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下载>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免费下载
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 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

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

  • 标准类别:[DB]地方标准
  • 标准大小:
  • 标准编号:DB13/T 799-2006
  • 标准状态:现行
  • 更新时间:2023-07-14
  • 下载次数: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父母代蛋种鸡生产过程中环境与布局、设施设备、饲养条件、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管理、防疫、消毒,生产记录、废弃物处理各环节的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父母代蛋种鸡的饲养管理。?[第1页] B 4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 2006-11-11发 布 2006-11-20实 施 河 」 匕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第2页] DB13/T 799--2006 刖 舀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   本标准起草单位J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4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J郑长山 、 李英 、 魏中华 、 谷子林 、 孙风莉 、 张书存 、 穆晓旭 、 谷雪芬 、 林向前 、 刘翠梅 、 胡海波 。 [第3页] DB13/T 799-2006 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规范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父母代蛋种鸡生产过程中环境与布局 、 设施设备 、 饲养条件 、 育雏期 、 育成期 、 产蛋期 管理 、 防疫 、 消毒 , 生产记录 、 废弃物处理各环节的控制 。   本标准适用于父母代蛋种鸡的饲养管理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种a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R.标准   NY 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13/T 683蛋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   DB13/T 718种鸡场鸡白痢 、 支原体病净化技术规程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动 物 防 疫 法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兽 药 典 》       《 种 畜 禽 管 理 条 例 》     《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       《 允 许 使 用 的 饲 料 添 加 剂 品 种 目 录 》 3环境与布局 3. 1鸡场环境 3.1.1鸡场周围3 km 内无大型化工厂 、 采矿场等污染企业‘ 3.1.2鸡场距离干线公路、 饮用水iv 、 居民点1km 以上。 3.1.3养鸡场与其它规模畜牧场应保持一定有效安全防疫距离 。 3.1.4鸡场空气质=I.V.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二 3.2鸡舍环境   鸡舍内的温度 、 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 。 3. 3布局 3.3. 1鸡场生产区 、 生活区分开 。 3.3.2鸡场内净道和污i分开。 3.3.3鸡场周III要设Ph离带。 4设施设备 4. 1设施 4.1.1鸡舍应有防鸟、 防鼠设施。 4.1.2鸡舍地ift! 和墙x应便于清洗 , 清毒 。 4.1.3鸡场应设有消毒池 、 兽医室 、 消毒室 、 更衣14,输精室等设施 。 4.1.4鸡场应建鸡A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 4. 2设备 [第4页] DB13/T 799-2006 4.2. 1选择阶梯式鸡笼 , 鸡笼体积视饲养品种而定 。 产蛋母鸡每鸡应占有笼底面积470 cm2^-500 cm2, 料水j -j长度8cm- 10 cm ; 公鸡单笼饲养‘如川乳头饮水器 , 雠笼应配有一只饮水器 。 4.2.2器具数量应满足各阶段饲养的需要 。 5饲养条件 5. 1水质   水质符合NY 5027的要求. 5.2饲料 5.2. 1使用饲料符合GB 13078的规定‘ 5.2.2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 的要求4 6引种 6. 