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的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一经济圈中的首都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政治以及文化的中心,也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北京东南局部及南部地区分别与天津和华北平原相连,其余地区则与河北省的边界相邻。天津在行政划分上属于我国的直辖市,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央,有很大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是我国近代工业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以及北方地区较早开展国际贸易的港口,现在是北方发展较快的对外开放港口,也是北方的海洋交通运输与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2006年顺应国家战略要求,天津滨海成为国家级新区,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再一次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东部与渤海相邻,西北部与北部衔接着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与辽宁相接,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相邻。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总量规模
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较大,并且这些年以来,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表4-1显示了京津冀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与该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位置。
表4-1 2007~2014年京津冀经济圈地区GDP统计
2007年京津冀地区的GDP达到28706.9亿元,共占全国GDP的10.8%;到2014年这一地区的GDP增加到66474.5亿元,占全国GDP的10.5%。如表4-1所示,京津冀的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每年匀速增长的状态。在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7.77%,户籍人口也只占了总人口的19.02%,但是2007年其GDP占了全地区的34.3%。从2008年开始,这一比例开始降低,这表明了北京市的土地、水源、资源等限制逐渐显现出来,随之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步伐也慢了下来,继续加速发展的动力不强。然而天津的增长趋势却显露出来,这些年滨海新区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开发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天津的工业发展进程也随之加快,天津的GDP在京津冀地区中所占比例处于逐年提升的状态。河北省虽然在占有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这两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其GDP在京津冀地区中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47.4%下降到2014年的44.2%。
毋庸置疑,北京仍然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中心,甚至是北方整个城市圈发展的重中之重;天津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次中心;在北京和天津的外围,河北省的发展较为缓慢,但有着相当大的人口资源潜力。
二 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整个京津冀区域为“三、二、一”结构,如表4-2所示。
表4-2 2014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
从京津冀整体来看,该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总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6.52%、10.04%和11.56%,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所占的比例较第一、二产业也大一些。另外,因为在这一区域内,很多城市处于工业化阶段,所以区域第二产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
(1)中心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从表4-3和图4-1可以看出2009年及随后的5年期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一直都比第一、二产业占的比重高,虽然第一、二产业的总量每年也在增加,但其所占的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每年都在增加。所以,从整个产业体系看,北京市属于典型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
表4-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图4-1 北京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2)次中心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如表4-4和图4-2所示,从2009~2014年天津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来看,第二产业位于优势地位,虽然第一产业的总数值在逐年增长,但其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然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总体来看,天津市产业结构的情况为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近年发展速度较快,而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属于“二、三、一”结构的两足鼎立型产业结构。
表4-4 天津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图4-2 天津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3)外围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如表4-5和图4-3所示,2009~2014年河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一、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在产业结构变化中的趋势比较稳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河北省是个以工业为主的省份,其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
表4-5 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图4-3 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三 产业布局
