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产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有色金属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大类。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是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产业关联度高,被广泛运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及核能利用等诸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2012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有色金属需求动力不足、价格震荡下行,多数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一方面,在国家“稳增长”政策及相关下游需求的支撑下,有色金属产业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691万吨,同比增长9.3%;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低迷叠加产业结构性问题困扰,有色金属企业利润不断被挤压,整个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一 2012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运行态势
(一)供给平稳增长,增幅略有分化
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增幅稍有回落。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691万吨,同比增长9.3%,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于“十二五”规划控制的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为606万吨、1988万吨、465万吨、48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0.8%、13.2%、9.3%、-5.6%。除原铝外,其他品种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与“十二五”规划四种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控制目标相比,精炼铜、原铝、铅的增长率均明显超过了控制增速;锌产出增速不升反降,远没有达到规划目标。
从月度产出增速的变化趋势来看,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增幅继续呈现放缓态势。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月度累计同比增幅的放缓速度有所加快,并在2季度末到达低点;从3季度开始,产出增速虽然开始缓慢回升,但全年总体保持在相对低位。2012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增速的明显下降应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国家严控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有色金属冶炼的产能扩张形成一定遏制;二是欧债危机反复恶化、美国“财政悬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降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以致全球需求动力不足。而后,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出台,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增速从3季度开始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图1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及其同比增速
矿产品产量平稳较快增长,材料加工量增幅先降后升。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六种精矿金属(铜、铅、锌、镍、锡、锑)含量968万吨,同比增长17.4%,与2011年增幅大体持平,增速明显高于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增速。分品种来看,铜、铅、锌矿产品含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累计产量分别达163万吨、286万吨、513万吨。其中,国内短缺的铜精矿增幅扩大最为明显,2012年1~12月累计同比增长17.39%,这部分缓解了国内资源紧张的状况。加工材料方面,2012年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为1168万吨和3074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1%和15.9%,增幅分别回落7.6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不过,2013年这一下滑趋势得以扭转。1~7月,铜材、铝材产量分别为801.26万吨和2152.86万吨,同比增长依次为21.63%和25.84%,比上年同期扩大10.4个和13.7个百分点。
近期,有色金属冶炼产出的相对放缓与矿产品、材料加工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结构正在改善,开始从依靠冶炼扩张产能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
图2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铝材、铜材产量累计同比增速
2013年以来,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开工率不断回升,新增产能陆续投放,产出增速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上扬。1~6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46.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0%,增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3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精炼铜产出有所加速、产量维持在高位,1~6月累计产量达323.4万吨,同比增长12.9%,这主要得益于城镇化改革预期对生产的积极拉动;与精炼铜加速供给不同,在国内电解铝厂减产浪潮的推动下,原铝生产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产量累计1058万吨,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虽然如此,原铝仍是产量最大、产能过剩问题最为突出的品种。
表1 2013年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
(二)需求动力不足,库存压力偏大
2012年,部分经济体虽有弱势复苏迹象,但全球经济整体减速运行,国内经济形势亦不容乐观。2013年上半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长恢复趋势日益明朗,但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则出现与之脱钩的现象,在短暂经历2012年4季度的企稳回升之后转而下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与国内经济增长再度放缓使有色金属下游需求收缩,库存压力增大。
第一,主要有色金属终端消费需求疲软。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波动较大。在经历2012年的负增长之后,商品房销售于年底转暖,并在2013年1季度出现显著上扬,随后增速虽有回落,但总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带动新开工面积恢复正增长。但是,这或许并不能反映终端需求的真实上升,可能更多的是受相关政策刺激的结果。2013年2月20日,“新国五条”的出台,没能实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初衷,反而刺激了恐慌性购房情绪,促使一批置业需求提前释放,进而推高了房价。另外,2012年以来,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速总体下行、土地购置面积持续负增长的状况或从另一侧面说明房地产市场调整还在继续。