1引进的父母代雏鸡应严格执行 《 种畜禽管理条例 》 的规定 , 并按GB 16567的规定进行检疫‘ 6. 2父{,l代雏鸡应来自获得 《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 的祖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 。 7饲养管理 7.1日常饲养管理 7.1.1 14天观察鸡群精神 、 采食及粪便情况 。 7.1.2保证饲料和饮水供应‘ 7.1.3检查和调'C鸡舍内温度 、 湿度 、 通风和光照舀 7.1.4每日7rti扫鸡舍 , 保证料槽 、 水f等用具干净和地面清洁 。 7.1.5及时清除死鸡。 7. 2育雏期饲养管理11 y6周龄) 7.2. 1育雏前准备 7.2.1.1育雏鸡舍   要求环境安静 , 保温 , 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 便于冲洗 、 消毒 。 7.2.1.2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通常分为两类t网上育雏和笼育4 7.2. 1.3器具   料槽 、 饮水器等数量应满足饲养的需要 , 并进行清洗 、 消毒 。 7.2.1.4预温   根据不同季节和取暖方式 , 应提前24 h-48 h给育雏室升温 。 7.2.1.5接运雏鸡   雏鸡采用一次性包装贮运 ; 到育雏室后应进行清点入笼 , 淘汰残次雏鸡 。 7.2.2环境控制 7.2.2. 1温度   1~ 2日龄'tom 度为33'C-34'C, 3-7日龄为31r-321C , 以后每周下降2t~ 3'C, 6周龄降到18'C至 脱温 。 7.2.2.2湿度   1-10日龄相对iV度70A左右 , 10日龄以后相对湿度控制在60 iE左右 。 7.2.2.3密度   网上育雏时 , 一般1周龄内35-40只/m2, 6周龄时20-15只/m2, 笼育时密度适当增加 。 篝群以150- 200只为宜‘ 7.2.2.4光照   1-3 Fl龄 , 每天光照时间为20 h-24 h , 光照强度15^-18LuX 。 从4日龄起梅周递减光照时间2 h-3 h , 直到自然光照: 7.2.3饮水与开食 7.2.3. 1饮水   雏鸡入舍后尽快给予饮水月最初1 d-3 d饮水中加入葡萄"Lil、 维生素 、 抗生素等 , 含药饮水宜在4h 内饮完 , 水温25℃左右 , 保证充足饮水 。 7.2.3.2开食 [第5页] DB13/T 799-2006   初饮后2 h-3 h开食j44天喂料6-8次。 7.2.4断喙   断喙在7-10日龄进行 , 上喙断掉1/2、 下喙断掉1/3. 7.2.5公鸡的管理 7.2.5.1公母分开饲养   育雏阶段公母分开饲养 。 7.2.5.2剪冠   父系一日龄剪冠 , 用手术剪从冠基部剪掉j 7.2.5.3选留   育雏结束时 , 选择健康 、 活力充沛 、 冠髯大而鲜红的公鸡留作种用 。 7. 3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7) .20周龄 ) 7.3. 1转群 7.3.1.1育雏结束后把雏鸡转到育成鸡舍饲养 。 转群前两周 , 鸡舍与设备应先进行清洗 , 然后进行彻底 的 熏 蒸 消 毒 舀 7.3.1.2转群前后补充多维素等抗应激药物 。 转群后应加强饲养管理 。 转群时淘汰病弱残伤鸡 。 7.3. 2体重控制   14周随机抽取5%的鸡 , 一般不少于50只 , 空腹称重 。 抽测体重与该品种标准体重进行比较 , 如超过 标准体重则采取限饲养 ; 如果达不到标准体重 , 加强营养 。 7.3.3公鸡的选留   12周龄进行 , 选择发育良好 、 第二性征明显 、 体重符合标准的公鸡留作种用 。 公母选留比例 , 白然交 配时1:10; 人工授精时1:20^-1:25. 7.3.4光照   根据不同季节 , 制定光照制度 。 7.3. 5喂料   雠天加料三次 , 匀料三次 , 保持饲料新鲜 。 7.3.6开产前的管理   到18周龄时 , 即实行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办法 , 应根据育成鸡的体重 、 光照计划等调整饲养管理方 案 , 采用过渡期的饲料配方 , 特别应注重饲料中含钙最的逐步增加 。 二次断喙应在开产前完成 。 淘汰体重 过小 、 第二性征不明显 、 有残疾的公鸡 。 7.4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21>72周龄) 7.4. 1饲养方式   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方式 , 规模鸡场应采用笼养j 7.4. 2环境控制 7.4.2.1产蛋阶段的适宜温度为15IC -27'C , 适宜相对湿度为40iA-7056, 保持鸡舍内的空气环境良好 。 7.4.2.2从21周龄开始增加光照刺激 , 开放式鸡舍应根据当地的日照长短进行补充人工光照 , 14天最长 光照时间为16 h , 光照强度恒定在1OLuX , 产蛋阶段的光照时问只能增加不可减少j 7.4.3喂料   自由采食 , 篝天加料三次 , 匀料三次 , 保持饲料新鲜 。 并根据饲养标准的要求及气温 、 采食量 、 产蛋 率 、 受精率 、 蛋重的变化而及时调格饲料配方j母鸡喂蛋种鸡料 , 公鸡喂种公鸡料 。 7.4.4人工授精   按DB13/T 683的规定执行‘ 7.4. 5种蛋收集 、 贮存与包装 7.4.5.1装种蛋的蛋托应经过yS毒 。 7.4.5.2集蛋人员集蛋前应洗手消e. 