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4/T 358-2006 麻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 for 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 growing
- 标准类别:[DB]地方标准
- 标准大小:
- 标准编号:DB44/T 358-2006
- 标准状态:现行
- 更新时间:2023-09-13
- 下载次数:次
本标准规定了麻竹笋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苗木培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笋方法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麻竹笋的种植。?[第1页]
ICS 65.020
;rIR
*’ $: 19676-2006 DB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358-WIII
麻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rule for 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 growing
KIYIIR-10-12发 布 2006-11-26实 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第2页]
DB44JT 358-2哪
~
前 舀
本 标 准 由 广 东 省 农 业 厅 提 出 并 归 口 。
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 : 揭 阳 市 揭 东 县 林 业 局 、 揭 阳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广 东 省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 : 黄 锦 存 、 叶 伟 才 、 王 裕 倭 、 吴 旭 簸 、 郑 楚 明 、 夏 建 斌 、 黄 喜 文 、 张 旭 斌 、
吴 壮 雄 、 王 淑 伟 。
[第3页]
麻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1范 围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麻 竹 笋 生 产 所 要 求 的 产 地 环 境 、 苗 木 培 育 、 栽 培 技 术 、 病 虫 害 防 治 和 采 笋 方 法 等 技 术 。
本 标 准 适 用 于 广 东 省 麻 竹 笋 的 种 植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 使 用 这 些 文 件 的 最 新 版 本 。 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其 最 新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标 准 。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f 8231( 所 有 部 分 )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NY/T 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侧技术规范
3产地环境
应符合GB/f 18407.1的规定 。
4苗木培育
一般采用移母造林 。
4.1移母造林
在 麻 竹 丛 中 留 笋 长 竹 并 将 其 直 接 培 育 成 母 竹 苗 , 造 林 时 进 行 母 竹 的 分 蔸 移 栽 。
4.1.1母竹要求
选择优良品种如揭东软枝麻竹 、 英德麻竹等作种源 。 在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的竹丛外围选取发笋能力
强 , 栽后易成活 , 秆基芽眼饱满的I年? -2年生竹作母竹 。 母竹的粗度r适中.最好胸径在5cm 左右 。 而扦
插 苗 或 埋 节 苗为 当 年 的1年生 苗 .其 秆 径 一般 在l cm - 2cm 即 可 。
4.1.2留苗时间
每年9月份 ( 秋分 ) 前后留笋长竹作为第二年的母竹苗 。
4.1.3苗期管理
留苗初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涅度 , 促其快长高 , 快长叶 , 促进根眼 、 芽眼的形成 。 采苗前一
个月应进行断尾.在距地面1.5m 左右沿竹0-方向从下向上斜割.与竹秆呈45° _ 600.无M 伤 。
4.1.4出圃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新芽抽出长约5cm 左右时为最适时间 。 挖苗时母竹头部应保持根系及芽眼无
损 伤 . 即 在 竹 蔸 相 互 违 结 的 最 小 处 切 断 秆 茎 , 保 证 竹 莞 完 整 不 分 裂 , 保 留 少 量 宿 土 . 整 齐 无 创 伤 。 晴 天 栽 植
则 必 须 在 竹 蔸 部 打 泥 浆 。 竹 苗 挖 起 后 应 轻 拿 轻 放 . 注 意 通 风 、 保 湿 、 防 日 晒 , 长 距 离 运 输 则 应 包 装 . 可 将5
株 ~10株 绑 成 一 捆 .头 部 用 湿 润 稻 草 包 扎 , 套 上 编 织 袋 。 母 竹 应 随 挖 、 随 运 、 随 栽 , 如 一 时 不 能 栽 完 , 应 放
在 阴 ? 避 风 的 沙 土 中 或 用 湿 稻 草 覆 盖 , 定 时 浇 水 。 有 条 件 的 地 方 , 可 将 竹 苗 头 部 浸 泡 于 流 动 的 清 水 中 。
[第4页]
DB44/T 358-XXv'
5栽培技木
5.1园地的选择和整地
5.1.1园地的选择
选 择 土 壤 疏 松 、 深 厚 和 排 灌 良 好 的 山 谷 地 或 级 坡 地 等 。
5.1.2整地
根据地形 地势 , 每隔50 m 左右 , 修建 道路和排灌 系统 。
杂草 、 灌木丛生的林地应先炼山或将杂草 、 灌木清除.然后全部深翻.深度要求在20 cm 以上 。 翻耕
后挖栽植穴 , 若在坡地上则要注意将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的大小依据母竹竹蔸的大小而定 。 一般穴
的 长 , 宽 、 深为70 cmx60cmx40cm 。 若 是 栽扦 插 苗 或 笋 蔸苗 则 穴 的 长 、 宽 、 深 为60 cm x 50 cm x 30 cm.
