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性氯化聚丙烯的性能与应用
氯化聚丙烯(CPP)被广泛用作聚丙烯(PP)塑料上涂层的附着力促进剂.向CPP中引入含氧的极性基团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与丙烯酸树脂的相容性,改善涂层对PP底材的附着力.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PP的附着力促进剂,并与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考察了由此新型附着力促进剂制备的PP底漆、色漆和金属涂料的性能....
2020-10-26 22:14:25浏览:68
查看 -
β-乙酰丙烯酸的合成研究
采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二甲基镉与顺丁烯二酸酐的开环反应,合成原白头翁素的重要中间体β-乙酰丙烯酸.通过FTIR和HNMR确证了产品的结构,采用正交实验系统研究反应的温度、时间、溶剂量和物料比对合成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30℃,溶剂量50mL,反应物摩尔比1∶2.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该反应的最重要因素....
2020-10-26 22:14:25浏览:74
查看 -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配方;并且探索了接枝反应过程中PP自由基的降解抑制方法.结果表明,以引发剂A为引发剂,以嵌段PP为基础树脂,以MAH为接枝单体,以St为第二单体的PP/A/St/MAH反应体系使PP自由基降解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制备接枝为1.5%~4.0%的接枝聚丙烯....
2020-10-26 22:14:25浏览:57
查看 -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后功能化研究
通过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VAGF)与马来酸酐酯化接枝,制得带羧基的氯醋三元共聚物.探索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得到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VAGF质量的0.8%,VAGF质量分数为15%,温度100 ℃,时间9 h.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的马来酸酐酯化活性高于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
2020-09-28 16:47:12浏览:39
查看 -
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在隔氧的条件下,以BPO为引发剂,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2020-09-28 16:47:12浏览:57
查看 -
聚乙烯蜡的羧基化及其应用
研究了聚乙烯蜡(PEW)与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反应,在PEW分子链上引入了极性基团.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采用滴定法测得接枝物的酸值在25~60 mgKOH/g之间.研究了接枝单体MAH、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抗氧剂1010用量对接枝物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40℃,MAH、DCP和抗氧剂1010用量分别为10.71%,1.96%,0.40%时,接枝产物的综合性能较好.接枝产物制成的填充母料应用于LDPE/CaCO3体系,可以起到较好的偶联作用,改善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质....
2020-09-28 16:47:12浏览:46
查看 -
聚烯烃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进展
对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进行马来酸酐单体接枝改性是拓宽聚烯烃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文章对聚烯烃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机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接枝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聚烯烃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发展趋势....
2020-07-13 09:55:48浏览:52
查看 -
聚烯烃弹性体与马来酸酐的熔融接枝
以双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比较了聚烯烃弹性体(PO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尽管两种树脂具有相近的支化度,但由于POE树脂的大支链对大分子自由基之间的偶合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所以,POE/MAH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明显高于LLDPE/MAH接枝体系,而且接枝产物保持了较好的流动性;酸酐在POE树脂上的接枝率随过氧化物和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接枝树脂可以明显提高PE与铝之间的粘接强度....
2020-07-13 09:55:48浏览:113
查看 -
聚烯烃离聚体原位增容PP/LLDPE共混物的研究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聚烯烃离聚体原位增容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共混物.结果表明:熔融状态下,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P-g-MAH/LLDPE-g-MAH)(质量比50/50)共混物中加入二水醋酸锌,共混物中的马来酸酐基团(羧酸基团)与Zn2发生离子偶联反应,相界面就地产生的聚烯烃离聚体增加了两相界面黏合力,共混物力学性能提高;原位增容后共混物中的PP和LLDPE相熔点略微下降,LLDPE结晶温度向高温移动;在角频率为0.01~100.00 s-1,原位增容后共混物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都高于简单共混物的,损耗正切(tanδ)低于简单共混物的;对于PP/PP-g-MAH/LLDPE/LLDPE-g-MAH四元体系,SEM显示原位增容后共混物的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提高....
2020-07-13 09:55:48浏览:62
查看 -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挤出研究
研究了聚乙烯(PE)、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反应挤出,进行了反应体系的热分析,讨论了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PE/DCP和PP/DCP体系的影响,以及DCP、MAH和电子给予体(EDA)对LDPE/DCP/MAH和PP/DCP/MAH两种接枝体系的影响....
2020-06-12 16:10:23浏览:1419
查看 -
-
马来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单酯的合成
用聚乙二醇单甲醚和马来酸酐反应合成了马来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单酯.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4%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配比为1:1~1:1-1,温度为100~110℃时反应能在短时间内酯化完全,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
2020-06-12 15:05:57浏览:1411
查看 -
马来酰化端基聚乙二醇合成工艺的优化
以PEG4000为起始原料,通过对甲苯磺酸酯法生成AT-PEG4000,然后与马来酸酐反应,经过缩合反应合成PEG4000-MAL.旨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相关因素对其最终产物PEG4000-MAL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其收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AT-PEG4000的氨基与马来酸酐摩尔比,最佳工艺条件是AT-PEG4000的氨基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h.经验证实验知此路线全程收率为87.2%.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最终合成产物即为PEG4000-MAL....
2020-06-12 15:05:57浏览:1432
查看 -
双端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
用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反应制得双端羧基聚乙二醇(CT-PEG).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6 h,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1:2.8....
2020-06-12 14:59:14浏览:1565
查看 -
马来酰化端基聚乙二醇合成工艺的优化
以PEG4000为起始原料,通过对甲苯磺酸酯法生成AT-PEG4000,然后与马来酸酐反应,经过缩合反应合成PEG4000-MAL.旨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相关因素对其最终产物PEG4000-MAL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其收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AT-PEG4000的氨基与马来酸酐摩尔比,最佳工艺条件是AT-PEG4000的氨基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h.经验证实验知此路线全程收率为87.2%.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最终合成产物即为PEG4000-MAL....
2020-03-23 18:35:58浏览:1432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