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北京石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探讨

北京石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探讨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当前,北京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的支撑之一,文化创新将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文化发展一体化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促进京郊石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推动石作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影响国内外的文化品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于全面推进城区和郊区协调发展、实现首都城乡一体化及建设世界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拟从京郊形成石作文化的主要区域和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北京石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前景问题。

燕山构造运动,在北京西北部山地形成丰富的石材资源,主要包括:汉白玉、青砂石、豆渣石、紫石、青白石、艾叶青等,这些都是历代封建王朝,尤其是金元明清营建北京都城所必需的石材资源。为此,在京郊形成了北京石作文化的主要传承区域。

一 京郊是形成石作文化的主要区域

北京全市面积1.64余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地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1.4%。在北京历史上尤其是都城营造史上,历朝皇帝为修建宫殿、坛庙、陵寝和园囿等,征调各地工匠汇聚京师,开采加工西北部山地各类石材,并逐渐形成世代相传的石作技艺及其行业习俗。至今,在京郊房山和石景山两区,仍保留石作传统技艺及其文化产业(也称石材产业),它们在故宫、天坛等古建的保护和修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历史上尤其是都城建造史上,为营建宫殿、陵寝、坛庙、园囿、王府、王陵和道桥等工程,征调各地匠人汇集北京西部和北部的这些主要采石场,开采加工各种石料,渐成石作文化村落。

房山大石窝,石材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十三弦(十三个品种)之称,其黄龙山“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至数十丈,宫殿营建多采于此”[1]。元朝设有专门的采石局,据《元史》记载,为营建大都城,采石局负责从各地采集名贵石料,其中的汉白玉都采自房山大石窝。大石窝石材不仅品种繁多,且质地优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营建宫殿、陵寝等工程,将山西、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石匠集中于此,设置采石厂,任命官吏,督理工匠、夫役和工兵等开采、加工石料,并在山上竖旗为号,旗升出工,旗降则收工回营。这些石匠艺人们大多定居下来,为皇家修建殿宇、坛庙、陵寝、园林等工程,祖祖辈辈以石为业为生,并逐渐形成了石作文化村落,如大石窝镇的高庄、石窝、辛庄、南尚乐、岩山等民俗村落。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石作文化村落为北京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的修建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北京古建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仍离不开这些掌握传统石作技艺的石匠艺人们。

石景山石府,以盛产质地细密、坚固耐用的大青石著称,可用于寺庙、陵墓建筑和河防工程、优质石磨等,是皇家建筑及民用的理想石材。石府村村民大多祖上从山西迁来,最早来的都是明朝王爷的看坟户,后来越聚越多,成了百十来户的大村。石府村人自古靠山吃山,对采石、石料加工、雕刻和运输销售等都很精通,涌现出一批批手艺高超的老石匠,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石作技艺。石府村石匠艺人,尤以雕石刻字见长,如明代成化年间的翠微山石刻、清代的青龙山石刻、民国的天泰山石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石刻以及香山乾隆碑的补刻等,都由石府匠人完成。2007年,石府石材采集与加工,被列为石景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门头沟区马鞍山,出产青砂石和紫石。明永乐年间,曾在今马鞍山麓石厂村附近界定四至,设立石厂,派兵驻防,严禁民间开采石料。至今,石厂村北山顶仍卧着一通永乐年间开取石料的“官山地界碑”。另外,明英宗正统年间,宫廷曾专门组织过开采紫石,马鞍山至今还存有当时筑的监工台、一通刻有“内官监紫石塘界、钦差、提督马鞍山兼管理工程太监何立”的石碑和3处采石老坑。门头沟马鞍山麓石厂由此得名,并渐成以石作为业的民俗自然村落。

怀柔石塘山、昌平白虎涧和顺义牛栏山等地,也都产优质石材,营建修缮陵寝也都从这些山塘取石。明代,工部在石塘山、白虎涧设立石厂,委派官吏督办、官军驻守。明嘉靖十五年(1536),工部尚书甘为霖为增修皇帝家庙和皇陵,曾来怀柔石塘山督办采运石料。怀柔石塘山因工部在此设厂,被称为石厂山;其山左小村也因此形成石作民俗文化村落,至今仍名为石厂村。

因此,得天独厚的优质石材资源与全国各地技艺精湛的石匠的结合,不仅为北京城创造了无数的建筑奇迹,还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传统石作技艺。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门头沟和怀柔两区的石厂村,都不再以石作为业,也就不再传承石作技艺了,但房山大石窝和石景山石府仍在传承,这些传统石作技艺是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古建维护和修缮所必需,因此,保护古都历史文化风貌,就必须传承保护传统石作技艺。

