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苯回收塔工艺过程模拟
  • 利用AspenPlus软件,选取BK10模型,对苯回收塔进料状态改变以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进料位置在设计的17块塔板时,顶产出量应在 9520—9620kg/h之间变化,回流比在0.69以上即可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进料位置调整为23块板时,塔顶产出量应在95409620kg/h之间变化, 回流比在0.61
  • 1970-01-01 PPC强化混凝与超滤联用处理含藻水的研究
  • 超滤膜处理含藻水,通量下降迅速,通过反冲洗难以恢复,这大大限制了超滤技术的应用范围 试验考察了超滤及PPC强化混凝和超滤联用两种工艺处理含藻水的运行状态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浊度、藻类去除效果较好,系统出水中未检出藻类,浊度在0.2NTu以下,PPC强化混凝一超滤工
  • 1970-01-01 MGD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
  • 介绍了同时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及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工艺技术(MGD)在催化裂化(RFCC)装置上的工业应用。优化操作条件,在提高反应温度、提高剂油比、 提高催化剂活性等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产品分布,提高产品质量。应用结果表明MGD技术在装置上应 用前后相比,液化气产率可提高3—6个百分
  • 1970-01-01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的合成
  • 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苯)n(三氯化铝)n( 三氯化磷)13l- 3,回流时间9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收率为95.5%。在第二步反应中苯基二氯化膦 <BR>
  • 1970-01-01 Sb--SnO2/Ti电极对对硝基苯酚电催化氧化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
  • 以自制掺锑二氧化锡涂层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进行了对硝基苯酚溶液的电催化氧化降解试验。系统研究了pH、 溶液温度、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催化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降解历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H为3、温度为30℃、电流密度为20mA·cm~2 ,
  • 1970-01-01 苯加氢装置设备运行管理
  • 对苯加氢装置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了简述,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介绍了苯加氢运行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经验。 
  • 1970-01-01 SHELL煤气化与赫尔蒂合成回路的衔接
  • 通过对SHELL粉煤气化技术和合成回路的特点分析,对原合成氨装置保留部分的工艺改动情况以及改造后的试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说明实现SHELL粉煤气化技术与赫尔蒂合成回路的衔接取得成功。 <BR>
  • 1970-01-01 MnO/Mg—A12O3催化甲烷燃烧反应的研究
  • 在A1203上浸渍Mg(NO3)2溶液,焙烧后制得Mg改性A1203(Mg—A120 3)。以Mg—A120,为载体,制备了MnO/Mg—A1O3系列催化剂, 测试了这些催化剂对甲烷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g的加入有效抑制了A1203在高温焙烧时发生^ y相变,提高了A120,的热稳定性,MnO/10%Mg—A12O3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较
  • 1970-01-01 不敏感炸药1一甲基 2 ,4 ,5 一三硝基咪唑的研究进展
  • 叙述了高能钝感炸药1一甲基一2 ,4,5一三硝基咪唑(MTM)的合成方法及 其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由咪唑2,4一二硝基咪唑,甲基咪唑-种原料制备MTNI的工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MTNI的热分解性能,晶体结构,爆炸性能,感度等方面的性能,简述了其应用前景 <BR>
  • 1970-01-01 SO2一/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乙醇胺的环化及机理研究
  •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在乙醇胺催化胺化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反应中 的催化性能。露点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流速等条件对产品组成的影响,并对其 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人和广泛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同体超强酸催化 <BR>剂,在温度为260C、 体积流速为1.0l/rain、反应为浓度在75%的反应
  • 1970-01-01 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去血渍复合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以碱性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作为衡量指标,研究了3种类型8种常用表面活性剂LAS,K12,AES,AOS,TX一10,6501,CAB以及AEO9在不同体系下对去血渍复合酶活性的影响,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设定为0.8g/L。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考察条件下,8种单一表面活性剂中除了LAS有较大抑制作用外,其他的表面活性剂均能与去
  • 1970-01-01 Ⅳ一特丁氧羰基一4一 哌啶酮的合成研究
  • 以哌啶酮盐酸盐和二碳酸二叔丁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Ⅳ- 特丁氧羰基4哌啶酮初晶,重结晶后,最终收率为85%。IR和H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其结构。 <BR>
  • 1970-01-01 Span80与丙烯酸的合成研究
  • 采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进行了Span80与丙烯酸(AA)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反应型乳化剂Span80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且重复性比较好。 <BR>
  • 1970-01-01 柴油微乳化设备研究进展
  • 介绍了柴油(微)乳化设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分析了现有的各种柴油乳化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用优势,并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综合现有设备特点,为柴油(微)乳化设备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BR>
  • 1970-01-01 N一异丙酸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 以马来酸酐(MA)和氨基丙酸(Aln)为原料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N一异丙酸基马来酰胺酸(A—MA),AMA再在催化剂三乙胺(Et,N)的作用下发生闭环脱水反应生成N一异丙酸基马来酰亚胺(AMI )单体。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
  • 1970-01-01 a甲基一缩二乙醇酸二乙酯的合成研究
  • 2,5一二 甲基一4一羟基一3(2H)一呋喃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而d一甲基一缩二乙醇酸二乙酯是合成呋喃酮的重要中间体本论文采用苯的同系物为溶剂,用金属钠和乳酸乙酯为原料制得乳酸乙酯钠盐,然后与氯乙酸乙酯制得该中间体。研究了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摩尔比、溶剂效应
  • 1970-01-01 车用甲醇汽油的溶胀性研究
  • 采用浸泡法,对汽车上常用的几种橡胶材料分别进行汽油和甲醇的溶胀性试验,最后找出可用于甲醇汽油中的抗溶胀性较好的橡胶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对某些橡胶材料具有很大的溶胀危害,必须选用抗溶胀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制作甲醇汽油的燃油供给系统的配件。 <BR>
  • 1970-01-01 OCCT艺在宽幅焦炉上的研究与应用
  • 根据宽幅焦炉的热工特点,在焦炉加热优化串级调控系统中(简称OCC工 艺)采用焦炉煤气加热单侧控制,用煤气主管压力进行炉温反馈调节,及与机、焦侧分烟道吸力相联动,实现焦炉加热全自动控制。实践证明,系统应用后焦炉炉温稳定、能耗降低、焦炭质量显著提高。 <BR>
  • 1970-01-01 q.3.6m蒸汽煅烧炉滚圈车削技术
  • 介绍了连云港碱厂(D3.6m蒸汽煅烧炉经多年运行后出现滚圈表面产生磨损、点蚀等现象后,滚圈具备车削条件及滚圈的现场车削技术。 
  • 1970-01-01 出碱液中NaHCo3的溶解度和转化率损失讨论
  • 解释了氨碱法生产以碳酸化过程的CHN增量为基准计算氨盐水和出碱液 当量偏差的原因,阐述了NaHC0在出碱液中的溶解度构成过程自身的氯化钠转化率损失,建议氨碱法生产引入碳化过程转化率损失概念。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