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能源是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原料,稳定而有保障的能源供应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一次能源生产量从1952年的4871万吨标准煤,提高至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超过90%。2008年我国原煤产量27.9亿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发电装机容量7.9253亿千瓦,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二;原油产量1.897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76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九。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能源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能源企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通过企业战略调整,可以化挑战为机遇,逆势而上赢得竞争。
一 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能源行业运行态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市场需求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能源行业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里,石油、电力、煤炭能源工业品产量大幅下滑,出厂价格指数持续降低,能源行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出口额减少。在国家实施一揽子“扩内需、保增长”的计划后,2009年上半年能源行业国内需求环境有所改善,产量明显回升,价格止跌企稳,亏损面略有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但外需依然低迷,行业全面复苏仍有待时日。
(一)生产增速先下降再回升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能源工业品需求大幅下挫,这导致原煤、原油、天然气及电力生产量增速急剧下降。原煤产量当月同比增速从2008年5月18.5%的高点一路下跌至2009年1月的-7.6%;原油产量当月同比增速自2008年7月上升至5.03%后就开始下降,虽然其间涨跌起伏,但基本趋势是下跌,到2009年2月下探至-4.6%的最低点;发电量当月同比增速更是从2008年3月16.6%的高位一路下滑,直至2009年1月的-11.8%;天然气产量当月同比增速从2008年2月的24.1%降低至2009年2月的3.7%。
在国家连续出台多项刺激内需的政策后,随着国内需求形势的好转,能源工业品生产量增速开始回升。原煤产量当月同比增速已从2009年1月-7.6%提高至2009年6月的15.9%;原油产量当月同比增速下降幅度也呈现逐月收窄态势,2009年6月增速为-1.8%,约为2009年2月的1/3;发电量当月同比增速从2009年3月开始逐渐由负转正,2009年6月已上升至5.2%;天然气产量当月同比增速从2009年3月开始提高,2009年6月已提高至8.2%(见图5-1)。
图5-1 能源工业品产量增速(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
(二)价格指数先大幅回落后趋于平稳
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滑。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2008年9月141.14的高位持续降低至2009年6月的100.2,半年多的时间里下降了40%多,月均跌幅超过4个百分点;不过,2009年1月以来,各月跌幅逐渐收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2008年7月就开始下降,从当月140.24的高位一路跌至2009年2月45.2的最低点,8个月来共下降了95.04%,月均跌幅近12%;但从2009年3月起,该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小幅上升,反转趋势逐渐明朗。由于上网电价受政府管制,所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没有变化(见图5-2)。
图5-2 能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
(三)亏损面扩大趋势尚未明显逆转
受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我国能源行业亏损面(行业亏损企业数/行业企业单位数)急剧扩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从2008年8月的9.92%急剧扩大至2009年5月的19.65%,增加了近一倍,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4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59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亏损面在2008年相对稳定,但在2009年2月突然上升至37.23%的高位,这意味着全行业超过1/3的企业在亏损;2009年5月该行业亏损面为33.33%,较2月有所缩小,但仍然有1/3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达49.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69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更大,2008年2月全行业有43.14%的企业亏损,虽然此后一段时间亏损企业有所减少,2008年11月亏损面下降至33.78%,但此下降趋势在2009年又被逆转,2009年2月亏损企业占比重新站上42.73%的高位。尽管2009年5月亏损面为38.72%(见图5-3),较2月有所降低,但仍有近4成企业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高达39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6亿元。从亏损额同比急剧增加这一点看,能源工业亏损情况相当严重,全行业扭亏为盈尚需艰苦努力。
图5-3 能源工业亏损面(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波动较大
在市场需求减少,盈利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波动。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增速高位盘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速急剧波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稳步提高。
由于近几年煤矿开采和洗选业盈利状况较好,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相对充足,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产生太大影响。2008年以来,该行业各月累计投资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其中在2009年2月更是跃升至59.6%的高位;尽管此后该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到2009年6月仍然保持在40.5%的较高水平。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石油天然气业景气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大幅波动。在2008年,该行业投资增速从2月份的9.8%不断提高,11月份达到34.8%的高水平,虽然此后略有下降,12月份依然保持在22%的较高水平。但进入2009年,该行业投资增速急剧下降,2月份跌至-13.8%的低位,尽管此后有所反弹,但6月份只有0.3%的增长。
由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市场化程度更低,电网等基础设施更是国家为扩大内需而重点投资建设的对象,因此该行业投资增速在稳步提高。从2008年2月的0.8%,不断攀升,至2009年6月已达28.7%的较高水平。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投资增速提高了近28个百分点(见图5-4)。