京津冀的产业主要沿交通轴线布局,产业分布大致呈松散的点轴结构。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一级交通轴线系统(由高速公路及铁路组成)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域。中关村、亦庄、天津华苑、武清开发区、塘沽高新区、廊坊开发区、泰达和津港保税区8个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沿京津交通干线分布,由此可见,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级交通轴线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此外,产业布局的主要地域还有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北京—唐山—秦皇岛这两个二级交通轴线(由高速公路、国家公路和铁路构成)。很多加工制造业、重化工企业分布在二级交通轴线周围。而连接北京—承德、北京—张家口等城市的三级交通轴线系统主要分布着农业、旅游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业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及金融保险业大部分分布在北京和天津,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沽高新区等产业重点开发园区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础产业大部分分布在河北省。现在河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为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传统的纺织、轻工等加工产业正面临着改进和提升。河北省西北部的承德、张家口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很迅速;西北部的秦皇岛、唐山、沧州等沿海地区能源重化工业发展比较快;中部石家庄、衡水服装、纺织业比较发达,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南部邢台、邯郸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具有相对优势;而保定、廊坊由于具有环京津的区位优势,现代设备加工制造业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较为发达。
四 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京津冀经济圈近年来发展迅速,经济规模总量逐年提高,但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发展很不均衡,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区域内一级城市和二、三级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具体来说,北京市、天津市作为直辖市,政治地位较高,工业基础较好,资源禀赋较优,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储备丰富,两地GDP总量占京津冀经济圈的55.7%,在京津冀经济圈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外围地区的河北省虽然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发展状况却远远落后于京津地区,2014年GDP增长率仅为6.5%,不仅落后于京津地区的7.3%和10.0%,甚至低于全国GDP增长率的平均水平7.4%。第二,区域内空间发展不均衡。京津地区,以及环京津外围地区的唐山、廊坊、保定等地,劳动力素质、地理环境、交通设施等方面基础较好,发展速度很快;而北部山区的张家口、承德,南部的衡水、邯郸发展较差。
(二)产业结构差异大
从整体上来看,京津冀经济圈的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5.73∶41.05∶53.22,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的结构,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属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对区域内各省市进行逐个分析,我们发现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北京市产业结构属于工业化后期,天津市属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而河北省属于工业化中前期。根据钱纳里、库茨涅兹、赛尔奎等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工业化初期,相关区域内的第二产业比重开始增加,逐渐超越第一产业,此时的产业结构为第二产业主导的,以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轻型”产业结构。在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步入机械化时代。城市化的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以及前期资本的积累,改变了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条件,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重型”产业结构。在工业化后期,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带来了服务业的繁荣,这既包括生产型服务业又包括消费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赋予企业效率化、信息化等新的内涵,将工业化提升至新的高度;而消费型服务业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环节,其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发达水平的高低。因此,第三产业不仅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三次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较高,为77.9%;天津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越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9.56%;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差,占GDP比重仅为37.25%。区域各省市之间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这不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单凭区域内中心城市服务业也不足以支撑京津冀整个经济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三)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区域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京津冀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这以北京北部山区,河北南部的邯郸、衡水、沧州等地尤为突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49730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仅为20226元,尚不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此外地区间的二元经济也较为突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制定区域经济的相关政策时往往偏向北京,致使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都向北京集中,这又拉大了北京与外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区域之间存在行政壁垒,因此京津冀地区各个区域之间发展相对比较独立,没有形成产业分工与产业合作,产业发展同构化严重,这导致区域内的竞争大于合作,特别是北京市和天津市,双方对于自身在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定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概念。所谓的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等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还仅仅停留于表面,区域内产业分工不够清晰,区域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二节 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
