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石油之国”
地球上有多少石油?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世界上每年的石油总产量是多少?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哪些国家在出口石油?这些问题构成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端大背景,同时也是分析和理解石油经济的必要知识前提。在全书的开始,我们首先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交代,梳理最新的统计数据,为读者理解全书提供铺垫。
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任何一个现代经济体都离不开石油。遗憾的是,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却不是很均匀:有的国家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可谓“富得流油”;而有的国家国土之下并没有发现储藏有石油。
储藏的地域分布直接决定了石油生产和石油供给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石油跨国贸易的格局——少数国家提供了全球经济运行所需石油中的大部分,而其他大部分国家则依靠进口来获得石油。了解石油的空间分布是理解石油经济的第一步,也是宏观经济研究和分析人员需要谙熟于心的基础背景知识。
地球上的石油储量以及分布
截至2014年底,人类在地球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98亿吨。按照国际石油市场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大约折合17000亿桶。如果保持目前的开采量不变,那么这些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可供人类再开采使用52.5年。
当然,这个数字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未来究竟还可以供人类使用多少年?”这个问题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未来每年的石油消费量和开采量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石油消耗量会增加;而后工业化国家因为经济中服务业占比的上升,石油消费量则可能下降。又如,节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更广范围的使用也会降低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进步,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对此,我们在后文中还将详细论述。
这2398亿吨石油资源广泛地分布在全球各地——从欧亚大陆到大洋洲,从北美洲到南美洲再到非洲,以及部分海洋之下也发现了石油。但是,石油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大体上,主要集中在如下5个区域——亚欧大陆北部、中东地区、非洲北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东部(见图1.1)。
图1.1 全球石油储量分布示意图
委内瑞拉是迄今为止已探明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石油资源储量为466亿吨,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近1/5。[1]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各自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5.7%和10.2%。排在前10位的国家还有:伊朗、伊拉克、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酋、美国和利比亚(见表1.1)。这10个国家的石油已探明储量加起来占全球的85%,其中,仅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这几个排前5位的国家就占62%。可见,石油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非常集中的。
表1.1 石油已探明储量国家排名
表1.1 石油已探明储量国家排名-续表1
表1.1 石油已探明储量国家排名-续表2
中国截至2014年底的石油已探明储量为25亿吨,占全球的1.1%。在各个国家中排第14位。
石油生产国
石油产量的空间分布与石油已探明储量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换句话说,各个国家在利用石油资源方面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一旦在国土之下发现了石油资源,都会开发利用,没有哪个国家会选择将宝藏埋藏在地底下,存而不用(见图1.2)。
图1.2 石油产量与已探明储量的关系
但即便如此,受资金多寡、经济开放度、政治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在开发利用石油资源的力度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例如,利比亚和美国的石油已探明储量基本相当,都在60亿吨上下,但是利比亚每年的石油产量只有2330万吨,美国则高达5.2亿吨,是前者的22倍多。如果保持现在的已探明储量和开采速度不变,那么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可供开采270年,美国只可供开采11年。又如,尽管委内瑞拉的石油已探明储量比沙特阿拉伯还要略高,但是其产量只有沙特阿拉伯的1/4。
2014年,全球的石油产量为42.2亿吨,相当于每天开采8867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是前三大产油国,分别贡献了超过12%的产量,中国和加拿大的产量占比也均达到5%。与储量一样,石油产量的集中度也非常高——前5个国家出产了占全球48%的石油,前10个国家的占比则高达67%。
如果算上天然气凝液(NGL)、其他碳氢化合物以及液体生物燃料,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资料,美国在2014年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液体能源生产国[2]。
中国2014年的石油产量为2.1亿万吨,折合424.6万桶/天,是世界上第四大产油国(见表1.2)。
表1.2 石油生产量国家排名(2014年)
表1.2 石油生产量国家排名(2014年)-续表
为了对众多的石油生产国有更直观的印象,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和归类。冯煦明(2016)[3]曾对“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三个参数在全球排名前20的国家,运用维恩图分析了大国的集合关系(见图1.3)。我们又在图中将2014年石油产量排名前30的国家用加粗字体标出。标粗国家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都在0.5%以上。
图1.3 “大国”与石油之国
