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行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黑色金属行业属于采掘业和制造业的交叉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行业、黑色金属矿采选服务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行业包括铁矿和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锰和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和铁合金冶炼。
2012年国内黑色金属行业市场行情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低需求、低价位、低效益和去库存。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钢材需求明显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显著下滑,行业运行遇到较大困难。进入2013年,情况略有改观,行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但销售利润率只有0.19%,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一 2012年以来我国黑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钢铁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一度有所回落,但随后明显回升
至2012年底,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当年累计产量分别为71654.20万吨、65790.50万吨和95186.1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4.87%、4.48%和8.00%,增速比2011年分别下降4.16个、2.20个和2.67个百分点。
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和需求放缓的影响,钢铁产量增速明显下滑,2012年8月粗钢和生铁产量同比甚至出现下降。从2012年9月末,随着钢价的触底反弹及对城镇化等利好政策的预期推动,钢铁生产增速大幅回升。2013年4月以来粗钢日均产量突破210万吨,创历史新高。
考虑到我国钢铁生产已达到较高的基数,即使总体增速放缓,产量绝对数量仍然较大。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达到47.24%,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比例不降反升。而且从2012年末开始的增速回升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积累的庞大产能导致钢铁产量存在着高速扩展的惯性,这在短期难以得到有效抑制。这导致我国钢铁行业供给端存在较大压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形势难以改观。
(二)钢铁出口量增价跌,国内消费增速回落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11月,我国钢材、钢坯等进口量折合成粗钢为1378万吨,同比下降13.5%;出口量折合成粗钢为5415万吨,同比增长12.7%。2012年1~12月,累计出口钢材5573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14.01%。2013年1~5月累计出口钢材2540万吨,比2012年同期增长15.25%。但是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钢材出口额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出口量增长。2013年1~5月累计钢材出口额2218509.9万美元,仅比2012年同期增长4.81%,有些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1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国钢铁产量月度变化情况
图2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国钢材出口量月度变化情况
图3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国钢材出口额月度变化情况
图4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钢材出口平均价格月度变化情况
与钢铁出口量升价跌相对照的是国内钢铁消费增长缓慢。2012年1~12月粗钢表观消费量累计为66467.32万吨,相比2011年同期增长2.29%,增幅回落6.08个百分点,低于2012年粗钢产量增幅2.58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没有赶上产量的增长速度。
图5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月度变化情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钢铁出口和国内消费这两个市场的运行情况而言,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旺,我国钢铁出口总量虽然仍保持一定增长,但由于出口钢材结构不尽合理,在激烈的竞争下,出口平均价格大幅下降,这不仅抵消了出口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导致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增加,引发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加出口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上,2012年以来,由于工业制品外贸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工业增长明显减速,同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钢材需求拉动较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均呈低增长态势,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低于预期,对市场的拉动作用较弱。
(三)钢铁价格震荡下行,钢铁库存历经下降后重回高位
从主要地区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各地区和各种类型钢材的价格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从2011年底2012年初开始,我国国内钢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虽在2012年第4季度经历了一次反弹,但价格仍未能恢复到2011年的水平,而且这次反弹动力也已显示衰竭迹象,2013年第1季度开始各地各种类型钢材价格再次出现下探的趋势。
钢铁价格波动伴随着市场库存的调整。当钢铁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时,市场为避免风险而不断调低库存,使得市场价格下降与去库存化相伴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钢材市场的供求矛盾,使价格加速下降。长达一年的去库存化在2012年底结束,钢铁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开始快速增加,重回历史高位,并推动价格反弹。而由于市场需求增长未达到预期,难以支撑价格的继续上升,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去库存化,然而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仍处于高位,为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行造成较大压力。
图6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变化情况
图7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重点钢铁库存变化情况
(四)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但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增长
2012年1~12月,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904.15亿元,同比下降2.47%;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利润为423.8亿元,相比2011年同期减少1402.6亿元,降幅达到76.79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1~3月全行业亏损,4~6月略有盈利,7~9月再现亏损,从9月下旬开始,由于铁矿石降价、钢材价格略有回升,10月当月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但截至11月底仍有超过1/5的企业亏损。进入2013年,钢铁企业仍处于微利状态,截至2013年4月,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849.29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6.8%,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利润为99.4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但利润水平在逐月下降。