京津冀经济圈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自古以来三地的联系就比较密切,地缘经济发展较好,被统称为“燕赵之地”。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京津冀地区的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不断加深。早在1986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就倡导环渤海15个城市成立环渤海市长联席会;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表,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要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要求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14年的重点工作时,提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正式出炉,除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一 农业产业转移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农业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北京是中国的八大古都,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天津因京杭运河漕运而兴,自元朝起就是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两地繁荣的商贸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需要农业为其提供支持。而河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小麦与棉花的主要产区,宽广的华北平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天津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与工商业中心,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受到第二、三产业的挤压,功能逐渐弱化,河北省成为这两个城市主要农副产品的供应地。比如,在京津地区的农副产品市场上,来自河北省的农副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其中蔬菜、水果、肉制品的占有率均达到40%左右,生猪的占有率达到50%,活羊的占有率也达到25%。北京市与河北省承德市在农副产品方面的合作项目已经有80多个,总合作资产超过70亿元。其中于2007年启动的农业合作项目就有33个,总投资高达44.27亿元。很多河北省农业民企,例如华龙、神威、恒利、海湾等,这些年都在向北京发展,逐步从区域内领先企业向国内一流企业跨越。
京津冀经济圈农业的产业转移还表现在生产产业链方面的转移,比如大量食品生产企业由京、津两市转移至河北去设立食品加工工厂、食品冷链仓库等。这种生产产业链的转移也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目前京津冀经济圈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提升,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其对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京津冀三地要继续开展交流与合作,在推动河北省第一产业向高效、绿色、环保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为京津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 工业产业转移
从工业产业转移的潜力来看,河北省的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比较丰富,可以较好地承接转移企业,现有工业以辅助工业冶炼、建材、加工等产业为主,与京津两地的产业有着协同发展的潜力。北京、天津都是老牌工业城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因此部分产业之间存在雷同,有着相互竞争的关系,需要我们对其劳动生产率、资本增值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确定双方的优势产业,对优势产业进行保留,对劣势产业进行转移。
从目前的产业转移现状来看,北京的产业转移和河北省的产业承接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由于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对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设定,因此北京要转变当前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将部分产业,特别是煤炭、钢铁、化工等重污染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主要的转移区域为河北省。据不完全统计,自北京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已经有大约400家企业如首钢的炼钢厂、北京焦化厂、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等被转移到了河北省各地,这些企业已经全部或部分完成了产业转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05年的首钢搬迁,这被视为京冀产业转移的标志性事件。曾经是北京工业象征的首都钢铁集团,为了北京的生态环境,舍弃了经济利益,这体现了北京进行产业转移的决心。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河北承接了大部分的转出产业,这一方面激活了相对闲置的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带动了本地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京津地区的一些高端制造业与河北的劳动、资源、能源型产业形成了产业互补、产业协作,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整个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此外,跨区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是区域间合作的重要形式,目前已建成的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苑产业园区等区域产业发展示范区,其对区域间的合作与产业转移的进行起着示范与带动的作用。
三 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京津冀经济圈内部产业转移进展很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1.产业转移范围不广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大部分集中于与转出地较近的城市边缘地区,它们大多数都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与便利的交通区位,如环北京的保定、廊坊等地,地缘优势显著,并有一级交通线与之相联系,因此这些地区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首要地区。而京津冀经济圈外围的邯郸、衡水、沧州等地,距离北京较远,自身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很难受到北京产业转移的影响。
2.产业转移层次不高
现有的产业转移层次不高,转移规模较小,要素转移不均衡。很多企业只转移了部分的生产线,各地的产业发展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产业梯次分工。虽然京津冀经济圈地区之间农业合作的时间较长,产业转移效果也最为显著,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部分农产品只有“生产—出售”两步,缺乏中间的加工环节,因此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没有在农业的产业转移上获取相应的利润,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产业主要是一些国有大型的重工业,产业转移的成本很大,同时政策、体制也会对产业的转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大部分转移的产业是一些污染严重超标与产能过剩的产业,如钢材、煤炭等资源类产业。此外,一些技术较差以及附加值较低的产业等,由于自身的盈利能力较差,无力承担产业转移的成本,因此也会对产业转移的进行造成一定影响。
(二)产业转移问题原因
1.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一致
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不一致是京津冀地区产业经济转移的最大阻碍。目前该地区的产业协作虽然有了统一的行政规划,但还缺乏统一的行政、税务、司法等系统,三地相互之间还存在行政、税务、司法等壁垒,不利于企业以及各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此外,各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将自身的利益置于整体利益之上,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部分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唯GDP论英雄”的思想。区域内各级政府在行政关系中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北京和河北、天津既是首都和地方的关系,又是省级与直辖市的平等关系,这种行政角色的混乱也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小的阻力。