图5-4 能源工业投资总额增速(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
(五)出口额增速下降趋势逐渐显现
除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都是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尽管煤炭和原油进出口存在政府管制,但由于两者都能同时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上销售,因此出口额增速是衡量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能源行业主要工业品出口增速下降趋势日渐明显。
煤炭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速在2008年出现大幅波动,先是从1月份的103%,不断下降至3月份的-38.2%,然后持续冲高至6月份的265.9%;在当年下半年,尽管期间有波动,但基本趋势是下降,到12月份已降低至74.1%。进入2009年后,煤炭出口额增速下降趋势进一步显现,虽然3月份骤然升高至108%,但此后又进入持续下跌通道,到6月份已跌至-86%的低水平。原油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速的变化趋势与煤炭类似,在2008年上半年基本呈现上升态势,但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2009年以来,虽然期间有剧烈波动(受国内原油价格偏低的影响2月份增速突然攀升至1111.8%的超高水平),但增速下降趋势十分明显,6月份已降低至-76.5%的水平。受输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出口额一直都不高,2008年以来其增速相对稳定(见图5-5)。
图5-5 能源工业品出口额增速(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
二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的监测,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中国沪、深两市主板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共79家,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18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2家,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59家;中小企业板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共3家,其中煤炭企业1家,天然气企业1家,电力企业1家。
(一)2008年主板上市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根据2008年的业绩数据计算了主板1317家上市公司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然后将此三个指标值相加,得到基础竞争力指标值。能源行业主板上市公司各项竞争力得分及排名情况参见表5-5。以该表为基础,可以发现能源企业竞争力状况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规模竞争力优势明显
有37家能源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得分为正,42家企业得分是负数。这说明,在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等方面,只有不到一半能源企业表现超过了全部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但从规模竞争力得分平均值看,能源企业规模竞争力得分平均值是0.0355,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均值(0.00802)(见图5-6)。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能源行业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大唐发电、中国神华等巨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得分很高,在全部主板上市公司规模竞争力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2、5、7位,在相当程度上拉高了能源行业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平均得分。
图5-6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与全部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平均值
2.效率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
有48家能源企业的效率竞争力得分是正数,31家企业得分为负。这表明,在能源行业主板上市公司中,有近6成企业的效率竞争力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从效率竞争力得分平均值看,能源企业效率竞争力得分平均值是-0.0018,略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均值(-0.0031)(见图5-6)。换言之,尽管有较高比例的能源企业在全员劳动效率、净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等方面的表现超过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但是这没有使得能源行业的效率竞争力明显超过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效率竞争力低于平均水平的能源企业,尽管比重不高,但与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同时,效率竞争力高于平均水平的能源企业,虽然比例较大,不过并没有高出平均水平很多。
3.增长竞争力整体较弱
虽然有47家能源企业的增长竞争力得分为正,32家企业得分是负数,即在销售收入增长和净利润增长等方面,近60%的能源企业比全部上市公司表现得更好。但从增长竞争力得分平均值看,能源企业增长竞争力得分平均值是-0.0137,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增长竞争力均值-0.00234(见图5-6)。可以看出,能源企业在增长竞争力方面面临的问题,与其效率竞争力上的问题类似(甚至更加严重),就是无法把“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好的还不够好、差的却很差”。
4.基础竞争力位居中游
在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竞争力方面,有41家能源企业的得分为正,38家企业得分是负数。也就是说,有50%多的能源行企业的基础竞争力高于全部主板上市公司。从基础竞争力得分平均值看,能源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平均值为0.0200,高于全部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平均值(0.00258)(见图5-6)。结合上述对各分项竞争力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能源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处于全部行业中游水平的原因,是其较强的规模竞争力弥补了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不足。换言之,能源行业整体上“大而不强”的根源,在于其效率低下、增长乏力。增长乏力的问题或许会随着需求回暖而有所改善,但若不下工夫提高技术水平、增进管理效率,则很难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5.子行业间竞争力差距较大
