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煤浆气化炉使用煤质管理探讨
针对水煤浆气化装置使用煤质比较苛刻,煤质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文章主要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对煤质管理进行剖析,探讨了煤质管理措施及可行性....
2022-09-09 17:44:01浏览:44
查看 -
-
-
淮南煤田顾桥煤矿煤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淮南煤田顾桥煤矿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含煤煤系,煤系基底为古生代海相沉积的岩系和元古界地层,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属三角洲相沉积。井田内17—2、13—1下、7-2煤层以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属半暗型煤;13-1、11-2、8、6-2、4-1和1煤属半暗-半亮型煤,各煤层变质程度不完全一致,主要受沉积环境及构造运动制约。探讨了煤中矸石对煤质的影响,得出煤中矸石的混入增加了原煤灰分的含量,使煤的发热量降低。,...
2020-09-18 16:34:07浏览:98
查看 -
新安煤田二1煤层煤化学特征分析
通过对二1煤层物理和化学特征的论述,阐述了二1煤层煤质特征,对指导煤矿生产和对煤炭进一步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09-18 16:34:07浏览:47
查看 -
煤芯煤样的采取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
阐述了煤芯煤样的代表性、煤质化验项目的合理选取及化验结果的审定,决定着勘探区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与正确评估.在煤炭勘查施工中,应按照规范要求,采送代表性煤样,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应合理布置测试项目,并对测试指标进行综合审定,合理取舍,杜绝人为因素所产生的无效样品煤,从而对勘查区的煤炭资源做出正确的评估,使宝贵的煤炭资源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2020-09-18 16:34:07浏览:56
查看 -
-
重介选煤在夹河煤矿选煤厂的应用
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和用户对煤炭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夹河选煤厂根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做精做细煤炭市场"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该厂现状,提出了技术改造的设想.技术改造完成后,将主要生产灰分7.51%~8.00%的炼焦精煤和相应的中煤及煤泥,通过对入选原煤的可选性分析及对跳汰选煤和重介旋流器选煤两种选煤方式的论证比较.从工艺、技术经济分析得出了重介旋流器选煤明显优于跳汰选煤的结论,认为重介选煤在技术改造中是可以应用的,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020-09-18 16:34:07浏览:58
查看 -
燃煤电厂褐煤的氧化特性
针对燃煤电厂煤场燃料损耗,在电厂煤场和实验室开展了褐煤存储氧化特性的实验研究.煤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现场煤堆堆放时间增加,煤的热值和水分含量减小,灰分含量增大;煤的大颗粒减小,小颗粒增加,平均粒度减小;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褐煤存放时间增加,TG曲线变化趋势与现场实验结果相一致,DTG曲线向低温段偏移,失重峰值增大,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减小,频率因子A增大....
2020-09-18 16:34:07浏览:50
查看 -
煤质变化对煤水比影响的分析
煤水比的控制调节在给水和过热汽温控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煤质的变化对于煤水比数值的影响很大.目前,煤炭供应已日趋紧张,电站锅炉采用各种煤作为燃料已成常例.因此,煤质的变化会对机组运行产生影响.现以煤水比计算公式为基础,推导了因煤质变化对煤水比影响的矩阵方程.通过该矩阵方程,可计算出煤质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对谋水比变化的影响大小.对于超临界机组控制理论及策略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2020-09-18 16:34:07浏览:43
查看 -
提高混煤商品煤质量的生产方案研究
通过分析矿井的采煤方法,混煤的煤质,提出了利用选煤厂现有生产工艺,生产次喷吹煤按照一定比例与混煤进行掺配,以达到混煤商品煤的质量要求后进行外运销售.文章对方案的可行性及运行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2020-09-18 16:34:07浏览:53
查看 -
兴县煤田的煤质与市场定位
从工业指标、煤层大样、焦化特性、地理位置等方面,结合目前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兴县8#煤、13#煤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为兴县8#煤、13#煤的的煤炭销售指明了方向....
2020-09-18 16:34:07浏览:72
查看 -
不同矿点气煤的煤质差异研究
结合不同矿点武钢用气煤的煤质特征及单种煤的成焦光学组织分析,将不同质量的气煤与不同矿点的焦煤按比例进行小型焦炉结焦性能研究,并将不同矿点的气煤按所列配煤方案进行配煤炼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热胶质体少、成焦显微结构以大量的各向同性和惰性结构为主的气煤对焦炭热性能劣化明显,配煤炼焦中主要起结焦中心作用,可少量配用;胶质体含量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成焦粒状镶嵌结构高的气煤,配煤炼焦中不起结焦中心作用,可适当提高其配用比例....
2020-09-15 12:28:59浏览:61
查看 -
-
强化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煤炭企业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为本意识,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塑造信誉、巩固市场、提高效益的战略举措.从完善煤质管理保证体系,建立成本与质量的经营考核机制,加强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洗选过程煤质管理,增加质量技术投入,提高动力煤洗选能力等方面阐述了中平能化集团改善和提高煤质、强化煤质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0-09-15 12:28:59浏览:59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