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与2011年预测
2010年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加快建设西部强省为目标,围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机遇,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抓优化增产能保稳定,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一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主要特点
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呈现出较快稳定增长、总量不断扩大、效益持续向好、各市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增长保持平稳。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304.13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6位、西北第3位。从增速上看,由于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较为缓慢,而2010年从1月起就呈现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第一季度增长29%,上半年增长24.8%,第三季度增长20.6%,分别高于上年同期21.8、15.7、9.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二是工业总量不断扩大。随着一批新项目陆续投产,工业产品产量明显增长。2010年1~10月,全省64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比上年同期增长的有57种,增长面为89.06%。增幅超过50%的产品有电子元件(116.5%)、数控机床(107.3%)、缝纫机(106.3%)、金属切削机床(84.7%)、金属切削工具(59.9%)、铝材(58.6%)、汽车(40.3%,其中轿车36.4%、载货汽车53.9%)等。1~10月全省原煤产量达到29512.14万吨,同比增长13.9%;原油产量2482.77万吨,同比增长12%;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41.2%。1~10月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8804.86亿元,增长33.9%,总量同比增加2000多亿元。
三是经济效益持续趋好。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3.97亿元,增长36.60%;利润879.61亿元,增长70.26%;税金总额661.75亿元,增长39.2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4.93%,同比提高60.57个百分点。全省八大支柱产业全部盈利,其中电子通信、纺织服装、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增速凸显,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107.22、291.82、144.04、115.54个百分点。能源、装备、食品业盈利水平较高,有力地支撑了陕西工业经济效益。纺织行业扭转了连续18年的亏损,实现赢利。
四是各市工业平衡稳定发展。1~10月,11个市区工业增速保持均衡发展,均在16%以上。其中,榆林市完成工业增加值918.87亿元,增长21.7%;西安市完成682.0亿元,增长20.2%;延安市完成494.70亿元,增长16.0%;宝鸡市完成339.71亿元,增长17.3%;咸阳市完成332.55亿元,增长22.5%,渭南市完成216.46亿元,增长23.0%;汉中市完成90.30亿元,增长23.3%;铜川市完成78.86亿元,增长20.1%;安康市完成58.10亿元,增长26.8%;商洛市完成36.30亿元,增长27.0%;杨凌完成9.63亿元,增长24.5%。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强劲。“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大力实施“两大两化”战略,围绕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促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优势的形成,聚集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1~10月能源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85.62亿元,同比增长37.3%,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16.8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05.78亿元,同比增长30.8%,比上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拉动增长7.15个百分点。重卡、轿车和重型变速器等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输变电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石油钻采设备、冶金煤炭重型装备、风电等新能源设备等,不仅成为陕西工业的新优势、新亮点,在国际国内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研发水平的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引领行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招商引资和引进战略合作等方式,加快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的整合,大力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优势企业规模实力快速扩张壮大,正在向年销售收入过千亿的大集团迈进。装备制造业过百亿元企业已达到6户(陕汽、比亚迪、西电、西飞、宝钢管、法士特),正是在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下,陕西省经济实现了大踏步前进。2010年1~10月比亚迪产值同比增长27%、陕汽集团增长56%、秦川机床增长45%,引领装备制造行业快速增长;长庆石化增长46%、延长集团增长36%,引领能源化工行业快速增长;宝钛集团增长55%、金堆城增长59%,引领有色冶金行业快速增长;银桥公司增长28%、西凤酒增长42%,引领食品行业稳定增长。
三是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区域布局。三大区域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关中以其良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优势,纳入了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在西部重点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以其丰厚的能源资源优势,被确定为国家重要能源接续地,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日新月异;陕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明确了突破发展的路径。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输配电设备、汽车制造、石油装备、机床工具、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21个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陕西完成了关停小火电机组18.9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67.8万吨、落后焦炭产能195万吨、落后钢铁产能69万吨,完成了节能量21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减排任务,累计淘汰落后产能901.841万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4户,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 陕西省工业经济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虽然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但总体看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陕西省工业节能减排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和占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2010年前9个月全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76.96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回落9.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34.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技改投资558.79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回落47.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26.9%,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
二是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现象。2009年,陕西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2%,低于全国0.96%的平均水平。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为例,装备制造、电子、医药、原材料等行业研发投入都在4%以上,相对较高,而消费品和轻工行业研发投入不足2%,能源化工行业和资源加工类行业研发投入只有3.14%和1.53%。
三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缺口较大。全省大约需400亿元,同时,燃料、原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2%,相差0.6%,企业盈利空间变小,效益下降。