穴 内 放30kg左 右 腐 熟 农 家 肥 作 基 肥 , 将 基 肥 和 表 土 拌 匀 填 平 。
5.2定植
5.2.1定植时间
以春节后至3月底栽植为宜.最迟在4月上旬栽植完毕 。
5.2.2定植密度
一般每667m ’为30株左右 。 土I肥沃的地方宜稀植 , 土壤贫瘠的地方可密植 。
5.2.3定植方法
挖穴时要把表土与底土分别放置于穴的两侧.去除穴内的石块 、 杂草 、 灌木根系 。 表土填入穴底层 ,
底土翻到表层 。 种植时将母竹苗平放.竹秆与地面成45° - 60° ,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 ; 扦插苗和笋蔸
苗 则 宜 平 放 . 种 植 深 度 以 竹 蔸 离 土 面15 cm -20ern为 宜 , 回 填 松 土 并fC实 .一 次 性 淋 足 定 根 水 。
5.3幼年竹的管理
5.3.1水分管理
2周内土壤应保持半干半湿状态 , 进入雨季及时排涝 。
5.3.2施肥管理
根 据长 势 、 天气 、 土壤 干湿 度的 情况 , 新种 幼竹 第一 、 二 年采取 轻施 、 勤 施的 原则. 以有 机质 肥为 主 ,
化 肥为辅 , 氮 、 磷 、 钾的比例 为1:1.5:1.5.第一年 每667m'施10% - 20%腐熟粪肥600 kg , 同时加 施化肥20
kg.第二年施肥4次? 5次共30 kg.特别要加大产笋第一次肥 ( 2月份 ) 的数F!!.促使母竹健壮 、 早产高
产 。
5.3.3中耕培土
及时除去杂草 、 I,盖保湿 、 防旱保苗 , 每年中耕除草松土3次? -4次.2月? 3月及10月? 11月进行
扩 穴 深 翻 培 上 。
5.4 w母竹
新种幼竹第一年即可长出新笋 , 开始长出的笋较,1..但应暂时保留 , 至7月一9月长出的新竹 , 选择生
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条~2条做母竹.11月前后清园时 , 每丛保留原竹苗及1根~2根母竹.清阅时
应注意不能在竹丛旁边深挖 ( 开竹脚 ) .避免根系暴a 。 第二年以养为主.以采笋利用为辅.在8月~9月
份 , 于恰当位置留1根? 2根母竹 , 使每丛保留母竹3根左右 , 位置成”品”字形 , 保持一定距离 , 其余竹
笋及时采挖利用.第二年11月~12月清园 , 每丛除保留原竹苗及母竹3根~4根外.其余清除 。 第三年起
每 丛 保OR 3根 左 右 健 壮 的 母 竹 , 进 入 成 年 竹 园 管 理 。
5.5成年竹林的管理
5.5.1施肥
5.5.1.1培土施有机肥
每年2月结合培土 , 每667 m2施草木灰250 kg - 300 kg.土杂肥5000 kg - 7500 kg或腐熟粪肥250 kg,
于竹9t外围50 cm 处开环状沟.施后if盖园土 。
[第5页]
DB44/T 358-2CU
5.5.2追肥
以每667 m2计.年鲜笋产量3000 kg以上的成年竹园 , 每年施化肥350 kg , 即尿素150 kg 、 过磷酸钙
l( 犯 烁 、 氮 化 钾l( 刃 栋 混 施 . 或 施 用 复 合 肥 ; 产 鲜 笋 粼x刃 炖 以 上 的 .根 据 土 壤 立 地 条 件 的 具 体 情 况 适 当 增
加.具体操作:在E年3月一9月进行 , 清明节前后施第一次肥 , 每667 m'施100 kg , 以后每月追施1次~
2次 。 每次40 kg-50 kg,
5.5.3留母竹
合理留好母竹是连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 成年竹园留母竹时间为每年9月份左右.选择距原母竹蔸
较 远.人土较 深的健壮竹笋 为新母竹 , 一 般篝丛竹每年 留一根新母 竹 , 冬春季淘 汰一根老母竹 , 每丛竹保
留 母 竹 三 根 左 右 . 以 林 冠 不 重 叠 为 宜 。
5.5.4清园培土
清阅于每年ll月一12月进行 , 砍除退化老母竹及萌条 , 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保持园间清洁 。 全面翻
土10cm- 15cm .翻开竹蔸土堆.让土is晒自熟化 。
生产鲜食用笋及清水笋的竹园需培土.于每年2月前后.结合施基肥进行 , 以毋竹为中心.周围培土
形成半径0.5m, 60.5m 以上的土堆 , 采收季节如出现竹IE露出或竹笋覆土深度不够 , 再适当加宽加高 ;