图3 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商品房销售、新开工、施工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
第二,其他有色金属终端消费品未出现明显改善。汽车、电力电缆、发电设备、家用电器以及铅酸蓄电池等产品总体平稳增长,但增速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2012年,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快,电力电缆产量保持较高增速,全年累计同比增长13.5%;汽车产量也较上年有所改善,但增速不高,累计同比增长6.3%;家用电器与发电设备则更为悲观,其中家用洗衣机与电冰箱全年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4%与-3.1%,发电设备增长下滑更为明显,全年累计同比增长-7.5%。2013年以来,电力电缆生产增速出现“V”形调整,但增速依然在2012年之下;其他产品基本维持相对低速运行。
图4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主要有色金属下游产品产量增速
第三,产量的持续增长使库存压力不断增大。2012年以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存货持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行业库存压力不断加大。从代表性品种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库存基本维持在历史高位,并从2012年4季度开始不断攀升。2013年1季度,铜、铝库存分别由2012年末的20.5万吨和44.2万吨升至24.8万吨和50.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2季度上海期交所铜、铝库存出现高位回落,分别由1季度末的24.8万吨和50.5万吨回落至18.2万吨和40万吨。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供需面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行业被动“去库存化”。不过,从当前来看,连接有色金属上游与终端需求的加工材料产出尚未受到影响,截至2013年7月,铜、铝材产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是受国储于2012年11月启动的收储工作刺激,2季度收储效应的延续或是铜、铝库存高位回落的原因之一。
图5 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存货情况
尽管如此,上述需求信息也透露了一些积极信号,显示有色金属行业似有回暖迹象,或在下半年走出低谷:其一,在政府官员关于底限和下线的阐述推动下,7月国内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和汇丰PMI双双走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8%,比6月高2.5个百分点、比2012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其二,在铜、铝材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库存出现高位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终端消费需求的改善。2013年6月以来,全球铜库存普遍出现下滑,自6月初至8月底,三大交易所铜库存共计下降16%左右。其三,从增长趋势上来看,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总体向好。其四,从月度增速来看,2013年7月主要有色金属终端消费品产出增速有所上升,这与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相一致,这一改善若能持续,有色金属终端需求疲软的状态有望缓解。
综上,短期内有色金属行业或出现向上波动,但在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下,供需环境整体改善的可能性并不大。
(三)供需面难有改善,价格承压下行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原材料需求下降,有色金属价格指数在2011年3季度出现向下拐点之后持续下行。从趋势来看,有色金属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材料类购进价格指数走向颇为一致。具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价格下行趋势最为明显,3季度开始这一跌势有所缓和,并在当年9月与11月左右出现两波反弹。这一方面可能受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在资金面上利好有色金属价格,但效果短暂;另一方面受我国适时启动有色金属收储工作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有色金属价格有所提振,但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环境下,并未彻底改变其下行趋势。
图6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有色金属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材料类购进价格指数
基本金属价格震荡下行。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铅、锌四种基本金属的期货结算价总体震荡下行。2012年9月,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使得基本金属价格短暂上行,但随后回落,原因在于疲弱的基本面未能对其形成有效支撑。2013年上半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减速,基本金属价格下跌的幅度有所扩大。
图7 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铅、锌月末期货结算价
贵金属方面,金价暴跌、黄金凋零。2013年4月12~15日,全球黄金市场暴跌,并在6月底创下1179美元/盎司的低位。随后,金价进入反弹通道。但是,从此次黄金暴跌的触发因素来看,中期内金价依然面临下调压力:其一,欧债危机缓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回暖、美元走强等促使黄金避险需求下降;其二,美联储QE退出之期渐行渐近,将导致支持黄金前期上涨的流动性状况逆转;其三,在经济增长恢复初期,通货膨胀通常并不明显,反而要提防通缩,这使得黄金的保值功能缺少用武之地,导致此类需求下降。
小金属方面,稀土价格继续缓慢下跌。2010年,我国稀土行业整合促使稀土价格一度飙升。但在2011年下半年,稀土价格开始猛跌,并在此后“跌跌不休”,现已持续了两年有余。在这一趋势下,稀土价格日趋向成本回归,严重挤压了相关企业的盈利空间。积极的信号是,2013年8月稀土价格开始掉头向上,稀土永磁与氧化镨钕市场均出现大幅上涨。这一方面受惠于我国整顿稀土行业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可能受海外稀土行业迟迟不能达产投产的影响。
(四)进出口贸易持续低迷,不同贸易品种继续分化
2012年以来,全球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振,贸易摩擦争端不断,国内进出口贸易增长呈低迷态势。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上年下滑24.4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仅有微弱增长,扣除黄金首饰及零件出口额后,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额双双下滑。
从结构上来看,有色金属产业贸易逆差状况略有改善。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额上升趋势明显,2010~2011年两年更是出现加速上升,并于2011年双双创历史高点。但是,由于出口额基数较小,兼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2年因内需疲软,在进口下滑、出口上升的情况下,贸易逆差有所收窄。其中,进口额1149亿美元,同比下降2.0%,增幅比上年回落22.9个百分点;出口额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增幅回落33.3个百分点。
