Dfer,..Dosi et al (eds):术有效供给(即技术创新)所需的时间T(从开始到成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London: Pinter Pu-果完成)与总技术有效供给成本的函数关系为blishers,1998.[2] M.Dodgson and J.Bessant,ffctive Innovation Policy.Intern-CT). (l,T,Q )ln(13)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6.且这一函数具有凸性的特征即OC<0 00>0。[3]黄琪舒泰峰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多大差距.嘹望东方周刊J]'0T22006( 10)假设技术有效供给的主要问题为技术问题,从而[4] 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 :企业间的竞争对技术有效供给毫无影响;从t=0开430始,在T时完成技术有效供给折现率为r ,且在t=H[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 322-时供给成果老化;则在T和H区间内技术有效供给323的期望收益为:[6]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9:49-51V=(t)"dt( 14)(责任编辑李寿鹏 )Study on the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SupplyWAN Junkang ,LING Dan ZOU Wei(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effectivetechnological supply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supply is given; theeffects it was given on are presented; and the decision - making analysislcal supply of enter-中国煤化工prises is made.THCNMHGKey words: technological supply;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supply; independent innovaton2006.12

论文截图
下一条:IPv6技术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