生 产 发 醉 笋 干 类 竹 笋 的 竹 园 则 无 需 培 上 。
6病虫害防治
6.1农业防治
选择优良品种 , 如软枝麻竹 、 英德麻竹等 ; 培育适龄壮苗 ; 科学施肥 、 平衡施肥 ,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
机 肥 , 少 施 化 肥 ; 控 制 好 土 壤 湿 度 , 清 洁 阅 地 。
6.2药剂防治
6.2.1原则
使 用 药 剂 防 治 应 符 合GB 4285. GB/P 8321( 所 有 部 分 ) 的 要 求 。 注 意 轮 换 用 药 . 合 理 混 用 . 严 格 控 制
农 药 安 全 间 隔 期 。
6.2.2虫害防治
6.2.2.1蚜虫
蚜虫危害竹子 , 常伴随煤烟病的发生 。 在7月? 9月成虫盛发期 , 用25%乐果乳油等内吸剂农药环刷
于 母 竹 基 部 第二 、 第 三 竹 节 上. 也 可 用 上述 药 剂1000倍 ~2000倍 液喷 雾 。
6.2.2.2竹奴
竹 螟又 称竹 蔸 虫 、 竹 卷叶 虫 。 在 虫 害发 生 初 期用25%敌 敌畏 、 40%乐果 等 药剂1000倍 一15( 冷 倍液 喷
杀 。
6.2.2.3竹象彝虫
冬季结合园地垦复翻上.适当深挖 , 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 。 当发现笋尖枯釜发黄.笋体变软时.用利
刀 切 开 笋 尖 . 捕 杀 幼 虫 。 也 可 在 清 展 或 黄 昏 人 工 捕 捉 成 虫 。
6.2.3病害防治
6.2.3.1锈病
控 制 透 光 通 气 . 竹 冠 过 度 交 叉 重 叠 的 , 适 当fl- -1伐 。 防 治 : 用20%粉 锈 宁 乳 油800-1000倍 喷 雾 。
6.2.3.2枯梢病
消除林内病枝和枯株 , 并用I%波尔多液在5月~6月连续喷药2次? 3次 。
6.2.3.3竹煤烟病
以 防 治 蚜 虫 和 介 壳 虫 为 主 . 也 可 用 石 硫 合 剂 杀 死 煤 烟 病 病 菌 。 适 当 砍 伐 , 使 竹 林 通 风 透 光 。
[第6页]
DB44JT 358-2晰
7采笋
7.1采笋工具
挖笋采用专用笋凿.笋凿应保持刀口锋利.凿面宽10 cm 左右.手柄长Im-13m0
7.2采笋时间
除了外观判断外.可用竹笋顶端的小叶作参考.当顶端二片小叶长2cm 并反转时 , 俗称竹笋拨节期 ,
拨节期前后是挖笋的合适时期 。 鲜食用笋挖笋应适当靠前 , 清水笋系列加T笋应适当靠后 , 则在长至基部
有 两 至 三 个 露 节 青 简 时 采 笋 。
7.3采笋方法
采鲜食用笋和清水笋系列加工笋:挖笋时沿笋体向下将土扒开.选准顶叶相反方向的缩节处平切 , 笋
体小的一次切断 , 笋体大的分二至三次连续用力推.应保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苗和腋芽损伤 。 ~般3
月~7月采笋部位高一些 , 留有足够腋芽供萌发二批笋 , 8月? 9月适当低些 , 10月~lI月再低些 。 ~般早
晨 取 笋 , 傍 晚 覆 土 ; 采 发 酵 笋 干 类 用 笋 , 川 利 刀 将 笋 齐 地 面 割 断 取 出 即 可 。
-
GB 30871-2022免费下载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2023-09-13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总则 2023-09-13
-
GB/T 706-2016热轧型钢 2023-09-13
-
JB/T 10216-2013电控配电用电缆桥架 2023-09-13
-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2023-09-13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2023-09-13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2023-09-13
-
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