7.4.5.3集蛋时将破蛋 、 砂皮蛋 、 软蛋 、 特大蛋 、 双黄蛋 、 特小蛋单独存放 , 不作为种蛋 。 7.4.5.4种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 消毒后送种蛋库保存 。 蛋库温度应控制12t-18'C , 相 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 。 7. 5疫病综合防治 7.5. 1卫生防疫制度 7.5.1.1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 , 更换消毒衣裤和靴of I: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 维修人员必须消毒 [第6页] DB13/T 799-2006 后才能进入 。 7.5.1.2消毒池内消毒液要及时更换 , 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冬季可加盐防止结冰舀车辆进入时进行 整车消毒‘ 7.5.1.3保持鸡舍的m 洁卫生 , 饲im 、 饮水器定时洗刷 。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 , 定期进行消毒 , 鸡舍保持 空气新鲜 , 光照 、 通风 、 温度 、 湿度应符合饲养管理要求 。 7.5.1.4进鸡前 、 成鸡淘汰 、 雏鸡转群时对鸡舍及用具要彻底进行清扫 、 冲洗及消14,, 并空舍2周以上 。 7.5.1.5定期进行场区环境消毒及舍内消毒 。 7.5.1.6 7K理场内卫生死角 , 消灭蚊蝇及其滋生地 。 7.5.1.7饲养人员严禁串栋 , 各鸡舍用14和设备必须w定使用 。 7.5. 2免疫 7.5.2. 1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 , 可参照表1进行免疫 。                  表1父母代种鸡推荐免疫程序 接种日龄 疫苗品种 免疫接种方法 颈部皮卜注射 马江克氏病液氮苗 3^-5 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 120 点眼或滴鼻 7 新城疫活疫苗L系+支原体疫苗 滴口或滴鼻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饮 水 20 鸡 痘 活 疫 苗 + 大 肠 杆 菌 灭 活 苗 翅 下 刺 种 + 肌 注 20 新 城 疫 一 支 气 管 炎 ( 三 价 ) 二 联 灭 活 苗 颈部皮卜注射 22 禽流感油乳剂 ( 二价H5, H9) Ic活苗 颈部皮下注射 24-25 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饮 水 35 传染性喉气管炎冻干苗 擦肛或点眼 50 新城疫活疫苗L系 饮 刁 < 80 新城疫活疫iii' L系 饮 水 90 传染性鼻炎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 肌 注 100 传染性喉气管炎冻干苗 擦 肛 或 点 且 艮 110 新支减三联灭活苗 肌 注 120 禽流感油乳剂( 二价H5, 149)灭活苗 肌 注 130 传染性法氏囊灭活苗+大肠杆菌灭活苗 肌 注 130 鸡 痘 活 疫 苗 + 攴 原 体 灭 活 苗 翅下刺种+肌注 210 新城疫L系 喷雾或饮水 240 肌 注 禽流感油乳fttJ( 二价H5, H9)灭活苗 280 肌 注 新城疫十法氏囊灭活苗 380 新城疫L系 喷雾或饮水 7.5.2.2免疫监测   对鸡新城疫 、 禽流感等进行定期监测 。 7.5.3疾病净化 7.5.3.1鸡白痢净化   按照DB13/T 718的规定执行 。 7.5.3.2支原体净化   按照DB13/T 718的规定执行 。 7.5.3.3白血病净化   上笼后和开产前进行白血病检疫 , 淘汰阳性个体 。 7.5.4疫病防治   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 和 《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 药物品种目录 》 规定执行J 7. 6灭鼠   定期 、 定时 、 定点投放灭鼠药 , 对死鼠和残余鼠药进行无害化处理 。 7. 7杀虫   防止昆虫传播传染病 , 常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品杀虫 。 喷洒杀虫剂时避免喷洒到鸡蛋表面 、 饲料中和鸡 体 上 。 7.8病、 死鸡处理                                                                                                                                                               4 [第7页] DB13/T 799-2006 7.8. 1病死鸡只尸体按照GB 16548的规定进行处理 。 7.8.2鸡场不得出IN病鸡 、 死鸡‘ 7.8.3有救治价值的病鸡应隔离饲养‘ 7. 9废弃物处理   鸡场废弃物须经无害化处理达到GB 18596的要求 。 7. 10记录  记录资料包括引种 、 饲料 、 用药 、 免疫 、 发病和治疗情况 、 饲养日记等 。 记录资料至少保I] 3年 。

标准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