从品种来看,2012年四种基本金属中,除铜产品出口额有所增加外,铝、铅、锌产品的出口额均有所下降;铜精矿、氧化铝、铅精矿、阴极铜等国内紧缺的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及初级产品进口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总体来看,由于国内矿产资源相对短缺、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弱,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依赖进口、出口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现象并没有明显改善。
图8 2002~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进出口贸易情况
铜、铝是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其市场行情的冷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有色金属行业的总体景气状况。具体来看,2012年,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累计进口量同比上升14.1%、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累计进口量同比上升28.6%,增幅较2011年同期大为提高。但是,上述两类产品在出口量方面则分化明显,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出口量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累计同比上升16.7%;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量则总体处于负增长状态。不过,2013年这一增长趋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铜、铝进口量由正增长双双转为负增长,铜出口量同比增速出现冲高后回落,铝则延续负增长态势,只是降幅有所收窄。这一出口相对回暖、进口增速回落的态势表明,国内经济的恢复程度不及外围经济体。
图9 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未锻造的铜、铝及铜材、铝材进出口量增速
(五)投资继续增长,结构不尽合理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速上升,但持续时间不长。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使“找矿突破”升至国家战略,掀起一轮“找矿”热潮。受该战略积极影响,2012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出现大幅提升,全年累计投资完成额1477.34亿元,比2011年增长19.03%。分月度来看,2012年以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经历了“大起大落”,即2012年全年月度累计增速总体在冶炼及压延加工之上,并在5月达到52.01%的高点。但是,这一高速增长态势不仅在2013年未能延续,反而出现大幅下降,增速远低于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可能的原因在于,虽然国家“找矿战略”刺激了企业勘探投资的热情,但鉴于资源的稀缺以及勘探难度的加大,投资增速随之放缓。2013年1~6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6.5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图10 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情况
近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热重启。受需求低迷、订单不足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度放缓,但从2012年4季度开始,该行业投资热再次升温,并在2013年上半年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4.88亿元,比2011年增长20.55%;2013年1~6月,该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5.93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6.7个百分点,超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期增速18.5个百分点。
图11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有色金属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来看,近年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占比不断提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占比略有下降,投资结构朝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是,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仍是绝对的主导,截至2013年6月,其投资占比依然达72%,是矿采选业投资额的2.6倍。因此,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投资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改善缓慢,矿产开采规模远不能满足冶炼加工的需求。
图12 2007年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情况
(六)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形成重创,有色金属产业随之跌入谷底。之后,在“四万亿”投资刺激下,有色金属产业经营情况明显改善,但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再度低迷,有色金属产业再次进入下行通道,至今未能扭转微利局面。
有色金属产业销售收入延续下滑态势。2012年,受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7569.1亿元和40682.9亿元,同比增长17.4%和14.7%,增速较2011年均出现大幅回落。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再度下滑,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有小幅回升。在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产品销售成本并没有明显节约。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品销售成本增速长期高于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两者增速大致相当,这使得该行业的盈利空间难以拓展。
图13 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增长率
伴随产品销售收入增速的回落,有色金属产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2012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764.4亿元,同比下滑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利润1427.4亿元,同比下滑16.7%。2013年上半年,行业利润水平继续下滑且降幅不断扩大,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利润分别为302.1亿元和47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5%和10.7%。从销售利润率来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好于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利润率为10.8%,其下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2%,但两者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并明显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图14 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有色金属行业销售利润率情况