从图1.3可以看出,大部分国土面积大国的石油产出一般都不小,国土面积排名前20的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石油产出量排名位列世界前30。人们常把“地大”和“物博”连在一起使用,可见这种说法至少在石油资源上是成立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却盛产石油。图1.3中的例子是英国。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邻近海域富藏石油。更多的例子在图1.3之外,如挪威、卡塔尔、阿联酋等,这些国家都是国土面积小国,却是石油生产大国。
另外,有一类国家,虽然人口众多,经济规模也很大,但石油资源贫乏。代表性的例子如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居民和企业所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来自外国进口。
幸运与不幸
提到产油国,很多人往往会首先想到中东地区的众多阿拉伯国家,并在脑海中浮现两幅画面:一幅是豪车、王子以及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另一幅则是贫穷、战乱以及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确,尽管石油是宝藏,但是这一宝藏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上天的恩赐,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魔鬼的诅咒;对于有些国家是幸运,对于有些国家则是不幸。
在众多的“石油之国”中,的确存在一种极化现象:有国家仅仅通过出口石油就换取了大量的财富,成功跻身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列,如卡塔尔、阿联酋、挪威等;同时,也有国家尽管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依靠大量石油出口,却长期难以摆脱贫困和落后,如刚果(布)、尼日利亚、南苏丹、乍得等。
从统计上整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石油依赖度之间是负相关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产业结构往往比较单一,因而如果有石油资源的话就比较容易患上“石油依赖症”;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从石油出口中能获得较大的利益,那么其发展工业的自我激励就会大大降低,容易形成资源出口和消费性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有研究表明,资源禀赋比较丰富的国家也更容易出现战争、贫富两极分化、政治不稳定以及掠夺型的经济制度。
对石油依赖度较高的国家有赤道几内亚、刚果(布)、科威特、伊拉克。这几个国家2014年石油租金[4]与GDP的比值都超过了40%。沙特阿拉伯石油租金与GDP比值也比较高,2014年为38.7%。相比之下,俄罗斯对石油的依赖度为12.7%。加拿大、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则要低得多,分别为3.35%和0.76%。
图1.4 石油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
但必须指出的是,石油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见图1.4)。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可能发展得好,也可能发展得不好;同样,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也可能发展得好或不好。
例如,伊朗和加拿大是一对典型的例子,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储量大致相同,但2014年伊朗的人均GDP仅为5443美元,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加拿大的人均GDP则高达50231美元,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5倍(见表1.3)。
又如,丹麦和乍得这两个国家的石油资源禀赋也接近,但是前者的人均GDP是后者的近60倍。日本和德国都是贫油国家,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
表1.3 主要石油生产国概况(2014年)
表1.3 主要石油生产国概况(2014年)-续表1
表1.3 主要石油生产国概况(2014年)-续表2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稳定度、人力资本、技术、基础设施、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综合因素,石油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往往并非决定性因素。
石油出口
并不是所有的产油国都会对外出口石油。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不一定是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一个产油大国,但直到目前为止,并不大量出口石油。只有那些产量超过自身消费量的国家,才会对外净出口石油[5]。
按照2012年的数据,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上前三大石油出口国。除此之外,前20大石油出口国还包括伊拉克、阿联酋、尼日利亚、科威特、安哥拉、伊朗、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利比亚、挪威、墨西哥、卡塔尔、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英国、阿曼、哥伦比亚(见图1.5)。
显而易见,这些石油出口国大部分位于中东和非洲地区,有大国也有小国,有穷国也有富国。一般而言,富裕的大国在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总是比落后的小国要强。
另外,一个石油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还取决于其出口市场的分散程度。分散度越高,则话语权越强,反之亦然。如果一个国家的石油只有唯一一个买主,而对方又可以同时向好多出口国购买石油,那么前者在价格博弈中的地位就要相对弱得多。
图1.5 前20大石油出口国出口石油情况
因而,主要的几个石油出口国都在努力争取更多的买主,将市场分散化。传统上,欧洲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俄罗斯石油购买量的60%以上。但是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EU)联合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因而俄罗斯不得不加大力度主动争取中国市场。同时,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前景预期也促使沙特阿拉伯等中东石油出口国努力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在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之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对中国石油市场份额的争夺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