三 2011年全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发展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我们对2011年形势的判断是:一是在国际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基础不牢固,汇率波动较大,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出口形势严峻。二是在国内,2011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是加大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关注民生,为防止通胀压力,国家将会控制信贷规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或有一定回落。三是从陕西省看,资源类产品和大宗工业品价格会稳中有升,加工类产业生产成本上涨压力增大,总体对陕西省有利。为此,我们认为2011年陕西省工业增长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17%。
四 201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省目标,全面实施“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创新支撑、改造提升、深度转化、循环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五大举措,全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资源转化、产品结构、企业发展、生产方式”六个重点升级。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并发布“十二五”规划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共编制25个规划(不含11个区域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个层次,其中总体规划4个,行业规划16个,专项规划5个。同时,开展了22个相关课题的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撑。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的总体要求,将精心组织编制好这些规划,并按计划发布实施,做好规划落实工作。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进一步把能源化工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建设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关中能源接续区和陕南水电核电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汽车、输配电、数控机床、石油冶金煤炭重型装备、工程机械、新能源及环保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提升核心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研发水平,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建成研发水平较高、制造技术先进、系统集成能力较强的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骨干企业培育、重点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品市场拓展,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乃至世界前列。四是创新思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实施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整合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和技术集成。以西安纺织城搬迁改造为示范,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提升产品档次,振兴纺织产业。扩大食品生产规模,打造食品知名品牌。有序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导的水泥产业,积极开拓建材行业新领域。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制造业分工细化和服务外包,实现产业链从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鼓励大型企业进行业务外包管理,剥离社会业务资产。支持中小型专业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三)抓好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工作
加大工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力争按照20%以上的增速,完成工业投资360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200个以上、总投资4000亿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做好2011年中央及省级技改资金项目的组织、审查和监管工作,撬动更多的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改。开展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改情况调研,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创新能力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大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的研发投入。召开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举办“十一五”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成果展示暨交易洽谈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狠抓先进节能技术推广,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工业污染。抓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开展节能评估审查。进一步做好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小企业工作。
(六)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继续巩固“信息入村”工程成果,建设乡镇信息服务站,不断改善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方式,开展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继续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推动两化融合,以点带面,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开展杨凌、西安国际港务区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县级电子政务建设,面向企业、民众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继续推进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应用和金字工程及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七)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以培育具有竞争力产业为导向,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和境外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对产业集聚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着力抓好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资源深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转移。采取多种招商方式,实施“择商引智”,通过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培育和发展具有潜力的项目和产业。
(八)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一是“千亿百项”技术改造工程。抓好1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技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企业技术创新“411”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四大工程,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机制。三是“两化”融合百户企业典型示范工程。树立示范企业20户,建设示范项目100个。四是千村万乡综合应用服务工程。开展市、县、乡应用及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及感知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五是军民结合“双百工程”。重点支持100个军民结合企业,100项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推进军民技术资本双向转移。六是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抓好陕汽25万辆重卡、30万辆微型车、比亚迪70万辆轿车以及法士特90万台重型变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七是太阳能光伏和LED产业推进工程。支持太阳能光伏和LED产业配套产品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八是新材料应用示范工程。将新材料产业发展列入全省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产值力争突破550亿元,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九是千亿元食品工程。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120亿元,增长24%以上。十是定向招商和“双促销”工程。组织陕西省汽车、装备、家电、纺织、轻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等产品到福州或南京开展出省工业品展销活动;组织陕西省名、优、特、新工业品到东南亚国家进行展销推介,鼓励工业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发展。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