图8%20主要地区钢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图9 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情况
在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虽然2012年1~12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055.48亿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但这一下降主要由12月的低水平引起,在2012年1~11月,投资仍较2011年同期增长2.69%。进入2013年投资增速又有所恢复,1~5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78.65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4.09个百分点。
在全行业普遍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盈利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高于大型企业,成为产能扩张主力。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1~11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实现利润为亏损19.7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06%,而在同一时期,非会员的中小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4313.157亿元,实现利润48.19亿元,先于大中型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从钢铁行业的新增投资结构来看,非国有钢铁企业投资增幅较大,投资额同比增长46.6%,而国有钢铁企业投资额则同比下降10.5%。
图10 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变化情况
(五)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
2011年下半年开始,相对于钢铁价格变动,进口铁矿石价格呈现出更大的振幅,走势也与钢价不尽一致,导致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给钢铁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以螺纹钢国内市场价格和同期普氏价格指数对比为例,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钢价逐步下降,螺纹钢全国均价从2011年9月初的5123.60元/吨下降到2012年2月最低的4386.80元/吨,降幅达到14.38%。而同期普氏中国北方铁矿石的结算价则从116.75美元/吨升至145.25美元/吨,升幅达到24.4%。在我国钢铁价格下降的同时,进口铁矿石价格逆势上扬,对钢铁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接下来,从2012年第2季度开始,随着钢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铁矿石价格终于开始大幅下探,普氏中国北方铁矿石的结算价从3月初的149.75美元/吨下降到8月初的95.52美元/吨,跌幅超过36%,而同期螺纹钢全国均价从3月初的4397.6元/吨下降到8月初的3872.4元/吨,跌幅不到12%。铁矿石的价格下降幅度远低于同期钢铁的价格下降幅度,铁矿石价格的下降降低了钢铁企业成本,为2012年第4季度全行业盈利状况好转创造了条件。在此之后,铁矿石价格再次高企,从2012年8月初的95.50美元/吨开始,一路上扬至2013年2月初的159美元/吨,增幅超过66%,而同期螺纹钢全国均价在3872~4397元/吨的范围内波动,波动幅度小于14%,在价格上升的过程中,铁矿石价格跑赢了钢铁价格,又一次对钢铁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压缩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
图11 2010~2013年主要月份钢铁价格与铁矿石价格月度变化情况
(六)受钢铁产能扩张和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推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发展形势好于钢铁行业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持续扩张,对原料铁矿石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进口铁矿石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这推动了国内以铁矿石为主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发展。2012年以来,由于钢价下降和钢铁全行业经营困难,国内黑色金属采选业增速有所减缓,铁矿石产量有所下降,但产品销售收入仍有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行业利润水平高于钢铁行业。2012年1~12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累计为130963.61万吨,比2011年下降1730.38万吨,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而铁矿采选业累计销售收入则达到8393.81亿元,比2011年同期提高526.88亿元,同比提高11.42个百分点,增速回落30.04个百分点;盈亏相抵行业利润达到978.3亿元,全行业销售利润率达到11.65%,而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和采选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59%。就固定资产投资而言,截至2012年12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8.67亿元,同比增长23.74%,与同期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2.04%形成鲜明对比,并较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3.09个百分点。
图12 2011~2012年主要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月度变化情况
图13 2012~2013年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品销售收入月度变化情况
图14 2011~2013年主要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变化情况
二 黑色金属行业上市企业竞争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包括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三部分。其中,规模竞争力由销售收入、净资产和净利润决定,效率竞争力由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效率及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综合反映,增长竞争力由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及净利润增长来衡量。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得分是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加总。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CBCM)检测数据确定,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共有主板上市公司37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0家。
(一)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排名及其分布
构成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的各指标的分值是依据该行业全部上市公司数据经标准化处理而得到的标准值,是经过行业平均值调整后的数值,数值越高则表明企业相对竞争力越高。将不同行业的企业按相对竞争力进行排序,则可以测量出企业在全部检测对象中竞争力的强弱及其相对地位。从2012年年报数据测算的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总体排名的分布来看,其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排名1~200名、401~600名及601~800名的企业总数分别减少4家、3家和1家;排名801~1000名的企业数量增加3家;特别是排名1001~1200名的企业数量大幅上升,增加数量达到7家。由此可见,2012年,与其他行业相比,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排名相对位置下降。这表明由于行业经营环境恶化,黑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表1 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变化