二 当前北京石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生产以及现代年轻人多不愿潜心传统技艺,使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面临挑战;为保护西部生态涵养带的环境,关停矿山使石作文化产业陷入困境。

(一)机械化使传统石作技艺等的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新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石作技艺和石作民俗文化等传承面临挑战。

目前,对于石材开采管理非常严格,过去常用的炸药爆破工艺已经被水泥膨胀、机械切割等新技术所取代;传统手工雕刻也被机器打磨代替,石作传统技艺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过去靠人力滑撬搬运巨石,被现代机械代替,滑撬慢慢用得少了,“石匠号子”等民俗文化也就渐渐消失了。

掌握传统石作技艺,需要长时间的体会和不断的实践,过去一名学徒一般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掌握传统技艺基本功。而现在机械化条件下的石作技艺,年轻人则三个月就能学会,而对于既耗时又不能马上见实效的传统技艺,他们往往不屑于学习。尽管机械化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大大减轻了石匠艺人们的劳动强度,但高超的手工雕刻依然是任何机械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因此,一旦老一辈石匠艺人辞世,机械无法实现的绝活将逐渐消失,那些精细的传统技艺在这个光鲜和浮华的年代将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二)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大批京郊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居住生活,过去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谋生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现代社会就业路子广,石作民俗村落的许多年轻人不再传承祖辈留下的传统石作技艺。过去,房山大石窝、石景山石府、门头沟石厂等地村民,他们的生计是因地制宜的。他们中许多人祖祖辈辈吃“石活儿”,靠开山、采石、精雕细刻石料来养家糊口,其子孙后代也多承袭此业,而现代的年轻人则有着更多的谋生和就业出路,因此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

第二,从事石作行业既脏又累,没有强壮的体魄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又是无法胜任的,现代年轻人很难潜心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现在,开采石料不能使用炸药,免于污染环境、破坏石料材质,而是先要掏空荒料下部,然后用钢钎铁锤在上部“顺柳”凿出一个个符合石料深度的“眼子”,在里面填满水泥后浇水,利用水泥产生的膨胀力使荒料松动,再使用撬杠,把石料撬离山体,运到加工地点。荒料开采体积的大小,依据对石材的需要而定,大的有几十方上百吨重,小的也有几方几吨重。所以就开采荒料而言,没有强壮的体魄和经验是干不了的。

另外,加工雕刻石构件、石制品,如宫殿须弥座、石狮、人物等,首先要选料、放线,然后打荒、雕刻。要完成这一系列的石作工序,必须具备一定的岩石学、建筑学和美术学等方面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雕琢出栩栩如生、意蕴深厚的精美作品。

通常情况下,从事石作行业就是要经常与石头打交道,身体经常会受磕碰伤和粉尘侵袭。这种既脏又累、既需要相当体力又要有相当知识储备的行业,使现代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也很难潜心钻研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现象,石作传统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处于濒危状态,其产业发展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三)矿山关停政策,使石作文化产业面临困境

房山大石窝是著名的大理石产地,其汉白玉更是闻名全国。改革开放后,大石窝镇的汉白玉雕刻及石作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石作雕刻技艺除用于古建修缮外,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其石产品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大石窝镇因云居寺石刻文化滋养,博得“石雕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将大石窝列为国家石雕产业特色小城镇。2006年底,大石窝石作民俗文化村落入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进一步提升了“石雕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房山非煤矿山的逐步关闭,使传统的石材产业资源优势锐减。2002年,大石窝全镇石材行业实现收入3亿元,比1999年增加两倍。[2]2007年,大石窝镇以汉白玉为代表的大理石矿山开采企业由48家削减到14家,以红砂岩为代表的矿山由8家削减到4家,石材行业生产总值达1.5亿元。[3]

依据北京市西部发展新区和西部生态发展带的定位,以及非煤矿山关闭产业政策的影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于2011年11月22日颁发公告,注销了69家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其中房山区占49家,石景山区1家,被关闭的大多是采石厂。[4]目前,房山大石窝采石厂基本上全部关停,石景山区唯一一家石料加工厂(石府石材采集与加工传承人创办)也被关闭。

