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2CO3-K2CO3熔盐法同时制取合成气和金属锌
针对传统的甲烷转化制合成气及金属锌制备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熔融盐反应体系,在熔融盐反应器中以熔融盐(质量比为1:1的Na2CO3/K2CO3)为反应介质对CH4与ZnO反应同时生成金属锌和合成气作了实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对气体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尾气组分主要是H2,CO和CH4,未检测到CO2,其中合成气的量及H2/CO比例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198K左右获得了H2/CO比为2的合成气.合成气和金属锌分别从气相和熔融盐中获得.用XRD, SEM及EDS对金属锌产品和熔融盐进行了表征,发现反应后的熔融盐含有少量Na2O和NaOH,来自于CH4与熔融盐之间的微弱反应,由此推断熔融盐还具有消碳功能....
2020-10-22 17:35:41浏览:119
查看 -
太阳能熔融盐热化学循环制氢和合成气反应体系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加热熔融盐化学循环反应体系,整个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利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吸收、储备、传输太阳能,在熔融盐介质中CH4与金属氧化物MxOy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合成气;第二步,金属分解水产生氢气和相应MxOy,从而MxOy又循环到第一步再利用.根据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采用化学热力学计算软件HSC Chemistry 5.1,对CH4与几种MxOy气-固相反应的△G°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摩尔比为1:1的Na2CO3和K2CO3)体系中温度对反应产物平衡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上只有ZnO和SnO2适合该反应体系,其反应气体产物中合成气的量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在1200K左右.计算结果表明100MW的太阳能能量系统至少可以提供每秒生产5.32kg液态金属Zn所需能量,实现每秒将3.6×104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0-10-02 20:35:09浏览:82
查看 -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及其氧扩散行为研究
介绍了一种在熔融盐中利用金属氧化物的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新方法.以NiO为氧载体对其部分氧化甲烷的氧扩散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XRD和GC等分析手段.在自行设计的氧扩散行为研究反应器中对熔融盐体系和产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800℃的碳酸熔融盐中,CH4通过不含NiO氧载体的熔融盐层对H2、CO浓度仅为13.67%和20%,而通过含NiO氧载体的熔融盐层时H2、CO浓度明显增至45.9%和24.5%;实验表明NiO能够提供出自身晶格氧把CH4部分氧化成n(H2)/n(CO)接近理论值2的合成气;NiO在熔融碳酸盐体系中虽有少量溶解,但主要不以离子化形式扩散氧,而是CH4与NiO分子间发生气固反应占主导,在这一过程中NiO分子中晶格氧是甲烷部分氧化的活性氧物种....
2020-10-02 20:35:09浏览:61
查看 -
煤气化复合催化剂研究及机理探讨
催化气化是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形式,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是降低其气化条件的重要途径.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了Ni-K复合催化剂对神府煤的催化气化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复合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配比时较目前公认催化活性最好的单组分催化剂K2CO3要高,并得出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为:当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液态金属熔融盐增大了离子间的接触,使协同作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2020-07-12 21:36:56浏览:58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