图15 2011年和2012年黑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排名分布
(二)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总体情况
2012年年报测算的黑色金属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均值分别为0.0189、0.1348、-0.0100和-0.1058,较2011年该行业上市公司均值分别高出-0.1536、-0.0517、-0.0241和-0.0812,表明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同时,2012年黑色金属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均值比全部上市公司的均值高出0.0189、0.1348、-0.0100和-0.1058,由此可以看出,黑色金属行业基础竞争力仍然高于全部上述公司的平均水平,然而此种相对较高的基础竞争力主要源于规模竞争力的优势,除此之外,黑色金属行业的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已经低于全体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黑色金属行业企业在产能快速扩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企业的内功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一旦遇到需求波动和市场条件恶化,企业的竞争力就表现出明显的减弱。
图16 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与全部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均值比较
2012年黑色金属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方差为0.2032、0.1170、0.0067和0.0305,较2011年该行业上市公司方差分别高出0.0321、0.0155、0.0017和-0.0045。可以看出,随着黑色金属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企业竞争力呈现出分化的趋势,部分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能够经受住经济形势下滑的考验,竞争力指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那些在市场快速扩张时期进入的企业,则由于内在竞争力较低,随着市场走低,相关竞争力指标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竞争力指标差距拉大。
图17 2011年和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方差比较
(三)2012年各组别主板上市公司构成及其变化
将37家在主板上市的黑色金属企业按其基础竞争力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排名加以分组,其中居于前200名的为第一组,位于第201~400名的为第二组,位于第401~600名的为第三组,位于第601~800名的为第四组,位于第801~1000名的为第五组,位于第1001~1200名的为第六组,位于第1201~1400名的为第七组。分析位于各组别的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主要特征。
1.第一组(前200名)
2012年基础竞争力排名位于第一组的黑色金属企业共有7家。这7家企业在2011年排位中同样位于第一组,其中宝钢股份和太钢不锈的基础竞争力分别为0.8928和0.7483,比2011年分别提高0.2515和0.2298,竞争力排名上升44位和78位。在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的2012年,这两家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逆市上扬,特别是在规模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也大幅增强,增长竞争力更是实现了由负转正,这在钢铁整体需求不振、价格下滑的形势下,殊为不易,是企业多年来坚持结构调整,坚持精品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和实现差异化产品策略的结果。对于其他位于第一组的5家企业而言,竞争力排名均有所下降,平均基础竞争力相比2011年下降0.0397,各个细分指标中,除规模竞争力均值略有上升(提高0.0544)外,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均值均下降(分别下降0.0112和0.0828)。其中,河北钢铁在企业规模扩大(规模竞争力提高0.0620)的同时,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大幅下降,数值由正转负,导致竞争力由2011年的第68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132位,成为第一组别中竞争力下降最快的企业。这说明特大型钢铁企业在资产重组、扩大规模之后,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第二组(201~400名)
2012年排名位于第二组别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5家在2011年同样位于这一组别;2家是由2011年第一组别的企业降至该组,这两家企业分别为柳钢股份和本钢板材;1家是由2011年第六组企业上升至该组,这家企业为重庆钢铁。从指标上来看,柳钢股份和本钢板材两家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增长竞争力指数由正转负,表明其在2012年由于企业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大幅减弱。重庆钢铁竞争力排名的大幅上升,各项指标全部由负转正,主要是得益于获得政府补贴和资产投资收益的增加。
3.第三组至第六组(401~1000名)
位于这一排名区间中各组别的企业数量较少,总数仅7家。其中,马钢股份和南钢股份在2012年竞争力排名大幅下降,分别从2011年的第180名和第142名跌落为第931名和第996名。从各项竞争力指标上看,2011年这两家企业规模竞争力分别为0.4737、0.3908,在黑色金属行业排名前10,而2012年这两家企业规模竞争力仅为0.1659和0.0346,大幅下降,同时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也由正转负。这表明上述企业在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扩张之后,由于突然遭遇市场不景气,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加之前期快速扩展带来财务成本的大幅提高及现金流的紧张,使得企业竞争力大幅下滑。
4.第七组(1001~1200名)
2012年排名位于这一组别的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达到12家,成为企业最为集中的区段,占到黑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企业数量的1/3强。除了首钢股份、金岭矿业和金瑞科技以外,其他企业均是从排名靠前的组别下降到这一区段,其中华菱钢铁、新钢股份和杭钢股份等更是从2011年排名400位以前下降到当前区段。这表明2012年黑色金属全行业的竞争力下滑。从竞争力指标具体情况来看,这一组别的企业基础竞争力均为负值,表示其总体竞争力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组别企业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均值为-0.1274、-0.0322和-0.1844,而整个黑色金属行业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均值为0.1348、-0.0100和-0.1058,分别相差0.2622、0.0222和0.0786。可以发现,这一组别企业各项竞争力指数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在企业规模竞争力上与行业平均水平差距最大,而且对于那些在2011年基础竞争力排名在400位之前而在2012年下降到现有组别的企业,各项竞争力指数中降幅最大的也是规模竞争力,由此表明,规模上的劣势是制约这一组别企业竞争力水平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
5.第八组(1201~1400名)
这一组别共有3家企业,除西藏矿业增长竞争力为0.0566以外,各个企业各项竞争力指标均为负值。其中,安阳钢铁的基础竞争力排名从2011年的第538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1271位,在这一排名下降背后最显著的变化是其规模竞争力由正转负,从0.3195降至-0.0211。
(四)2012年中小板竞争力分析