2.缺乏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与合作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京津冀经济圈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交流沟通联络机制以及资源利益分享体系。尽管京津冀经济圈内部各成员在经济发展中有较强的互补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与交流沟通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自身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来,表现为各地之间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合作,更多的是恶性竞争与地方保护。北京、天津土地、水资源等严重不足,需要河北给予帮助,由于三地之间的行政级别差距,这种帮助往往是无私的帮助。而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水平不同,要素禀赋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福利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生活成本上的差异。北京具备的优势条件吸引了大批天津和河北的人才以及优势资源,虹吸效应拉开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缺乏利益分享机制造成了发达地区越发达、贫困地区越贫困的局面。只有资源共享,而没有利益共享,使河北变成了北京和天津的无偿输血站,这不利于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3.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由于之前缺乏统一的规划,京津冀经济圈内部各成员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各地争相发展产值高和税收多的产业,导致各地区企业之间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展开恶性竞争,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利用,不利于产业的做大做强。北京与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老工业城市,自身的工业基础存在着一定的雷同,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两地因为都有着深厚的科技与人才沉淀,所以纷纷大规模涉足这一产业,这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雷同。从2011年的三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看,三地制定的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基本相同,而进入“十三五”,三地一定要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4.北京和天津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大
综观各大城市经济圈的基本发展趋势,一个经济圈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是经济圈内核心城市在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地位。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其综合影响力居于我国城市前列,但其经济影响力远远落后于上海、广州、深圳,未能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未能扮演好区域发展的龙头角色。这与北京市以前的发展定位有关,自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发展定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政治中心,这就导致北京集中了许多高耗能的重化工业产业,如化工、钢铁等。曾经这些产业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时至今日,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发展的累赘,占据北京大量的生产要素,却无法做出相应的贡献,向外转移又面临着成本过大、行政壁垒等方面的障碍。此外,北京的新兴技术产业大约80%是由外企控制与投资,电子信息、机械等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多数为外企或合资企业。这些由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资源大多数是不能向外传播的,这也增加了北京市对外辐射的难度。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中心,它的各种优势也没有完全地发挥作用,和河北省的产业关联才初步形成,并无更深的经济合作。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安全问题
(一)生态环境是产业转移中不可忽视的产业安全问题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产业安全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对产业安全进行解释和说明。产业是否能够成功转移,转移后是否能发挥作用,市场和政府对生态安全的保障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其对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也在逐年增加,导致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北京东南郊曾经是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最易产生污染的区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开始有计划地着手当地企业的转移与改造。北京工业企业的转移工作从1985年开始,分批转移高污染企业,到1999年上半年北京已经成功完成了114家企业的搬迁工作。1999~2004年预期有134家企业(含1999年已批立项的企业)批准转让原厂址。2000年8月,北京颁布的《北京市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实施方案》指出北京计划到2005年时将市中心区内的工业用地占比降到7%以下,同年就成功将靠近市中心的多家企业迁到外围,基本解决了企业工业污染扰民问题。
(二)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区,分布着众多重工业企业,特别是以煤炭、化工、建材等为主的重污染企业,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同时,京津人口的膨胀使得在生活供热、烹调过程中排出大量的烟尘,出行中各种交通工具排放出大量的尾气,这些都严重危害着该地区的环境。此外,秋、冬两季中国的北方受低气压影响,空气湿度较大,风速较小,大气污染物难以有效地扩散,这加剧了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PM2.5指数屡屡突破新高,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切肤之痛。
(三)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不足,历来水资源比较匮乏,以北京为例,北京每年平均降水量为585毫米,年均水资源形成量为21亿立方米,而2014年北京用水量为36亿立方米,缺口达到15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的密云水库储量。为了满足需求,不得不继续大力开采地下水,与1998年相比,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12.8米,地下水储量减少了65亿立方米。目前北京最基本的水资源的来源仍然是水库。虽然前几年完成了南水北调的工程,但是因为一些阻碍,北京仍然离不开水库这一主要水资源来源。北京原来用加大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这一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水资源,但这些年北京地区已经形成了地下水位漏斗,所以这一方式也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此外水污染严重也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重工业企业的生产与城乡居民的生活,都会带来对水资源的污染,造成水质重金属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地表水的质量,也使地下水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