由于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厂所用石料90%来自当地采石厂,近年来的矿山关闭产业政策,使这些石材加工企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大石窝全镇石材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多达2.5万从业人员,其就业和生计问题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石景山石料加工厂规模相对较小,从业人员较少。过去,大石窝、石景山石材企业不仅吸收本地劳动力,而且还吸纳一小部分外地人前来就业。如今,被关闭的石材厂从业人员纷纷外出谋生,但许多人苦于缺乏其他技术,重新就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三 北京石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建议

古都风貌保护需要传统石作技艺,而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需要石作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古都风貌保护,需要保留一定规模的石作文化产业

古都风貌保护,需要对北京故宫及其他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需要“原材料原工艺”修复。比如修复卢沟桥,用取自门头沟石厂、房山大石窝和石景山石府的“原石料”,以及原有石活儿的剁斧、剔凿等“原工艺”,是修缮古建、保护古都风貌、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的典型实例。

修复古建保护古都风貌与传承石作技艺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护古都风貌的必要条件之一。“传统石作技艺”,如果没有真正的匠师来言传身教,没有传承的链条,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相应的石材和产业规模,失传和失真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保护古都风貌需要传承传统石作技艺,而传承石作技艺需要一定规模的石作文化产业做支撑。目前,在坚持保护生态涵养发展带的同时,保留一定规模的石作文化产业,有利于古都风貌保护,因此,北京市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

(二)利用“大石窝”石文化品牌,在房山大石窝镇建立全国甚至国际石料及石文化产品市场

房山大石窝汉白玉被授予“国标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闻名中外的故宫、颐和园、天坛、明清皇陵等建筑,大量使用大石窝汉白玉石料,作为殿宇基座、阶石、栏杆和碑刻之用。闻名遐迩的汉白玉和精湛的石作技艺,不仅在故宫、天坛、十三陵、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在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纽约唐人街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汉白玉石材工程中,均由大石窝镇的石作文化企业进行加工建设,创造了无数辉煌。

因此,可利用汉白玉及石作技艺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大石窝镇规划、建立国际或国内石料和石文化产品大市场,逐步解决房山因矿山关停造成许多人失业及产业转型等问题。同时,建议潘家园的大件石产品市场迁往房山大石窝镇,这样既可缓解东南三环的交通压力问题,又可推动新市场的发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建立石文化创意园区,推动石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挖掘、整理传统石作技艺及其民俗文化,力求将其变成图文并茂的影像资料,进行传承、保护;将健在的老石匠组织起来,创立石文化创意园区,并利用北京石窝雕刻艺术学校等平台,将传统石作技艺、石作民俗文化传授给年轻人。同时,给予老石匠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资格,真正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使其作品得到升值,让传统石作技艺得到有效的传承,使古都风貌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以北京石窝雕刻艺术学校为依托,建立美术、艺术设计、书法等专业实训基地,将技艺与资源结合,创新石作文化产品等。北京石窝雕刻艺术学校拥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加民间石作绝技大师”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具有非常专业的传统工艺培训和现代化数字教学,各工作室设备齐全,是大学生的实习和训练基地。同时,实习学生可利用当地荒料和边角石料,根据现代人的时尚和嗜好,创新石作文化产品。

(四)整合石作文化集聚区及其周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休闲旅游

大石窝、石厂、石府、白虎涧、石塘山和牛栏山等地,曾是明清两代工部采石厂,其石料广泛用于宫廷重点工程建设,因此,这些石作文化集聚区与皇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采石相关的一些地名、村落、碑刻、行业习俗和民间传说等,都是值得去挖掘整理的,这些历史文化可通过文化墙、博物馆和艺术宫(如大石窝汉白玉艺术宫)等场地进行宣传、展示。

另外,这些石作文化集聚区与周围文物古迹有颇多联系,可依托著名文物景点,将石作文化与文化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创新石作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房山大石窝可依托佛教文化圣地——云居寺的带动,通过中华石雕艺术园和汉白玉文化宫向游客展示、宣传石材资源、石作文化;结合当地传统石经文化和书画艺术的传承利用,充分挖掘传统雕刻艺术内涵,制作便于游客携带的、精致的石雕、石刻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工艺品市场;同时,抓好石作文化产业创意园与石材开采观摩体验区建设,使其具备集聚区功能。借鉴意大利经验,将大石窝露天开采和“洞采”的采矿点改造成旅游景点,使人们能够亲睹石材的开采场面和过程,推进石材开采场景向旅游景点转变,打造集科研科普、资源展示、旅游集散、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休闲旅游镇。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