在中小企业板中,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共占10家。基础竞争力大于0、小于0的各占5家。基础竞争力排名从第15名到第640名,将中小企业板的646家企业分为7组,每100家企业为一组,得出黑色金属行业在中小企业板中排名分布。与2011年排名分布加以比较,可以发现黑色金属行业企业在中小板中的排名大幅下降,2011年所有9家黑色金属企业排名在40名以前,而在2012年排名前100位的仅1家(沙钢股份,排名第57位),排名101~200位和501~600位两个区间的各有3家,排名201~500位之间的2家,排名600位以后的1家。从上述排名分布的变化可以看出,2012年中小板黑色金属企业的相对竞争力大幅下降,原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从各项竞争力指标的具体情况来看,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中小板企业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均值分别为-0.0922、0.0847、-0.4462和-0.0269,除规模竞争力外,其他竞争力指标均为负值。相比中小板全部企业的均值分别高出-0.0957、0.0798、-0.4523和-0.0372。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规模竞争力外,黑色金属企业各方面竞争力均处于劣势。相比2011年,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均值分别提高-0.1303、-0.1059、-0.4013和0.0807,虽然增长竞争力有所提高,但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的下降,最终导致黑色金属企业在中小板中竞争力相对水平的下滑。
图18 2011年和2012年黑色金属中小板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排名分布
表2 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中小板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变化
(五)201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竞争力变化情况分析
在使用2012年年报进行计算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进一步使用2013年中报对上市公司各项竞争力指标进行了测算,并与2012年年报竞争力指标进行综合,得出这一时期的综合竞争力。
从对23家黑色金属上市公司上半年基础竞争力测算结果来看,与2012年相比,除了宝钢股份、*ST鞍钢、宏达矿业、金岭矿业和西藏矿业这5家上市公司外,其他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23家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基础竞争力均值为-0.1768,较2012年的0.0994,下降0.2762。同期所有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基础竞争力均值为-0.3182,较2012年的0.0994,下降0.4176。从这一对比来看,2013年以来,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水平的下降与全行业全部上市公司基本同步,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宏观形势所致。
图19 2013年上半年和2012年黑色金属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对比
对于构成基础竞争力指数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发展竞争力指数而言,23家黑色金属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指数普遍低于2012年。其中,各上市公司规模竞争力均值为0.0506,相比2012年的0.2124,下降了-0.1618,规模竞争力提高的公司为7家,下降的为16家;增长竞争力均值为-0.1587,相比2012年的-0.0449,下降了-0.1138,实现竞争力提升的仅4家,下降的为19家;效率竞争力均值为-0.0688,相比2012年的0.0008,下降-0.0696,实现竞争力提升的公司为6家,下降的为17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下降,并体现为上市公司普遍的、各项竞争力指标的全方位下降。
表3 201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竞争力变化及综合竞争力排名
三 当前我国黑色金属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在国内,本届政府执政以来,我国的宏观层面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不再以投资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手段,允许GDP增速适当放缓,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一系列政策的转向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会较为深刻的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阵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黑色金属企业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产能扩张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剧
2012年算是21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钢铁行业在下游需求不振、行业整体亏损的同时,钢铁产量仍未降低,产能仍然有所上升,陷入了“越过剩越扩张”的怪圈。据业内估计,全国钢铁产能已达10亿吨左右,另据当前在建以及计划新增产能估计,2013年新增产能仍将在4000万吨左右。在全行业长期处于高产能、低效益的情况下,钢厂仍拒绝减产,继续扩张规模,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相比停产之后员工工资、财务费用方面的净流出,坚持生产仍可以获得一定的边际效益;二是对小钢企来说,减产还意味着银行的停贷,同时由于税收、环保等方面的竞争环境并不完全公平,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导致一些中小钢厂仍然选择继续生产、苦苦支撑;三是对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钢企来说,其宁愿微利或亏损也要坚持生产甚至扩大生产,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四是受地方政府GDP和税收收入目标体系的影响及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影响,钢铁产能也是只增不减。上述多种原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投资扩产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效益下降,效益下降导致企业只能继续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则导致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企业效益持续下降,从而导致钢铁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下来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企业集中度不升反降,结构亟待优化
根据中钢协统计,2012年排名前十的钢铁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例为45.9%,比2011年下降2.5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2013年可能继续延续,从钢铁行业2013年1~4月累计完成投资的企业结构来看,66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完成投资214.25亿元,同比下降24.04%,占全国钢铁投资的17.50%。非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协非会员企业)完成投资1010.32亿元,同比增长21.07%,占全国钢铁投资的82.50%。由此不难看出,钢协非会员企业(中小企业)仍在快速扩张。可以预见,在这样的投资结构下,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此外,在全行业利润微薄的实际情况下,需求的增长继续放缓,钢铁业并购风险较大,大部分并购步伐都已放缓,这将导致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兼并重组缺乏动力,进而使得行业结构调整更加困难。
(三)原材料和环保成本呈上升趋势,提高经济效益任务艰巨