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和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明显强于电力行业。18家煤炭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得分平均值分别为0.0040、0.0564、0.0310和0.0914;3家石油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得分平均值分别为0.8882、0.0762、-0.0305和0.9338。也就是说,除了石油企业的增长竞争力略逊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之外,煤炭企业和石油企业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力都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电力企业的表现就相形见绌了。59家电力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得分平均值分别为0.0109、-0.0216、-0.0229和-0.0336(见图5-7)。除了规模竞争力之外,其他指标均低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值。
图5-7 电力、煤炭和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平均值
各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之间竞争力的差距之所以如此显著,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石油行业属于垄断产业,只有3家全国性石油公司,这使其规模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公司,而电力行业的垄断企业(电网公司)还没有公开上市,煤炭行业更是没有垄断企业。在一定意义上讲,此间的规模竞争力差异是外生的,而非市场竞争的结果。二是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受政府管制,而煤炭价格由市场决定。在“市场煤、计划电”体制下,煤炭价格上涨时,煤炭企业就会受益,而上网电价很难及时上调,于是导致发电企业受损。由此会导致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出现分化。换言之,此种状况下,电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相对较低,更多是有电价管制这一体制造成的,而非其技术水平不高或管理水平低下等自身因素导致的。可以预期,只要这些体制障碍不消除,在能源行业内部,各子行业间的竞争力差距将持续存在。
(二)2008年中小板上市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根据2008年的业绩数据计算了中小板273家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并由此得出了基础竞争力指标值。能源行业中小板上市公司各项竞争力得分及排名情况参见表5-1。
表5-1 2008年能源行业中小板上市公司竞争力状况
2008年中小板上市能源企业竞争力状况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规模竞争力方面,3家在中小板上市的能源企业得分都比较高,其中煤炭企业露天煤业更是排进了前10位。3家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平均值为0.2875,远高于全部中小板上市公司规模竞争力平均值(0.01)。②在效率竞争力方面,3家能源企业中除了电力企业黔源电力外,其余2家得分均为正。能源企业平均得分0.0802,高于全部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值(-0.0055)。③在增长竞争力方面,天然气企业陕天然气得分为负,其他两家企业的得分都是正数。能源企业平均得分0.0316,高于全部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值(-0.0026)。④在基础竞争力方面,3家企业得分都为正。就是说,它们的综合竞争力都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而且与全部公司平均值(0.0019)相比,能源企业基础竞争力平均值(0.3993)要高出不少。
(三)进入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主板300强的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综合考虑依据2008年年报数据计算出的基础竞争力与根据2009年中报数据计算的基础竞争力,评选出了主板300强企业。其中,19家能源企业入选,占总数的6.3%,高于全部能源企业(79家)在所有主板上市公司(1317家)中的占比(5.99%)。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能源行业中综合竞争力强的比例要高于平均水平。19家入选主板综合竞争力300强的企业中,有石油企业2家、煤炭企业6家、电力企业11家。
根据表5-2可以发现,与2008年相比,入围主板300强的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在2009年上半年大幅下降。2008年,19家能源企业基础竞争力得分全部为正,平均值高达0.55;而2009年上半年有近半数(9家)能源企业基础竞争力得分为负,平均值更是降低至-0.02。两相比较,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能源企业基础竞争力已由高于300强平均水平,弱化至低于平均水平的境地。
表5-2 进入主板300强的能源企业竞争力状况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传递到实体经济,能源企业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能源行业内部各子行业特征各异,受危机影响的表现各不相同,下面分行业阐述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四点。
1.油气产品市场需求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石油下游市场出现巨大波动,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等石化产品需求大幅下降,由此导致上游的油气生产企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市场环境。
2.石油工程服务市场萎缩
对于占全球石油工程服务市场较大份额的我国石油企业而言,石油工程服务既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又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减少,石油价格回落,导致欧佩克成员国率先减产,全球性石油投资降低已成事实。这将导致我国石油企业的工程服务业务量大幅减少。由于石油投资一旦步入下降通道,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在短期内我国石油工程服务业发展将面临很大困难。
3.部分油气储量开发经济性变差
在我国已探明的油气资源中,大部分都品质一般。在高油价条件下,开采这些油气资源在经济上或许是可行的。面对大幅降低的油价,我国石油企业面临两难选择:在油气开发经济性变差的条件下,继续维持生产会越采越亏,但关井停产,投资损失更大。
4.融资难度加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流动性短缺,在油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由于盈利预期不稳定,石油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难度增加不少。另一方面,我国石油企业还要面对高油价条件下做出的海外油气开发投资决策带来的考验。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电力需求急剧下降
工业用电占我国电力总消费量的比例超过75%。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受外需严重萎缩影响,我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高耗电行业出口大幅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电力需求因此下降。受电力需求下降的影响,发电量当月同比增速自2008年10月由正转负,直至2009年6月开始初现增速回升的态势。
2.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明显下滑