二 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企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CBCM)监测数据,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公司共44家,比2011年多1家。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9家。由于存在新企业上市、资产重组股权置换及行业分类变化等因素,2012年被监测的企业范围相对2011年稍有变化,调出ST金叶(现为金叶珠宝,000587.SZ)、新疆众和(600888.SH)与ST金谷源(现为金谷源,000408.SZ),同时调入盛和资源(600392.SH)、赤峰黄金(600988.SH)、银泰资源(000975.SZ)与荣华实业(600311.SH)。
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命运的所有因果关系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CBCM根据2012年的业绩数据计算了国内A股市场1400家主板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及基础竞争力指标值。其中,规模竞争力由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三项子指标来反映;效率竞争力由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效率及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四个子指标来决定;增长竞争力由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及净利润增长率来度量;基础竞争力是前三个指标得分的加权平均值,综合反映上市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一)基础竞争力略有改善,分项指标有升有降
从整体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企业竞争力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基础竞争力指数及其三个分量(规模、效率、增长竞争力指数)的分值是依据全部上市公司数据经标准化处理而得到,大于0表示高于全体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等于0表示与平均竞争力相当,小于0表示低于平均竞争力。根据CBCM监测数据,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为(-1.2046,0.9981),较上年得分区间(-1.4091,0.7048,)有所上移,平均水平略有上升。2012年44家有色金属企业中,基础竞争力大于0的有26家,占59%;小于0的有18家,占41%。与2011年的情况大致相当,但依然不及2010年的表现,当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3、1/3。三个分项指标中,规模与增长竞争力水平有所下降,效率竞争力水平显著提升,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规模竞争力优势依然突出,但逐年下降。在全部44家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企业中,有18家有色金属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得分小于0,26家企业得分大于0。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企业规模竞争力指标平均得分为0.0321,显著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0.0046的平均得分。有色金属企业中,规模竞争力得分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有26家,占全国有色金属上市企业的59%。这说明,在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等方面,有近六成的有色金属企业超过全部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本行业主板上市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大。积极的现象是,2010年以来,本行业的规模竞争力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受到需求不振、价格下降导致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下滑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严控产量、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效率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依然是“短板”。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主板上市企业的效率竞争力平均得分为-0.0059,相比2011年-0.0256的指标值显著提升,但仍远低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0.0037的水平。其中,有色金属行业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有19家,占全国有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的43.2%;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有25家,占比为56.8%。这表明,在有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公司中,有近六成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低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即一半以上的有色金属企业在全员劳动效率、净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等方面的表现不及全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此外,从2010~2011年的数据趋势来看,效率竞争力波动较大,且是四项指标中唯一连续两年为负值的,说明有色金属行业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巩固。
第三,增长竞争力有所下降,但相对优势犹存。2012年,有色金属企业增长竞争力平均得分为0.0067,明显低于2011年0.0129的水平,但高于全部上市公司-0.0045的平均值。其中,超过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企业有30家,占比为68.2%,比2011年多6家。即在近三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等方面,近七成有色金属企业比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要好。与2011年相比,增长竞争力水平总体下滑,但在数量上表现相对较好。
第四,基础竞争力略有改善,相对优势明显。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基础竞争力平均得分为0.0321,高于2011年0.0284的水平,并显著高于全行业-0.0035的平均值。在有色行业全部44家主板上市企业中,有26家企业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占比为59%,这说明有近六成的有色金属企业的基础竞争力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图15 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与全部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平均值
图16 2010~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公司各项竞争力指标平均值