在原料方面,我国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外矿山企业垄断性强,我国钢铁企业缺乏对铁矿石的定价权,导致钢材价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涨跌不同步,且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往往高于钢材价格,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铁矿石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长远发展的“心头大患”。在环保成本方面,2013年我国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这为钢铁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环保部公布的资料,在1~5月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企,而我国国内重点大中型钢企吨钢节能环保投入仅为24.21亿元。目前,我国2/3的钢铁烧结机还没有上脱硫技术,远低于国外企业水平,特别是部分历史落后产能未能淘汰,历史欠账较多,环保设施技术改造难度大,一旦环保标准提高并被严格执行,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钢铁贸易战加剧,钢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钢材需求仍不旺盛,全球钢铁市场供大于求。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钢铁需求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全球钢铁表观需求量将增长3.2%,比2012年增速略有提高,但低于其原预期4.5%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由于钢铁产品出口量大价低,首当其冲成为各国钢铁贸易战的主要对象。随着贸易摩擦的加剧,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将遇到更大的阻力。据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发现,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反倾销或反补贴事件60余起。根据商务部初步统计,2013年第1季度钢铁行业共遭受国际贸易调查案件10多起,涉及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地区。
四 对策建议
黑色金属行业面对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支持企业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化解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矛盾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成因较为复杂,既有市场自身的原因,又有地方政府推动,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无法有效解决,还可能陷于“越多越调,越调越多”的怪圈。这就需要转变政府角色,当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转型消除政策、环境、体制和机制的障碍,通过市场激发企业的转型动力。这就要求:一是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和体系,通过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严格执法,营造出客观、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真正做到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使一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无法进入该行业。二是研究转移过剩产能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创造和扩大国内钢材需求,消化一批过剩产能。研究适合我国钢铁产能转移的境外投资重点区域,引导和鼓励国内有实力钢铁企业“走出去”,转移一批过剩产能。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再就业政策措施,化解地方和企业在产能退出方面的后顾之忧,为调节产能过剩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激励企业优化重组,发挥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鼓励企业之间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兼并重组,是发挥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整合过剩产能、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当前,虽然全行业利润微薄,需求的增长继续放缓,钢铁业并购风险较大,企业资金紧张,兼并重组动机和能力不强,但要清醒地看到,行业经营陷入困境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倒逼行业内整合的出现。因此,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同时要注意摒弃行政干预对行业的扭曲,避免“救济式”兼并和政府“拉郎配”,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真正走上政府引导、企业自主选择的道路,充分发挥兼并重组的战略功能,借助制度设计,协调和平衡重组一方、被重组一方及它们各自所属地方政府的利益,努力消除跨地区、跨业态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人为障碍。
(三)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需求增速趋缓和行业运行成本上升的压力凸显,钢铁产业开始步入微利经营时代。行业的发展需要从典型的“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高科技人才、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改善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从纯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信息优势,支持和组织钢铁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高效生产、节能环保、新材料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委托行业协会对重点工艺技术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开发利用等较为成熟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培训和辅导,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激励相关企业突破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钢材强韧化技术等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
(四)着力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
由于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禀赋差,开采成本高,我国原料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占全世界2/3以上,但由于国内钢铁企业资源控制能力较弱,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完全缺乏话语权,导致相对于钢铁价格,铁矿石价格变动不同步,且“易涨难跌”,大大压缩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钢铁企业经营风险。因此,需要大力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确保铁矿石原料供应的安全和稳定。一是扩大境外资源合作途径,利用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国外铁矿石资源,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及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二是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现有矿山的资源整合;三是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逐步将钢铁行业规范企业与进口铁矿石流向挂钩,优化铁矿石资源配置;四是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及其他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方式,有效整合国外铁矿石资源,重点鼓励一批具有一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成立海外生产基地或参与国外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将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波动风险内部化;五是加大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