电力需求下降,加之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使得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不断下滑。截至2009年8月31日,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956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87小时。而2008年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较2007年1~8月下降116小时。
3.融资难度加大
发电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承受了煤价高涨带来的成本,但到下半年又因为电力需求下降,无法享受煤价下跌产生的好处,于是发电行业整体亏损严重,绝大部分发电类上市公司已失去增发新股融资的资格。在间接融资方面,除了五大发电集团及有当地强大行政资源支持的地方能源企业外,其他发电企业难以从资信审查日趋严格的银行获得贷款。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1.供求关系逆转,企业库存增加
2008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产销两旺,但从第三季度开始,受电力等高耗煤行业负增长的影响,煤炭市场需求锐减。同时,我国煤炭供给能力却在持续增加,由此导致煤炭库存不断攀升。以我国最大的北煤南运港口——秦皇岛港为例,2008年11月25日,该港煤炭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940万吨,超过该港煤炭储存能力40万吨。
2.价格大幅下滑
由于煤炭与石油之间替代性不断增强,两种能源价格间的联动性逐渐提高。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连续走低。在此情况下,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多煤种价格大范围降低的情况。2008年8月以来,动力煤、优混煤、炼焦煤、喷吹煤、无烟煤等不同品种煤炭价格全线下跌。
3.进出口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受原油价格剧降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煤价和海运费大幅降低。在此情况下,虽然国内煤炭价格全线下跌,但仍然高于国际煤炭价格,国内外煤炭价差由此不断拉大,煤炭进出口格局由此发生逆转。目前,我国煤炭现货出口已无竞争力。加上国家对煤炭出口的限制,企业出口煤炭的动力减弱,进口煤炭的积极性提高。由此导致煤炭出口量锐减,进口量持续平稳增加。
四 调整企业战略提高能源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石油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石油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相当明显。在整个行业的下行周期,石油企业既需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开展技术改造等常规手段来渡过难关,又需要顺应产业链战略环节的转移趋势,合理调整企业战略,从而为下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在石油产业发展历程中,产业链战略环节发生了多次转移,具体转移路径可以概括为:勘探开发—储藏运输—炼制化工—油气资源。在当前石油产业链关键环节已转移至油气资源的情形下,油气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将会利用其在资源环节和上游业务中获得的巨额利润补贴下游业务,逐步打造其成熟完善的产业链,其自主勘探开采和加工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基于此,我国石油企业战略调整的方向是,依靠下游市场广阔的优势,突破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纵向一体化壁垒,并且以技术能力为依托,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国际石油产业链内部的垂直分工,为国家发展提供油气资源保障。
石油企业战略调整的具体路径是:①优化一体化战略。在国际石油产业中,我国石油企业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展上游的战略,应在获取油气资源的同时注重向中下游发展。只有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石油工业中下游领域中的发言权,才能真正突破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纵向一体化壁垒,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②强化归核化战略。与国际巨型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石油企业规模和实力并不占优。因此,在国际石油巨头普遍采用归核化战略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再不改变“大而全”的发展方式,将很难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核心竞争力。③实行联盟战略。要实现参与国际石油产业垂直分工之目标,就需要通过联合、联盟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次各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借助外力,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
(二)我国电力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由于其产品——电能——具有同质且难以储存的特征,因此相互之间主要是基于成本的竞争。在此情形下,电力企业战略调整方向是明确的,即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战略调整的路径具体是:①调整电源结构。由于节能环保措施日趋严格,火电成本不断提高,而且在“市场煤、计划电”体制下,火电企业很难获得顺周期发展机会。因此电力企业要提高成本较低的水电、价格较高且售电有保障的核电和风电等电源的比重,并适当提高大功率火电机组比例,以减轻节能环保压力。②优化产业链布局。在“市场煤、计划电”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为获得顺周期发展机会,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机组比例较高的企业,要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对其产业链布局做出调整。③转变增长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力企业增长基本上都是以新建电源的方式实现的,这更多属于外延性扩张。电力需求形势逆转,使得这种增长方式的吸引力下降。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更多要依靠效率取胜,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三)我国煤炭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业务单一,主要向市场提供原煤等初级产品,煤炭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品增值率不高。因此,煤炭企业战略调整的方向,是打造煤基产业链,在企业内部直接消化初级产品,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战略调整的具体路径有二:一是打造煤、路、港、航一体化的“水平产业链”,整合利润较高的运输环节;二是打造煤、电、化,或煤、焦、化,或煤、电、铝,或煤、电、材一体化的“垂直产业链”,实现煤炭企业的产业及产品结构升级。
表5-5 2008年能源行业主板上市公司竞争力状况
-
神器:5秒钟搞定赝电容k1拟合、绘图、计算电容贡献率 2020-06-25
-
化工设计之工程图纸(这篇文章给你讲全了) 2020-07-03
-
工具:赝电容k1Tool-v2.6解决拟合交叉问题 2020-06-25
-
断续焊焊接符号 2021-10-14
-
板式塔设计核心:负荷性能图(水力学图) 2020-07-03
-
应急管理部已明确:临时性登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取证 2021-10-18
-
PDMS12.1sp4安装教程 2020-07-03
-
话说LED灯的利用系数 2020-07-04
-
一张图讲清楚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2020-07-10
-
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及消振措施 2020-12-06