第五,子行业间竞争力差距显著,结构不均衡问题突出。有色金属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子行业,两者又分属于采矿业和制造业。根据CBCM监测结果,上述两个子行业的竞争力差距非常大,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竞争力明显较弱。与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相比,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规模劣势非常突出、增长竞争力偏弱,唯有效率竞争力占优,综合起来,其基础竞争力远远落后;与全部采矿业相比,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各项竞争力指标的情势依旧,仍然只有效率竞争力指标占优。对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来讲,问题在于规模偏大、效率太低,其2012年效率竞争力指标均值为-0.0198,远低于有色金属行业-0.0059的平均水平,这说明现阶段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
图17 有色金属子行业与全部采矿业、全部制造业各项竞争力指标平均值
综合来看,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主板上市企业的竞争力整体表现较为积极。首先,基础竞争力的提升来自于效率竞争力的明显改善,而不再是规模因素。效率竞争力一直是困扰有色金属企业的重要问题,这一因素的积极变化利好整个行业。其次,与全部上市公司相比,有色金属行业的比较竞争优势依然突出。2012年,有色行业主板上市企业的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与增长竞争力水平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再次,三个分项指标“一升两降”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一方面,效率竞争力虽然有所改善,但增长并不稳定,且基数很低;另一方面,规模竞争力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依然偏高,而增长竞争力的下降则可能会增大行业“稳增长”的压力。最后,有色金属两个子行业竞争优势的两极分化,使“调结构、促转型”任重道远。
(二)2012年主板上市有色金属企业排名情况波动较大
根据主板上市有色金属企业基础竞争力得分在全行业的排名,以每组200名的方式可以把44家有色金属企业划分为七组(见表2、图18)。在全行业排名中,居于前200名的有6家,201~400名与401~600名的企业各有9家,601~800名的有3家,801~1000名的有5家,1001~1200名的有4家,1201~1400名的有8家。
从按组别划分的企业数目来看,2012年有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总体排名更趋向正弦分布。其中,竞争力较强的前三组分布比较均衡,进入前200名的龙头企业数目居中,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企业数目最多,竞争力偏弱的第四、第五、第六组企业数目偏少,竞争力极弱的第七组企业数目则较多。与2011年相比,第一组企业数目有所下降,而最后一组明显上升,且头部企业竞争力排名总体上升,尾部企业竞争力排名基本下沉。这一现象说明该行业内部企业竞争力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依然突出,两极分化倾向更为明显。
表2 2012年44家有色金属主板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在全行业的分布
图18 2012年有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布
从排名变化来看,2012年有色金属主板上市企业多数排名下降。首先,对比前后两年排名情况可以发现,本行业上市企业相对竞争力状况波动较大。在具有可比性的40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排名提升,其余22家排名下降。这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需求市场的疲弱对有色行业的竞争力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冲击。其次,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不够稳定。2012年占据有色金属企业竞争力前三强的是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和包钢稀土。其中,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基础竞争力排名均较2011年明显上升,分别由本行业第2名、第5名上升至第1名、第2名;包钢稀土则由第1名降至第3名。然而,中国铝业因受规模竞争力大幅下降的拖累,由2011年的第3名大幅降至第18名,在全行业排名中更是大降355个名次。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企业的竞争力排名显著提升,最具代表性的是西藏珠峰和贵研铂业,在全行业排名中分别上升872个和553个名次。其中,西藏珠峰还因规模、效率与增长竞争力的全面改善,2013年3月13正式由ST珠峰更名为“西藏珠峰”,摘掉了戴了十年的ST“帽子”。
与有色金属行业基本竞争力平均水平较上年提高相比,行业内多数企业名次出现下降则进一步说明该行业内上市公司竞争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表3 2012年有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情况
(三)2012年主板上市有色金属企业各组别竞争力分析
1.第一组:龙头企业难敌宏观经济下行冲击,净利润普遍下滑
第一组企业基本上是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排名进入这一组的共有6家企业,分别是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包钢稀土、云南铜业、中金岭南与神火股份,均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6家企业在全部上市公司的排名中位列第20~179名,其中,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及包钢稀土进入主板企业的100强。该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均值为0.6659,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与增长竞争力的均值分别为0.4902、0.0411、0.1345。三个分项指标中,规模竞争力最高,增长竞争力次之,效率竞争力最低,这与有色金属行业整体竞争力分布情况相一致,说明该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同样主要来自规模因素。在以上6家企业中,规模竞争力贡献率最大的是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效率竞争力贡献率最大的是江西铜业和云南铜业,增长竞争力贡献最大的是江西铜业和包钢稀土。
图19 第一组各企业各项竞争力指标值
江西铜业是2012年表现最为突出的有色金属企业之一。该公司规模竞争力、增长竞争力与效率竞争力水平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从而在有色金属主板上市公司中跃居第一,较2011年排名上升1位,稳居中国铜工业领跑者的地位。江西铜业是中国最大的阴极铜生产商和品种齐全的铜加工产品供应商。2012年,该集团阴极铜产量达10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5.9%;自有矿山生产铜精矿含铜21.05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14%。从主要财务指标来看,江西铜业的经营业绩较好。其中,受益于产品销量和贸易收入的增长,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4.78%;但由于成本的过快增加,净利润同比下降20.36%。不过,2012年江西铜业每股净资产收益率达12.7%,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铜陵有色是第一组中基础竞争力排名上升较快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三个分项指标值均高于2011年,其中效率竞争力的水平还从上年的负值转正,比较优势明显提升。在本行业排名中,该公司由上年的第五名上升为第二名;在全行业排名中,由第111名上升为第78名。铜陵有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铜、铁、硫金矿采选,铜、金、银、稀有贵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硫酸、电子产品生产、铜加工产品等。2012年,该公司主要产品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阴极铜90.46万吨,同比增长5.87%;铜精矿含量4.84万吨;铜加工材7.64万吨,同比增长13.35%。从主要财务指标来看,由于国内外持续的负价差,给公司铜冶炼业务造成巨额损失,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仅为9.21%,净利润同比下降35.49%。
