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醇-水分子团簇ETHANOL-(WATER)N(N=1~3)的理论研究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1++G(2d,2p)//B3LYP/6 - 311++G(d,p)基组水平上对乙醇-水分子团簇ethanol - (water)n(n=1~3)进行研究,对优化计算得到的各种稳定构型的结合能及结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乙醇-水异二聚体,水分子作为质子给体而乙醇分子作为质子受体的结构是最稳定的;对于乙醇-水异三聚体和异四聚体,每个分子即作为质子给体又作为质子受体的乙醇-水环状团簇构型最稳定;随着n值的增大,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0-10-22 17:35:41浏览:94
查看 -
溶剂对镍连二硫烯与乙烯反应的影响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得到了镍连二硫烯与乙烯反应的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两个过渡态)的分子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一些热力学参数等,研究了溶剂对镍连二硫烯与乙烯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乙烯和镍连二硫烯之间的成键作用增强,两个过渡态的前线轨道能量差增大,而产物和中间体的前线轨道能量差却减小,同时各驻点的溶剂稳定化能也减小.进一步,这表明溶剂极性增强能提高产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此外,当溶剂相对介电常数1.00≤ε≤7.58时,溶剂效应十分显著,而在ε>7.58时,溶剂效应的影响将达到极限....
2020-09-28 16:47:12浏览:41
查看 -
硝酸酯热分解的机理分析
使用加速量热仪研究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丙酯(IPN)和硝酸异辛酯(EHN)的热分解过程.分析了在绝热条件下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热等参数.根据NPN、IPN和EHN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反应热数据,给出了三种硝酸酯在75 ℃时的反应风险指数,分析得到三种物质的热失稳风险度.分别在B3LYP/6-31+G(2df,2p)和B3P86/6-31+G(2df,2p)的理论水平下,计算得到NPN、IPN和EHN的O-NO_2键离解能(BDE).由NPN、IPN和EHN的O-NO_2键离解能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由加速量热仪测试得到的活化能,推知三种硝酸酯的热分解反应只是单分子O-NO_2键的均裂反应....
2020-09-02 20:01:33浏览:52
查看 -
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把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子的极化效应及化学键的本质均可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最先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简述了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方法在水、水溶液及其他氢键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020-08-31 10:42:30浏览:51
查看 -
木质素单体模化物热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的热解机理,选用香草醛、香草醇和香草酸作为木质素单体模化物模拟热解过程.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不同化学连接键的解离顺序,并设计了4条反应路径(Path 1—Path 4):Path 1和Path 2都生成愈创木酚,但中间过程不同,Path 3和Path 4则分别以优先过程生成邻苯二酚和苯酚.结果表明:模化物的侧链甲基会优先解离生成CH4,C1取代基的解离顺序取决于其吸电子能力;在热解过程中,C1取代基不易直接解离,而是会优先发生外界参与下的解离;3种目标产物(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苯酚)都是可能的,且会优先生成邻苯二酚,其次是苯酚,较难生成愈创木酚;从动力学角度分析,Path 2和Path 4要优于Path 1和Path 3进行;生成同种目标产物时总是香草醇最易进行,香草醛次之,最难进行的是香草酸....
2020-06-12 14:58:54浏览:1434
查看 -
丙三醇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机理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丙三醇各种反应途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确定丙三醇裂解的主要裂解路径.结果发现:丙三醇主要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反应活化能在53~65kcal/mol.将丙三醇的裂解机理应用于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推导1,2-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丙醛、丙酮和乙醛,而1,3-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无氧裂解实验与理论推导具有高度一致性....
2020-06-12 14:58:25浏览:1449
查看 -
木质素单体模化物热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的热解机理,选用香草醛、香草醇和香草酸作为木质素单体模化物模拟热解过程.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不同化学连接键的解离顺序,并设计了4条反应路径(Path 1—Path 4):Path 1和Path 2都生成愈创木酚,但中间过程不同,Path 3和Path 4则分别以优先过程生成邻苯二酚和苯酚.结果表明:模化物的侧链甲基会优先解离生成CH4,C1取代基的解离顺序取决于其吸电子能力;在热解过程中,C1取代基不易直接解离,而是会优先发生外界参与下的解离;3种目标产物(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苯酚)都是可能的,且会优先生成邻苯二酚,其次是苯酚,较难生成愈创木酚;从动力学角度分析,Path 2和Path 4要优于Path 1和Path 3进行;生成同种目标产物时总是香草醇最易进行,香草醛次之,最难进行的是香草酸....
2020-03-24 09:22:28浏览:1442
查看 -
丙三醇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机理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丙三醇各种反应途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确定丙三醇裂解的主要裂解路径.结果发现:丙三醇主要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反应活化能在53~65kcal/mol.将丙三醇的裂解机理应用于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推导1,2-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丙醛、丙酮和乙醛,而1,3-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无氧裂解实验与理论推导具有高度一致性....
2020-03-24 09:20:26浏览:1441
查看 -
三氯硅烷乙醇解的研究
采用溶剂法和B3LYP/6-31G(D)基组研究了三氯硅烷的乙醇解反应,计算得出每一步醇解均为放热反应,并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温度、最佳进样方式、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活化能及其可能的反应途径曲线.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2020-03-23 18:13:59浏览:1433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