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企业发展

你可以分享到: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班

时间:2012-06-11 互联网  我要评论

摘要解读: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又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后备人才是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署高校,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高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自然资源管理专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又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后备人才是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署高校,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高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煤炭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合作联盟为代表的竞合方式,配合传统思维的更新,合力推动着煤炭经营在理论体系和实战智慧层面的升级。中国人民大学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自创办以来,一直洞察并紧贴时代的趋势,在课程中讲授最新的煤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分享最鲜活的实战案例。2011年继续煤炭经营与矿产资源管理的发展,培育具前瞻视野、实战能力和专业出众的新一代复合型煤炭经营与矿产资源管理专才。
在这里可以结识国内能源、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专家教授及相关领导,咨询相关领域难点热点问题;更能结识能源局、国资委,发改委、环保部等政府机构的专家领导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加入数以二十二万计的人大同学网络,迅速拓展事业视野;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广泛与源源不断的校友人群是事业的可靠基础,不断延升的人脉关系会把事业推向高潮。
一、专业介绍
自然资源管理专业是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趋势而产生的。它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应用性的新型管理学科。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自然资源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关政策法规,在资源环境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独立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对象
煤炭生产企业(煤矿、煤炭集团、煤电集团等),煤炭运销公司(经销、贸易、物流),煤炭管理机构(煤炭管理局、煤炭安全监察局等),煤炭行业的相关技术单位(煤科院、煤炭设计研究院,地质或水文勘探队等),煤炭机械公司,煤炭的采购单位(电力、钢铁、焦化、化工)等以上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中高层领导人;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煤炭产业分析师以及有意于投资煤炭产业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选课程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特别注重不同背景的师资组合。主要师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其他著名大学,还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及专业服务公司的顶尖顾问。
四、课程设置

类 型
课程名称
基础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资源管理学
资源环境产业管理
能源经济学
 资源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
区域环境与自然资源开发和管理
社会变迁与人类资源环境问题
环境与自然资源政策分析
 环境与自然资源系统分析
管理学原理
 专业课程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的投融资与资本运营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与国际化发展战略
世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生产与经营购销体系的协调机制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
煤炭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中小型煤炭企业战略转型分析
 国际能源问题
煤炭工业如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清洁利用
选修课程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宏观经济与热点问题解析
孙子兵法的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和谐社会建设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领导力与执行力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低碳发展道路

 
五、授课师资
    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师资力量授课,授课教师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业学术翘楚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能源管理等机构的专家领导。
六、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二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集中授课定期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平均一个半月一次课,每次三天,周五、六、日上课。
七、录取工作
    1、根据学员报名情况,先报名,先审核,先录取。
2、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在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根据申请人的书面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符合录取条件者发放《录取通知书》及《入学通知书》。学员按照《入学通知书》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报到。
八、学力证书与硕士学位申请
    向合格学员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编号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管理学硕士学位(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方向)
九、学习费用
    1、学 费:24000元/两年
 2、报名费及资料费 :报名费200元/人,资料费1000元/人。
    3、学员在学习期间的食宿费、差旅费等由学员本人或所在单位自理。
4、学员如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费及相关考试、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项费用均按国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规定另行交纳。
备注: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学业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习,不退学费。
十、报名事宜  
招生电话:010—62510203 
    真:    010—62510121 
联 系 人:王老师 
报名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D座3号)
    站:http://envi.ruc.edu.cn/
          http://www.rucce.com.cn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二0一二年二月一日
申请资料与报名申请表
1、报名申请表一份;                2、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4、1寸免冠照片4张(蓝底),2寸免冠照片4张(蓝底);
5、交电子照片一张,格式为JPEG,尺寸大小:180*240像素,蓝底;
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进修班报名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请学员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后填写)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贴照片处
 
籍贯
 
民族
 
政治面貌
 
身份证号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手机、电话
 
地址邮编
 
E-mail
 
毕业年月、学校、专业、学历
          月,毕业于                  专业:          学历:
获得最后学位时间、学位名称
          月,获得                    学位:
毕业证书编号:
学位证书编号:
业绩
成果
何时何地发表过何种文章或专著(含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
个人简历
(工作经历)
单 位
职 务
时 间
 
 
 
 
 
 
 
 
 
推荐人
 
推荐人意见
 
备注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交费方式:(根据个人情况,可选择以下方式交费)
  1、现金或刷卡:缴费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人民大学科研楼B座1层)
   2、银行汇款或汇款:
           名:中国人民大学     
           号:0200007609026400244
    开户很行: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区支行紫竹院分理处
    提示:请在汇款单上注明“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现代煤炭运营与矿产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在职研究生班学费”,并将汇款单复印件传真至010—62510121 王老师收。
 

 

作者:

[][顶一下][收藏][投稿][打印][关闭]

欢迎投稿:
    如果您有煤化工设计行业、煤化工生产企业或煤化工方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等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者煤化工项目方面信息,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邮箱投稿地址:cnmhg168#163.com或cnmhg#qq.com(将#替换为@),更可直接注册为本站会员后登录网站在线投稿,详情请查看网站帮助中心

共有评论 评分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公正客观评价,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 
google提供的广告

发布者

  • rdzyedu

    rdzyedu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是国内少有的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综合研究环境问题,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科研机构。
    环境学院现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个博士点,自然资源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个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管理方向)和环境科学2个本科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环境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5人。学院还聘请中国工程院、国家环保局、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田纳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形成了我国环境经济、管理和政策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和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