包钢稀土是第一组前三甲中排名唯一下降的企业。该公司三个分项指标中,只有效率竞争力水平有所提高,规模和增长竞争力水平均有下滑,导致2012年基础竞争力较上年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在本行业排名中,其由上年的第1名下降为第3名。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稀土精矿,稀土深加工产品,稀土新材料生产与销售,稀土高科技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等。2012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复苏乏力,稀土下游需求不足,市场成交量萎缩,包钢稀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9.83%。另外,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源税征收等因素使行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进一步压缩了稀土企业的利润空间。2012年包钢稀土净利润同比下滑50.15%。
表4 第一组各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2.第二、第三组:基础竞争力相对较强、排名波动最大
第二、第三组企业是有色金属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在全行业排名中位列211~586名。其中,在第二组的企业有9家,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为(0.2803,0.4574),均值为0.3630,在本行业内排名为7~15名;在第三组的企业也是9家,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为(0.1253,0.2568),均值为0.2068,在本行业内排名为16~24名。
比较这两组的各项竞争力指标可以发现以下特点:第一,整体竞争力较强,两组企业的基础、规模、效率与增长竞争力均值都大于有色金属产业基础竞争力平均水平。第二,基础竞争力的最主要来源皆为规模因素,且两组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平均水平相差不大。第三,两组企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效率和增长竞争力上,第三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较为薄弱,这也说明排名在第三组的企业要想进入第二组,应着力提高效率、加快增长。第四,两组企业排名波动较大,应是本行业所有组别中波动最大的。其中,第二组的企业各项竞争力相对比较均衡,也更容易通过努力进入第一组;第三组也有向上走的潜力,但也可能因效率和增长动力不足而下行。
图20 第二、第三组各项竞争力指标均值
山东黄金与贵研铂业是第二组中排名上升最快的两家企业。在全行业排名中,两者分别由第298名上升至第211名、第833名上升至第300名,前者属于组内攀升,后者则实现跨组跳跃。其中,山东黄金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规模与效率竞争力的贡献,增长竞争力贡献为负;贵研铂业则是三个分项指标全面改善。由此表明,要想实现整体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最好不要有“短板”。
中国铝业与西藏珠峰是第三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不同的是,在该组中一个是组内排名下降最快的(中国铝业),一个是排名上升最快的(西藏珠峰)。具体来看,2012年中国铝业基础竞争力水平由0.6246降至0.2474,降幅达1.5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由第3名下滑至第18名。直观上讲,这是该公司规模、效率与增长竞争力全面下行的结果,2012年公司实现巨额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接近36倍。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铝业是国内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综合规模居全球铝工业前列。然而,2012年全球铝价低位运行,加之国内铝业产能过剩严重,在供给持续加大与消费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国内铝价持续震荡下行,连铝业龙头也难逃一劫,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西藏珠峰则得益于规模、效率与增长竞争力的全面改善而一跃从全行业第1299名跳至第427名,并成功宣布“摘星脱帽”。
图21 第二、第三组各项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
3.第四、第五、第六组:基础竞争力薄弱、采矿业企业扎堆
第四、第五、第六组中企业数目相对较少,分别为3家、5家和4家,整体竞争力薄弱。在上述12家企业中,只有第四组的2家企业基础竞争力水平高于有色产业均值,其余皆低于本产业内平均水平。这三组另一个特点是采矿业企业扎堆,12家企业中有7家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近六成。其中,第二组2家、第三组3家、第四组2家,说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金钼股份是上述三组中规模竞争力最为突出的企业,也是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钼业公司。在钼价震荡下行的情况下,该公司着力推进“调结构、压库存、拓市场”的工作,使产品产量向利润相对较高的品种集中,前期库存得以及时消化,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同期市场价,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85.74亿元,同比增长16.92%。但是,受到钼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及原材料、能源、资源税等成本上升因素的消极影响,2012年公司利润总额为6.33亿元,同比下降26.17%;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29.10%。
图22 第四、第五、第六组企业各项竞争力指标情况
4.第七组:基础竞争力极弱、组内企业底部挣扎
第七组的7家企业竞争力水平极弱,这7家企业在全部主板上市公司中排名1213~1371位,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为(-1.2046,-0.5405),均值为-0.7381。三个分项指标规模、效率与增长竞争力对基础竞争力的平均贡献均为负。此外,在上述七家企业中,基础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全部为负;效率竞争力指标值中,除炼石有色外,其他企业均为负,炼石有色也是该组中排名最为靠前的企业。但是,炼石有色虽在2012年因黄金业务而“摘星脱帽”,却在2013年遭遇“黄金劫”,整体竞争力在行业底部挣扎。
三 提高有色金属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2012年以来,有色金属产业运行态势显示,该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产出与投资结构均在发生积极改变,上市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也相应有所提升。但是,长期困扰该行业的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据竞争力监测结果,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依然高度依赖于规模扩张,效率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本研究中,效率竞争力由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效率及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综合反映,因此,有色金属产业效率偏低的状况与整个产业高消耗、高污染、低资源保障能力、低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想促进有色金属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必须针对性地解决以上结构性矛盾,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确保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减数量、提质量
