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下游产品二甲醚2011年及2012年产能及供求情况分析

2012-03-05 14:15:23 来源: 编辑:中国煤化工网人评论

A-A+

        2011 年中国二甲醚(英文简称:DME)产能966 万吨,生产企业或将达到90 家,其中年产能20万吨及以上企业17家。中国二甲醚产业的发展始于2002年左右,是近年来新兴的甲醇下游产品,可以由煤或天然气甲醇脱水制得,在新的工业技术下也可直接由合成气(CO和H2)直接合成。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质,DME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和制冷行业,近几年更因其燃烧效果好、污染少而被称为“清洁燃料”,引起广泛关注。在替代能源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的背景下,DME 在替代液化气或柴油方面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2011年经济发展逐渐恢复,国内二甲醚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38%左右,全年产量在344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幅44%左右。其中上半年,国内需求持续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上半年国内开工率在35%左右;尽管下半年化工市场整体走势不佳,但作为煤化工板块的甲醇产业链却异军突起,二甲醚价格持续震荡走高近3 个月。中秋节前后,液化气价格一度暴涨,使得终端对二甲醚的需求量快速放大,由此也带动了二甲醚价格的上升。
        政策方面,《城镇燃气二甲醚》行业标准已于2011 年7月1日正式实施,更进一步规范二甲醚掺混液化气,为国家推出二甲醚与液化气掺混国家标准提供了前提。《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标准》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钢瓶标准》也已进入制定流程,标准将于2012年6月完成。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实施日期为2011 年11 月1 日,新标准的出台,说明二甲醚已具备进入车用燃料市场的通行证,为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大批量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使二甲醚车用新能源的发展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了国家标准之后,“比柴油清洁、比氢方便、比天然气安全”的二甲醚能否上路,能否马上得到大规模的推广?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目前我国还不具备二甲醚车用燃料可以上路的全部条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预计2011年柴油消耗量可达1.1亿吨,如果按照二甲醚对柴油的替代5%计算,车用二甲醚燃料需求量将占到670万吨左右。而目前,在我国二甲醚近1,000万吨的产能里,车用燃料不足2%。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二甲醚作为柴油的最佳补充和替代品,已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今后20~30年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但二甲醚替代柴油用作车用燃料,涉及车辆制造,二甲醚储存、输送,以及加注站建设等诸多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标准还很难起到作用。而目前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及实质的推进措施还没有,车用二甲醚产业要真正上路,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从国内二甲醚的消费结构来看,民用燃料依旧占绝对主导地位。故预计2011-2012年的国内二甲醚需求发展平均增速将在8%左右。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