21世纪的前十年是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与消费量已连续数年居于全球第一大国的位置。但是,在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期间,我国诸多有色金属企业因重复性建设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一直是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2009年出台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按期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规划重点,2012年出台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严控总量”的目标。
在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坚持“有保有压”。从该行业产出结构上来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依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即有色金属产能过剩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冶炼及压延环节,其中原铝和氧化铝产能过剩的问题最为严重。另外,产能过剩只是相对的,高品质的产品还得依赖进口。因此,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在于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促使生产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第二,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重复性建设。近年来,有色金属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重复性建设问题突出。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行业准入工作,促使产能向大型优势企业转移。第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尽管如此,短期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恐怕仍然难以克服,淘汰落后产能之路还很长。
(二)节能减排,“美丽中国”——降成本、提效益
2012年以来,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成本的持续上升。从增幅上来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及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成本增长速度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持平,或超过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与该行业高污染、高消耗的状况有关。有色金属产业是我国七大工业耗能大户之一,主要能源消耗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是推进节能降耗的重点行业,但目前整体能耗水平仍在高基数基础上持续增长。因此,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实施“美丽中国”战略,是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有色金属产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下降,一些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在“十一五”节能、COD和SO2的基础上,新增了氮氧化物和氨氮两个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使约束性目标达到五个。为充分挖掘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的潜力,一方面要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加大节能力度,如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采选工艺和设备、自热强化熔炼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湿法冶金节能先进技术等。
(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抓资源、蓄能力
资源自给率低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造成两个子行业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难选冶矿多、易选矿少,由此导致有色金属上游原料来源困难较大,对外依存度高。这一状态严重影响了有色金属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国内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难度较高,降低了相应企业的全员劳动效率;第二,资源依赖进口,在市场上缺少话语权,议价能力弱,提高了进口成本,进而挤压了企业利润;第三,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增加出口销售收入。
对有色金属工业来讲,拥有资源,就代表拥有财富。因此,我们要鼓励相关企业“走出去”,通过到国外收购矿山资源等措施来解决自给率不足的瓶颈问题。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有效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保障短缺资源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育人才、抗风险
除了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是制约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同时,这也是导致我国有色金属企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的原因之一。与“两头小、中间大”的产业链格局相对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诸多高端材料的深加工技术与国外技术进步差距甚大,只能依赖进口。因此,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
在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注重培育企业创新意识,以创新促转型。当下,有色金属产业中还有很多企业转型意识不强,比如很多金属材料企业依然依赖出口,这使得其非常容易受到需求波动的冲击。第二,加大研发投入,着重培养高技术人才。最近十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取得高速发展,但在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方面则显得比较仓促,国内深加工技术落后、人才瓶颈突出。第三,必须要有充分的耐心。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都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人才储备、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皆是一个日渐积累的过程。因此,相关企业切忌目光短浅,最好有成为百年老店的胸怀。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